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為論文集,任教以後所作,範圍所涉,論董仲舒、講楊倞注荀、談榮格與易經,說近代思想史中的身體觀,而竟陵派的生死情切,更是博士班以來,持續關注的議題。悠悠晃晃,一轉眼,到湖北已近六年,從當年的博士畢業生,變成四十大叔,這些年確實用功,期刊發了不少,如今收齊始末,芟夷繁猬,裒成一集,題名「江城潛研」,以紀念生命中的旅程。此書,獻給多年來,大家在武漢或是學校,共事、成長、論學,一起暢談、飲酒、嘻嘻哈哈的朋友們。
目錄
蔡序 蔡長林 1
翟序 吹皺一池春水──讀劉芝慶兄《江城潛研—中國學術思潮叢論》有感 翟奎鳳 1
自序 1
目次 1
「史實」:董仲舒以及蘇輿的春秋公羊學 1
一 前言 1
二 史義並重,經世致用的《春秋繁露》 3
三 立義而微言的蘇輿《春秋繁露義證》 14
四 結論 21
柔退:楊倞注《荀》鉤沉 23
一 荀學研究的進路與推動 23
二 柔退:楊倞注《荀》鉤沉 28
三 結論 45
「心地開明,道在現前」──羅近溪的良知、生活與經世之學 47
一 前言 47
二 良知:從吃苦熬煉到不學不慮 50
三 良知:從大人之學到聖諭光輝 56
四 結論 62
鍾惺的死生情切 65
一 文人談生死 65
二 靜則壽:鍾惺的詩文與生命關懷 68
三 明生死大關:「楞嚴經如說」 75
四 文人之生死 84
從文學到生死:譚元春的生命情調 87
一 被人忽視的生死問題:關於文人 87
二 理解譚元春:面對生死的知人論世 89
三 剖析譚元春:面對生死的生命安頓 95
四 結論 102
「情不能不因時爾」──王夫之情論詮義 105
一 以情為生:研究的一個起點 105
二 情之所鍾:王夫之的情詩豔詞 106
三 有情世界:情欲的回歸與轉化 113
四 從文學到思想:情的創作與工夫 122
身體與美學──近代思想史中的理想世界 125
一 前言 125
二 啟蒙與救亡:中國的衰敗源自身體 126
三 進化與美善:近代以來的身體修身觀 132
四 改造現在,走向未來:修身的新定義 145
從中西之分到天人之際:榮格與《易經》 147
一 關於榮格 147
二 中西之分:榮格視野中的易經 151
三 天人之際:榮格生命中的易理 156
四 結論 161
附錄一 〈晏子論和與同〉的教學演示 167
一 經典教育,也是生命教育 167
二 言內與言外 171
三 言後之意:飲饌、音樂與修身 174
四 大一語文課程,看似尋常最奇堀 179
附錄二 國學傳播的新時代與新隱憂 183
一 國學時代的教育 183
二 當今國學的隱憂與機遇 185
三 傳播時代下的學術社群 187
翟序 吹皺一池春水──讀劉芝慶兄《江城潛研—中國學術思潮叢論》有感 翟奎鳳 1
自序 1
目次 1
「史實」:董仲舒以及蘇輿的春秋公羊學 1
一 前言 1
二 史義並重,經世致用的《春秋繁露》 3
三 立義而微言的蘇輿《春秋繁露義證》 14
四 結論 21
柔退:楊倞注《荀》鉤沉 23
一 荀學研究的進路與推動 23
二 柔退:楊倞注《荀》鉤沉 28
三 結論 45
「心地開明,道在現前」──羅近溪的良知、生活與經世之學 47
一 前言 47
二 良知:從吃苦熬煉到不學不慮 50
三 良知:從大人之學到聖諭光輝 56
四 結論 62
鍾惺的死生情切 65
一 文人談生死 65
二 靜則壽:鍾惺的詩文與生命關懷 68
三 明生死大關:「楞嚴經如說」 75
四 文人之生死 84
從文學到生死:譚元春的生命情調 87
一 被人忽視的生死問題:關於文人 87
二 理解譚元春:面對生死的知人論世 89
三 剖析譚元春:面對生死的生命安頓 95
四 結論 102
「情不能不因時爾」──王夫之情論詮義 105
一 以情為生:研究的一個起點 105
二 情之所鍾:王夫之的情詩豔詞 106
三 有情世界:情欲的回歸與轉化 113
四 從文學到思想:情的創作與工夫 122
身體與美學──近代思想史中的理想世界 125
一 前言 125
二 啟蒙與救亡:中國的衰敗源自身體 126
三 進化與美善:近代以來的身體修身觀 132
四 改造現在,走向未來:修身的新定義 145
從中西之分到天人之際:榮格與《易經》 147
一 關於榮格 147
二 中西之分:榮格視野中的易經 151
三 天人之際:榮格生命中的易理 156
四 結論 161
附錄一 〈晏子論和與同〉的教學演示 167
一 經典教育,也是生命教育 167
二 言內與言外 171
三 言後之意:飲饌、音樂與修身 174
四 大一語文課程,看似尋常最奇堀 179
附錄二 國學傳播的新時代與新隱憂 183
一 國學時代的教育 183
二 當今國學的隱憂與機遇 185
三 傳播時代下的學術社群 187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