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收入增長10倍的致富行為:固定不等於穩定,不冒險才是高風險,不必多10倍努力,口袋自動加深10倍的理財思維。
改變行動背後的想法,自動加深口袋深度!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有錢不一定買到幸福,但能讓你拒絕做不喜歡做的事。
◎沒想過十年後你要賺多少?這輩子你很難有錢。
◎絕大部分的夢想,只要有第一桶金就能實現。你怎麼獲得你的第一桶金?
作者田端信太郎原本是普通的領薪族。
畢業後進入人人稱羨的穩定企業NTT DATA(全球前十大的IT服務供應商)工作,
之後跳槽到瑞可利、活力門(Livedoor)、LINE、ZOZO等日本一流大企業。
幾年的職涯轉折讓他體會到,就算在大公司上班,光靠死薪水還是很難變有錢,
因為,領固定薪不等於穩定薪,不敢冒險才是人生最高風險,
於是他決定自行創業,現在則透過網路,經營理財補習班。
他說,現今的通膨威力只會讓有錢人和窮人的差距拉大,
想要財富自由,你不能只有努力,需要更有戰力的金錢觀。
他以自身經驗,整理出不必多10倍努力,也能讓口袋加深10倍的致富行為。
◎多數人計較成本,有錢人計算價值
這東西是貴還是便宜?你花錢時是先想成本還是先想價值?
正確判斷一筆消費的價值高低,這就是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的地方。
很多時候,請客吃飯不是增加開銷,而是賺取情報的方法,
成功人士都知道聰明請客、被人利用。
說到被利用,作者的理財第一課,就是教學員說出如何被人利用的自我介紹。
因為光講自己的學歷、哪些經驗,沒人會對你感興趣,
真正的有錢人,都懂得先讓別人利用自己,好人、好康、好生意才會上門。
◎不後悔繳房貸、買保險的準則
多數人買房都先看價錢,作者反而先思考:
以後要轉手,誰會想要買我的房子?萬一賣不掉會有何風險?
至於租屋或買房,哪一個比較划算?作者有自己的答案。
◎轉職,也是一種致富行為
固定薪不等於穩定薪,作者建議上班族,就算你在一家公司有任何豐功偉業,
還是要做好隨時都能離職的準備。
只是,別輕易把離職當成跟舊公司談判的籌碼,為什麼?
萬一真的遇上好機會,降薪也要轉職,
因為比起薪水,跟對一個主管,你的薪水或職稱可能更快提升。
但遇上某種公司來挖角你時,務必要小心。
想讓收入增長10倍,真的不必多10倍努力,
只要改變行動背後的想法,自動加深口袋深度!
本書特色
固定不等於穩定,不冒險才是高風險,
不必多10倍努力,口袋自動加深10倍的理財思維。
名人推薦
暢銷財經作家/安納金
「資工心理人的理財探吉筆記」版主/資工心理人
「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版主/陳逸朴
「效率理財王」版主、理財作家/余家榮
目錄
序/導讀
推薦序一
建立金錢新思維,掌握人生主導權
粉專「資工心理人的理財探吉筆記」版主/資工心理人
這是一本幫你重建金錢思維的書,過去華人社會總是甚少提到錢,只要好好念書、好好找一個穩定的工作,好像就一切圓滿了,畢竟我們的義務教育到大學,除了公民課,沒什麼課提到有關理財的問題。
但事實上出社會後,小從日常生活的消費,大至買車、買房,我們的一切其實都與理財離不開,沒有正確的金錢思維,你的人生很容易就會像在圈圈中奔跑的倉鼠,每天都很努力,但還是停留在原地,如同每天努力的上班,資產卻又總是無法累積。
現代社會也吹起一種風氣,叫做「財務自由」,好像只要財務自由了,就再也不用煩惱現在的工作和現在的一切了,但很多人喊著想要財務自由,卻沒有規畫出自己心目中的財務自由是什麼樣子,不知道需要多少金錢,也不懂要如何準備。作者在書中提到,如果沒有做任何規畫,那你的夢想永遠不會實現。
財務自由也是如此,你要訂出一個目標(多少金額),推算需要多少時間來達到這個目標,才有辦法知道自己一個月平均要存多少錢,如果計算出來發現你現在的儲蓄遠遠不能讓你達成目標,你就得思考,是不是該換工作或兼職增加收入。此時,你才算真的開始朝向目標前進。其他的目標也是,當你開始寫下自己在人生中想完成的事情,並估算這些事情所需的金額,你才有辦法逐一完成這些事項。
另外,作者也提到了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如何建立自己的資本,文中舉了一位日本YouTuber Hikakin為例,他原本是超商店員,因為熱愛beat box,所以錄製了許多影片上傳到YouTube,平時也拒絕一些餐敘,把錢省下來購買影片的編輯軟體或相關設備,最後在持續的努力下,投入寶貴的金錢和時間,成就了屬於他自己的資本,收益更是增加至數十億日圓,可以說,投資自己才是最正確的投資。
藉由本書,我們能學到許多金錢運用方式,透視資本社會的生存之道,增進自己的收入,並建立屬於自己的資本,打造屬於自己的致富思維,在這個時代才不會被金錢追著跑,進而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推薦序二
金錢,讓你的人生有更多選擇
「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版主/陳逸朴
近幾年來,圍繞於我們生活周遭的數字,都隨著通膨壓力而上漲,但唯獨薪水令人感到沮喪,原因不外乎是薪資提升速度趕不上物價漲幅,甚至有的薪水還停滯不前,在如此遭逢內外夾攻之下,使得人民有感生活水平陷入更困難的處境之中。
「我想要賺更多錢,獲得更多的收入!」
這是許多人的心聲,一旦沒有足夠的金錢,便無法滿足生存的最低需求,生活選項明顯被侷限,作為將自由人生當作目標的人們來說,金錢的好處在於:為了讓自己可以更隨心所欲,增加更多可以選擇的人生選項。《收入增長10倍的致富行為》的作者田端信太郎是這樣告訴我們的。我深感同意,因為擁有更多選擇的生活,將帶來更多幸福快樂的可能,也能讓人更加容易尋找自己的人生意義。
只是,想達成這個目標並不容易,普通上班族想獲得更多致富機會的關鍵就在於金錢觀,書中整理64個作者對於金錢的看法,包含:金錢的意義、花錢的評斷方式……以及我認為最重要的篇幅,從不同的面向說明提升個人收入的方式,藉此創造不需要10倍努力,就能獲得10倍的財富增長。
關於提升收入的方法,我認為關鍵在於兩點:一個是透過投資讓自己成為資本家,讓金錢替你工作;另一點則是提升自我價值,主動賺取更多收入,此書在後者的著墨相當貼切市井小民。
比如,書中引用日本財經作家勝間和代的話:「以多益平均標準500分來說,成績每增加100分,那個人的年收入就會增加一成。」提升英文能力,就有很高的機會可以獲得較好的收入,因此對你我來說,語文能力的提升,便是一個明確目標可實行的方向;另外,轉職也是讓增長收入的途徑,如果要透過轉職達成更好的職涯發展,就要隨時做好準備,這句話的意思是須努力提升專業技能,設法讓公司留下很需要你的印象,當你的能力不易被取代,等於你擁有更多收入的機會。
提升收入的方法其實不只如此,書中也提及現在越來越多人透過副業,為自己賺取更多的收入,雖然透過時間的付出能獲得相對應的收入,但如果興趣能與副業結合,創造出資本家的副業模式,將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就是說,不論採取哪一種方式,你都需要付出時間與努力,這是前往致富道路上的不二法門。
「不再需要為錢工作,而是透過金錢,讓你實現用金錢買不到的快樂以及體驗。」我想這就是此書最希望能帶給讀者們的目標,如果你擁有無法用錢衡量的事物、如果你有想追求的生活,推薦你閱讀本書,與作者一同邁向有更多選擇的自由生活。
推薦序三
把你自己視為資本家,開啟增值模式
「效率理財王」版主/余家榮
本書提出64個關於金錢的新思維,有不少觀點讓我深受啟發,摘要如下:
1.沒有很多錢,你也可以成為資本家?
作者說,所謂的資本是指追求自我增值,資本不一定是金錢或貨幣型態,推特或Instagram的追蹤人數、會寫程式原始碼,這些都算資本。只要能幫你自己帶來收入的特質或能力,就是一種資本。想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生存,你就是一個資本家!若想提升自我價值,該怎麼做?你可以試著增加收入、指數投資、用金錢購買時間去提高生產力。
2.增加年收入的第一步:提高多益成績
書中提到,比多益平均標準500分增加100分,你的年收入就會增加一成。例如,在多益得500分的經理和得900分的經理,兩人的年收入相差了1.4倍。因為多益成績900分的經理,有機會能選擇在外商企業任職,而不是只能考慮日本企業。
3.副業從興趣開始
想經營副業?你可以從興趣開始,經營Instagram等社群,讓自己擁有更多的粉絲,持續累積相關知識,變成自己的資本。
例如你對咖哩頗有心得,可以在假日透過外送平臺販售一份1,000日圓,一天限量30份的特色咖哩,光是週末就能獲得營收6萬日圓。如果賣出的咖哩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搞不好還有機會和食品製造商合作。
4.關於買保險與投資?
作者認為,指數基金的投資遠勝於保險,例如,只要每個月投入3萬日圓購買指數基金,累積40年之後,就有極大的機率變成1億日圓(按:大約是以年化報酬率8%複利滾存的本利和)。
5.用錢買時間:好的家電幫你開闢致富之路?
書中提到,你應該「投資」可以幫助節省時間的家電產品,雖然一開始投入的金錢貴一點,但是你可以利用這些多出來的時間去提高生產力,創造金錢,如此就能形成良好的循環。
以洗脫烘洗衣機為例,只要把髒衣服丟進洗衣機裡面,就能把衣服洗乾淨、烘乾,你可以節省晒衣服的時間,也不必擔心碰到下雨天衣服晾不乾。
書中還有很多這類讓人覺得有意思的金錢觀,其他的就留給你去閱讀發掘吧!
前言
求穩定,是理財的最大風險
我想幫拿起本書的你更新金錢觀念,因為想在未來貧富差距越來越懸殊的時代裡,好好的享受充實的人生,這是不可欠缺的步驟。
更新金錢觀念代表什麼意義?
我想傳達兩件事給大家。
首先,「為了在未來過想要的生活,你會如何賺錢與花錢?是否能用跟金額有關的專有名詞,盡可能具體的說明自己希望如何度過未來。」
你想像得出來嗎?
能馬上侃侃而談的人應該不多,畢竟許多人都不會認真的討論或思考,「希望在人生中實現什麼事?」、「臨終時,不希望後悔事情是什麼?」、「那件事要花多少錢才辦得到?」、「該怎麼做,才能賺到那筆錢?」
在未曾思考、討論過的情況下,不論是誰都很難付諸行動。
話雖如此,把資金當後盾的人生計畫,總讓人茫然。因為現在並非只要埋頭苦幹、勤奮工作,就不用擔心存款的時代了。
許多人無法自信的談論金錢,或許是因為身邊的人或大眾媒體在談論金錢時,總是缺乏真實感與具體性。
例如,「租房或買房,哪一個比較划算?」這個常見的辯論話題的答案,最終還是取決於「當事人的人生階段與居住地」,以及「房貸利率與房產價格」等具體條件的組合搭配。
如果設定的狀況缺乏定量數字和具體的專有名詞,那麼,就只是單純的一般理論。單純的理論無法讓人獲得幸福,也無法深入探討話題,那些理論就算聽得再多,終究得不到「就這麼辦!」的結論。
所以,我會在本書中談論自己的理財方式,同時,盡可能的搭配金額或專有名詞。為了讓讀者與金錢建立全新的關係,我已經做好坦白、全盤托出的心理準備。透過真實的話題,為各位的理財方式或人生規畫帶來靈感,並進一步思考,「如果換成自己,我會怎麼想、怎麼決定?」
還有一件事,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傳達給大家:我以個人的觀點,談論「單純的金錢」(也就是錢包裡的零錢或鈔票)與資本(帶動資本主義的原動力)之間的共通點與差異點。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Marxian economics)認為,所謂的資本,是指追求自我增值。即便是錢,仍然有不同的差異:單純賺進荷包,然後再花掉的「金錢」,以及為了在資本主義中存活,而作為出發點的「資本」。
這是我希望大家能盡早察覺到的部分。
在未來,資本未必一定是金錢或貨幣型態。推特或Instagram 的追蹤人數、會寫程式原始碼,這些都算資本。只要願意,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資本。
就這點來說,如果以資本家為目標,會有什麼風險?
有些人會把自己的技能、創意、專業知識、網路或品牌當成資本。有些人則認為,用那樣的思維適應資本主義,似乎是一種極大的風險,不過我並不這麼想。因為那些人只不過在做理所當然的事情罷了。老實說,不冒險反而是風險,畢竟沒有風險,就沒有回報。
我原本是普通的領薪族。畢業之後,我進入人們口中的穩定企業NTT DATA(全球前十的IT服務供應商、日本最大的資訊系統整合公司)工作。之後,我又陸續跳槽到瑞可利(Recruit)、活力門(Livedoor)、LINE、日本電商ZOZO等企業,現在則透過網路,經營自己的補習班,在YouTube 上傳商業類的影片、在幾家經營有趣事業的風險企業擔任顧問。
就我的經驗來看,領薪族的穩定,其實就是無趣。因為公司支付給自己的薪水很固定,所以才穩定。
如果你對此沒有任何怨言或疑慮,就當我沒說過吧!若有,我相信本書內容,可以幫你找到與金錢相處的方法,以及在資本主義中存活的新思維。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