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族群社會工作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45
    350

內容簡介

以「族群相對論」的思維,
著眼「多元族群」為經、「社會工作」為緯,
構思建構助人專業於多元族群中的思路與作為。

 

如何讓台灣的閩、客、外省、原住民、新住民等五大族群得以共存共榮

天者,日月星之主也;地者,草木山川之主也;人者,夷狄禽獸之主也。主而暴之,不得其為主之道矣。是故聖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韓愈〈原人〉

台灣面對多元族群,如何具備韓愈所標榜的作為主人之道,或如英國學者T. H. Marshall所倡議的公民權概念,正考驗著這居於「福爾摩莎」人的集體智慧和人文素養。在社會政策規劃時,必須及早加以重視,並發展出適切的積極措施。

本書特色

以「族群相對論」的思維,著眼「多元族群」為經、「社會工作」為緯,構思建構助人專業於多元族群中的思路與作為。

作者

葉至誠

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畢業,現任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校長及中華民國社區發展協會祕書長。著作有:《社會科學概論》、《蛻變的社會》、《社會學》、《職業社會學》、《社會福利服務》、《現代社會與公民素養》、《社會工作概論》等。

目錄

出版心語
序言

第一章  概說
壹、國際移民的社會觀察
貳、多元族群的互動模式
參、多元文化的專業服務
肆、社會凝聚與族群參與

第二章  新移民的現況與問題
壹、背景陳述
貳、問題現象
參、相關措施
肆、社會政策

第三章  外籍配偶的社會政策
壹、我國外籍配偶的概況
貳、外籍配偶的照護作為
參、外籍配偶的相應政策
肆、社會工作的相應角色

第四章  族群關係與人際互動
壹、族群關係的意義
貳、族群關係的類型
參、族群間人際互動
肆、多元文化的主張
伍、多元族群的關係

第五章  外籍配偶的家庭服務
壹、外籍配偶家庭現況
貳、外籍配偶家庭問題
參、外籍配偶家庭服務
肆、對政府政策的芻議

第六章  多元文化與學校教育
壹、影響多元族群教育的因素
貳、我國多元文化教育的政策
參、因應公民社會教育的策略
肆、教師教學現場的具體作為

第七章  多元族群的班級經營
壹、多元文化的教育經營與實施
貳、班級經營中的多元文化現象
參、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與作為
肆、班級中營造多元融合的策略

第八章  外籍配偶的教育服務
壹、外籍配偶教育的必要規劃
貳、外籍配偶教育的實施現況
參、外籍配偶教育課程之芻議
肆、外籍配偶教育推展的借鑑

第九章  多元族群與社會福利
壹、多元族群面臨的挑戰
貳、社會工作的服務方案
參、族群階層與社群流動
肆、共創共榮的族群社會

第十章  新住民社區工作
壹、精神倫理建設
貳、經濟生產建設
參、基礎工程建設
肆、福利服務建設

第十一章  全球化與多元族群
壹、全球化與風險社會
貳、全球化的族群福利
參、全球化與社會包容
肆、全球化與社會福利

第十二章  全球化下的社會政策
壹、全球化的興起與影響
貳、全球化的內涵與面向
參、族群認同的理論基礎
肆、全球化下的族群政策

第十三章  多元族群與公民社會
壹、公民權的建立
貳、多元文化主義
參、多元文化主義派別
肆、族群的互動與融合

第十四章  族群社會工作的實踐
新移民家庭健康照護及輔導學習計畫
壹、緣起
貳、規劃
參、實施
肆、成效

第十五章 邁向多元包容的社會
壹、福利對象與福利需求
貳、弱勢群體的福利需求
參、弱勢群體的福利服務
肆、福利服務的輸送體系

參考書目

序/導讀

序言

台灣除了閩、客、外省及原住民四大族群,來台外籍配偶人數已近四十七萬人,在台工作的外籍勞工也達四十四萬人。多元族群,包含了「多元」及「族群」兩個概念,其中多元指的是尊重差異,讓各種不同的聲音、看法與價值觀得以展現,而多元文化則指抱持不同世界觀、操持不同的語言及擁有不同的生活風格等,都代表著不同的文化,多元族群中的分析焦點是擁有特定文化的群體。因此,族群社會工作的內涵便在理解各群體之不同的社會身分與主體位置,進而希望透過行動以改變社會的不公結構,讓各族群得以共存共榮。

二十世紀七○年代以來,在原住民及新住民爭取公民權利的倡議下,社會逐漸了解族群差異的存在及身分認同問題的重要性。加以全球化發展,多元族群逐漸興起,全球化帶來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的關係趨於密切。面對二十一世紀,全球社會呈現多元族群蓬勃的景象。社會工作必須由更寬廣的視野、角度來服務各種不同群體的需求,多元族群的價值與行為模式,是我們在判斷案主需求與資源分配,不可欠缺的前提。在社會工作發展過程中,「族群社會工作」,重視「落實尊重差異認同,提升改善以有助少數群體社會發展的環境架構」。「族群社會工作」領域的知識、技能和實施架構,必須在具體的社會文化脈絡下,進行探索和積累,才可望得以達到適切和實用的功能。

多元族群社會是一個具備多元文化思維(Multiculturalism)的社會,不僅是一種教育哲學的思考,也同時兼具文化價值或行動策略,而族群社會工作則反映出多元文化社會對種族與文化的包容性,並反映在社會化機構中。由於歷史因素與社會發展,台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在這個美麗之島,有著不同的族群、宗教、語言,發展出多元文化、多元族群。從族群社會工作的觀點強調我們對於各種不同的文化內涵,應給予肯定、尊重,甚至能相互欣賞和學習,方能把台灣建設成一個敦厚和諧的社會。台灣目前有多個種族族群:一、客家系族群,二、福佬系族群,三、原住民族群,四、大陸系族群,五、新住民族群;由於到台灣島上的時間先後有別,聚落生活差異;但大多屬於漢族。各個系統內又有不同的族群文化,如原住民有十三族之分,各族群文化又有區域性的不同,形成多元文化的風貌。(李明政,2003)

隨著全球化之後,將會因為族群、環境、社區的多樣性增加,產生更多元的文化,這種多元文化是社會發展的助力。族群的多樣性可促成群體互動與共存,藉助多元族群形成一種合理的和諧態度以共同生活;因此文化差異的認知,可能對社會互動帶來積極的助益。台灣是個多元族群的社會,對於少數民族的保護及其發展,與整體社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何發揮多元族群社會的優勢,建構平等發展、共存共榮的族群關係,關係著社會脈動。因此,融合社會中的族群關係,以達到扶助弱勢與和諧互利,是族群社會工作的核心議題。

文化是人類活動的累積,每個族群都有其文化特點。隨著全球化的浪潮,文化間的衝擊是無可避免的,不論是在目前新住民人數遽增的台灣,甚至世界各國,多元文化素養已是社會工作的重要課題。英國學者Lynch(1983)認為族群社會工作的目標,在尊重自己與尊重他人,建立一個友善與尊重的社會,而不是一個衝突、歧視的生活。「族群社會工作」作為助人專業的一項領域,已是社會的發展趨勢。台灣是個移民社會,歷史長河,不同族群的人,先後到來,灌溉出這塊島嶼豐富與旺盛的生命力。但因族群、國籍、地域造成的偏見與歧視,卻從未消失過。族群社會工作的理念,在於肯定人的價值,重視個人潛能的發展,使每個人不但能珍惜自己族群的文化,也能欣賞並尊重各族群文化與世界不同的族群。這種多元族群的社會觀主要是承認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差異,而這些差異都應該獲得肯定與尊重。原住民、早住民、現住民、新住民間有族群文化差異,這些並無礙於立基社會命運共同體的建構。族群社會工作須以多元文化的觀點,尊重各族群的文化傳統價值,求取社會和諧共存的目標,使新住民能肯定自我,使新住民能安身立命,讓台灣的社會、文化更加多元,永遠生生不息。

「族群社會工作」在面對全球化所帶來的跨國人口流動現象,對社會工作者在實踐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過程可能的影響,進而反思社會工作人員在實務工作過程應有的態度、立場與角色。本書以英國學者T. H. Marshall所提出的公民權概念,檢視我國多元族群現象與作為,進而思索社會工作所期望建構的生活共同體社會,以實踐社會公義(social justice),期能裨益未來新住民的政策與相關措施的發展內涵與趨勢。爰此,於所服務的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於一○一年國慶日揭牌成立「新住民家政教育推廣中心」,以服務社區中新住民,落實  中山先生所倡議的「五族共和」的族群融合。有鑑於新住民子弟就學比例的增加,著手成立「新住民資源教室」,以期建構族群和諧的友善校園。就此專業領域的倡議和借鑑,乃蒐集相關資料撰述《族群社會工作》。誠如,社會工作著眼的為社會實踐,期望能拋磚引玉引發更多專業探討、關懷與行動,有助導引並提升我國族群社會工作的實務運作,使「多元族群友善社會」具體的體現。感謝秀威數位出版公司及實踐大學出版組的玉成,方能完成這本著作。知識分子常以「金石之業」、「擲地有聲」,以形容對論著的期許,本書距離該目標不知凡幾,唯因忝列杏壇,雖自忖所學有限,腹笥甚儉,然常以先進師長的著作等身,為效尤的典範,乃不辭揣陋,敝帚呈現,尚祈教育先進及諸讀者不吝賜正。
 

葉至誠 謹序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326233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8
    • 商品規格
    • 16*23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