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又是庸庸碌碌的一天?重整生活的時間管理術

  • 245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讓工作、人生都順遂的35招~
找出偷走你的時間、害你精疲力盡的真凶!
取回要工作或休息的決定權!

「之後有空的話,希望可以……」
「有時間的話、有錢的話、工作告一段落的話……」
這些老掉牙的台詞是否早已說過幾百次?

明明身處便利的網路時代,卻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
每天都過著庸庸碌碌、似曾相似的日子,
翻遍時間管理書籍、文章,
依舊想著「這個工作/公司/我做不到!」逃避改變,
不斷重蹈覆轍然後陷入自我厭惡的循環……

◆◆用自我備忘錄與自我和解,情緒斷捨離◆◆
別只學會忍耐,忘了如何發洩!
一五一十和自我進行私密對談,
並當自己的「閱卷老師」批改,
寫出背後可能束縛住你的原因,
理性、客觀地釐清事實和想像。
撇去自卑作祟,找回自我肯定感!

◆◆透過手機、電腦使用紀錄,揪出時間小偷◆◆
完全想不起來回家後到睡前「做了什麼」?
「只」吃了飯和洗了澡根本不叫奇妙,而是莫名其妙!
人類得到了智慧型手機這個「禁果」,
在手機上消耗生命卻完全沒有自覺。
透過刪除程式並限制通知與使用,
一點一滴找回自己的「下班時間」!

◆◆任務管理比起工作更須將私生活排入◆◆
自豪「工作是我的興趣」並不健康,
切勿在老病後才如漫畫般幽幽冒出一句:「真希望人生能重來一次。」!
用「母任務」、「子任務」的方式管理,
一視同仁確保規劃與執行時間,拒絕忽略!
下班就從事週末娛樂,退休後的夢想今年就著手~

從現在開始,好好面對自己、提升自我肯定感,
每天保留充足的睡眠時間給自己,
遠離那些並不需要、氾濫成災的資訊,
專注於真正想做的工作、挑戰想要從事的副業,
或是一頭栽進新的興趣之中!
從現在就展開「新的人生」開始專注執行~

本書特色

◎獨家自我備忘錄分析,甩開束縛找回自我肯定感
◎針對網路時代擬定方針拒絕瞎忙,留時間給自己
◎系統性「任務管理」模式,平衡工作與自我空間

 

作者

Swan

1991年出生於群馬縣。商務設計師、新創企業設計顧問。

自多摩美術大學畢業後,曾於CyberAgent、Mercari等大型IT企業擔任設計師,參與服務開發,個人至今已協助數十家以上新創公司改善事業,或以顧問身份從事組織開發等多元工作。2020年春天時自行創業,目前正籌畫新事業中。

主要透過Twitter、note分享結合了自身經驗與科學根據的文字。

平日工作、玩樂、休息,假日則會去爬山。

譯者簡介

甘為治

大阪大學文學研究科碩士,目前專職從事日文翻譯工作。譯有《高敏感社交天賦》、《人氣王、冷場王的話術決勝點》、《不懂會吃虧 漫畫圖解外貌心理學》等書,持續在翻譯之路上耕耘。

 

目錄

◆序
.富足、便利又忙碌的我們
.網路消除了上班和下班的界線
.居家工作的剖析
.找回自己的時間就從現在開始

1
停止貶低自己的價值 認知篇
.不知不覺間工作中毒
.無用武之地的時間管理術
.賤賣時間的「自己」
.製作自我備忘錄
.大腦斷捨離
.盡情抒發內心感受
.當自己的「閱卷老師」
.分清楚事實和想像
.寫出束縛住你的規則
.誇獎自己
.與自卑感直球對決
.何苦為難自己
總結

2
揪出時間小偷 破壞篇
.我的時間跑到哪裡去了?
.時間消失之謎
.可怕的螢幕時間
.資訊營養過剩
.記錄你的一天
.刪除App
.失去了還可以找回來
.減少通知
.無論如何就是想看
.少看信箱
.減少回覆
.少看新聞
.那到底要做什麼?
.懂得減少,才會有新開始
總結

3
妥善規劃1週行程,活出自己的人生 重建篇
.喪失記憶的私人生活
.讓人生前進的任務管理之道
.1 所有任務一視同仁
篩選人生的任務
.2 區分「母任務」、「子任務」進行管理
沒有母任務的話會有什麼問題?
.3 以1週為單位管理任務
星期一是1週的關鍵
確認有沒有時間路障
時間要抓寬鬆一點
.4 確保每天的作業時間
日曆的重要性
先把「今天」守下來
.實用的管理工具
.檢視任務的種類有無失衡
.好好對待自己的勇氣
總結

◆後記
.平日就從事週末的娛樂,退休後的夢想今年就實行
.謝詞

 

序/導讀

前言

「之後有空的話,希望可以……

我嘆了口氣,用帶著些許慵懶的口吻說出這句話。話語混合著桌上咖啡冒出的蒸氣,拂過我的臉頰後,無聲無息地消失了。灑落著些許陽光的白色桌子上,只剩下輕飄飄、難以名狀的微溫空氣。

他拿起手邊的咖啡喝了一口,只簡短地問了:「最近很忙嗎?」我含糊其辭地應了幾聲後,邊苦笑邊說道:「結果到頭來,星期六還是得去公司。」把手伸向藍色的馬克杯。

冷靜,卻又隱約透露出疲憊的我,雙眼看起來肯定在嘶吼著:「我比任何人都認真工作耶!」

回到家後,躺在書桌一角的舊記事本看起來格外顯眼。那是一本很有質感的小記事本,我記得大概是2年前自己意氣風發地在代官山一間很時髦的店買的。那本記事本看起來沒有用到很舊,只是稍微積了些灰塵。在此之前我一直沒留意到它的存在,神奇的是,此刻我卻感覺到它好像要訴說什麼似地,提醒我它就在那兒。說起來有些害臊……對了,我那時原本想要用它來記錄自己每天的心情,或是寫下自己想到的東西之類的。

我緩緩將手伸向記事本,像是要觸摸紙張的質感般翻開了內頁。後面的頁數全都是空白,只有前面幾頁雜七雜八地寫了一些字,我不經意瞄到某一頁的邊邊寫著這麼一句話:

「好累,好想去熱海泡溫泉。」

這些文字看起來好像只是隨便寫下的,卻喚醒了鮮明的記憶。剎那在內心吐出:「早知道就不要看了。」地,馬上就對拾起筆記本感到後悔。經過數秒靜默後,我低著頭,嘴裡嘀咕著無意義的話語走出房間。來到客廳一屁股坐進椅子,又翻開了筆記本。自己當年喜愛的紙張質感,現在摸起來也彷彿是陳年舊書了。

我應該是在2年前寫下這句話的。當時手上有一大堆工作,忙到天昏地暗,週末也都在加班,日復一日過著暈頭轉向的生活。要說充實的確是充實,做起來也很有成就感就是了。

但是,我到現在都還沒去成熱海。

應該說更意外的是,我自己甚至早已不記得這個願望了。我既不是要訂超難訂的旅館,也不是要出國,僅僅是「想要去」搭電車幾個小時就能到的熱海,連這個小小的願望都無法達成。而明明只要拿起手機,就能馬上訂好車票和住宿──

「我這2年究竟做了什麼?」

腦海中浮現的這句話,就像鉛塊一樣沉重。寫下那句話當下的忙碌無庸置疑,但後來我的工作也換了數次。我拚了命地想回憶起自己在那之後的生活有多充實,可是就算絞盡腦汁,想到的也只有每天追著自己跑的繁瑣工作、沒多好吃也沒多難吃的便利商店食物、被Netflix推薦的時下熱門電影──但劇情也已經想不起來了。

這漫長的時間,究竟消失到哪裡去了?當這層我不想面對的陰影即將籠罩心頭時,手機發出了嘹亮的聲響。螢幕上滿滿的通知及多到刺眼的各種表情符號彷彿在呼喚我。對了,我還有很多工作的訊息要回。

像是想要把被挖出來的不安硬塞回去般,我打開了電腦。

◎富足、便利又忙碌的我們

有時間的話、有錢的話、工作告一段落的話……。這些有如大量複製出來的老掉牙台詞,我已經聽過幾十、幾百次了吧。雖然毫無記憶,但我自己大概也一樣,不知道講過多少次了。
我們活在一個極為富足、便利的時代。

不出門也能請人把餐點送到家;上網按按滑鼠,想要的東西就會送過來。報紙、書本、電視新聞,甚至一整部電影全都裝進了拿在手上的小小機器裡,隨時隨地想看就能看。即使朋友身在遠方,但要傳送多少訊息都不是問題,而且還可以開視訊通話,感覺就像實際見面一樣。最棒的是,連工作都可以在自己家裡或偏遠的鄉下辦公。

網路這項「偉大」的發明,以快到令人畏懼的速度打破了過去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藩籬。

那麼人類想必變得更有空了吧。

如果只看前面的敘述,會這樣想是很正常的。各種層面都能以低成本享受到便利的服務,連時間、空間的限制都已不復存,這樣迎來的當然就是自由自在、悠閒愜意的生活了不是嗎?

但事情的真相是,現代人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

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確認有沒有朋友或公司傳來的訊息。確認完畢後便開始瀏覽社群媒體,在別人的動態下留言、按讚,或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地查看自己昨天發的動態有多少人做出回應。由於忙著做這些事,連早餐都沒有時間吃,好不容易在最後一刻擠上電車,然後又開始滑手機、回覆工作上的訊息。到了公司以後便忙著處理工作,結果又因為開會開太久,只能吃便利商店隨便解決。好不容易抓到空檔,趕快回覆朋友或戀人的訊息;休息時間帶著手機進廁所想要放鬆一下,結果又看起了手機通知跳出來的新聞。

時間就這樣到了晚上,下班後和朋友在居酒屋聚餐。食物及酒上桌後第一件事是忙著為佳餚拍照、錄影,開心聊天、吃飯之餘還必須一心多用,趕快修圖然後打卡上傳。回到自己獨居的住處後打開電視,看看Netflix的節目列表,然後繼續播放昨天睡著時看到一半的影集,又瞄到手機亮了起來跳出通知,心裡還在想著「今天也好忙啊……」的時候已經不知不覺睡著了,就這樣結束一天……。

將現代人的生活用文字描述後,我相信應該不是只有我深深地感到嫌棄吧。任誰又能想像得到,夢寐以求的網路所帶來的新時代,竟是如此忙碌、令人窒息。

◎網路消除了上班和下班的界線

在還沒有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的時候,生活中存在明確的界線。只要早上梳妝整齊、看報紙、出門到公司展現自己「對外的一面」就夠了。公私分明被視為美德,而且下班離開公司後幾乎可以擁有完整的隱私。

這樣說來,在那個時代不會被人用通訊軟體叫回公司工作,也不會為了同事一則無心的推文想東想西,或是看到朋友在社群媒體上的光鮮亮麗而忍不住拿自己做比較。在1天或1週的時間單位之中,「上班」和「下班」有明確的界線,沒有太多他人可以介入的餘地,等於提供了一種正面意義的「眼不見為淨」。

這個一切隨時都處於連網狀態的不正常社會帶給了我們許多好處,卻也讓我們知道太多無意得知的事。就連私人時間也必須和外界保持超出必要的聯繫,無論身在何處都無法休息──得到便利性的代價是賠上了自己的時間。

◎居家工作的剖析

像是要追討傷兵似的,二〇二〇年新冠肺炎疫情向社會席捲而來。在我寫下這些文字時,疫情仍未見趨緩,但世界已經產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許多過去對居家工作抱持疑竇、不屑一顧的企業如今也正式推動這項措施,在自家上班已經不再是自由接案者的專利。雖然不同業界間的狀況難以類比,但有些企業甚至出錢補助員工添購居家工作所需的設備。上班與下班最具象徵意義的界線─「空間限制」這個最後的堡壘也宣告失守,最私密的居家空間直接變作辦公室,宣告了新工作、新生活型態的時代已然來臨。

或許有不少人覺得居家工作是「夢寐以求的工作型態」,多少感到雀躍期待;也有的人認為不用通勤能讓自由時間變得更多;有的人則認為公司內部會議結束後可以直接在線上跟客戶開會,省去了四處奔波的麻煩。但長期居家工作下來,我漸漸聽到身邊的人產生疑慮。

「怎麼好像比之前更忙了?」

省去交通移動、減少加班雖然空出了許多時間,但我相信有不少人這才發覺,原來這些時間無法隨心所欲地自由運用。由於不用外出,因此白天的時光被線上會議堵得水泄不通;而有的同事則因為不用通勤而沒做好時間管理,工作時間反而拉得更長。由於上班和下班的界線消失了,甚至有人連休息時間也感覺自己好像在偷懶而良心不安,明明在自己家裡,身心卻無法放鬆。

而且自己家裡其實誘惑更多。遊戲主機和書架上的漫畫都在視線範圍內,只要拿起手機,社群媒體及影音串流服務更是可以愛怎麼看就怎麼看,讓人不心動也難。甚至連平時視而不見的家事或雜務也會帶走自己的注意力。

享受愈多自由,就要背負愈多責任。

雖然已經不記得是在哪裡看到的,但這句話至今仍深深烙印在我腦海裡。人類如此自由、擁有如此多選擇不過是最近幾十年的事,絕大多數的現代人都還沒適應過來,於是在毫無防備的狀態下慌張地拋售了自己的時間。

可是就算科技再怎麼發達,你的1天還是只有24小時。

既然如此,我們是不是應該在被現代生活中各種精心設計的誘惑吸引,浪費掉寶貴時間之前,重新檢討自己運用時間的方式,學習如何正確使用時間呢?因為完全的放任自由、毫無隔閡地將一切混雜在一起的全新生活型態,其實反而並不會帶給我們無限的富足。

◎找回自己的時間就從現在開始

本書是為了無法控制好上班和下班的界線、被網路化帶來的忙碌現代生活所吞噬的人而寫,希望能幫助讀者揪出潛伏於日常作息中的時間小偷,並善加運用有限的時間享受人生。

在這個看似便利、一切不虞匱乏的時代,想要留住自己的時間並妥善運用,需要相當程度的自覺用心擬定的策略。網路時代特有的「欠缺自我肯定感」現象與廣告行銷如火如荼的「消費者自由時間爭奪戰」緊密結合,處心積慮想讓你乖乖交出自己寶貴的時間。再加上工作極度的多元化、複雜化,以及各大企業放寬員工經營副業的限制,使得更多人進入了多工的忙碌模式。

曾在大型IT企業開發、運用各種網路服務的我親身感受到了這種忙碌生活的破壞力,也經歷過「雖然理智上知道不行,整個人卻還是被吞噬進去」的恐怖。曾經忙得披星戴月的我突然停下腳步,花了好幾年時間面對自己的煩惱及課題,並研究該如何運用時間才能創造自己認可的人生,重組各種書籍、論文提到的方法,不斷進行實驗。

當我將內容放上網路後,引發了熱烈迴響。我收到許多訊息,有的人感同身受,表示自己以前也曾經這樣;有的人則說自己自由的時間增加了,生活變得更充實,表達感謝之意。這次我得到出書的機會,希望能透過書籍的形式將關鍵的知識傳達給更多人知道。

願每天忙得暈頭轉向的你,能重新讓生活變得充實又有意義。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377921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89
    • 商品規格
    • 18.8*12.8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