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以21部熱門電影為題
從中探究機器人角色與真實科技的距離
一本專為科技宅打造的機器人科學專書
《變形金剛》是機器人嗎?你知道《鐵達尼號》裡有機器人嗎?如果能擁有《A.I.人工智慧》裡的裘德洛,會不會解決許多兩性難題?
在享受科幻電影帶來的感官震撼與狂野想像之餘,你有沒有想過,電影裡機器人所展現的未來科技,能否在生活中實現?而你能想像台灣每年有上千件手術,是由機器人操刀嗎?導盲機器人又是如何為視障朋友指點明路?究竟現今社會中運用最普及的是什麼機器人?就交由機器人專家楊谷洋為您一一破解。
本書特色:
一、 看電影,搞懂機器人科學
以近年熱門的21部電影為題,從中探究機器人角色與真實科技的距離,對年輕學子來說,更容易提高學習科學知識的意願。
二、 機器人教授的創意影評
本書作者為交通大學電機系教授,也是機器人專家。文筆風趣幽默,寫的更不是泛泛的科技報導,由達人破解電影裡的機器人科學真相,絕對學有專精、分析精闢。
三、 具有反思能力的科普教科書
本書適用於機器人科技的通識以至於專業課程,每篇文末安排的「Robot隨堂考」,提供教師作為教學輔助或讀者於閱讀後進一步思考機器人科技發展的挑戰與可能。
從中探究機器人角色與真實科技的距離
一本專為科技宅打造的機器人科學專書
《變形金剛》是機器人嗎?你知道《鐵達尼號》裡有機器人嗎?如果能擁有《A.I.人工智慧》裡的裘德洛,會不會解決許多兩性難題?
在享受科幻電影帶來的感官震撼與狂野想像之餘,你有沒有想過,電影裡機器人所展現的未來科技,能否在生活中實現?而你能想像台灣每年有上千件手術,是由機器人操刀嗎?導盲機器人又是如何為視障朋友指點明路?究竟現今社會中運用最普及的是什麼機器人?就交由機器人專家楊谷洋為您一一破解。
本書特色:
一、 看電影,搞懂機器人科學
以近年熱門的21部電影為題,從中探究機器人角色與真實科技的距離,對年輕學子來說,更容易提高學習科學知識的意願。
二、 機器人教授的創意影評
本書作者為交通大學電機系教授,也是機器人專家。文筆風趣幽默,寫的更不是泛泛的科技報導,由達人破解電影裡的機器人科學真相,絕對學有專精、分析精闢。
三、 具有反思能力的科普教科書
本書適用於機器人科技的通識以至於專業課程,每篇文末安排的「Robot隨堂考」,提供教師作為教學輔助或讀者於閱讀後進一步思考機器人科技發展的挑戰與可能。
試閱
向機器人科幻大師艾西莫夫致敬的《機械公敵》
想要擁有機器人所提供的服務,又不希望生命遭受機器人威脅,機器人應該遵守甚麼樣的法律?
身為首席機器人工程師的蘭寧博士死在命案現場,兇手竟然極可能是他親手所打造的機器人索尼!此事件等同殺死自己的父親,究竟是出了甚麼問題才導致這場凶殺案發生?這是在2004年所推出的機器人科幻電影《機械公敵》(i,ROBOT)開場就出現的衝突點,劇情展開於知名影星威爾.史密斯所飾演的警探介入調查的過程。幾經波折後,真相大白,兇手真的是索尼,但索尼是在蘭寧博士要求下才動手的,也就是說,他是按照主人的指示協助自殺。這就製造出一個兩難的狀況,機器人可不可以聽從主人的命令危害到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機械公敵》的英文片名是i, ROBOT(我,機器人),恰恰就是艾西莫夫經典短篇機器人科幻小說集的書名。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被喻為二十世紀三大科幻小說家之一,他創造的「機器人學」(Robotics)這個名詞沿用至今,「現代機器人故事之父」的美名,的確當之無愧。
《機械公敵》取這樣的英文片名當然是想和艾西莫夫拉近關係,也有致敬的意味,但若是論起片中劇情,倒和小說中的內容沒有直接關係,而是承襲了艾西莫夫善於挖掘人與機器人之間恩怨情仇的特色。電影以極其絢麗耀眼的畫面呈現出人與機器人共同生活的未來世界,五花八門的機器人提供人們生活起居上無微
不至的照顧,但在此同時,埋藏於其中的危機也似乎隨時會引爆,因此引發電影後續的情節發展。從電影裡讓我們不禁思考,如果我們想要擁有電影中機器人所提供的服務,又不希望生命遭受機器人威脅,機器人應該遵守甚麼樣的法律?背後又是根據何種邏輯呢?
在科幻世界裡,機器人必須依從的法律,無庸置疑,就是機器人三大法則(Three Laws of Robotics)。它首次出現在艾西莫夫小說《我,機器人》(I,Robot)中的〈轉圈圈〉(Runaround)這篇文章。它在機器人科幻史的地位直逼摩西的「十誡」,是機器人的天條,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嚴格遵守,絕對不容違背。我們來看一下機器人三大法則怎麼說:
第一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而使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法則、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法則、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這三條法則有其先後的次序性,第一條談到人類創造「產品」的基本要求─安全。其實不僅僅是機器人,無論任何產品,安全當然是第一考量,總不能讓使用者用得不安心、一天到晚提心吊膽吧?確定安全無虞之後,基於機器人的互動價值,下一步就是它應該要好好聽我們的話,不然我們買它來做甚麼?在符合第一和第二法則的前提下,也不能讓機器人搞自閉或鬧自殺,因為機器人單價可不低,總要耐用又持久,所以有了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的要求。
看起來機器人三大法則稱得上相當周延與嚴謹,但仔細想一想,機器人作為一項科技產品,我們有必要防範到這種地步嗎?一般的科技產品並不需要「被」這樣要求,比如我們就不會對冰箱或電視訂定三大法則。試想一下,我們將三大法則中的「機器人」置換成「冰箱」,把第一法則說成「冰箱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而使人類受到傷害」,聽起來是不是有哪個地方不對勁?
三大法則反映出我們的內心深處對機器人的戒慎恐懼,由於機器人的特性在於它具有靈活的行動能力以及自主的判斷力,這兩項特質代表了動力與智慧的結合,也讓機器人成為我們目前所擁有的科技產品中能力最強大者,雖然它的力量也許不如坦克、火炮,但它就像一部會動會走、行動自如的電腦,相對於汽車、冰箱、智慧型手機等,對我們的影響絕對不容小覷,一旦出了問題,造成的危害肯定相當可怕。
有了機器人三大法則,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地等待機器人時代的來臨,輕鬆享受機器人提供給我們各式各樣的服務了吧!且慢!正如學校校規是訂出來讓學生破壞的,機器人三大法則當然也會有它的漏洞。像是能不能為了拯救大多數人而讓少數人受到傷害?事實上,艾西莫夫非常擅於運用三大法則的種種曖昧與矛盾之處,遊走法律邊緣,寫出篇篇充滿張力的精彩小說,也讓三大法則的絕對安全性備受考驗。接下來,我就來改寫《我,機器人》其中的一篇文章─〈證據〉(Evidence),讓大家見識一下艾西莫夫的功力:話說某個國家的首都正在改選市長,兩位市長候選人都非常優秀,其中一位醫術高超、IQ超高、又善於運用婉君,雖然不是帥哥,偶爾也會白目說錯話,但人氣依然居高不下;另外一位候選人家世、背景都高人一等,又具有國際觀,但就是不受青睞,眼看支持度越拉越遠,這該如何是好?這時候網路突然對這位超人氣候選人傳出各種耳語:哪有這種非典型、不按牌理出牌的候選人?太不合常理了!只有一種可能,他一定是機器人偽裝的。這番言辭殺傷力可不小,不管再怎麼令人激賞,我們總不能選個機器人當市長吧?
選戰沸沸揚揚地持續進行著,直到公辦政見發表會的那天,突然發生一件令人震撼的事情!
當這位人氣候選人正在發表演說之時,竟然有人跳上講台,十分挑釁地指著他說:「如果你不是機器人,你就過來打我,敢嗎?」別忘了,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這可是鑲嵌在機器人腦中、不容妥協的鐵律。話剛說完,電光火石之間,只見這個挑釁者凌空飛起、已然被打飛。後來這位人稱怪醫的候選人就成為該國首都的市長,繼續展現他種種異於常人的行徑。
故事就到這裡為止了嗎?當然不是,真相是……(文章未完,全文請見《羅伯特玩假的?》)
Robot隨堂考
1《機械公敵》致敬的小說家艾西莫夫擅於描繪的主題是甚麼?
2在科幻小說中,為甚麼會對機器人訂下三大法則,卻不會對一般科技產品有此限制呢?
3機器人三大法則是毫無漏洞的嗎?
大英雄天團裡的療癒型機器人「杯麵」
如果家中有個機器人,能提供醫療照護、療癒心靈、還能像鋼鐵人般的勇猛,那該有多好!
獲得2015 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獎、也是2014 年最賣座的動畫電影《大英雄天團》(Big Hero 6)成功地塑造出劇中主人翁天才科技少年濱田廣最佳貼身玩伴─杯麵(Baymax)這樣的角色,在可愛、惹人憐愛的外型之外,「他」同時具有醫療功能,能適時地給你一個愛的抱抱,必要時也能像鋼鐵人般飛天遁地。毫無意外、順理成章地繼哆啦A夢之後,成為讓人最想擁有的居家型機器人。當然,我們得好好來審視一下動畫裡的杯麵,真的有可能成為我們現今家居生活中的一份子嗎?在杯麵所擁有的十八般武藝中,其中的醫療照護可不是幻想,的確是目前學界研發居家照護機器人所關注的重點,當然電影中僅僅憑藉著簡單的掃描就能偵測出病患全身裡裡外外的內外傷,顯然是不切實際,如果真能如此,那醫院裡的醫師和種種貴重儀器都可以全擺在一邊了。目前居家照護機器人的進展包括能偵測出家中成員是否跌倒或失去反應、並送出求救訊號,提醒用藥時間、並給予適當藥品,也可以充當助行器,提供扶持、協助行走等。在台灣邁向老年化社會之際,這些功能都具有相當實質的功效,一方面可減輕醫療資源的負擔,另一方面,也可讓需要照護的長輩保有獨立自主的能力與尊嚴。
除了醫療照護功能外,杯麵長得白白胖胖,走起路來就像個會動的棉花糖,光看起來就很療癒,自然也被賦予撫慰人心的功能。但機器人終究不具有感情,它真的有可能深入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得到貼心的撫慰嗎?懷疑歸懷疑,答案卻是毋庸置疑。事實上寵物造型的機器人早已經悄悄地執行它們的療癒任務一段時間了!話說2012年在台北舉辦的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中,就曾經出現過一隻號稱具有療癒功能的擁抱機器人「咖咖熊」,在展場中出盡鋒頭。
顧名思義,咖咖熊以熊為造型,外型相當可愛、親切,廠商開發它是有感於現代人無處抒發的苦悶,想藉由擁抱的方式給大家加油打氣。筆者當然不會錯過實地體驗「療效」的機會,根據工作人員指示,面對它時,你先要呼喊「咖咖熊」來引起它的注意,然後大聲說出「我要抱抱」,咖咖熊就會搖晃過來與你擁抱,在此同時也會一併測量你的心跳與呼吸,算是連帶的健康檢查。在大庭廣眾下大喊「我要抱抱」,真是有點尷尬,但以達到啟動系統的目的來看,其實喊甚麼應該都沒有關係,廠商的用意就是好玩嘛!話說此「熊抱」稱得上厚實,心中油然升起溫暖的心情,略為觀察現場其他人被擁抱過的反應,大部分人流露出類似靦腆、滿足之感,好像真的有被療癒到,這也讓人不禁思考起機器人的擁抱到底傳達出甚麼樣的訊息?它足以取代真人的感覺嗎?真的有可能誘發出人類的情感嗎?談到療癒系機器人,就一定不能錯過號稱世界第一名的機器寵物PARO,它是由位於日本筑波的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柴田崇德博士(Takanori Shibata)於2001 年所推出。海豹造型、全身毛茸茸的PARO,具有細緻的觸感、慵懶的眼神,以及惹人愛憐的叫聲,一觸摸到它就會蜷曲自己的身體,並用它無辜的大眼睛看著你,真的是超級卡哇伊。但你可別以為它只是個可愛的大玩偶,PARO 已經獲得醫學認證,對於躁鬱、失智等症狀具有醫療效果,是個貨真價實的療癒系機器人,它也曾在日本311 海嘯過後,前往災區撫慰失去親人的倖存者。在日本,它已經被納入醫療系統,並已成功地推廣到全世界多個國家。由於PARO 確有療效,台灣的工業技術研院也加以採購、並進行相關研究,期待能開發出更具療癒功能的寵物機器人。
PARO 剛問世時,曾經被送到日本筑波的醫院陪伴一位近乎失智的老太太。老太太已經有一段時間不跟外界溝通,就連醫生和護士也沒法讓她開口,神奇的是她竟然和PARO 說話,震驚了所有人,也讓PARO 開始得到外界的注意,許多人都想問,它究竟是怎麼辦到的?有個說法是因為PARO 是機器寵物,可以被我們所控制,所以容易產生安全感,也有人說,可愛的外型加上身體的觸感,以及類似智慧的互動所產生的親切感使然。但究竟為甚麼人會對機器寵物產生眷念呢? (文章未完,全文請見《羅伯特玩假的?》)
Robot隨堂考
1.《大英雄天團》裡的杯麵所擁有的功能中,哪些恰好是目前學界的研發重點呢?
2.目前居家照護機器人已有那些進展?
3.日本所開發的Paro,真的具有醫療效果嗎?
4.人類為甚麼能從機器寵物身上感受到溫暖呢?
想要擁有機器人所提供的服務,又不希望生命遭受機器人威脅,機器人應該遵守甚麼樣的法律?
身為首席機器人工程師的蘭寧博士死在命案現場,兇手竟然極可能是他親手所打造的機器人索尼!此事件等同殺死自己的父親,究竟是出了甚麼問題才導致這場凶殺案發生?這是在2004年所推出的機器人科幻電影《機械公敵》(i,ROBOT)開場就出現的衝突點,劇情展開於知名影星威爾.史密斯所飾演的警探介入調查的過程。幾經波折後,真相大白,兇手真的是索尼,但索尼是在蘭寧博士要求下才動手的,也就是說,他是按照主人的指示協助自殺。這就製造出一個兩難的狀況,機器人可不可以聽從主人的命令危害到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機械公敵》的英文片名是i, ROBOT(我,機器人),恰恰就是艾西莫夫經典短篇機器人科幻小說集的書名。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被喻為二十世紀三大科幻小說家之一,他創造的「機器人學」(Robotics)這個名詞沿用至今,「現代機器人故事之父」的美名,的確當之無愧。
《機械公敵》取這樣的英文片名當然是想和艾西莫夫拉近關係,也有致敬的意味,但若是論起片中劇情,倒和小說中的內容沒有直接關係,而是承襲了艾西莫夫善於挖掘人與機器人之間恩怨情仇的特色。電影以極其絢麗耀眼的畫面呈現出人與機器人共同生活的未來世界,五花八門的機器人提供人們生活起居上無微
不至的照顧,但在此同時,埋藏於其中的危機也似乎隨時會引爆,因此引發電影後續的情節發展。從電影裡讓我們不禁思考,如果我們想要擁有電影中機器人所提供的服務,又不希望生命遭受機器人威脅,機器人應該遵守甚麼樣的法律?背後又是根據何種邏輯呢?
在科幻世界裡,機器人必須依從的法律,無庸置疑,就是機器人三大法則(Three Laws of Robotics)。它首次出現在艾西莫夫小說《我,機器人》(I,Robot)中的〈轉圈圈〉(Runaround)這篇文章。它在機器人科幻史的地位直逼摩西的「十誡」,是機器人的天條,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嚴格遵守,絕對不容違背。我們來看一下機器人三大法則怎麼說:
第一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而使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法則、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法則、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這三條法則有其先後的次序性,第一條談到人類創造「產品」的基本要求─安全。其實不僅僅是機器人,無論任何產品,安全當然是第一考量,總不能讓使用者用得不安心、一天到晚提心吊膽吧?確定安全無虞之後,基於機器人的互動價值,下一步就是它應該要好好聽我們的話,不然我們買它來做甚麼?在符合第一和第二法則的前提下,也不能讓機器人搞自閉或鬧自殺,因為機器人單價可不低,總要耐用又持久,所以有了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的要求。
看起來機器人三大法則稱得上相當周延與嚴謹,但仔細想一想,機器人作為一項科技產品,我們有必要防範到這種地步嗎?一般的科技產品並不需要「被」這樣要求,比如我們就不會對冰箱或電視訂定三大法則。試想一下,我們將三大法則中的「機器人」置換成「冰箱」,把第一法則說成「冰箱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而使人類受到傷害」,聽起來是不是有哪個地方不對勁?
三大法則反映出我們的內心深處對機器人的戒慎恐懼,由於機器人的特性在於它具有靈活的行動能力以及自主的判斷力,這兩項特質代表了動力與智慧的結合,也讓機器人成為我們目前所擁有的科技產品中能力最強大者,雖然它的力量也許不如坦克、火炮,但它就像一部會動會走、行動自如的電腦,相對於汽車、冰箱、智慧型手機等,對我們的影響絕對不容小覷,一旦出了問題,造成的危害肯定相當可怕。
有了機器人三大法則,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地等待機器人時代的來臨,輕鬆享受機器人提供給我們各式各樣的服務了吧!且慢!正如學校校規是訂出來讓學生破壞的,機器人三大法則當然也會有它的漏洞。像是能不能為了拯救大多數人而讓少數人受到傷害?事實上,艾西莫夫非常擅於運用三大法則的種種曖昧與矛盾之處,遊走法律邊緣,寫出篇篇充滿張力的精彩小說,也讓三大法則的絕對安全性備受考驗。接下來,我就來改寫《我,機器人》其中的一篇文章─〈證據〉(Evidence),讓大家見識一下艾西莫夫的功力:話說某個國家的首都正在改選市長,兩位市長候選人都非常優秀,其中一位醫術高超、IQ超高、又善於運用婉君,雖然不是帥哥,偶爾也會白目說錯話,但人氣依然居高不下;另外一位候選人家世、背景都高人一等,又具有國際觀,但就是不受青睞,眼看支持度越拉越遠,這該如何是好?這時候網路突然對這位超人氣候選人傳出各種耳語:哪有這種非典型、不按牌理出牌的候選人?太不合常理了!只有一種可能,他一定是機器人偽裝的。這番言辭殺傷力可不小,不管再怎麼令人激賞,我們總不能選個機器人當市長吧?
選戰沸沸揚揚地持續進行著,直到公辦政見發表會的那天,突然發生一件令人震撼的事情!
當這位人氣候選人正在發表演說之時,竟然有人跳上講台,十分挑釁地指著他說:「如果你不是機器人,你就過來打我,敢嗎?」別忘了,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這可是鑲嵌在機器人腦中、不容妥協的鐵律。話剛說完,電光火石之間,只見這個挑釁者凌空飛起、已然被打飛。後來這位人稱怪醫的候選人就成為該國首都的市長,繼續展現他種種異於常人的行徑。
故事就到這裡為止了嗎?當然不是,真相是……(文章未完,全文請見《羅伯特玩假的?》)
Robot隨堂考
1《機械公敵》致敬的小說家艾西莫夫擅於描繪的主題是甚麼?
2在科幻小說中,為甚麼會對機器人訂下三大法則,卻不會對一般科技產品有此限制呢?
3機器人三大法則是毫無漏洞的嗎?
大英雄天團裡的療癒型機器人「杯麵」
如果家中有個機器人,能提供醫療照護、療癒心靈、還能像鋼鐵人般的勇猛,那該有多好!
獲得2015 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獎、也是2014 年最賣座的動畫電影《大英雄天團》(Big Hero 6)成功地塑造出劇中主人翁天才科技少年濱田廣最佳貼身玩伴─杯麵(Baymax)這樣的角色,在可愛、惹人憐愛的外型之外,「他」同時具有醫療功能,能適時地給你一個愛的抱抱,必要時也能像鋼鐵人般飛天遁地。毫無意外、順理成章地繼哆啦A夢之後,成為讓人最想擁有的居家型機器人。當然,我們得好好來審視一下動畫裡的杯麵,真的有可能成為我們現今家居生活中的一份子嗎?在杯麵所擁有的十八般武藝中,其中的醫療照護可不是幻想,的確是目前學界研發居家照護機器人所關注的重點,當然電影中僅僅憑藉著簡單的掃描就能偵測出病患全身裡裡外外的內外傷,顯然是不切實際,如果真能如此,那醫院裡的醫師和種種貴重儀器都可以全擺在一邊了。目前居家照護機器人的進展包括能偵測出家中成員是否跌倒或失去反應、並送出求救訊號,提醒用藥時間、並給予適當藥品,也可以充當助行器,提供扶持、協助行走等。在台灣邁向老年化社會之際,這些功能都具有相當實質的功效,一方面可減輕醫療資源的負擔,另一方面,也可讓需要照護的長輩保有獨立自主的能力與尊嚴。
除了醫療照護功能外,杯麵長得白白胖胖,走起路來就像個會動的棉花糖,光看起來就很療癒,自然也被賦予撫慰人心的功能。但機器人終究不具有感情,它真的有可能深入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得到貼心的撫慰嗎?懷疑歸懷疑,答案卻是毋庸置疑。事實上寵物造型的機器人早已經悄悄地執行它們的療癒任務一段時間了!話說2012年在台北舉辦的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中,就曾經出現過一隻號稱具有療癒功能的擁抱機器人「咖咖熊」,在展場中出盡鋒頭。
顧名思義,咖咖熊以熊為造型,外型相當可愛、親切,廠商開發它是有感於現代人無處抒發的苦悶,想藉由擁抱的方式給大家加油打氣。筆者當然不會錯過實地體驗「療效」的機會,根據工作人員指示,面對它時,你先要呼喊「咖咖熊」來引起它的注意,然後大聲說出「我要抱抱」,咖咖熊就會搖晃過來與你擁抱,在此同時也會一併測量你的心跳與呼吸,算是連帶的健康檢查。在大庭廣眾下大喊「我要抱抱」,真是有點尷尬,但以達到啟動系統的目的來看,其實喊甚麼應該都沒有關係,廠商的用意就是好玩嘛!話說此「熊抱」稱得上厚實,心中油然升起溫暖的心情,略為觀察現場其他人被擁抱過的反應,大部分人流露出類似靦腆、滿足之感,好像真的有被療癒到,這也讓人不禁思考起機器人的擁抱到底傳達出甚麼樣的訊息?它足以取代真人的感覺嗎?真的有可能誘發出人類的情感嗎?談到療癒系機器人,就一定不能錯過號稱世界第一名的機器寵物PARO,它是由位於日本筑波的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柴田崇德博士(Takanori Shibata)於2001 年所推出。海豹造型、全身毛茸茸的PARO,具有細緻的觸感、慵懶的眼神,以及惹人愛憐的叫聲,一觸摸到它就會蜷曲自己的身體,並用它無辜的大眼睛看著你,真的是超級卡哇伊。但你可別以為它只是個可愛的大玩偶,PARO 已經獲得醫學認證,對於躁鬱、失智等症狀具有醫療效果,是個貨真價實的療癒系機器人,它也曾在日本311 海嘯過後,前往災區撫慰失去親人的倖存者。在日本,它已經被納入醫療系統,並已成功地推廣到全世界多個國家。由於PARO 確有療效,台灣的工業技術研院也加以採購、並進行相關研究,期待能開發出更具療癒功能的寵物機器人。
PARO 剛問世時,曾經被送到日本筑波的醫院陪伴一位近乎失智的老太太。老太太已經有一段時間不跟外界溝通,就連醫生和護士也沒法讓她開口,神奇的是她竟然和PARO 說話,震驚了所有人,也讓PARO 開始得到外界的注意,許多人都想問,它究竟是怎麼辦到的?有個說法是因為PARO 是機器寵物,可以被我們所控制,所以容易產生安全感,也有人說,可愛的外型加上身體的觸感,以及類似智慧的互動所產生的親切感使然。但究竟為甚麼人會對機器寵物產生眷念呢? (文章未完,全文請見《羅伯特玩假的?》)
Robot隨堂考
1.《大英雄天團》裡的杯麵所擁有的功能中,哪些恰好是目前學界的研發重點呢?
2.目前居家照護機器人已有那些進展?
3.日本所開發的Paro,真的具有醫療效果嗎?
4.人類為甚麼能從機器寵物身上感受到溫暖呢?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