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臺灣文學在近五十年的發展,因為許多非文學的意識形態的介入而顯得「形相」異常的難以捉摸。
本來強調臺灣文學,是要為此地的文學尋求國籍的;但凡是主張臺灣文學的人,不是不採用它的政治地理意涵,就是妄想以語言來粉飾它的實質匱乏,到頭來臺灣文學還是一個沒有國籍的幽靈!雖然於理「臺灣文學作為一種地域性文學,是毋庸置疑的;就像新加坡文學、日本文學、印度文學、法國文學、美國文學一樣,只要經由集體的宣稱或認同,就具有合法性」(周慶華,2000a:13),但在臺灣島內還不盡人人能肯定臺灣文學是一種「國家性」(地域性)的文學之前,臺灣文學未來的道路仍會是榛莽滿塞!
所謂「後臺灣文學」,就是以這種自己原來所屬的文化傳統為內涵(其中緣起觀型文化源起於印度,東傳後因相近於中國的氣化觀型文化而被容受,現在二者幾乎已經相涵化為一體了),而後再別為尋思能夠引人注目的「新形式」或「新技巧」或「新風格」。這是現有華人地區所不曾發現的新文學思維,而無妨由臺灣人率先來全力創發實踐,以便有「扳回顏面」的一天可以期待。
				本來強調臺灣文學,是要為此地的文學尋求國籍的;但凡是主張臺灣文學的人,不是不採用它的政治地理意涵,就是妄想以語言來粉飾它的實質匱乏,到頭來臺灣文學還是一個沒有國籍的幽靈!雖然於理「臺灣文學作為一種地域性文學,是毋庸置疑的;就像新加坡文學、日本文學、印度文學、法國文學、美國文學一樣,只要經由集體的宣稱或認同,就具有合法性」(周慶華,2000a:13),但在臺灣島內還不盡人人能肯定臺灣文學是一種「國家性」(地域性)的文學之前,臺灣文學未來的道路仍會是榛莽滿塞!
所謂「後臺灣文學」,就是以這種自己原來所屬的文化傳統為內涵(其中緣起觀型文化源起於印度,東傳後因相近於中國的氣化觀型文化而被容受,現在二者幾乎已經相涵化為一體了),而後再別為尋思能夠引人注目的「新形式」或「新技巧」或「新風格」。這是現有華人地區所不曾發現的新文學思維,而無妨由臺灣人率先來全力創發實踐,以便有「扳回顏面」的一天可以期待。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