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自己如果碰到逆境的時候,絕對不要忘了對自己的心裡喊話,無論身處在任何的逆境當中,你一定會看到到處都有為你打開的門在等候著你。」
文章千古事,文如其人,字字句句都在闡明作者自身的內心世界及思想,作家對於所寫的文字要很莊重地把他看成是一件千秋萬載之事。要影響下一代人,對學問的心態要有正確的態度。他們手上所拿的筆桿在下筆立就之中,影響所及有時也會是經天緯地之大事!
在本書中,除了描摹中外名人激勵人心的人生故事,更有許多一則則發生在我們身邊最真實的故事,在這歷史洪流中有多少人,廢寢忘食、不顧榮辱,只為了自己所追尋的志業,在濤濤人海中,不願隨浪起伏翻滾,而直面迎向所有挑戰!
每個激勵人心的故事,能使我們遭逢困惑時,扭轉心志,只要思及前人為了一個理想及遠大的願景,能夠屢挫屢進,絲毫未曾畏懼退縮,這是何等的胸襟氣派?每當再次逢遇險困或是群疑滿腹,生起退縮之心,便又重燃暗室之燈,再次逆流而上!
◎左丘明三十載著《左氏春秋》而瞽目!
歷史上任何的官吏或史官幾乎遭逢遣放或榮退之後,莫不隱入華山,但這是在國家太平之世;若是自身因罪被貶,莫不趁時而做散休之舉。但是左丘明由於日夜無度地使用眼睛過度,再加上水火未濟、肝腎兩虧之下,操勞過度最終導致於失明。一代歷史文豪,按理講原本可以功成身退,但左丘明不但沒有因為成為一位瞽者而影響到他的積極人生觀和正面的意志力,他反而和眷屬商量好,請他們協助,繼續他口述筆耕的千秋大事。
◎哥白尼為了研究所付出的心血!
哥白尼為了研究這檔事,不知花了多少歲月跟時光,並且要戰戰兢兢地深怕被發現,掖著、藏著當作讓它酸在腸肚中,把自己的思想理論一直深鎖在心中,這種發現所得,其實也是來自於整個國家、社會的氛圍,刺激到了哥白尼奮發研究的精神跟態度,才有日後的「日心說」公諸於世。之前,他是如何地不顧當時大局的反對,只因為他確信教會所主張的學說是錯誤的,對人是沒有幫助的,他完全是一股力挽狂瀾、義無反顧的態度在做他個人的研究,其它的他完全拋諸腦後。他把畢生所有的積蓄也投注下去,在所不惜,從未顧及自己連一張床的空間都沒有,最後是因為迫不得已,勉強才去當教員,維持僅有的生計,甚至他為了自己的理想跟真理,連他最鍾情喜愛的女子都割捨,目的只有一個,不想傷害這位女子。
◎陳老傳奇人生的結局!
陳老是屬於中年勃發的運勢,整整十年的時間,他的名聲席捲東南亞一代,寫了很多命理方面的書籍,國外許多刊物還把他寫成傳奇人物……。
在陳老太歲當年,家裡的確發生了一連串無法承受的事故,先是與他結髮半生、年輕三十歲左右的髮妻,一夜睡夢中猝死,這對他而言已經是晴天霹靂。再來,他的女兒原本遊學於多倫多,可能交友不慎,交來一位加拿大籍的小男友,不知何故有吸毒習慣的男方,一次兩人外出旅遊,在汽車旅館因吸毒之後爭吵,他的女兒被這位加拿大籍的男友毒殺身亡……接著,他的弟子利用他的堂號,在東南亞行騙牽連到他……總之這就是所謂的「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最典型的寫照,垂老之際遽逢此變,一般人應該無法承受……。
本書特色
★繼《發現生命的曙光》、《重生——生命中都必須有一次》、《力量——重生之後》、《絕對》後,人生勵志第五部曲!
★古今中外多少歷史人物人生起伏跌宕,藏有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你我身旁的真實故事中,同遭困蹇卻能奮發而起的耳傳巷談,一起發掘他們如何突破生命中重重關卡的大秘密,共同圓滿人生目標!
★從閱讀及省思中發現自己內心的癥結點,收穫處世立命的良方!
目錄
關於作者—王薀老師
出版社編輯序—逆流而上開啟成功之門
〈好了歌〉對現代人的啟示
詩人給予的啟示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學問之道無他
為真理而活的哥白尼
逆流而上
李梅先生側記
序/導讀
出版社編輯序
逆流而上開啟成功之門
仍奮力不懈,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王薀老師在新年伊始 又推出新作《逆流而上》。該書可說是繼《發現生命的曙光》、 《重生:生命中都必須有一次》、《力量:重生之後》、《絕對》,又一人生勵志的五部曲,而此次可說是針對學習態度提出他親身的經歷與寶貴的建言。
從書中我們明白王薀老師之博學是從小養成勤讀與慎思的結果,因此有人說知識的淵博沒有奇蹟,只有累積,洵為知言。人何以要學習呢?學習的態度又當如何呢?諸葛亮在〈戒子書〉中說:「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王薀老師說得更明白透徹,他說:「做學問,先要有狂熱的心,才會產生執著,執著之後才會專注,專注才會發現真理,一旦發現了真理,你已經在做學問的道路上了。」
從書中我們看到少年的王老師那種鍥而不捨、直探源頭的追索精神,他為了知曉寫《閱微草堂筆記》的紀曉嵐,而去翻檢他所編纂的《四庫全書》,他為了閱讀《國語》一書而把作 者左丘明一生研究透徹;同樣他為了知道陰陽五行,他閱讀《呂氏春秋》和《洪範五行》,而那時他還是慘綠少年之際,堪稱難得。他說他的道家師父告訴他人生有三種可惜:一是此生不 學,二是虛擲光陰,三是偏執而為。因此他對於時間的把握與運用非常看重,他說:「要如同烈火焚身燒至髮際般緊張對待」,如此方能有所得。「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古人對於學習的態度也極為重視。
王薀老師還舉述哥白尼發現〈日心說〉,其中的過程是充滿險阻與挫折的,甚至還有可能喪失生命,但他歷經種種磨難, 三十年後才有機會發表,其間他對他探索的成果沒有動搖過, 對他的失意沒有放棄過。王老師從故事中告訴我們:「只有自己放棄的人才是他生命中的休止符,失敗的人沒有絕望的權利。」外在環境愈是艱險,愈要「逆流而上」,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王老師更告知我們:「如果一生中未曾經歷攀爬過荊棘遍處、險峻異常的山谷,將永遠無法享受到高站山頂的喜悅。」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文學中,我最喜愛用血淚寫成的作品。」何以故呢?因為它的感情最真。同樣王老師的著作可說都是他親身的經歷,語語真摯而動人。古人說: 「人情練達即文章」,王老師把世間的人情世故融入他的閱歷中,並且結合他的學問,已達到「通透」之境,這是非常難能可貴,遠非一般放言高論者所能比肩的,它充滿了智慧之語。正如他當年感受到他恩師的教誨是「才智皆是從其人生閱歷中所得」,而有時甚至「教化經常是在動靜語默之間流露」。這才真是「春風風人」之旨,我想凡是讀過王老師的書的讀者都有此強烈的感覺。
至於何以要「逆流而上」,這不僅在學習過程或是成就任何事業,都是非常重要的。大凡人生際遇,可歸之「順流而下」與「逆流而上」,前者易而後者難,前者常靠父母或貴人的提攜, 因此即使功成名就,似乎也沒有任何值得驕傲或炫耀之處;而反觀後者全憑一己之力,孤軍奮戰,血淚交迸,其所得之成果自然是刻骨銘心。要「青出於藍,冰寒於水」,自然要付出更倍於常人的努力與毅力,才能「超越」而達於「卓越」之境地。王老師的經歷與著作就是給予我們最大的示範,這也是我們讀此書的最大啟示。在字裡行間之外,我們要深思,所謂「聞弦歌而知雅意」,有時甚至要在「動靜語默」之間去察覺,方能得其三昧!
讀書之最終目的在做人,一個人的品德修養若不好,書讀得再多,奚又有何用?因此王老師說他用了極長的時間探究、琢磨、實踐,看先賢古德的成就,發現「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要做到這件事,那心中必先存有一個「道」字,這或許是本書更大的宗旨與目標和方向,值得我們思之再三!
試閱
泰戈爾這個人他的一生中自然有他文學上的地位尤其在印度他是許多印度人的精神支持者甚至於印度的文壇視他為印度的靈魂。說他是全方位的全才一點也不為過他除了是詩人以外也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在印度極為活躍也推動了許多有益於印度人民的社會運動在藝術和其他方面的造詣也非常地深印度的國歌也是由他所創作出來的。仔細去研究過在他所走過八十一年的生命裡他為世界文壇也做出了不少的奉獻例如他的五十幾部詩文集還有散文、小說方面也寫下了十二部之多至於短篇的小說集也多達上百部。在創作文學作品之餘他同時也為印度寫下了兩千多首著名的歌曲畫作方面自己隨興所作的便有一千多幅之多。像這樣子的成就在當今世界文壇上也可說是後無來者……。
和許多知名的作家一般他的家人並不希望他把所有的生命重心放在文學和藝術上特別是他的父親認為以他的智慧和口才足以成為一名極有才幹的律師最終他還是按照自己的興趣到英國學習英國文學以及音樂只不過他熱愛自己的祖國習慣印度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在英國求學的那段時間對泰戈爾而言雖說平添了許多西洋的知識與智慧但是對於英國人處事的方式以及文化背景他一直覺得待得愈久心中的壓力就愈大最後終於還是下定了決心在一八八〇年毅然決然地睽別結束了在英國的求學生涯回到了他的國家印度。從小就土生土長於印度的他早已習慣了印度人的思想和文化尤其對於印度的湖光山景和大自然的旖旎風光一直是泰戈爾縈繞心頭的所以當他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時那種狂喜外人是無法理解的。除了對大自然的熱情泰戈爾最牽繫的便是他的子民他看到許許多多的農民受到疾病的侵襲但卻又苦於經濟上的匱乏始終無法擺脫貧困的生活因此泰戈爾經常會找農民們聊天希望可以紓解他們的心靈幫助到他們的現實生活。為了拯救無錢醫病的民眾他除了經常性地幫這些貧苦交加的印度人民他自己還投注了極大的心力去尋找印度古老的傳統醫學為此他竭盡所能地去學習印度的醫學。居住在他住所方圓一切處的百姓只要有任何身心方面的病苦求助於泰戈爾無論是清晨或夜晚只要民眾有需求泰戈爾都會義無反顧、當仁不讓地視為己事、切身事處理無論白天與夜晚鄉民們經常會看到泰戈爾身上揹著醫藥箱辛苦地穿梭奔波於鄰里中為百姓們治病有時也和病患聊天、打氣希望藉由自己的一己之力去輔助那些渴望被照顧的同胞們。
試閱文二
哥白尼為了研究這檔事不知花了多少歲月跟時光並且要戰戰兢兢地深怕被發現掖著、藏著當作讓它酸在腸肚中把自己的思想理論一直深鎖在心中這種發現所得其實也是來自於整個國家、社會的氛圍刺激到了哥白尼奮發研究的精神跟態度才有日後的「日心說」公諸於世。之前他是如何地不顧當時大局的反對只因為他確信教會所主張的學說是錯誤的對人是沒有幫助的他完全是一股力挽狂瀾、義無反顧的態度在做他個人的研究其它的他完全拋諸腦後。他把畢生所有的積蓄也投注下去在所不惜從未顧及自己連一張床的空間都沒有最後是因為迫不得已勉強才去當教員維持僅有的生計甚至他為了自己的理想跟真理連他最鍾情喜愛的女子都割捨目的只有一個不想傷害這位女子。試想任何人換成哥白尼的窘困現實狀態以他的才學和專精要獲得名利其實易如反掌但他不顧自己一生的榮枯默默無聞地把自己研究所得在他死後留給了後代人這種心胸氣魄在西方的諸家中極難遭逢他所發現的學說事實證明影響到整個後世的思想並且也逆轉一般人對教會的觀感無形之中也推波助瀾地讓人們知道自由的可貴否則人們永遠都無翻身之日並且世世代代都會受到教會的控制成為刀俎魚肉般受人宰割哥白尼的功德勝造一切浮屠。
試閱文三
左丘明的偉大在於他畢生用了整整三十年的光陰旰食宵衣地以夜繼日整天都在文字堆裡追接不已對於飲食和睡眠早就置之度外如此三十年下來雖然完成了《左氏春秋》的大作但也因為經年累月地缺乏營養、傷神用腦導致兩隻眼睛完全看不到在這之後左丘明便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瞽者。他的眼睛徹底地失明了這對於時刻都要使用眼睛才能工作的他而言幾乎是晴天霹靂、痛不欲生雖然他及家人都懷著悲痛欲絕的心境但這也不過是極短暫的時間。支持左丘明殘而不廢的力量來源除了自己本身把著作歷史資料和記錄視為比自己的生命和健康還重要這是極重要的關鍵。接著左丘明用盡了一切的方法如何去克服雙眼完全是一片漆黑世界的無助及恐懼不安我相信家人也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再加上他愈挫愈勇的毅力終於他再度用了十一年的時間完成了另外一部鉅著《國語》。
試閱文四
「陳老你怎麼啦?好久沒碰面一切還好吧?……」
電話那頭本來有幾秒鐘都沒有回應接著陳老說話:「家裡有一些事情不好說不知道這兩天你什麼時候方便?我們碰個面……」
也許是盛名之累也許是漏盡天機在陳老太歲當年家裡的確發生了一連串無法承受的事故先是與他結髮半生、年輕三十歲左右的髮妻一夜睡夢中猝死這對他而言已經是晴天霹靂。再來他的女兒原本遊學於多倫多可能交友不慎交來一位加拿大籍的小男友不知何故有吸毒習慣的男方一次兩人外出旅遊在汽車旅館因吸毒之後爭吵他的女兒被這位加拿大籍的男友毒殺身亡……接著 他的弟子利用他的堂號在東南亞行騙牽連到他……總之這就是所謂的「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最典型的寫照垂老之際遽逢此變一般人應該無法承受……。
這一次我刻意約陳老在一家素食餐廳我做東邀他吃飯順便小聚……陳老我甫一見面時心中其實暗地裡嚇了一跳人不但瘦了一圈幾年光景頭上原本只是灰白頭髮到如今完全雪白一片造化弄人一點不假過去略微壯碩的身軀如今卻要拐杖代步真的令人難免有唏噓之慨……。
試閱文五
受過日本教育再加上家庭文化底蘊的薰陶賴師傅的少壯時期人生可算是堂皇光采的家底好學問也好早年便遇賢妻也不用為稻粱神傷。最後是因為碰到了有心的劣友設計迷上了牌九和麻將因為詐賭而財去樓空很悲慘最後全家人棲居於長沙街靠近西門町的一層老公寓裡他的夫人也只能去西門町的一處茶樓當收銀員原本雖慘澹但也勉強可以維持一家溫飽。但是賴師傅有著書生本色注重門面和尊嚴的天性不想讓自己的妻小委屈受苦便瞞著他的夫人當起了保鑣賺取較多的外快。但這條路走多了就如同大多數人都知道的所謂「千夫所指無疾而死」人性是有它現實面的不知暗底的人不會去管你的過往、出身和所為賴師傅在這樣子的環境下隨著所跟隨的人不對最後連前途都葬送進去。在一次的火拼中賴師傅為了保護他的老闆雖然有一身的武功但也抵不過十幾個人的圍剿。在那一次的事件後賴師傅身上被砍了五六刀右腳的腳筋全斷……接著還因為這樁事蹲進了監獄裡將近五年的時間……這真是得不償失也因此讓他的夫人再度陷入愁海之中……。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