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與虎頭蜂共舞:安奎的虎頭蜂研究手札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 301
    43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臺灣每年都發生虎頭蜂螫人事件,為甚麼虎頭蜂要螫人呢?

 

基本上,虎頭蜂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會主動攻擊人們。只有受到騷擾或攻擊時,為了防禦才攻擊,只要盡速離開牠們的防禦範圍,虎頭蜂就會鳴金收兵。

本書帶領讀者認識臺灣七種虎頭蜂,教您辨識虎頭蜂的攻擊行為,人們誤闖虎頭蜂的防禦範圍時,要如何因應才能避免被蜂螫?此外,詳細介紹被虎頭蜂或其他蜂類螫傷後的緊急處理方式,運用手邊的工具或野外的植物來正確的處理傷口,可以舒緩痛苦和減少傷亡。並解說用寶特瓶製作簡易虎頭蜂誘集器、誘餌的配方及防除虎頭蜂的12種方法。

作者與虎頭蜂共舞四十多年經驗,與讀者分享。期盼虎頭蜂螫人傷亡事件減少,並呼籲「學習與虎頭蜂和諧共舞」。

目錄

推薦序  人類與虎頭蜂可以達到和諧共舞/長榮大學前校長 陳錦生 

推薦序  認識臺灣虎頭蜂的一本好書/日本茨城大學名譽教授 山根爽一 

推薦序  近距離看虎頭蜂/行政院農委會林試所前所長 金恆鑣 

推薦序  何序/國立臺灣大學榮譽教授 何鎧光     

推薦序  周序/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前館長 周延鑫     

推薦序  路序/國立中興大學昆蟲系教授兼主任 路光暉     

自序       

 

Chapter 1 與虎頭蜂的一段情      

1.1 與虎頭蜂結緣

1.2 被虎頭蜂追著跑    

1.3 虎頭蜂的相關舊聞

1.4 嚴重的虎頭蜂螫人事件

1.5 拜訪虎頭蜂養殖場

1.6 虎頭蜂螫的滋味    

1.7 戳虎頭蜂的蜂巢    

 

Chapter 2 虎頭蜂的祕密      

2.1 虎頭蜂的親戚

2.2 虎頭蜂的真面目

2.3 蜂類的螫針    

2.4 神奇的蜂毒    

2.5 虎頭蜂群的一年

2.6 虎頭蜂的採集物

2.7 虎頭蜂的行為

2.8 虎頭蜂獵捕蜜蜂    

2.9 臺灣的七種虎頭蜂

 

Chapter 3 虎頭蜂的防除      

3.1 日本製的虎頭蜂防護衣

3.2 摘除社區的虎頭蜂巢    

3.3 研發虎頭蜂誘集器

3.4 虎頭蜂的防除方法

 

Chapter 4 蜂螫的預防及處理      

4.1 蜂螫的痛

4.2 遇到虎頭蜂怎麼辦

4.3 蜂螫的處理    

4.4 蜂螫預防的推廣    

 

Chapter 5 虎頭蜂與人類

5.1 虎頭蜂與人類的關係

5.2 虎頭蜂螫人事件的省思

5.3 與虎頭蜂和諧共舞

 

附錄

謝辭

序/導讀

老舍在《駱駝祥子》中,一段敘述「小時候去用竿子捅馬蜂窩就是這樣,害怕,可是心中跳著要去試試」。究竟戳了虎頭蜂的蜂窩會如何呢?2003年9月,臺東市某國小學童戳了虎頭蜂窩,惹惱虎頭蜂群起而攻,嚇得學童哭喊尖叫,在校園裡滿場竄逃,導致30多名學童被螫傷。為甚麼每年都發生虎頭蜂螫人事件?馬蜂與虎頭蜂有甚麼關係呢?臺灣有幾種虎頭蜂?虎頭蜂長得甚麼模樣?相信大家都十分關注,也很想知道答案。

 

回想2004年提早退休,思考未來漫長歲月還能做些甚麼?列出一串清單,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整理虎頭蜂資料。不料2005年才剛啟動,卻因意外機緣移居新竹接任新教職。直到2012年再度退休,才又重拾虎頭蜂課題。將蒐集的虎頭蜂相關資料及研究報告,與虎頭蜂互動的親身體驗,還有歷年拍攝的照片及影片等,以回憶錄方式彙整成冊。過程中對於虎頭蜂專家郭木傳教授,在1987年報告中的感慨:「日本學者對臺灣虎頭蜂的研究雖不少,但進行本土研究工作時,仍然覺得相關生態資料太少。」深有同感,幾度遇到瓶頸很想放棄。但是,每當看到媒體報導,又發生虎頭蜂螫人事件,就彷彿聲聲催促,激勵我勇往直前。即使資料、經驗及研究有限,但是在現階段仍有一些參考價值。

 

為了讓本書淺顯易懂,加入照片237張及表14份,分成5個篇章。第1章,與虎頭蜂的一段情:記述與虎頭蜂結緣經過、被虎頭蜂追著跑的真實故事、被虎頭蜂螫的滋味及戳虎頭蜂的蜂巢等。第2章,虎頭蜂的祕密:介紹虎頭蜂的親戚、神奇的蜂毒、虎頭蜂的行為及臺灣的七種虎頭蜂等。第3章,虎頭蜂的防除:記述摘除社區虎頭蜂巢的實況、研發虎頭蜂誘集器的歷程及介紹防除虎頭蜂的方法等。第4章,蜂螫的預防及處理:包括遇到虎頭蜂怎麼辦? 彙整蜂螫的處理等。第5章,虎頭蜂與人類:探討虎頭蜂與人類的關係、虎頭蜂螫人事件的省思,最後呼籲要「與虎頭蜂和諧共舞」。

 

人們覺得虎頭蜂可怕,其實真正可怕的,是人們對虎頭蜂不夠瞭解。期盼「與虎頭蜂共舞──安奎的虎頭蜂研究手札」,讓社會大眾對虎頭蜂多一點認識,減少虎頭蜂螫人事件的傷亡。更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影響更多專家學者,投入虎頭蜂的研究行列。本書經再三校對,或仍有誤謬之處,企盼國內外學者專家不吝指教。

 

安奎 謹識

2014年12月21日

試閱

2.5 虎頭蜂群的一年

虎頭蜂蜂群(colony)一年一個生命週期,正常的蜂群中只有一隻雌性蜂王,其餘都是不能生育的雌性工蜂。秋季蜂巢中將出現有性個體,秋末冬初雌蜂與雄蜂交尾。交尾後雄蜂死亡,雌蜂會躲在地穴中、樹洞中及屋簷縫隙等地方越冬。虎頭蜂群的生命週期,分別為蜂群建立期、蜂群增殖期、蜂群繁殖期及蜂群解體期。

2.5.1 蜂群建立期

1984年郭木傳教授在嘉義的研究,黃腰虎頭蜂交尾後的新蜂王,每年3~5月,陸續由蟄伏處甦醒開始活動,是蜂群建立期開始。蜂王要自行覓食,維持自身的營養,並要築造蜂巢。為了確保新的生命週期可以完成,必須選擇避風雨、安全又隱蔽的位置築巢。

接著採集築巢的材料,蜂王飛到樹上刮取木材纖維,加上唾液成為一個球狀,帶回築巢。剛築造的小巢,就有一個外殼或稱外巢,內部有一個小巢脾,巢脾上有六角形巢室,開口朝下。最初內有7個巢室,蜂王在巢脾的巢室中產卵。外巢內部與巢脾之間,有一個「小巢柄」連接。外巢像個倒掛的小碗,懸掛在附著的樹枝或屋簷下,小碗的開口朝下方,巢室逐漸增加到13個。蜂王產卵之外,要採集食物飼餵幼蟲,並兼任守衛工作。

小碗狀的外巢經兩周後,會被包覆起來成圓球形,下方留有出入口。蜂巢逐漸加大,出入口下方會造出一根管子,並逐漸加長,保護內部幼蟲。看起來像小葫蘆狀,出入口朝下。第一代工蜂羽化後,將下方的長管咬除。約到第六周,蜂巢略成圓球形,側面的下方開一圓形出入口。最初完成的蜂巢,直徑約有6公分,一個巢脾內有10~30個巢室。卵期6天;幼蟲期15天;封蓋期含老幼蟲3天、前蛹期3天、蛹期12天及羽化前期1~2天,共計19~20天。由卵到羽化為成蜂,總計40至41天。

1992年馬丁研究日本黃腰虎頭蜂,與臺灣的報告略有差異。卵期約6.5~7.5天,幼蟲期8~22天,封蓋(幼蟲+蛹)期16~18天,第一隻工蜂羽化平均34~36天。產卵數量可達54粒,平均每天7~9.5粒。開始築巢的前10天,每天約可造1.2~1.5個巢室。營巢的第一個月,蜂巢中約有30個巢室。2.4.2 蜂群增殖期

第一批工蜂羽化後,負起了蜂巢中的各項工作,蜂王就可專心產卵,不再兼職。蜂巢內原先只有一層巢脾,工蜂數目逐漸增加後,會向下方築造第二層巢脾。第二層巢脾比第一層略大,巢室的數目也較多,蜂巢的外巢也逐漸加大。一個發育正常的蜂群,到6月初,蜂隻數目維持20~30隻。巢脾逐漸向下方一層又一層的增加,外巢也隨之擴大。

蜂王不停的產卵,新工蜂逐漸增多。7月初,蜂隻數增加到70~80隻。8月初,蜂隻數有200~300隻,蜂巢再隨之加大。9月初,蜂數可達600~1,000隻。蜂巢的直徑可擴展到30公分,蜂巢內的巢脾有6~8片。5~9月是蜂群增殖期。隨著食物來源多寡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增殖期有時會延遲到10月。

2.4.3 蜂群繁殖期

工蜂增殖到一個程度,天氣開始轉涼時,蜂王將產下未受精卵。未受精卵發育成雄蜂,此時是繁殖期開始。工蜂加速築造巢脾,加寬巢脾及增加巢脾數目,工蜂將倍數增加,可見到許多工蜂在蜂巢的表面築造外巢。先做成小帳棚狀的突起,外巢連接後,將內部打通。在蜂巢表面會看到好幾組工蜂,同時進行築造外巢。外巢與樹枝連結的部位,結構必須補強,才能承受逐漸加重的蜂巢。

蜂巢漸呈橢圓形,通常直徑可達22~36公分、高26~40公分。工蜂忙碌得飛出飛入,採集築造蜂巢的材料及食物。蜂王產卵速度增加,不但在築造的新巢室產卵,使用過的舊巢室也會產卵。蜂王老化或是失去蜂王後,有孤雌生殖現象。一個新巢室會產下2~3個卵,舊巢室也產下2~3個卵,一個巢室中最多有6個卵。9~10月份蜂群中會出現雄蜂及雌蜂,老蜂王將與新生雌蜂共存。

2.4.4 蜂群解體期

10~11月處女王與雄蜂交尾,交尾過的新蜂王越冬。當年的老蜂王、工蜂及雄蜂相繼死亡,蜂群隨之解體,蜂群中通常只剩下數十隻交尾過的新蜂王。虎頭蜂依種類不同,有性個體的數目差異很大。新蜂王會聚成小群,躲在地穴中、樹洞中、屋簷縫隙、包覆電線的塑膠管內,度過冬季。次年春暖花開,新蜂王在老蜂巢的附近,另築造新蜂巢,開始新的生命週期。去年築造的老巢,通常不再使用成為空巢。在地下築巢的中華大虎頭蜂,也會築造外巢,蜂巢出入口另有通道連接到地面。同一種虎頭蜂,會受氣候變化、棲息地區及棲息環境等的影響,以致生命週期產生變化,四個時期的長短也略有調整。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921278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