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絕代名妓李師師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24
    32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絕代名妓李師師》以南宋傳奇小說《李師師外傳》為基礎為線索,參閱正史,綜合運用野史中有價值的素材,展開合理想像和虛構,講述了一個紅顏薄命的動人故事,塑造了一個“下賤”而高尚的妓女形象,內容豐富,底蘊厚重,讀來有一種洋洋灑灑、迴腸盪氣之感。
  
小說中的李師師,前期是千嬌百媚的瓷娃娃,後期是驚豔無比的玉美人,色藝雙絕,一生牽扯到三個不同類型的知名男人:大宋皇帝宋徽宗、文學大家周邦彥、農民起義領袖宋江。其人其事相當傳奇,且有幾分神秘色彩。
  
李師師是一個理想化、完美化了的藝術形象,這一形象在異族入侵、國難當頭之時,放射出璀璨奪目的光彩。她同時又是個悲劇人物,是自古紅顏多薄命的又一例證。國家命運決定個人命運,時乖命蹇是為必然。她生活在宋徽宗、宋欽宗時代,親身經歷了亡國劫難,死在一個王朝覆滅時,死在一夥丑類邪惡裡。

目錄

序:嬌媚瓷娃娃驚豔玉美人        005
 
第一章 啞丫不啞        011
第二章 母女兄妹        031
第三章 莫名橫禍        054
第四章 入籍倡家        078
第五章 藝女歌哭        096
第六章 名師高徒        116
第七章 東京之花        138
第八章 閨情夢魘        155
第九章 憤世自戕        172
第十章 青樓血淚        190
第十一章 心靈慰藉    211
第十二章 貴客天降    241
第十三章 風波鬧劇    264
第十四章 梁山真相    292
第十五章 艮岳複道    313
第十六章 烽火狼煙    330
第十七章 煙花正氣    349
第十八章 亡國劫難    372
第十九章 烈性芳魂    391

序/導讀

嬌媚瓷娃娃驚豔玉美人 吳玟

北宋名妓李師師,色藝雙絕,一身牽扯到三個不同類型的知名男人:大宋皇帝宋徽宗、文學大家周邦彥、農民起義領袖宋江。其人其事相當傳奇,且有幾分神祕色彩。她的事蹟,正史沒有記載,主要載於南宋平話、筆記類野史,如《大宋宣和遺事》、《汴都平康記》、《墨莊漫錄》、《東京夢華錄》、《靖康稗史》、《貴耳集》、《翁天脞語》、《耆舊續聞》、《人燼餘錄注》等。明代羅貫中續寫《水滸傳》,寫到美貌、善良、仗義的李師師。她因此也成了個「公眾」人物,很多人都知道她的芳名。

野史記載的李師師,零星片段,多有矛盾和不合情理之處。唯一篇《李師師外傳》屬於傳奇小說性質,二千八百字,作者不詳,專寫李師師經歷及和宋徽宗的韻事,結構完整﹐描寫細膩,民國時期入選於魯迅校錄的《唐宋傳奇集》。學者、作家張雲風先生年過七旬,仍筆耕不輟,睿智地以該外傳為基礎為線索,參閱正史,綜合運用野史中有價值的素材,展開合理想像和虛構,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絕代名妓李師師》。這部小說深情講述了一個紅顏薄命的動人故事,精心塑造了一個「下賤」而高尚的妓女形象,內容豐富,內涵厚重,讀來有一種洋洋灑灑、迴腸盪氣之感。

張先生小說中的李師師,以十五歲掛牌接客為分界,前期是一個千嬌百媚的瓷娃娃。這個瓷娃娃,身世奇特,苦難多多,深受瓦舍、勾欄市井文化影響,入籍倡家,師從周邦彥學藝,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簡直像個精靈,十四歲嶄露頭角,譽滿京城,一時興起,入香豔樓當了藝妓。她和所有純真少女一樣,有著玫瑰花一樣的夢想,渴望擁有幸福的愛情與美滿的婚姻。然而她所認為的「愛情」發生變故,夢想竟成夢魘,身心受到天坍地陷般的沉重打擊。轉而憤世嫉俗,自戕自污,告別初衷,當了色妓,瓷娃娃轉向玉美人。

小說描寫瓷娃娃是為描寫玉美人鋪墊蓄勢。李師師後期即為玉美人,高級妓女,天生麗質,幽姿逸韻,從外表到內心,從言行顰笑到氣質器度,都是驚豔的。她的驚豔,引得無數人為之傾倒。大文學家大音樂家周邦彥走近她,為她寫了多篇情深意長、婉麗纏綿的豔詞,因而成為她最崇敬最鍾情的男人。為了求得心靈慰藉,她包花年齡如同父親、祖父一樣的周邦彥,兩年裡,親親蜜蜜做他的小女人小婦人。至高無上的宋徽宗走近她,開了皇帝光顧青樓、「品酸」獵豔的先河。皇帝和妓女地位懸殊,猶若天壤。藝術靈犀使二人情意相通。她也有虛榮心,以受到皇帝寵幸而感到榮耀;同時又很冷靜和清醒,拒絕進入皇宮,寧當私寵,不做妃子。她無所求於皇帝,無欲則剛,敢於抗爭,冒犯龍顏,以維護自己和周邦彥的尊嚴。宋徽宗唯恐失去心愛,只能妥協讓步了事。「江洋大盜」宋江走近她。她同情那些被稱作「賊寇」的綠林好漢,坦然會見宋江,如實反映真相,為促成梁山眾頭領接受招安,發揮了特殊的作用。玉美人婉約靈秀,不卑不亢,善於和各類人打交道,始終奉行一條原則:「保持平常心,活出個自我來。」她和眾多妓女不同,從掛牌接客那天起,就不再相信愛情與婚姻,遇事總有主見,從不依附於他人,更不屈從於他人,「自我」意識和獨特個性非常鮮明。

作家筆下的玉美人是一個理想化、完美化了的藝術形象。這一形象在異族入侵、國難當頭之時,放射出璀璨奪目的光彩。宋徽宗是個傑出藝術家,但絕不是個好皇帝。他在位二十五年,重用奸佞,崇奉道教,癡迷於藝術,追求享樂,玩物喪志,縱欲敗度,把個堂堂大宋弄得千瘡百孔,搖搖欲墜。金軍興師攻宋,鐵騎將渡黃河,他嚇破肝膽,急急內禪,倉皇「南巡」,極端自私、貪生怕死的嘴臉暴露無遺。玉美人徹底看清了認清了一個膽小鬼、窩囊廢的真實面目,無限鄙夷他和蔑視他。她支持李綱領導的京城保衛戰,把宋徽宗賞賜的錢物,約合十萬兩銀子,全部用於勞軍;並書王昌齡《出塞》詩,將末句「不教胡馬度陰山」改作「不教胡馬度燕山」,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她把名畫《清明上河圖》送還作者,鼓動東京妓院掛出「金狗,滾開」的橫幅,力主香豔樓及早關門,讓身陷青樓的姐妹們從良……疾風勁草,烈火真金。她的作為正義正氣,凜然浩然,誠如《李師師外傳》所評價的那樣:「李師師以娼妓下流,猥蒙異數,所謂處非其據矣。然觀其晚節,烈烈有俠士風,不可謂非庸中佼佼者也。」《墨莊漫錄》則說:「李師師慷慨飛揚,有丈夫氣,以俠名傾一時……」

李師師說到底是個悲劇人物,是自古紅顏多薄命的又一例證。她的悲劇在於生不逄時,生活在宋徽宗、宋欽宗時代,親身經歷了亡國劫難。國家命運決定個人命運,時乖命蹇是為必然。金軍攻佔東京、滅亡北宋後,扶立傀儡張邦昌為偽楚國偽楚帝。金國皇帝和張邦昌都垂涎李師師的色藝,意欲得之而一享豔福。李師師躲無處躲,藏無處藏,除了自殺絕命外別無他路。關於李師師之死,典籍中有三種說法。一是《李師師外傳》所寫,她落入張邦昌之手,在痛罵張邦昌之流賣國求榮、賣主求榮後,吞金簪而死。二是《大宋宣和遺事》所記,她在北宋滅亡後流落到江南,靠賣唱謀生。南宋初朱敦儒詩云:「解唱《陽關》別調聲,前朝唯有李夫人。」劉子翬詩云:「輦轂繁華事可傷,師師垂老過湖湘。縷衣檀板無顏色,一曲當時動帝王。」據認為,「李夫人」、「師師」就是李師師。繼為商人婦,晚年貧病交加,投錢塘江而死。三是明、清之際小說《續金瓶梅》所描述,金軍統帥粘沒喝將她抓獲,示愛遭到拒絕,大怒,改將她發落到大凌河畔,賞給一個養馬老頭為奴。她整日擔水飲馬、燒火做飯,不久被折磨致死。張先生的小說採用第一種說法,情節有所變動,在悲劇中注入壯烈、慷慨成分,這樣最能展現主人翁「烈烈有俠士風」的品格風範。
歷史學家評論:「北宋之亡,非金人亡之,自亡之也。」「亡北宋者,實為徽宗,而欽宗猶可恕也。」《絕代名妓李師師》對此有詳盡的描繪和深刻的揭示。且看北宋滅亡過程:宋朝方面,以宋徽宗、宋欽宗為首的投降派,軟弱,求和,割地,納金,醜態百出;金國方面,以斡離不、粘沒喝為代表的侵略者,凶悍,暴虐,掠奪,貪婪,變態瘋狂。一個個場景一幅幅畫面,驚心觸目,駭人聽聞。廣大百姓蒙受災難,痛苦屈辱,悲慘淒涼。名妓李師師死在一個王朝覆滅時,死在一夥丑類邪惡裡。她的悲劇融進了國家的悲劇、民族的悲劇、人民的悲劇,具有刻骨銘心、振聾發聵的警示意義。

《絕代名妓李師師》一如張先生歷史小說固有的風格:平實,清晰,流暢,運用藝術手段展示歷史,並注重傳播歷史知識。小說中描寫東京城市格局、宮殿建築,描寫瓦舍、勾欄、妓院,描寫北宋有三個名叫師師的名妓,描寫綠珠、蘇小小、薛濤、王朝雲、琴操,描寫書法繪畫、音樂歌舞,描寫燕雲十六州,描寫宋江、方臘起義,描寫金國崛起、東京陷落、北宋滅亡,描寫宋徽宗喜好及其后妃、兒女等,涉及到很多歷史知識,總體上是寫實的,準確可信,有據可查。宋詞(當時稱長短句)是宋代文化的標誌性符號,其成就可與唐詩比肩。小說中多處描寫宋詞,引用著名詞人的優秀作品,北宋詞壇萬紫千紅、蔚為大觀景象,可見一斑。其中,周邦彥的豔詞絕大多數是泛寫,和李師師並無關係,但經張先生巧妙布局,根據李師師心境選用與之相適應的詞作,貼切自然,恰到好處,就像專為李師師而寫的一樣。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需要具備深厚的詩詞鑑賞能力與功底。

好書多閱讀,佳作共品評。這裡,我熱忱推薦長篇歷史小說《絕代名妓李師師》,讀者朋友閱讀它品評它,定會大有裨益。
 

二○一四年十月於台北

試閱

第一章 啞丫不啞

西元九六○年農曆正月,後周檢校太尉、殿前都點檢、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發動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威逼後周皇帝柴宗訓遜位,自己登上皇帝寶座,改國號為宋(北宋),他就是宋太祖。宋代定都開封(今河南開封),開封因此稱東京,開始了一百六十多年夢幻般的崢嶸歲月。所謂「東京夢華」,正是它這一段崢嶸歲月的生動寫照。

開封地處中華腹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春秋時期,鄭莊公在開封附近修築儲糧的倉城,「啟拓封疆」,稱其地為啟封。西漢初為避漢景帝劉啟名諱,啟封更名為開封--這就是開封之名的由來。開封在戰國時曾稱大梁,是「七雄」之一魏國的都城。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大梁降為浚儀縣,隸屬於三川郡。北朝東魏設梁州,下轄陳留、開封、陽夏三郡。北周改梁州為汴州。因此,開封一稱汴、汴梁、汴都、汴京。汴河是開封的主要河流,連通黃河與淮河兩大水系。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中段就是因地制宜地利用了汴河,從而使開封成為南北交通線上的一個樞紐和要衝。唐代中期以後,藩鎮割據,汴州節度使李勉等構築汴州城,奠定了後世開封城的雛形。五代時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均定都開封,標誌著中國政治中心從長安、洛陽東移,具有里程碑意義。宋代東京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包括外城、內城、皇城三大部分,築有三重城郭,鑿有三道護城河。宮殿巍峨,坊市合一,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常住人口和外來人口超過一百萬。史學家常用兩句話形容它的輝煌氣象:「八荒爭湊,萬國咸通。」

宋代東京行政區劃含一府一縣:府為開封府,下設廂、坊,居民主要為城市平民、工商業者和達官權貴;縣為祥符縣,下設鄉、村(里),居民主要為農民。宋哲宗趙熙在位期間,東京外城東二廂永慶坊一條狹長街道上,新開辦一家染坊,門前懸掛黃布黑字招牌,上寫大字:「王記便民染坊」。「王記」,表示染坊的主人姓王。沒錯,染坊的主人的確姓王,單名一個寅字。王寅,二十四五歲,中等身材,方臉寬額,濃眉大眼,胸前和胳膊上的肌肉隆起,身體強壯得像一頭牛。王寅老家原在祥符縣陀螺鎮,母親早已亡故,父親是個染匠,開設王記染坊,以染布染衣謀生。古代人多用棉、麻、葛等原料紡線織布,織出的布基本上是白色的。要把白布變成其他顏色,或把白布衣服變成其他顏色,主要靠染坊用顏料染作。因此,開染坊是很賺錢的,前提是染匠的技藝必須高超,染出的布、衣,色澤要鮮亮,而且要不掉顏色。王父一輩子都和顏料、染缸打交道,在實踐中摸索與累積,練就了一手過硬的染作技藝,在當地算是能人,每天都有收入,家境比較富裕並小有積蓄。

王寅自小在私塾讀過幾年書,可對之乎也哉、子云詩曰之類不感興趣,乾脆輟學,幫助父親經營染坊,也當了染匠。他很聰明,很快把父親的染作技藝全盤掌握,並有所發展,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他十八歲那年,娶了樊姓女子為妻,正式成家立業。樊氏比他小兩歲,身段苗條,肌膚白淨,那體態那容貌那神情,完全可以用一個「美」字來形容;而且性格溫柔,品德賢淑,侍奉丈夫,孝敬公公,那是絕對的好妻子好媳婦。

王記染坊經營得有模有樣,忽然一場大病,奪走了王父的性命。王父死前向兒子兒媳交代兩件事,算是遺囑:一是要把王記染坊開到繁華的京城去,那樣更有「錢」途;二是趕快生個孩子,以免絕了王家香火。王寅含淚,點頭答應,眼看著父親斷了氣。

王寅埋葬了王父,執行第一項遺囑。他把陀螺鎮的染坊及家產全部賣了,加上歷年來的積蓄,在東京外城購買了兩間門面房、一個小院落,開辦了王記便民染坊。王記染坊名稱中加進「便民」二字,顯示了王寅的智慧和精明。他的染坊要在京城立足並有所發展,除了靠染作品質做保證外,還要靠服務態度取勝,而便民正是服務態度的關鍵。

門面房用來承接活計。長長的櫃台,一頭擺放大大小小的瓷罐,瓷罐裡裝滿各種顏料;一頭擺放多種顏色的布料樣子,顧客染布染衣,指定其中任何一種顏色,王寅都能把它調製出來,並把布、衣染成那種顏色。他待客熱情,大到成匹成匹的布,小到一尺二尺的布或一條枕巾一方手帕,所有活計,全都承接,染價低廉,真正貫徹了便利民眾的宗旨。小院落裡有兩間草房,那是王寅夫婦的住所。草房前,壘起多個灶台,架起多口大鍋,那是染坊必備的器物。染坊的染作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先把染物放在清水中浸泡,至少半個時辰;顏料兌水,放在大鍋裡煮沸;把浸泡透了的染物,放進大鍋裡染色,不停地翻轉和攪動,切忌染色輕重不勻;顏料水和染物自然冷卻,將染物撈出,放到清水中再浸泡半個時辰。然後便是晾曬,使染物乾燥,整疊整齊。小院落裡,柴火熊熊,熱氣騰騰,那熱氣散發出顏料在水中煮沸後特有的香味;空中鐵絲縱橫,鐵絲上懸掛晾曬的染物,赤、橙、黃、綠、青、藍、紫、黑,五光十色,鮮豔絢麗。這構成了染坊獨具風情的特色景觀。

王記便民染坊右面緊挨著一家馬記豆腐店,豆腐店也有兩間門面房、幾間草房和一個小院落。主人馬達三十八歲,妻子燕氏二十八歲,人稱馬哥、馬嫂。不知什麼原因,馬嫂長期沒有生育,以致馬哥經常罵她是不下蛋的母雞。馬嫂一個遠房堂弟燕順,在東京當苦力,靠拉平板車給商家運送貨物賺錢,維持生計,住在一座破廟裡。燕順妻子季氏二十歲,身懷六甲已六七個月,住在破廟裡怎麼生孩子?馬嫂可憐堂弟夫婦,徵得丈夫同意,遂讓燕順兩口子,住進自家後院空著的兩間草房裡。燕順感激不盡,想到即將出世的孩子,起早貪黑替商家運貨,力圖多賺些錢。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這天,他沒吃食物,拉了滿滿一車貨物,走著走著,突然雙眼一黑,一頭栽倒在地上,口吐鮮血,瞬間一命嗚呼。

季氏獲知消息,哭得死去活來。馬哥馬嫂哀歎堂弟命薄,買了口薄棺將之埋葬。不久,季氏臨盆,生了個七斤重的胖小子,取名燕青。季氏已是個寡婦,覺得老住在堂姐堂姐夫家不像回事,意欲另外尋地方居住。馬嫂繼續可憐堂弟媳婦,說:「你們孤兒寡母,又能住到哪裡去?住到外面又靠什麼生活?豆腐店正缺人手,我看你不如留下來,幫著幹些雜事,如泡黃豆煮豆漿什麼的,總比像個沒頭的蒼蠅,亂撞一氣強不是?」季氏求之不得,熱淚盈眶,恨不得跪地叩頭,把堂姐叫觀音菩薩。從此,季氏也成了馬記豆腐店的一員,人稱燕嫂。王記便民染坊和馬記豆腐店兩個院落之間,沒有圍牆,只用竹竿編織的籬笆牆隔開。水井是共用的,就在籬笆牆的中段。兩家人沒幾天就混熟了,親親熱熱如一家人。馬嫂燕嫂染布染衣,王寅夫婦絕不收錢;同樣,王寅夫婦喝豆漿吃豆腐,馬哥馬嫂也絕不收錢。馬嫂身材胖些,燕嫂身材瘦些。王寅戲謔地叫一人為胖嫂,一人為瘦嫂。馬嫂和燕嫂爽快答應,毫不介意。這正應了一句俗話:遠親不如近鄰。

王寅執行父親第一項遺囑卓有成效,執行第二項遺囑也有收穫。就在王記便民染坊開張的第二年,樊氏懷孕了;第三年正月,樊氏分娩,生了個小巧玲瓏的女兒。女兒就女兒唄,王寅還是很高興很開心,隨口把女兒叫丫丫,抱她親她,愛不釋手。這一年是宋哲宗元祐八年(西元一○九三年)。宋哲宗是宋神宗趙頊的兒子,九歲登基,在皇位上已坐了八年多,后妃們卻還未生個龍子。皇帝沒有兒子,那會出現皇位危機。因此,很多人都在擔心、焦急著哪!

丫丫降生後發出的第一聲啼哭,在王寅和樊氏聽來,那是天外來音,是世界上最奇妙最美妙的音樂。丫丫與別的初生嬰兒不同,主要是皮膚潔白,晶瑩光潤,如玉如脂。兩天後,他睜開眼睛,雙眼皮,長睫毛,一對眸子又黑又亮,放射出寶石般的光芒,像是天上的星星。她開始吃母親的奶,櫻桃小口噙著乳頭,吮吸有力,吃得很貪婪很香甜。吃著吃著就睡著了,長睫毛合在一起,一副滿足、舒服的樣子,煞是好看。

王寅當了父親,高興開心,渾身上下都是勁。他讓樊氏靜靜躺著,只管餵養女兒,染坊的所有事情,獨自承擔起來。承接活計,擔水燒火,浸泡染物,配製染料,染布染衣,晾曬整疊,付貨收錢,忙得不可開交,真可謂是「眼睛一睜,忙到熄燈」。這樣,他樂意,他喜歡,臉上總是掛著笑,口中還哼著小曲兒。因為他有妻子有女兒,他要透過工作,讓她們母女過上優裕的生活。

王寅看丫丫,長得像她娘。三個月後,丫丫己顯露出美人胚子端倪。五官端正,比例和諧,組合成一個橢圓的面龐,完完美美,白白嫩嫩。小胳膊小腿,勻稱、靈巧,瓷質感很強,像個瓷娃娃。奇怪的是,丫丫自出生那天啼哭過一次外,其後再未啼哭過,好像不會啼哭似的。樊氏教她說話,讓喊爹喊娘。她呢?黑眸轉動,望這望那,就是不出聲。樊氏不由擔心起來:天哪!丫丫該不會是啞巴吧?

王寅說:「別胡說!你我的女兒,怎會是啞巴呢?」樊氏抱著丫丫,把自己的擔心告訴馬嫂和燕嫂。馬嫂和燕嫂寬慰說:「別急!瞧丫丫這樣靈氣,怎會是啞巴呢?嬰兒嘛,有的愛哭,有的不愛哭,有的發聲早,有的發聲遲。丫丫屬於不愛哭、發聲遲類型,再長大些,自會放聲啼哭和開口學話的。」燕嫂懷中抱著燕青。燕青見丫丫,伸手去抓她的小臉。樊氏擔心燕青會弄傷丫丫的眼睛,閃了閃身避開了。

丫丫半歲的時候,樊氏的重要任務,就是教女兒出聲、學話,指指點點,告訴她什麼是天,什麼是地,什麼是太陽,什麼是月亮,什麼是樹,什麼是花,什麼是小鳥,等等。王寅在院落裡工作,把染了色的布、衣從清水中撈出,展開,懸掛到鐵絲上晾曬,眼前頓時出現一個花花綠綠的彩色世界。樊氏告訴丫丫,這是布,這是衣服,這是紅色,這是黃色,這是藍色,這是紫色,這是綠色,這是黑色。丫丫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好像聽懂了,但抿著小嘴,就是不出聲。樊氏不禁嘆氣,說:「唉,這孩子,到底怎麼回事嘛?」

樊氏接著又發現,丫丫好像也不會笑,因為半歲多了,從未見她笑過。任你怎麼逗她,那怕撓她手心腳心,她也不笑。樊氏急得在房裡轉圈圈,連聲說:「這可怎麼好?這可怎麼好?」王寅也著急起來,說:「要不要請郎中瞧瞧?」

轉眼就到八月中秋節。樊氏說:「這樣:中秋節夜間,我們帶丫丫去州橋看水中月亮,對月許願,求月神嫦娥保佑她會哭會笑會說話。據說靈驗得很,許願凡有所求,都能實現。」王寅欣然同意。

汴河自西北向東南,橫貫東京城。汴河上共有十三座橋樑,其中州橋最為雄偉和壯觀。此橋正名叫天漢橋,位於皇城南面御街(一稱天街)中段,長約三十丈,寬約二丈,恰在東京城的中軸線上。站在橋頭,南望內城的朱雀門,北望皇城的宣德門,東、西望汴河水洶湧奔騰,視野開闊。橋墩、橋柱、橋樑、橋面皆為青石材料,橋欄上雕刻各種精美紋飾。橋墩、橋柱、橋樑、橋欄之間,皆用石榫連接,榫榫相扣,全橋形成一個牢固的整體。這裡是東京的中心地帶,橋上整日車水馬龍,行人熙攘。每月中旬,一輪明月倒映水中,月光融融,水光融融,天水一色,恍若仙境。美景總會發人遐想。於是便有人編出故事,說每月望日(十五日)夜間,月神嫦娥必到汴河沐浴,人若登上州橋觀月,對月許願,求妻求壽求子求女求官求財等,嫦娥都會答應。這樣一來,每月中旬夜間,登橋觀月、對月許願的人比平日裡多出數倍,望日夜間尤盛。中秋之夜,月懸中天,金風送爽。王寅、樊氏夫婦抱了丫丫,直奔州橋。到了州橋附近一看,但見汴河兩岸和御街兩邊,商鋪酒樓燈火通明,笙歌簫曲悠悠揚揚;橋南橋北,密密麻麻全是人,摩肩接踵,都想登橋,到橋中央去俯瞰水中皎月,並對月許願。王寅面對人山人海,有點發怵,說:「這麼多人?我看就別登橋了吧?」

樊氏一心想讓女兒哭女兒笑女兒說話,說:「既然來了,哪有不登橋之理?」

王寅一咬牙,說:「那好,我抱丫丫走前面,你緊跟著,到橋中央飛快地觀月許願,然後就往回走,中不?」「中」是東京一帶方言,就是「行」的意思。樊氏點頭說:「中!」

王寅和樊氏硬是擠進了湧動著的人流。擠進去了便後悔。因為人太多,人挨人人擠人,想轉個身都不可能。樊氏原是拉著丈夫上衣後襟的,哪知一擁擠,別人插到了她和丈夫中間。人流緩慢向前挪動,好不容易登上橋頭。橋上更加擁擠,南面的人要向北,北面的人要向南,各不相讓。更有一些流氓無賴,專門擠在人堆裡,抓摸大姑娘乳房和小媳婦屁股。大姑娘和小媳婦發出尖叫。流氓無賴附和著浪叫浪笑,樂不可支。王寅招呼樊氏說:「跟著我,別走散!」樊氏回應說:「沒事,你抱好丫丫!」

天宇澄澈,皓月如盤。人流挪動,聲音嘈雜。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王寅感覺到了橋的中央。明月正倒映在右側水面,人們都往右側擠,在那裡憑欄觀月,最為清晰。王寅懷抱丫丫,只向右側水面看了看,根本沒看到水中月亮,就被人擠到左側,當然也就沒顧上許願。樊氏非常英勇,拼命往右側擠,伸手抓住橫著的橋欄,憑欄俯看水面,只見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倒映在水中,搖搖晃晃,玉光閃閃。樊氏認定,那是嫦娥秀美的面龐,忙雙手合什作揖,虔誠地說:「求求嫦娥,保佑我們家丫丫會哭會笑會說話!」她唯恐嫦娥沒有聽清,又把願語重複兩遍。這時,很多人都向右側擠,向橋欄擠。猛聽得「嚓」、「咚」兩聲巨響,右側那一段橫著的橋欄脫榫,掉落河中。王寅看得清楚,包括樊氏在內的二三十人,同時掉落河中。

有人高聲喊道:「橋欄脫榫啦!大橋可能垮坍呀!快跑呀快跑呀!」喊聲尖銳刺耳。橋中央的人出於本能,驚慌失措,分別向橋的兩頭跑。橋頭的人不明底細,仍向橋中央擠。人流與人流相撞,有人惡語相加,有人動起拳腳,有人摔倒,有人被踩掉了鞋,喊聲哭聲謾罵聲,亂成一鍋粥。王寅很想跳河去救樊氏,可丫丫在懷,哪裡能夠?他是隨著人流「流」到岸上的,到了岸上,方才有機會朝下游水中大喊:「樊氏,樊氏!」

汴河水流湍瀧,泛著銀白色浪花,一路東去。王寅沿著河堤向東跑,依然大喊:「樊氏,樊氏!」回答他的,只是嘩嘩的流水聲。他一時不知該做什麼,拔腿往家的方向跑。他顧不上回自己的家,而是狠敲馬哥馬嫂家的門。馬哥馬嫂被驚醒了,燕嫂也被驚醒了。馬哥披衣,打著哈欠,詢問誰在敲門,聽出是王寅的聲音,忙將門打開。王寅懷抱丫丫進門,撲通跪地,拖著哭腔說:「馬哥,樊氏掉進汴河啦!」

馬哥仍打著哈欠,沒聽明白是什麼意思。馬嫂已經起床,忙向前問:「你說什麼?」

「我和樊氏帶著丫丫,去州橋觀月許願,人太多,丫丫她娘,掉,掉進汴河了。」王寅說。

「那你該跳河救她呀!」馬嫂說。

「我懷中還抱著丫丫呀!」王寅說。

燕嫂也起床了,見王寅抱著丫丫,伸手接過,說:「把丫丫給我。」燕嫂看丫丫,長長的睫毛覆蓋著眼睛,小嘴半張,呼吸均勻,睡得很熟很香。

馬哥算是聽明白了,忙穿衣穿鞋,取了一根長竹竿,對王寅說:「快走,我陪你去瞧瞧!」

馬哥和王寅去了州橋。時間已過午夜子時。馬嫂沒好氣地說:「觀月?許願?觀出許出禍事了不是?」

燕嫂說:「丫丫這樣子,王寅樊氏也是病急亂投醫。」馬嫂搖頭說:「樊氏,一個女人,掉進汴河,只怕是凶多吉少。」燕嫂身上打了個冷顫,把熟睡的丫丫抱得更緊些。她想,可憐的丫丫,還不滿周歲,難道就要失去娘麼?

燕嫂把丫丫抱回自己所住的草房。燕青側躺在炕上,睡得正香。燕嫂不管燕青,且管丫丫,取來溫水,給她洗了臉洗了手洗了腳,把她放到炕的最裡面,讓她繼續睡覺。燕嫂靠著炕頭,看著丫丫,毫無睡意。她暗暗向上蒼祈禱,但願樊氏能平平安安歸來,一個嬰兒,寧可沒有爹也不可沒有娘啊!五更時分,馬嫂和燕嫂同時起來,開始勞作做豆腐。第一步是磨黃豆,給小毛驢駕套,蒙上眼罩,讓它拉著石磨轉動。黃豆是頭天浸泡的,脹得很大,加水經石磨碾壓,變成潔白的乳狀物,流在磨槽裡,再由一個小孔,流進木桶裡。第二步是生火煮漿,將乳狀物過濾,去掉豆渣,放進大鍋煮沸,那便是可飲用的豆漿了。第三步,將豆漿轉移至缸裡,點進適量的鹽鹵或石膏水,豆漿呈現出凝固的狀態。把這樣的豆漿迅速用包布包起來,包成四方形,平放在木板上,上面亦放木板,壓上石頭等重物,擠掉包布裡的一些水分。這樣,包布裡的豆漿就成了豆腐,白白嫩嫩,味美可口。豆腐店做豆腐,數量多少用板衡量,一個包布的豆腐稱一板,二尺五寸見方,約三寸厚。馬哥馬嫂原先每天做十板豆腐,自從燕嫂這個廉價勞力加入後,他們每天做十五板豆腐。生產數量增加百分之五十,意味著銷售收入增加百分之五十。三年多來,豆腐店賺錢可是不少啊!

燕嫂在磨黃豆、煮豆漿時,回了幾次草房。炕上睡著燕青、丫丫兩個小孩,她不放心,生怕小孩跌到地上。她第五次回草房時,發現丫丫醒了,不哭不鬧,眼睛黑亮,這邊瞧瞧,那邊瞧瞧。她抱起丫丫,端了一泡尿。丫丫把一個手指放在小嘴裡吮吸,顯然是餓了。燕嫂忙去盛了半碗豆漿,晾涼,用小勺餵她。她一直吃她娘的奶,改吃豆漿,竟也吃得津津有味。豆腐做成了。燕嫂又切了半塊豆腐,用小勺餵她。她吃豆腐,同樣吃得津津有味,還用小手抓碗裡的豆腐,往嘴裡送,弄得滿手滿嘴都是豆腐,讓人感到好笑和心疼。

燕青也睡醒了,看到丫丫,奇怪地問:「娘,丫丫怎會在我們家?」燕嫂說:「你王寅叔和樊氏嬸子有事,把丫丫放我們家,讓娘幫著照看一會兒。」丫丫見燕青,眼睛更亮,伸開雙手,好像是要讓燕青抱。燕青才四歲,抱不了她,伸手把丫丫小手拉了拉,說:「丫丫,你快長大,我和你一起玩!」

中午,馬哥和王寅回來了,從二人疲倦、無奈的神情中可以斷定,樊氏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馬嫂還是問:「怎樣?」馬哥搖頭,說:「一個女人,夜間掉進汴河,哪還能活?我們從州橋往下游找,找了快二十里,看到多具屍體,卻未見樊氏屍體。人們都說,水流那樣急,屍體怕是早沖到三四十里開外了,哪裡找去?再說,找到屍體又能怎樣?人死不能復生。所以,我們就回來了。」說罷,他重重歎了口氣:「唉!」一夜又半天光景,王寅像變了個人似的,耷拉著腦袋,目光呆滯,懊惱,萎靡,悲傷。燕嫂把丫丫抱來,遞給他。他直勾勾地看著女兒,眼中滾落豆大的淚珠。他一個二十多歲的男人,怎麼管得了才八個多月的嬰兒?他想了想,突然跪地,說:「燕嫂,我現在走投無路,只能把丫丫交給你了,求你餵養她照料她,我每月付給五兩銀子。」

燕嫂沒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忙說:「我可以幫你餵養、照料丫丫,但不能要你的銀子。我和燕青,幸虧馬哥馬嫂收留,才有安身之地。你若給銀子,就給馬哥馬嫂吧!」

王寅回頭看馬哥馬嫂。馬哥說:「鄰里之間,互相幫襯嘛,什麼銀子不銀子的?」馬嫂覺得每月五兩銀子不是個小數目,忙笑著說:「我看,中!燕嫂反正照管著燕青,再加個丫丫,就是再添一張小嘴吃飯嘛,能吃多少?至於銀子,我們本不當收,不過王寅兄弟要給,我們不收也不好不是?那就這樣,銀子我們就收下,權當給丫丫積攢著,日後給她當嫁妝就是。」

所謂當嫁妝,只是託詞而己,哪能當真?從這一天起,燕嫂就承擔起了餵養、照料丫丫的責任。丫丫還不能吃硬的食物,每天吃的主食,基本上是豆漿、豆花和豆腐。豆花是煮沸的豆漿,點鹽鹵或石膏水後形成的,很白很軟,最適宜嬰兒食用。豆花加少許糖,味道是甜的;加少許鹽、醬油、醋、香油、香菜,味道是鹹的;若再加少許辣椒油,那麼味道則鹹中帶點辣,很好吃。或許是豆漿、豆花和豆腐營養豐富的緣故,所以丫丫一歲多時白白胖胖,更像個瓷娃娃。丫丫會走路了,一顛一顛,跌跌撞撞。王寅送來一些花布。燕嫂縫製花衣花鞋,把丫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馬嫂從每月五兩銀子中取出五十緡錢給燕嫂,作為丫丫的日常花銷之用。王寅自從樊氏死後,生活沒有了規律,工作失去了心勁,作息時間亂了套,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有時整個白天都在睡覺。他很少生火做飯,肚子餓了,大多去飯肆買飯吃,飽吃一頓,然後常常一天或兩天不吃飯。有時拿個碗,向馬哥馬嫂要一碗豆漿一塊豆腐,也算一頓飯。渴了,沒有開水就喝涼水。他學會了喝酒,在飯肆喝,回到家裡還喝,醉時多醒時少,房裡到處都是空酒壜子和空酒瓶子。染坊經營江河日下,名存實亡。一次,一位老婦人前來染三件衣服,說定五天後取,可是五天後,三件衣服原封未動;再說定五天後取,可是五天後,三件衣服染錯顏色,將說定的藍色染成了黑色。老婦人不依不饒,非要藍色衣服不可。王寅被逼得賠了六件衣服的價錢,事情才算了結。老婦人罵罵咧咧,持錢而去,抬眼見懸掛的招牌,想起這是口碑不錯的王記便民染坊,遂朝招牌狠狠唾了一口,說:「呸!什麼便民染坊?該改作坑民染坊、騙民染坊才對!」王寅看得真切,聽得真切,氣惱不已,向前取下招牌,把它撕得粉碎。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402092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1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