【電子書】美感與境界:漢寶德再談藝術
帶領讀者,探尋洪通、劉國松、胡宏述、陳其寬等藝術家的創作歷程...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藝術,在呼吸之間。
身為享譽國際的建築師及學者,漢先生更為人稱道的,是他的藝術推手角色,不論是在公共政策上的有力發聲,抑或觀點獨到的評論、知性趣味洋溢的藝術賞析,在在都吸引讀者跟隨他,進入藝術之美的繁花勝境。
延續《漢寶德談藝術》,本書繼續帶領讀者,探尋洪通、劉國松、胡宏述、陳其寬等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及引人入勝的畫裡乾坤;並追憶資深媒體人及作家高信疆的壯闊豪情。
不局限於畫框之內的品賞,漢先生也在生活中呼吸藝術,一朵花、一座庭園乃至一只筆筒,都可令他吟詠玩味不已,審美不但是一種趣味,更是心靈境界的涵養與開展。自眼界到境界,從視野到心靈,只要用心觀照,藝術之美,無所不在。
本書特色
.以直率之筆,暢談文化、生活美學、藝術教育及鑑賞。
.以觀照之心,淋漓展現生活中俯拾皆是的美感境界。
身為享譽國際的建築師及學者,漢先生更為人稱道的,是他的藝術推手角色,不論是在公共政策上的有力發聲,抑或觀點獨到的評論、知性趣味洋溢的藝術賞析,在在都吸引讀者跟隨他,進入藝術之美的繁花勝境。
延續《漢寶德談藝術》,本書繼續帶領讀者,探尋洪通、劉國松、胡宏述、陳其寬等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及引人入勝的畫裡乾坤;並追憶資深媒體人及作家高信疆的壯闊豪情。
不局限於畫框之內的品賞,漢先生也在生活中呼吸藝術,一朵花、一座庭園乃至一只筆筒,都可令他吟詠玩味不已,審美不但是一種趣味,更是心靈境界的涵養與開展。自眼界到境界,從視野到心靈,只要用心觀照,藝術之美,無所不在。
本書特色
.以直率之筆,暢談文化、生活美學、藝術教育及鑑賞。
.以觀照之心,淋漓展現生活中俯拾皆是的美感境界。
目錄
自序
找到洪通朱銘──紙上風雲高信疆
不世出的畫家──再見靈異的洪通
求新求異求變──為傳統易容的劉國松
雲山水氣之美──看胡宏述的油墨畫
自眼界到境界──看陳其寬的藝術
詩畫的空間與園林
藝術與休閒
一朵花的啟示
荷。畫
梅。書
每個字都是一張畫
編後記
找到洪通朱銘──紙上風雲高信疆
不世出的畫家──再見靈異的洪通
求新求異求變──為傳統易容的劉國松
雲山水氣之美──看胡宏述的油墨畫
自眼界到境界──看陳其寬的藝術
詩畫的空間與園林
藝術與休閒
一朵花的啟示
荷。畫
梅。書
每個字都是一張畫
編後記
序/導讀
編後記
美感與境界:漢寶德再談藝術
在《漢寶德談藝術》一書的自序中,漢先生提及我未針對陳其寬的繪畫、胡宏述的繪畫等文編入該書中。其所指的是,1995年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舉辦第一屆藝評獎,漢先生所撰〈自眼界到境界─—看陳其寬的藝術〉獲獎之文;1996年胡宏述在「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油畫展,漢寶德撰〈雲山水氣之美〉壹文評介。事實非我有所偏重或偏愛,在編輯《漢寶德談藝術》之時,我的初衷是希望針對不同領域,專注於繪畫、雕刻、設計、攝影、書法與建築等藝術創作,秉持每個領域編選一篇文章為原則,避免重複,所以不得不將前述兩篇攸關繪畫的文章割愛。當然我沒有忘懷這兩篇精彩的文章,因此又選輯了多篇相關的文章,成就了《美感與境界:漢寶德再談藝術》。在過程中原本尚收錄了幾篇談美感的文章,漢先生認為不宜納入本書,所以寄望日後能在其他專書刊印。
在此,特別要感謝提供相關圖片的眾位:洪通的公子洪世寶;忙於籌備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八十回眸」大展的劉國松;遠在美國的前輩胡宏述與陳其寬師母等。還有桃園縣文化局的張至敏科長暨楊雅筑,前台北市立美術館研究員李既鳴等,本書內容有賴她們的鼎力相助而更豐富。
「從學生時代起,我就有為建築與社會間搭建橋樑的心願。在藝術與群眾之間搭橋是十分困難的; 我所能做到的,只是把我的感受用一種非專業的語言說出來,希望能使感性與理性兩面,交互印證,使讀者逐漸發生興趣,並與自己的生活體驗融為一體。」漢先生的這番自白是本書最佳的註腳,深盼本書對致力於藝術暨提昇美學教育有所貢獻。
黃健敏
美感與境界:漢寶德再談藝術
在《漢寶德談藝術》一書的自序中,漢先生提及我未針對陳其寬的繪畫、胡宏述的繪畫等文編入該書中。其所指的是,1995年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舉辦第一屆藝評獎,漢先生所撰〈自眼界到境界─—看陳其寬的藝術〉獲獎之文;1996年胡宏述在「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油畫展,漢寶德撰〈雲山水氣之美〉壹文評介。事實非我有所偏重或偏愛,在編輯《漢寶德談藝術》之時,我的初衷是希望針對不同領域,專注於繪畫、雕刻、設計、攝影、書法與建築等藝術創作,秉持每個領域編選一篇文章為原則,避免重複,所以不得不將前述兩篇攸關繪畫的文章割愛。當然我沒有忘懷這兩篇精彩的文章,因此又選輯了多篇相關的文章,成就了《美感與境界:漢寶德再談藝術》。在過程中原本尚收錄了幾篇談美感的文章,漢先生認為不宜納入本書,所以寄望日後能在其他專書刊印。
在此,特別要感謝提供相關圖片的眾位:洪通的公子洪世寶;忙於籌備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八十回眸」大展的劉國松;遠在美國的前輩胡宏述與陳其寬師母等。還有桃園縣文化局的張至敏科長暨楊雅筑,前台北市立美術館研究員李既鳴等,本書內容有賴她們的鼎力相助而更豐富。
「從學生時代起,我就有為建築與社會間搭建橋樑的心願。在藝術與群眾之間搭橋是十分困難的; 我所能做到的,只是把我的感受用一種非專業的語言說出來,希望能使感性與理性兩面,交互印證,使讀者逐漸發生興趣,並與自己的生活體驗融為一體。」漢先生的這番自白是本書最佳的註腳,深盼本書對致力於藝術暨提昇美學教育有所貢獻。
黃健敏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