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近代基督教之來華,隨著教會事業之成長,華人教牧群體逐漸形成。處於內憂外患時艱之華人教牧、傳道,其信仰言行,得見「愛主愛神愛教會,為人為國為社會」之特質,從而促成二十世紀中國教會之本色化。而本書之華人教牧、傳道個案,正好說明此一歷史變遷。                        
					
				目錄
						自序 1
第一章 導言 1
第二章 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1782-1834)來華及其宣教事業的評估 9
一 研究的回顧 10
二 背景 15
三 馬禮遜牧師及其貢獻 19
四 結論 24
第三章 近代華人教牧的誕生──道濟會堂王煜初牧師(1843-1903)的生平及思想 25
一 生平 26
二 信仰、思想與言論 29
三 基督教在華發展的觀察 30
四 社會風俗更革的言論 33
五 國家富強的改革言論 35
六 結論 38
第四章 粵港倫敦傳道會傳道──區鳳墀(1847-1914) 45
一 信教與傳道 45
二 改革與革命 47
三 晚年事奉 49
第五章 福州美以美會傳道──黃乃裳(1849-1924) 51
一 信教與傳道 51
二 改革 53
三 砂拉越殖墾及投身革命 54
四 結論 55
第六章 近代潮汕教牧的興起──林之純牧師(1886-1980)的生平及著述 57
一 潮汕長老會的建立與自立 58
二 生平 62
三 著作 64
四 結論 71
第七章 兩廣名牧──浸信會劉粵聲牧師(1893-1960) 73
一 信教 73
二 粵滬傳道 74
三 美洲傳道 75
四 回歸廣州 76
五 牧會香江 77
第八章 浸信會客家牧師──徐松石(1900-1999)的生平與事奉 81
一 從研究史看客家之源流及族性 82
二 生平 84
三 傳道、教育、文字 88
四 史地研究 90
五 結論 92
第九章 內地會華牧──蘇佐揚牧師(1916-2007)的生平及傳道 95
一 戴德生與內地會的傳教模式 96
二 生平 99
三 西北、上海傳道(1945-1948) 102
四 結論 110
第十章 香港基督教才子──協基會歐陽佐翔牧師(1919-2002)的生平與事奉 117
一 家世與決志 119
二 國內事奉 121
三 香港事奉 123
四 美國事奉 127
五 結論 127
徵引書目 129
				第一章 導言 1
第二章 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1782-1834)來華及其宣教事業的評估 9
一 研究的回顧 10
二 背景 15
三 馬禮遜牧師及其貢獻 19
四 結論 24
第三章 近代華人教牧的誕生──道濟會堂王煜初牧師(1843-1903)的生平及思想 25
一 生平 26
二 信仰、思想與言論 29
三 基督教在華發展的觀察 30
四 社會風俗更革的言論 33
五 國家富強的改革言論 35
六 結論 38
第四章 粵港倫敦傳道會傳道──區鳳墀(1847-1914) 45
一 信教與傳道 45
二 改革與革命 47
三 晚年事奉 49
第五章 福州美以美會傳道──黃乃裳(1849-1924) 51
一 信教與傳道 51
二 改革 53
三 砂拉越殖墾及投身革命 54
四 結論 55
第六章 近代潮汕教牧的興起──林之純牧師(1886-1980)的生平及著述 57
一 潮汕長老會的建立與自立 58
二 生平 62
三 著作 64
四 結論 71
第七章 兩廣名牧──浸信會劉粵聲牧師(1893-1960) 73
一 信教 73
二 粵滬傳道 74
三 美洲傳道 75
四 回歸廣州 76
五 牧會香江 77
第八章 浸信會客家牧師──徐松石(1900-1999)的生平與事奉 81
一 從研究史看客家之源流及族性 82
二 生平 84
三 傳道、教育、文字 88
四 史地研究 90
五 結論 92
第九章 內地會華牧──蘇佐揚牧師(1916-2007)的生平及傳道 95
一 戴德生與內地會的傳教模式 96
二 生平 99
三 西北、上海傳道(1945-1948) 102
四 結論 110
第十章 香港基督教才子──協基會歐陽佐翔牧師(1919-2002)的生平與事奉 117
一 家世與決志 119
二 國內事奉 121
三 香港事奉 123
四 美國事奉 127
五 結論 127
徵引書目 129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