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敘事治療與旅行的相遇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10
    30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旅行看似出走,卻是一種回歸。

 

作者透過旅行途中遇見的人事物,介紹敘事治療的視野;同時透過敘事治療的眼光,回頭看看旅程裡的風景,一路上且行且思,讓「旅行故事」與「敘事治療概念」來回對話,交織成一幅深刻動人的生命風景,幫助讀者打開心扉,向內旅行,撐起更大的心靈空間。

在旅行裡,旅者交換了故事,也就交換了生命的某種能量。

當我透過聆聽別人的生命故事,而碰觸到自己內在的深刻經驗,這種共鳴感受就是所謂的生命感。這些生命的碰觸會影響我接下來的行動與思考,影響我的人生。這就是敘說故事的影響力。因為彼此的生命在故事裡現身,於是更深刻的相互影響就發生了,這也就是為何敘事治療強調聽故事、說故事,因為故事可以承載活生生的生命,可以更自然地產生影響人的力道。 

目錄

推薦序1 從心裡面流出來的,才會流進心裡面去  林祺堂
推薦序2 旅行與敘事,都把自己的世界撐大  周志建
推薦序3 真的可以這樣活喔!  黃士鈞(哈克)
推薦序4 只有故事才能產生動人的療癒力量  連廷誥
推薦短文  李泓‧吳熙琄 ‧吳銀玉吳‧吳德淳‧郭淑美‧謝銘祐
自序  旅行到心裡

第一篇  台灣,美麗島嶼
1.十三個太陽,十二個月亮
帶著敘事去旅行‧主流價值╱不同=問題?
2.遠方
帶著敘事去旅行‧差異與多元並存
3.關於手工這件事
帶著敘事去旅行‧獨特╱量身訂做的治療
4.不在問題故事裡停留的師傅
帶著敘事去旅行‧問題故事與支線故事
5.搭上一段故事
帶著敘事去旅行‧生命相互影響
6.山上的學校
帶著敘事去旅行‧問題外化與解構

第二篇  青康藏高原,世界的屋脊
7.從麗江到瀘沽湖
帶著敘事去旅行‧從解構到再建構
8.看見另一種風景
帶著敘事去旅行‧脈絡性理解
9.9人生的奔逃
帶著敘事去旅行‧在地性的聲音╱生命藍圖的入口
10.雨崩的詩意
帶著敘事去旅行‧prefer,眼睛閃亮的地方
11.生命的里程碑
帶著敘事去旅行‧敘事實踐的路徑╱生命藍圖的豐厚

第三篇  尼泊爾,神之國度
12.眾神國度的公車
帶著敘事去旅行‧第一層故事與第二層故事
13.挑夫
帶著敘事去旅行‧「人」才是治療的核心
14.雨中的健走
帶著敘事去旅行‧對話與見證的專家
15.想念自己的時候,就去找朋友吧!
帶著敘事去旅行‧重組會員
16.我的破英文
帶著敘事去旅行‧治療中的心法與技法

第四篇  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
17.生命的隱喻
18.人生的GPS
19.一種關係的品質
20.就愛去高原
21.旅行,我一直改寫中的故事
22.不能旅行的這一天
延伸閱讀

序/導讀

推薦序1

從心裡面流出來的,才會流進心裡面去

林祺堂


那一年,我十歲,升小四的暑假,聽多了老媽帶領弟妹去外婆家的故事,激發我想要獨自一人去外婆家來個大冒險。那年代要從竹北到達竹東的二重埔,得先從竹北到新竹,再從新竹轉往竹東兩趟車,加上從二重埔到山上的外婆家還有一趟車。對從未單獨搭公車的我,是很大的挑戰。

帶著些許興奮與估計不出有多少的害怕,我踏上人生第一回的探險。從竹北到新竹一路順暢,只要抵達終點站即可;從新竹總站到二重埔,則充滿艱辛;我選擇只停留少少站的和平號,眼睛明明死命盯著窗外的站牌,不知為何,當我定睛一看居然已過了三重埔,然後是四重埔,二重埔跑哪去了?

小小的我,驚恐好大好大...

踱步移動到車頭接近司機處,我忍不住放聲哭了出來。司機被我這毛頭小子嚇了一跳!了解我是要尋找已經過頭的二重埔後,給了我十元,讓我下車往回搭。呆站在四重埔的站牌下,整個世界靜默到只聽見內心的聲音:「沒事幹嘛來冒險!迷路了啦,怎麼辦啦?」焦急的等待讓人不耐,左等右等不見車影,索性從四重埔往回走。轉眼間三重埔到了,啊,方向對了,但走了好久,二重埔怎麼還沒到?未知,讓路變得漫長,當二重埔的站牌終於矗立眼前時,心頓時安了大半。

順利搭到往山上的公車,擔心坐過站的驚恐絲毫未減,直至看見山林間冒著裊裊炊煙的紅磚瓦屋,兒時的溫馨畫面一湧而上,眼前一張張熟悉的臉孔,又讓我濕了眼眶...

一個人的旅行,讓我與自己深刻地相遇—─看見在許多不安與害怕中,慢慢長出自己的勇敢。敘說這段故事,我把自己是個可以勇敢冒險的人,認了回來。帶著可以獨自旅行冒險的認同,也陪著我跨越亞洲與美洲。錦敦說,旅行看似出走,卻是一種回歸。離開與返家,一直是同一件事。旅者一出門就知道他的目的地只有一個,就是回家。旅行是一種移動,讓人帶著滋潤的心靈,回到生活中。

敘事治療,給出一個安心說自己的氛圍,讓主角敘說一個個在乎的故事,訪問者則透過貼近、尊敬的好問題,撐開更大的空間,讓說者把故事中偏好的自己認領回來。於是在「說、聽、問、思、行」中,主角活出最想要的生命版本。

錦敦有一種獨特的魅力,旅行他方,總能帶回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特別是樸實、深刻、著地的生命碰觸故事。在聆聽的當下,內在的心弦總能跟著共振,心也跟著安靜下來,同時走進內心更深的地方。錦敦的故事何以這麼動人?我猜跟他與人連結的特異功能有關,像極了《阿凡達》影片中主角將觸角接地之後,就瞬間人親土親的生命連結力。錦敦用敦厚、善良與珍惜的心,凡事好奇請教並分享,特別能「看見與穿透」人們在斯土斯民文化下的生命印記,回應著「從心裡面流出來的,才能流進心裡面去」的真實感動。

淡中有真味

《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是一本人文旅遊書。若你想從書中獲知哪裡好玩、有什麼必吃的名產,鐵定會很失望。錦敦的旅遊地圖大多去一般人不想去,甚至很難到達的地方,便利性不是他的主要考量。擁有特殊文化、有生命感且有人味的地方,特別能召喚錦敦,那是一種「淡中有真味」的相遇相知。錦敦用生命共振最大的熱情—─旅行,來敘說生命影響生命的深刻,同時用實踐的反思來提醒敘事治療獨特的生命視框與精神。用這種方式來學習敘事,真好!

有別於敘事治療創始者麥克‧懷特直接在後現代哲學、人類學的註解,錦敦這一位敘事治療的生命實踐家,透過旅者向內生命經驗反芻的思路中,帶領讀者在行萬里路中引發經驗層次的共感,進而有讀萬卷書的概念領悟,創造了「知行合一」的通透理解。

我是個超幸福的讀者,因著錦敦的器重與邀約,在校閱時,我搶先讀了第一遍。與書中一段段故事相遇的過程,有說不出的驚喜,怎麼可以把那麼難懂的專業術語說得這麼深刻到位又明白易懂!看著錦敦在太太鼓勵下創造新故事,勇敢對媽媽說出要旅行的交代,得到媽媽的善意回應,錦敦說,這是他第一次不用帶著罪惡感出門。這其中的艱難與不易,以及善意的心流讓我熱淚盈眶。

寫這篇序時,我又深刻讀了第二遍。看著用螢光筆重點標記處畫滿一整本,欣喜依舊、感動依舊,且有著源源不斷的新發現。

深深相信,我會看很多遍,然後繼續感動很多遍,也會持續有新發現與提醒。就像錦敦提醒我們要當一個可以貼近當地人生活的旅者,而不要當觀光客。讓我們一起來向錦敦練習用敘事生命態度,實踐我們偏好的生命。

 

(心靈魔法師、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推薦序2

旅行與敘事,都把自己的世界撐大

周志建


我喜歡旅行,也喜歡敘事,剛好錦敦也喜歡這兩件事,於是,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麻吉。

其實錦敦更瘋狂,他是那種不旅行會死的人。旅行,幾乎成了他的「代名詞」,那是他的life style。每個人,找到屬於自己的life style是重要的。

我喜歡聽故事,尤其是旅行的故事。每次他出走回來,我都迫不及待想要聽他說旅行的故事。旅行,是創造故事最好的方式(這也是我喜歡旅行的原因)。錦敦旅行的故事很好聽,每當他說起旅行經歷時,眼睛總是閃閃發亮,那是一種證明,證明我與自己「同在」。

沒錯,旅行讓我們遇見自己,並與自己同在。這也是我與錦敦一天到晚想出走的原因。

有一年,他要去尼泊爾,出發前夕跟我說他有點擔心那裡交通不便與很多不確定會讓他辛苦。我馬上問他:「既然擔心辛苦那幹嘛還要去?」他一時語塞,於是我換了另一種方式問他:「這次旅行對你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敘事的問話)錦敦想了好一會兒,說:「旅行對我的意義,就像修行一樣。」給出這個答案,馬上幫旅行找到「定位」。於是,人,就可以安穩出發了。

沒錯,旅行就像修行一樣。尤其是一個人的旅行。

旅行代表未知與冒險,這兩件事都叫人抗拒,但未知與冒險,卻也為一成不變的生命帶來更新(refresh)的機會。旅行的心情很是複雜,時而擔心焦慮,時而平靜甚至驚喜。如果一個人願意在旅行的每個當下裡,「深深覺知自己」,這不是修行,是什麼。

帶著覺知與敘事實踐出走

錦敦的旅行不僅帶著覺知,更帶著「敘事」觀點,這是本書的一大特色。這絕對不是一本單純的旅行書。「啊,旅行竟然可以跟敘事結合喔,好酷。」是的,這就是錦敦的創意,更是錦敦的「敘事實踐」。這幾年我一直強調:敘事不只是「諮商室」裡的東西,它是一種生命觀、哲學觀,可以跟我們的生命、生活做結合,非常好用。這幾年,我與錦敦都在做這件事,這也是很「在地」的台灣敘事實踐經驗。

不管是敘事或旅行,都可以把我們的世界給撐開、撐大,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富、寬廣。

旅行就是去經驗「差異」。面對文化差異,如果沒有帶著敘事觀點,很容易流於「好壞、喜惡」的二元對立批判,如果這樣去旅行,真的很可惜。

錦敦書裡有一段敘述前往雲南瀘沽湖旅行的故事,十分精采。因為愛上那片寧靜的大湖,我曾連續兩年暑假前往瀘沽湖度假靜心。那裡的風景美,人更美。

瀘沽湖的居民是摩梭族,這是一個母系社會,他們打破了傳統漢人「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不「結婚」,而是「走婚」。錦敦書上說:「走婚的制度,我曾聽過有人批評是『關係混亂』、『有違倫常』,但這樣的批評,就是拿著自以為是的尺,去度量他們,才會產生如此的偏見。」
錦敦說得好。小心,這個世界充滿了偏見。一旦有了偏見,就產生論斷與壓迫。

這讓我想起最近台灣社會正沸沸揚揚辯論著「多元成家」立法一事,到底什麼才是「健全、正常的家庭」?用敘事觀點,我們會打破血緣、超越制度,我們會看見「人」、看見差異,並尊重差異。家(或關係),最重要的元素是「愛」,不是「血緣」──我始終這麼認為。

這是一本敘事生活化實踐的書,裡面充滿人性、反思與豐富情感。錦敦本身就是一個情感豐厚的人,透過旅行與敘事,這本書幫助我們「打開」自己,去經驗這個世界的美好與豐富。

就在交出這篇序的同時,我正準備赴京都旅行。朋友問我:「你不是九月才去過嗎?怎麼十一月又要去?」我笑說:「不一樣啊,九月的楓葉是綠的,現在楓葉變紅了。」哈,我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其實我想說的是:過去,我曾迷失在工作中而錯失了許多美好的事物,但現在,到了中年,我不想再錯過任何一場美麗的楓紅了。

旅行與敘事,都讓我覺得,活在這個世界,真是一件美好的事。
聽我這麼說,是否也讓你有一股衝動想出走呢?不急,請看看這本書,讓錦敦帶著你來一趟豐盛的敘事心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693833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14.8*2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