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時間、欲望與恐懼:如何再現最真實的歷史樣貌,阿蘭‧柯爾本的感官史講義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不同的時間標記與判讀,如何改變人們生活習慣,切換四季色彩?
織品麻布的繽紛紋路,象徵何種階級複製與區隔慣俗?
家庭女傭為何既是「資產階級最親密的外人」,亦是「無產階級的特洛伊木馬」?
首都巴黎,如何從大革命的人頭滿地,幻化為美好年代的歡愉享樂?
當代感官史巨擘阿蘭‧柯爾本「最偉大的小書」!
十三篇精妙論文,述說歡悅與血腥共舞的十九世紀法國常民生活萬象。
從歡場、劇場、洗衣場到斷頭臺,欲望與恐懼在時間中流轉搖擺!
社會關係的研究發展至最深入的層級:有機整體的層級。
由於不同社會階級間的距離,以及其對立程度之緊張,
這些龍蛇雜處的身體空間,便同時迸發反感以及欲望。
在這荒謬的劇場當中,遐想是如此深入滲透實際日常經驗,
若企圖不顧一切區分真實與幻想,或許只是徒勞。
調查研究若回溯過往,必須考量當時的慣習行為,
它劃下了「被感知」與「不被感知」兩者之間的界線;
亦需理解當時的規範準則,
它決定了「言表之事」與「不可言說之事」兩者之間的比例分配。
歷史學家永遠無法完全確認他在研讀文獻時突然發現的某種感覺革新,
究竟代表情感體系與感官運用方式的轉變、抑或只是新的修辭形式,
使原本已存在的感受終於能被具體描述。
這些新詞的傳播普及,亦會塑造人們的言行舉止。
──阿蘭‧柯爾本(Alain Corbin)
阿蘭‧柯爾本在這冊十九世紀研究的「起點論文集」中,提出一系列關於時間、身體、欲望、恐懼的嶄新思考與細密分析,重塑了我們對十九世紀的凝視方法,還原了這個被「錯誤幻想」所扭曲的時代的真實面貌:「色彩」與「氣味」在歷史舞臺上粉墨登場,生理焦慮與性產業的糾纏,構成了日常生活中的愛恨根源。在審查制度的箝制之下,欲望會遵循何種路徑?為何洗衣女工的身體能激發男子的幻想,而女僕之身卻被視為「無產階級的特洛伊木馬」,屢屢不被信任?劇院觀眾的現場騷動,竟能引爆社會動盪與政治派系的爭嚷與苦鬥?革命時期人頭滿地的首都巴黎,在路面血痕打理清洗之後,一夕化為煥然一新的現代清潔樣貌?
柯爾本持續關注日常生活結構中銘刻每一樁事件的所有標記,不讓自身被既定的印象與認知所阻。於是,本世紀的祕密將不得不在「時間、欲望與恐懼」的十字路口密切交會。他提倡對於「已逝情感與感官覺察」的追尋,不斷雕鑄一套嚴謹緻密的論述分析,費心鑽研花色各異的「社會想像」,邀請讀者共同打造出一部再現史(histoire des représentations),解開現實與想像的纏結:從織品材質、劇場騷亂、女傭形象到血流成河的革命期巴黎,發掘人們最為深沉的感官體驗,揭露法國十九世紀常民生活史曲徑萬象!
目錄
序言
➢十九世紀的時光算術
➢織品的偉大時代
➢波旁復辟時期的外省劇場騷動
➢女傭之考古學,與資產階級之遐想
➢「哀悼的性別」,以及十九世紀女性史
➢十九世紀妓女的失敗教育
➢十九世紀妓女與「毫無價值的廣大精力」
➢遺傳梅毒,或永無可能的救贖
➢新婚夫妻小聖經
➢奧斯曼改造巴黎前的工業公害之相關輿論與政策方針
➢巴黎的農村子弟
➢血腥巴黎
➢歷史與感官人類學
註釋
序/導讀
編者序
本書中,阿蘭.柯爾本以歷史學家的角度,梳理「生物性的焦慮」與「歷久彌新的性行為風險」二大主題。他亦順手強調了另一議題:對遷移者(migrant)散發的氣味之厭惡。他勾勒出一部生態關懷史,分析人們對工業危害的感知。他以幾頁的篇幅,為讀者帶來了民族史(ethno-histoire)。他邀請讀者走進一套以各種再現(représentation,或譯表述、表現)為對象的研究;他用心鑽研社會想像(imaginaire social)。一言以蔽之,這部文集看上去或許酷似由一位對各種風尚心嚮往之的雜學家倉促拼湊而成的一份雜集。
然而,早在八十年代初期,於一些往往僅在小圈子裡流通的文本中,柯爾本就已勾勒出廣泛的關注幅度──希望讀者的關注興趣也能與之比肩齊步。從那以後,他一再重申,一部異於象徵體系史(histoire du symbolique)的再現史(histoire des représentations)是必要的;從十九世紀的歷史學家那裡,他不斷索要一套更形嚴謹緻密的針對論述的分析,以此更加透徹地解開現實與想像的纏結;他持續宣揚一部針對周遭環境的感受史,提倡已逝情感的追尋。
為了掌握如是的歷程,本文集維持原樣轉載了作者原本為不同對象所書寫的文章,並標明各文章的發表日期。吾人避免對文章進行增刪。企圖讓一篇文章跟上時代而增刪它,其實反而會扭曲它,讓人難以在史學方法的長河中標定它的位置。秉持同樣的精神,吾人亦不增補最新的參考文獻──如是的增補令人感到閱讀無比艱難。這部文集的文章宛如一系列散置中途的里程碑,出版它們令人更能在柯爾本這位留意舊日之細膩心理變化的歷史學家筆下一部部作品間,覺察到一以貫之的精神。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