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任憑時代的洪流如何沖逝,
也動搖不了他們立下的根基。
走過生命的高峰與低谷,
在環境、文字與思想的拉鋸之間,
都綻放著恆久堅毅的芬芳,
直到最後。
冰心(1900-1999),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詩人、兒童文學奠基人、社會活動家,五四運動中文壇,成為新文化運動中最具影響的女作家,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其小說、散文、詩歌、兒童文學、翻譯等不同類型的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吳文藻(1901-1985),中國社會學、民族學的奠基人,「燕京學派」的開創者,同時也是民國時期的外交家,他的「社會學中國化」的理論,在學界有著深遠的影響。1929年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十年內最優秀的外國留學生、文博士之後,回到北平燕京大學任教,與冰心結為連理,成為一對在文壇與學界璀璨的雙子星。
本書以豐富的史料、生動的文筆、全景式的視角描寫了他們在民國時期多難歲月中的生活、愛情、事業與創造。不僅具有自由詩意的敘述魅力,更具有真實人性的訴說光輝。
本書特色
本書以豐富的史料、生動的文筆、全景式的視角描寫了他們在民國時期多難歲月中的生活、愛情、事業與創造。不僅具有自由詩意的敘述魅力,更具有真實人性的訴說光輝。
目錄
第八章 歸來之後
1,隱居天津與北京
2,吳文藻的特殊任務與任職
3,冰心浮出水面
4,新中國的形象大使
5,拋別昨日走進今天
6,工作著並渴望振作
7,反右運動:號召鳴放
8,圖書館與社會學
9,反右運動:組織鳴放
10,煙花三月下揚州
11,反右運動:「逼宮」鳴放
12,反右運動:政治戰略家的心理分析
13,反右運動:反擊開始
14,反右運動:認罪之路
15,反右運動:立此存照―檢討、批判、揭發告密文本
16,反右運動:「洗腦」―右派分子精神分析及後果
17,反右運動:冰心為何沒有打成右派分子
18,歸來之後的寫作
第九章 向左轉,開步走
1,大躍進中的《再寄小讀者》
2,社會主義學院:除舊布新
3,十年大慶的禮物
4,「緊箍咒」下的「特權」
5,西方閱讀與東方懺悔
6,廣西的「四清工作隊」
7,江西的紅色之旅
第十章 十年「文革」
1,穿不透的煙幕
2,紅色風暴來臨
3,謝進作協「黑窩」
4,吳入民院「牛棚」
5,來到向陽湖
6,幹校「三一堂」
7,從《六次危機》到《世界史》
8,尼克森「帶來」的客人們
9,和北島―「因為我們還年輕」
10,重訪日本
11,《世界史綱》中譯本的產生
12,歸去來兮―來了的與去了的
13,天崩地裂 大悲大喜
第十一章 生命從八十歲開始
1,摘下「緊箍咒」,放開思想
2,控訴與思考
3,「救救孩子」與《三寄小讀者》
4,恢復社會學
5,靈魂深處的慰冰湖
6,最後一次出訪
7,生命從八十歲開始
8,房子‧稿子與心情
9,念舊‧親情
10,為社會學做出的最後努力
11,和青年作家:劉心武、張潔、鐵凝、王安憶
12,遍地冰心:出版與再版、賞析與研究、訪問與描寫
13,難產的「自傳」
14,最後的吳文藻
第十二章 愛恨交集
1,「我」與吳文藻的再生
2,恬淡自在,隨意而作
3,為士人請命,為教育呼喊
4,南北呼應
5,以貓為伴
6,再求民主
7,學生愛國,我愛學生
8,依然故我
9,現實與夢想
10,信中情,詞中趣
11,精神驛站
12,精神家園
13,最後的榮譽
14,世紀的告別
幸福的寫作(後記)
序/導讀
【後記】
幸福的寫作
朋友知道我在《玫瑰的盛開與凋謝―冰心與吳文藻》《冰心吳文藻年譜長編》寫作的長路上跋涉,均以辛苦與保重慰我,我在致謝之餘告之,不是辛苦是幸福,希望慢慢品味這種幸福。
幸福不是一句虛言,而是實實在在的享受。當我每天凌晨五六時開始,在安靜的燈光下,在晨曦的微光裡,與冰心吳文藻這一大批民國文人細語交談,我便穿越那漫長的時空隧道,進入到了自由廣闊的天地,從福州的三坊七巷到煙臺的海隅山陬,從揚子江到清華園,從五四運動的呼喊到慰冰湖畔的細語,從燕園的旖旎風光到邊陲雲南陪都重慶,再到戰後一片瓦礫的日本,沿著他們的生活道路,走進了一個世紀的文學界、學術界、思想界與政界,感覺就像和其間的人物生活在一起,為他們的文學創造、學術追求而興奮,為他們的落難與苦難而心酸,為他們的良知與正義而感動,為他們的認真、執著、精緻、詼諧的生活情調而感嘆。由於我所寫的冰心吳文藻,並非是一主一從、一前一後,而是文學與社會學兩個領域並立的雙峰,他們既有交匯更有分開,各自的領域名流雲集,我要在文學上為冰心言,要在社會學、人類學與民族學上為吳文藻言,這對我的知識結構、智慧、學識、才情、人品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我喜歡面對新的領地,我在文學與學術之間游來游去,我以文學的心情與筆墨,以學者的嚴謹與求實,盡情的描述展示他們的文學精神、學術品格、人物性格、社會與歷史的影響與地位,每回停歇,望著窗外的春花秋月,油然而生滿滿的幸福感。
為了獲得進入這一自由而空闊天地的資格,首先必須重返時光隧道,並在隧道的每一個節點停駐,看看他們生活的場景,聞聞生命的氣息,理理他們文學作品的創造、學術流派的建構,身臨其境,從而也讓自己沾了一點世紀的色彩與風霜,優雅的、甜美的、悲憤的、酸楚的,以便當你走入其間,不會讓他們感到你是外來者、不會感到隔膜與陌生,甚至將你視為其中的一員,同意你在他們的客廳、書房,甚至在一張餐桌上用餐,和你說話,與你做心靈的交談。為此,我閱讀了冰心與吳文藻發表的全部作品、論文與學術著作,發掘了沉睡在故紙堆裡的佚文,研究過所能找到的作品與論著的手稿與手跡;閱讀、整理、主編了自冰心登上文壇、吳文藻走進清華園後所有的對他們評論與研究的論文、論著;主編了《愛心》雜誌,發表文學界、學術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走訪了他們在世界上生活過的每一個地方,福州、上海、煙臺、北京、昆明、重慶、東京,那怕是他們訪學、訪問的所經之處、短暫停留之地,尤其是對吳謝在美國留學的威爾斯利、康奈爾、達特默思、哥倫比亞的校園、宿舍與圖書館,對旅居東京的麻布使館區的大街小巷,進行過仔細的考察,每每都是留戀忘返,總是希望有可能多的時間浸泡其間;我未親見吳文藻教授,彌補的辦法是盡可能多地訪問他的同事與學生,包括雷潔瓊、費孝通以及他們的子女;自1991年之後,我與晚年的冰心有長達十年的接觸與交談,雖不能時常陪侍一旁,但每年必有二三次的面見,每一回,都曾做詳細的現場記錄;尤其是我閱讀了記錄他們心路歷程的筆記、日記、書信、檔案以至家庭帳本、碎紙頭的塗鴉等等,一次次為現場與心靈的點滴而深思、而沉醉、而震撼。這一切,在這兩本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無疑,這種獲得「資格證」的道路是漫長的,大致是四年本科、三年讀研、三年讀博、十年的博士後,如此漫長的求學之路,並非一般人所能承受。與此同時,我還必須取得供養這種漫長的「求學之路」所需的一切,為此,我投入了我的全部智慧、才華與感情。我曾說,這兩本書是我動用了「二十年積累、六載耕耘、一生才華」的成果。
作為年譜,自然只有記錄,我能做到的是盡可能保持歷史的細部、文化的細節,敘述從生活的角落、塵封的檔案、遺忘的佚文、久違的話語中發現的每一個細節,追求一種主桿下毛茸茸的質感。而對於傳記,則不然,我將傳主作為速描的對象,將歷史、現實、政治、文化作為人物生存的環境,人物與事件,一旦進入我的描寫視野,它就不是純客觀的,而是我的主觀精神投射下的文學敘述。不諱言,我有我的思想與觀念,現實的、歷史的、政治的、文學的、學術與道德的,我的主觀精神,在傳主一個世紀的風雨人生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揮發,也可以說,再也找不到兩個這樣真實的人物載體,來表達我的思想與觀念了。為此,我深感榮幸!
在我「求學」的漫漫長旅中,我同時還做了一生中引以自豪的事情,發起和主持建設冰心文學館,在地球的空白處,落下了一個永久的標誌,點燃了一盞溫暖的明燈。也可以說,建造與管理冰心文學館的過程,與我的「求學」過程,交織並行,我追求冰心文學館的溫暖明燈與《玫瑰的盛開與凋謝》中的藝術形象,相輝相映,永存大地!
當我在傳記最後一行敲下最後一個句子時,我請我的家人與朋友來到我的書房分享,合影留念。二十餘年來,我的妻子周建業一直與我同行,付出青春,也分享幸福,我要特別地感謝她,再說一遍,沒有她就沒有我的一切。冰心的家人,尤其是女婿陳恕、女兒吳青,總是有求必應,冰心研究會、冰心文學館的同仁,先後加入到我的同行行列,他們在各自的位置上支持著我,沒有他們,獨行無伴,漫漫長旅,無以想像,因而,我要再說一遍,我感謝你們,我愛你們!
2014年6月24日於北戴河中國作協創作之家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