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並重新點校清末民初政治家張元奇先生的主要著作——《知稼軒詩》及《清外史》,由林伯謙教授及李卓穎教授導讀,可作為中國近代史、臺灣史研究的參考資料。
張元奇先生是光緒十二年(1886)進士,身處清朝與民國的時代轉折期,雖受傳統儒家教育,但並不墨守成規,於當時的政治界及教育界都有所建樹。他的詩作及他所記錄的歷史,不但反映了新舊交替、中西文化衝擊背景下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更反映了一位士人在時代劇變時的價值取捨,以及在亂世中仍心懷百姓、竭盡所能實踐經世抱負的文人風骨。
目錄
《張元奇集》總目錄
《知稼軒詩》目錄
《清外史》目錄
序 晚清民初中國讀書人/張勝先
序 風範長存—紀念曾祖父元奇公/張慶先
好人永生/張虹
序 晚清翰林張元奇游臺灣史跡/許明德
壯懷隨處須馳放—張元奇《知稼軒詩》與《清外史》/林伯謙
張元奇先生《清外史》導讀/李卓穎
知稼軒詩
清外史
附錄一 會試硃卷
附錄二 原任奉天巡按使張君墓誌銘
附錄三 張元奇年表
附錄四 我和《知稼軒詩》的二三事/林賢光
序/導讀
序
晚清民初中國讀書人
今年是我曾祖父張元奇(1860-1922)逝世一百週年,我們把他的二部著作《知稼軒詩》、《清外史》,以及〈張元奇會試硃卷〉、〈原任奉天巡案使張君墓誌銘〉,編輯成《張元奇集》。透過此書,讀者可以看到晚清民初那個大動盪、大變革的時代,中國讀書人是如何努力地堅持他們自己的理念,做他們認為利國利民之事。
張元奇,光緒十二年進士,本書中收錄的〈張元奇會試硃卷〉,是他二十六歲時在京城覆試,列一等第一名的考試卷。曾祖父是位在鄉村長大的孩子,他少年時的求知精神讓我欽佩,他為官時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擇善固執精神更令我驕傲。
最初,我只是想把收集到的曾祖父資料翻譯成英語和日語,以便與看不懂中文的家人、朋友分享。此想法得到端木儀民女士(前東吳大學端木愷校長千金)的支持,她介紹我認識了東吳大學外語學院張上冠院長,輾轉聯繫上東吳大學中文系侯淑娟主任和前主任林伯謙教授。林教授專研古典文學。感謝他邀請了他的兩位學生將古老鉛字版印刷重新打字標點,為這本書的新點校版奠下了基石。經由老朋友許明德主任的介紹,認識了清華大學出版社劉立葳編輯,獲常務編輯委員會楊儒賓教授等人的肯定,將此書定位為學術研究資料出版,並邀請了林伯謙教授和李卓穎院長為這本書撰寫導讀。
衷心地感謝各位的協助——除了以上提到的諸位,還要感謝美國加州石氏基金會:王國光、李自潔;東吳大學:張鑫誠、徐雅茵;清華大學:陳冠華、林泓任、邱逸凡、沈旻儒、徐菀臨;還有福州厚美村老家、北京、上海、臺灣、美國的親戚朋友們。
在此也紀念先夫黃龍彥:他是臺中一中畢業,第一志願考進清華大學在臺復校第一屆核子工程學系(核工68屆)。因為他,讓我和清華結了這份情緣!
張勝先(元奇公曾孫女)
2022年感恩節,美國加州矽谷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