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傳‧真跡:十三位傳統手工職人的真誠故事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他們用一輩子,堅持只專心做好一件事
超過半世紀的堅持
只為了延續這片土地上最動人的風景
「畫糖」是從清朝流傳至今的手工製糖技藝,在台灣更因為早年糖業的興盛,而興盛一時。
你知道為何畫糖要在銅板上製作嗎?
槺榔作的掃帚,為何又被稱為「天地掃」?
台灣原生桂竹製成的蒸籠,為何蒸出來的東西特別好吃?
要用四隻鵝的好毛才能完成一支手工鵝毛掏耳棒,為何讓日本人瘋狂訂購?
三位20出頭的年輕人,因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實地拜訪十三位堅持著傳統手工藝的職人,記錄了每一個認真打拼的身影背後,最真誠的故事。
每一位職人的故事,都是超過半世紀的堅持,憑藉的,
是那份對自身技藝的專注,與對傳統的尊敬。
本書特色
三個年輕人與十三位傳統手工藝職人
兩個世代 最美麗的相遇
用照片與文字,記錄傳統手工藝裡的點滴美好與感動
目錄
序
民雄畫糖
溪口手工麵線
新港竹藝
溪口手工竹簍
朴子槺榔掃帚
朴子手工蒸籠
交趾陶
燕春錫器
檜木桶
手工搖籃
手工棉被
鐘錶修理
鵝毛棒
序/導讀
【作者序】
在開始製作「傳,真跡」這個專題之前,其實我們對於傳統手工藝的認識、了解是非常淺薄的,但這反而是一個更大的動力,讓我們願意花更多、更大的努力,去了解這些在我們這一個世代已經逐漸被人們所淡忘的傳統手工藝。
傳,代表著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讓這些傳統手工藝的價值可以有所延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選用這個字來代表這個專題的理念。這些傳統工藝就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來維繫,見證著這塊土地的變遷,以及它背後的故事。
在離我們有數十年之遙的年代,這些傳統手工藝也曾經深刻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雖然它們現在已經漸漸地被遺忘,或被新的產品所取代,但對於整個歷史而言,它們存在過的痕跡,是無法輕易被抹去的。
每個行業都有它獨特的地方,「堅持」是這些傳統手工藝師傅都具有的特質。這群師傅們在這個年代需要克服的,是經濟與客源上的壓力,必須花費跟其他行業比起來更多的心力。
在現在生活便利、科技發達的社會裡,我們希望藉由這本書,來推動傳統手工藝產業價值的傳承,以及向更多未曾認識這些傳統手工藝的人們,分享這段時間我們的所見所聞,讓更多人可以了解這些傳統手工藝的迷人之處。
我們挑選了十位居住在嘉義以及三位台南後壁區的老師傅,他們投入無數心力的傳統手工藝,很多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習習相關。
每一張照片的拍攝,每一次的訪談,都像銘刻一般的記錄著這些曾經輝煌過的技藝。期待這些珍貴的影像,能喚起大家對傳統的重視,希望它也能像感動我們一樣,感動您的心。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