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其實民國八十五年之後,台灣的教育擴充,即便是高等教育的入學率,已具有歐美國家的平均水準了。教育機會的擴充,讓更多人升學,雖用意甚佳,但缺少教育品質的管控,反而造就「文憑主義」的盛行。
總之,許多改革措施並非是錯的,但對教育主體來說,卻不是最需要的。十年教改,在善意的基礎下,錯置了時空,浪費了不少寶貴資源!
目錄
西方經驗告訴我們,除非社會中的知識份子能夠扮演教育民眾與制衡執政者的角色,否則民主這條路將很難跳脫出坎坷的命運!我國的知識份子曾經在民初時發光發亮,當時他們為了國家的落後與混亂,為了民主自由的發芽,寫下知識界光輝的歷史。在過去的五十年間,台灣的知識份子也一直扮演著監督政府與批判政客的角色,期間雖有威權的壓制,然整個民主趨勢已豁然開朗無可抗拒。解嚴之後,知識份子更勇於表達,一直到政黨輪替的前夕,出現百花齊放的情勢,其中有教改團體、有社福團體、還有學術界組成的社團,台灣社會力被帶向一個高峰……
知識份子的勇氣,是時代進步的新動力,也是民主政治的推手,他應該是具有「千山我獨行」的氣魄,而不只是「追打落水狗」的附和!知識份子之間有其不同觀點與立場,乃是多元社會的特色,然貴在於因此才能共同打造理性的對話空間,而不是以打擊異己來掩飾攀附權貴的心態!台灣民主發展若要進入正軌,欠缺的,不僅是具有遠見與心胸開闊的領導人,更是具有風骨的知識份子!
很遺憾,就在這幾天,我們很少見到過去為了教育打拼的「民主鬥士」,反而看到一些進退維谷的尷尬景象-既不敢公然替權貴辯護,又要維持自己正義形象。難道他們就像近來著名八點檔電視劇「台灣霹靂火」劉文聰的名言:「我心情如果不好,我就不爽,我如果不爽,就會想要報仇」!他們的不爽,是過去威權體制對他們的壓迫,是當下阻礙他們利益的異己,而非民主與自由的捍衛?
先睹為快(二):萬言書寄語千萬
上百位學者專家發布「終結教改亂象,追求優質教育」萬言書,目的不是提供教育政策萬靈丹,也不是替代教育部來擬定具體方案,而是希望大家共同以理性客觀的方式來思考與反省這十年來的教改,揚棄討好式的民粹思維與官大學問大的決策方式!
在有限的時間與人力下,萬言書的重點在於對教改的診斷。雖然如此,仍然可以找到比較有共識的部分,那就是我們所提出來的四大訴求:
一、檢討十年教改、終結政策亂象
教改十年是一個攏統的說法,主要是從「教改」於民間興起蔚為風潮算起。我們不認為這些年來教改是完全失敗的,而是要正視所引發的亂象來個總檢討,因此我們要終結的不是「教改」,而是和教改有關的「政策亂象」,如此才可避開教改與反教改的對立,也不是自以為是的想要取代任何的「教改菁英」。
二、透明決策機制、尊重專業智慧
嚴格說來教改並沒有「專家」,但教改所涉及的方案是需要有經驗與有專業的各界人士參與。決策不夠透明而且躁進,一部分源自於標榜「改革」的迷思,一部份在於決策者本身專業性不足,所以常以關係取向決定「專業」,並易陷於一些簡化的對立思維,如「進步」與「保守」,「改革」與「反改革」,不知不覺中掩蓋了真正的專業智慧。
三、照顧弱勢學生、維護社會正義
這句訴求乃老生常談,但近年來中下階層家庭卻是感受最深。主要和經濟下挫與失業率攀升有關,貧富差距拉大更使得弱勢學生的翻身機會大幅下降。雖然教育擴充使更多中下層子女有機會進入高等教育,但受到畢業即失業的衝擊,升學機會反而成為沉重負擔。從國家的觀點,教育的投資沒有效率,國家競爭力不升反降,從家庭與個人觀點,教育成為沒有預期回收的投資!
四、追求優質教學、提振學習樂趣
過去教改標榜太多的「快樂」反而顯得庸俗與迂腐,我們所強調「學習樂趣」,乃建立在優質教學的前提下,希望給予年輕人正確價值觀,發掘其潛能,給予自我發展與成就的機會。追求優質教學的方法,並不是像過去強調考試與明星學校,也不是當前盲目的常態分班與課程統整,而是五育均衡發展與因材施教的落實。總之,沒有教育品質即沒有真正的學習快樂。(以上文章摘自本書之「作者自序」)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