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這本書裡的每行、每字都是「實話」的記載,因為作者始終秉持文字工作者崇高的呈現原則:真、善、美。本書用美文紀實的有:民國最後才女張充和、帝師翁同龢五世孫翁萬戈、微軟比爾‧蓋茲的母親Mimi蓋茲、羅久芳談父親羅家倫,還有夏志清、白先勇、余光中、司馬中原、鐵凝、施叔青、余秋雨、馬蘭、濮存昕、汪班、叢甦、趙淑俠(敏)姊妹、何大一等等,個個都有飽滿的華夏文化底蘊和濃郁的異域風華。
書中每位主角共同點,都是呈現了「異地保存」的純然人文風華!另外,有些人不僅生前對社會、個人有積極正向影響,去世後依然在人間留下芳澤,更添無盡追懷;諸如「成圓而去」的聖嚴師父、「化作春泥」的馬克任先生、「廟裡掛單的記者」陸鏗大哥,都是值得永遠尊敬、懷念的人。
本書特色
★深度採訪大眾所熟知且傾慕的名人,包括夏志清、余光中、白先勇、司馬中原、張充和、施叔青、趙淑俠、濮存昕、余秋雨、馬蘭、聖嚴師父、馬克任、趙寧。
★透過作者親身互動,重新詮釋人物精采生命歷程與生活精粹。
目錄
序之一 刻畫時代 反映人生 鄭貞銘
序之二 他們的成就因俊邁的書寫而長存 汪班
也是「序」 異地保存的瑰寶 趙俊邁
紀 實
Mimi蓋茲─念中國文化情
夏志清─虎口蒙難記
張充和─古色今香一才女
余光中VS司馬中原─當瀟瀟冷雨遇上狂風沙
余秋雨&馬蘭─秋雨時分馬蘭香
讀白先勇─從「台北人」到「紐約客」
白先勇─紐約造旋風
翁萬戈─似錦繁華中的隱士
施叔青─隱於曼哈頓的鄉土心
鐵凝─最想接觸的還是人
汪班─帶洋人領略中國人文
濮存昕─舞台上的詩人
趙淑俠&趙淑敏─姊妹情、筆耕緣
何大一─華文情緣剪不斷
何大一父親返鄉─悲欣之路
叢甦─女作家的豪氣人生
何勇─前工農兵學員今主掌聯合國中文班
羅久芳─遺憾未親炙父親羅家倫
萬方─花果豈飄零?憶曹禺
蘇煒─從天安門到耶魯
許傑─談珍惜美國博物館的中華文物
言興朋─「揚修」樂當「海鷗」
夏立言─紐約華文作協的女婿
張彰華─海洋博士教你吃什麼魚?
懷 念
成圓而去 乘願再來─憶聖嚴師父
化作春泥─憶馬克任先生
西來寺掛單的記者─念陸鏗
悲風中飛舞的白髮─念趙寧
感 懷
一九三七南京之冬
北川滑坡上的素菊
遙念「五四」 走近羅家倫
如來之子在巴西
張愛玲與李安的「色」並不同
序/導讀
序一
刻畫時代反映人生 鄭貞銘(新聞暨傳播學者)
在急躁不安與浮動的當今社會,一個人要過理想的寧靜日子,並不容易。因為社會的外誘太多,繁華俗世,讓人眼花撩亂,如果自己沒能有一股安寧的定力,總不免為這許多的亂象而震驚、而不安,甚而導致悲劇的發生。
所以歷史學家錢穆告訴我們,今天社會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要如何安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安好了,自然能抵禦外力,尋找屬於我們寧靜的生活,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
我發現,文學的溫和力量是「安心」最好的良藥。麥克阿瑟曾說:世界最偉大的力量來自溫和,它比任何的武器具有更大的力量。
文學是我們永恆的溫暖與永遠的陪伴。
胡適也堅信文學思想的影響超越所有武器力量。因為文學家也常是思想家,而且是有人的體溫的思想家。文學家以深刻的觀察,生動的描述,探索出人性的心靈深處,無論是愛情、憂愁、憤怒或悲傷,皆能躍然紙上,深入人心。
我觀察許多文學家,大都有悲天憫人的襟懷,把人文精神發揮到最深處。所以他們的生活是豐厚的,是慈悲的。
有人形容名作家林海音女士是「這裏拉一把,那裏拉一把;這裏放一馬,那裏放一馬」。如無文學家真正寬厚的襟懷,如何能形成這樣一令人動容的人生觀。
趙俊邁君是一位專研新聞傳播的專業人士,有豐富教學與實務經驗,他能在新聞文學注入生命,把一尊尊文學家的容貌刻劃及如此栩栩如生。
我很羨慕俊邁先生在台北之外,又能在異域紐約停留過這麼長的時間。在「世界日報」之外,又為馬克任先生接棒擔任北美洲華文作家協會會長,得能與許多大師與一流作家結成莫逆;他使新聞文學躍動起來,不僅刻劃文學,也刻劃生命。
在「遠颺的風華」一書中,為他所採訪或懷念的人物,無論是夏志清、余光中、司馬中原、白先勇、張充和、施叔青、趙淑俠、濮存昕、余秋雨、馬蘭、聖嚴師父、馬克任、趙寧,都是我們所熟知且傾慕的名人;透過俊邁先生的親身體會,這些社會菁英的生命歷程與生活精粹,都觸動了我們心靈。
我認為,趙先生作品之所以能打動人心,最主要的是因為自己的新聞生命中注入了人文精神,這些人文精神包括了人的自覺、人的理性、社會關懷、文化素養與無我態度。
我一直認為,文學就是人性與關懷,它鼓舞人生,沉澱浮躁,反映一個作家的真性情,也刻劃一個時代的悲與喜。這種情懷是我認識俊邁先生的三、四十年間所深刻體認的。
因為有人性,所以即使是戰場上的大英豪也如同凡人一樣,有時會嚎啕大哭。曾任美國國防部長的鮑爾曾說:「在每次戰爭後,我都會大哭一場。」這就是人性。所以鮑爾說:「對於那些總從來不哭的人,我倒是十分害怕的。」
文學紀錄歷史,反映時代,例如台大教授齊邦媛的那部「巨流河」,就反映了一個時代知識份子的心中的吶喊。
台灣關懷文學發展的人,對最近若干年來台灣年輕人掌握純文學作品的能力,表示憂慮,我也有同感,我希望台灣的副刊發展有一天能回復到過去的輝煌時代,像孫如陵、高信彊、瘂弦、梅新一樣,有一種使命感,而,那祇是一個夢嗎?
在數十年與俊邁先生「情如父子,誼同師友」的交往中,我深知他是通情達理、溫柔敦厚而又重然諾、重情義的文學大將;我相信在他筆下,一定還會生產出許許多多動人的作品。
雖然說,時間如大盜,偷走了我們一切熱情、理想與體力;但俊邁的哀愁與榮耀,都將長留人間,成為典範。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