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中國當代散文發展史略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對1949年以來中國大陸散文的發展做了縱向考察,同時對一些重點的或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做了深入分析。力圖通過縱橫交錯的歷史描述,探究半個世紀以來散文的藝術成就及其文化蘊含,以期從散文創作曲折的發展歷程中探究更多的精神內容。
中國大陸散文半個世紀以來,走過一條曲曲折折的道路,其中有繁榮、有沈寂、甚至也有完全失聲的時候。它的每一步消漲起落,都承載著巨大的歷史內容,具有審美意義同時也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筆者從當下生活的立足點出發,展開對於幾十年散文發展歷程的回顧。散文是藝術的心靈史,心靈應當是一片自由的天地,散文是自由的心靈世界馳騁的疆場,它保留了原初的詩性,它所展現的「情」的世界是作家主體人格的世界。在那裏,作家把他所感悟到的生活坦然地、親切地展示出來,作家心靈世界的真實坦露,使散文對心靈的展示較之其他文體更加痛快淋漓。
從對當代散文發展史的描述中,我們看到一個事實:在心靈不自由的時代,在話語成為一種權力、一種號令,被規範、被限定的時候,散文儘管在藝術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儘管有一批有藝術造詣、有創作熱情的作家寫了許多美文,但最終,還是因為頌歌體的範式、以「時代精神」為準則的選材原則而限制了其發展。致使1949至1966的十七年中,散文留下許多遺憾。本書對十七年散文的反思,對於那個扼制自由、規範創作的時代的關注是基於對自由精神的強調,更是一種站在當下,對散文中的新的更高的自由精神的呼喚。因此,在對新時期散文進行描述時,突出強調了「多元複調時代與藝術共生局面的形成」。強調代表世俗化傾向的閒適散文與代表深度思考和理性力量的學者文化散文同時共存的意義,強調自由的散文應當表現人們日趨自由的心靈,並對這種自由加以藝術的提升。
散文是生命本身的內在律動的自由表達,作者也特別關注散文文體外在形式的自由。散文這種文體的格式就是沒有格式,它的規矩就是沒有規矩。當與意義結合起來研究時,文體的這一特徵更有了特殊意義。正是在無法之法中,散文體現了最大的自由。任何試圖對散文文體進行格式化的努力,都是對散文的束縛,其結果必然限制其發展。因此,作者對文體形式的感受和分析也不是純操作層面的,而更多關注這種自由的表達形式與自由的心態的重要關係。當把散文文體自由提升到一個哲理層面來認識時,它就不僅僅是一個形式問題。作者在對散文進行縱向考察時,清晰地感到,五、六十年代散文在形式上的一個大缺憾,是將「形散神不散」作為一種規範化的構架。這「形」即是作品所用的材料,「神」即是那根思想的「紅線」。無論任何作者寫什麼,都要用思想的線串起來,而這根思想的線即是著眼於國家大事,寫當時的時代主題,為時代唱頌歌。這樣,許多題材被排斥在外,「五四」以來「所謂『宇宙之大,蒼蠅之微』,無一不可入我範圍」(林語堂語)的散文傳統為單調的「頌歌」所取代,形式上也日趨格式化。當考察新時期以來的散文時,作者看到在散文形式方面的發展和變化。尤其肯定了一批學者在反對散文的格式化,提倡自由的創作形式方面所做出的認真探討。更展示了多元的時代自由的形式給散文帶來的新的生機。
在對散文發展的現狀和前景進行分析和展望時,作者從讀者閱讀的角度進一步強調自由的創作狀態,色彩紛呈的作品和無拘無束的創作形式使散文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獲得發展的機遇和條件。同時,對自由的更高品味、更高格調的追求是散文的前景之所在,若沒有這種自覺,「散文熱」很快就會過去,隨之而來的是新的寂寞和冷清。
目錄
總 序 /宋如珊i
序 言 iii
第 一 章 散文的文類發展與當代走向1
一、散文文類:排他性與藝術難題3
二、廣義散文與狹義散文的意義11
三、現當代散文文類走向14
第 二 章 詩情、模式與藝術悖論23
一、「十七年」散文的藝術趨向23
二、楊朔、秦牧、劉白羽的創作及其所代表的審美傾向33
三、冰心、曹靖華、吳伯簫等作家散文創作的藝術追求59
第 三 章 多元複調時代與藝術共生局面的形成83
一、新時期散文的人文背景83
二、新時期散文的發展歷程85
三、新時期散文的審美形態91
第 四 章 回憶反思 體味人生101
一、巴金:清算歷史性荒謬,反思知識份子的精神史102
二、孫犁:內化詩情,平實中寫盡人事滄桑110
三、其他作家的回憶反思性作品115
第 五 章 歷史文化與哲思理趣123
一、余秋雨:知識份子文化人格的歷史反省124
二、王充閭:歷史長河中的人性批判129
三、史鐵生:超越生命的限度136
四、周國平:詩化哲學與人生理趣141
第 六 章 鄉土與家園147
一、西部寓意世界的探尋148
二、鄉土情結與家園意識163
第 七 章 女性生命意識的醉與醒181
一、紛繁的女性世界與女性散文181
二、女性生命意識的醉與醒185
三、豐富的生命姿態196
第 八 章 散文:一個未完成的話題207
一、林非:構建散文理論體系208
二、關於「大散文」和「淨化散文」的討論214
三、北大散文論壇提出的散文問題218
後 記231
參考書目233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