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逝去的虹影:現代人物述評
內容簡介
本書以人為主題,由二十幾篇專章探究現代中國史上深具貢獻的學人文士:劉大杰、胡雲翼、左舜生、余家菊、何炳松、崔萬秋、侯曜、廬隱、譚慕愚、胡適、常燕生、康白情、李金髮、王獨清、田間、衛聚賢、費鞏、蔣廷黻、丁文淵、顧孟餘、童冠賢、謝澄平。
目錄
自序
「世上方知有健兒」──劉大杰
國家主義文藝倡導者-胡雲翼
周旋國、共之間-左舜生 湖北才子-余家菊
廣義的「國家主義」份子──何炳松
何炳松「籌而未設」的遺憾-國立東南聯合大學
閒話《江青前傳》作者-崔萬秋
遭日軍殺害的戲劇家-侯曜
曾經的青年黨員-廬隱
顧頡剛的永恆戀人-譚慕愚
交誼匪淺的兩位理性知識份子-胡適、常燕生
詩情與悲情-康白情 中國象徵派「詩怪」-李金髮
「創造社」詩人-王獨清 擂鼓詩人-田間
「胡說巴道」的衛大法師-衛聚賢
迷離失蹤的懸案-費鞏
書生從政的典範-蔣廷黻
懷才不遇-丁文淵
從擁汪到投蔣-顧孟餘
從立法院長到第三勢力要角-童冠賢
第三勢力運動與《自由陣線》的初試啼聲─謝澄平
「世上方知有健兒」──劉大杰
國家主義文藝倡導者-胡雲翼
周旋國、共之間-左舜生 湖北才子-余家菊
廣義的「國家主義」份子──何炳松
何炳松「籌而未設」的遺憾-國立東南聯合大學
閒話《江青前傳》作者-崔萬秋
遭日軍殺害的戲劇家-侯曜
曾經的青年黨員-廬隱
顧頡剛的永恆戀人-譚慕愚
交誼匪淺的兩位理性知識份子-胡適、常燕生
詩情與悲情-康白情 中國象徵派「詩怪」-李金髮
「創造社」詩人-王獨清 擂鼓詩人-田間
「胡說巴道」的衛大法師-衛聚賢
迷離失蹤的懸案-費鞏
書生從政的典範-蔣廷黻
懷才不遇-丁文淵
從擁汪到投蔣-顧孟餘
從立法院長到第三勢力要角-童冠賢
第三勢力運動與《自由陣線》的初試啼聲─謝澄平
序/導讀
自序
2011年正值民國百年,海峽兩岸都有紀念活動,大陸以「辛亥百年」為名,舉行不少場學術研討會,台灣這邊也有若干追念活動。一百年一世紀,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尤其在憂患重重的現代中國,百年來經歷了辛亥鼎革、軍閥割據、列強欺侮、日本侵華、國共內戰、兩岸對峙等滔天巨變,多少人物,幾多豪傑,在中華大地競逐;多少變故,幾許成敗,在華夏穹蒼下上演。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五百年」,其實不管是五百年或數百年,在歷史長河下,甚多是「浪滔盡千古風流人物」,在無情時間的洗滌衝刷下,更多的是「俱往矣」!已不復存在或遭人遺忘。能真正接受歷史考驗或公評的,未必是曾經掌握大權的執政者、權傾一時的政治人物、雄霸一方的軍事強人;或富甲一方的豪門貴族。而是其所作所為,對國家民族有所貢獻,對後世有所影響,如此,其人才算是「風流人物」。彩虹雖絢爛短暫,但畢竟為天空抹上一道美麗彩筆,滾滾長江東逝水,書中人物多已不在,但在民國百年史上,他們有如逝去的虹影,仍長留國人心中,是以《逝去的虹影─現代人物述評》為名。
自2008年出《中國青年黨研究論集》迄今,四年來筆者在秀威出了七本書,連同這本已是第八本。個人非常認同及佩服宋政坤總經理前瞻性的出版理念,倘無BOD這樣的出版方式,可能海峽兩岸諸多優秀作品,當無付梓之日,尤其可能無法激發作者進一步撰寫的慾望。畢竟所為之文,若無見天日的一天,多少是會令筆耕者意興闌珊的,至少筆者是如此。
當然也要感謝登山兄的拉稿與鼓勵,登山兄長筆者數歲,其著力於民國新文學作家及史料已近三十年,期間,無論是有聲之作的「作家身影」與「大師身影」;或其個人等身的著作,在兩岸三地都有一定的份量。而其一絲不茍的精神,獎掖後進的襟懷,以身作則的努力,都是筆者學習的榜樣。本書幾篇有關民國文人的文章,乃筆者仿傚登山兄的寫作風格而為的。四年出八本書,似乎也算多產,區區成績,均是登山兄的功勞,僅將本書獻給他,以誌提攜之情不敢或忘,是為序。
陳正茂 序於士林
2011年正值民國百年,海峽兩岸都有紀念活動,大陸以「辛亥百年」為名,舉行不少場學術研討會,台灣這邊也有若干追念活動。一百年一世紀,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尤其在憂患重重的現代中國,百年來經歷了辛亥鼎革、軍閥割據、列強欺侮、日本侵華、國共內戰、兩岸對峙等滔天巨變,多少人物,幾多豪傑,在中華大地競逐;多少變故,幾許成敗,在華夏穹蒼下上演。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五百年」,其實不管是五百年或數百年,在歷史長河下,甚多是「浪滔盡千古風流人物」,在無情時間的洗滌衝刷下,更多的是「俱往矣」!已不復存在或遭人遺忘。能真正接受歷史考驗或公評的,未必是曾經掌握大權的執政者、權傾一時的政治人物、雄霸一方的軍事強人;或富甲一方的豪門貴族。而是其所作所為,對國家民族有所貢獻,對後世有所影響,如此,其人才算是「風流人物」。彩虹雖絢爛短暫,但畢竟為天空抹上一道美麗彩筆,滾滾長江東逝水,書中人物多已不在,但在民國百年史上,他們有如逝去的虹影,仍長留國人心中,是以《逝去的虹影─現代人物述評》為名。
自2008年出《中國青年黨研究論集》迄今,四年來筆者在秀威出了七本書,連同這本已是第八本。個人非常認同及佩服宋政坤總經理前瞻性的出版理念,倘無BOD這樣的出版方式,可能海峽兩岸諸多優秀作品,當無付梓之日,尤其可能無法激發作者進一步撰寫的慾望。畢竟所為之文,若無見天日的一天,多少是會令筆耕者意興闌珊的,至少筆者是如此。
當然也要感謝登山兄的拉稿與鼓勵,登山兄長筆者數歲,其著力於民國新文學作家及史料已近三十年,期間,無論是有聲之作的「作家身影」與「大師身影」;或其個人等身的著作,在兩岸三地都有一定的份量。而其一絲不茍的精神,獎掖後進的襟懷,以身作則的努力,都是筆者學習的榜樣。本書幾篇有關民國文人的文章,乃筆者仿傚登山兄的寫作風格而為的。四年出八本書,似乎也算多產,區區成績,均是登山兄的功勞,僅將本書獻給他,以誌提攜之情不敢或忘,是為序。
陳正茂 序於士林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