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擁擠的灰色愛情世界:「五四女作家」小說之愛情書寫研究(1918-1936)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94
    420

內容簡介

走進陳衡哲、廬隱、蘇雪林、冰心、凌叔華、馮沅君、石評梅的愛情世界


五四社會鼓勵女性「進步」卻又要求女性盡職扮演「賢妻良母」的矛盾期待,使得「婚戀問題」成為知識女性的重大考驗。正是由於中國五四婦女解放運動有著工具性意義大於主體性的特點;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愛情」在當時身為高級女性知識分子的五四女作家們筆下總是充滿灰色的憂愁與掙扎,全然不見玫瑰色的浪漫與憧憬。與五四男作家們相異,五四女作家總是不得不在父家、夫家之間試圖尋找屬於「她自己的家」。本書即以此為題,利用五四時期重視的「婚戀問題」為中心,試圖爬梳陳衡哲、廬隱、蘇雪林、冰心、凌叔華、馮沅君、石評梅等七位五四女作家小說中所呈現的婚戀議題,期能以此挖掘出女作家們的性別主體性思考。

本書特色

以陳衡哲、廬隱、蘇雪林、冰心、凌叔華、馮沅君、石評梅等七位五四女作家小說中所呈現的婚戀議題,挖掘出女作家們的性別主體性思考。

目錄

推薦序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過往對五四女作家小說愛情書寫的探討
第二節     五四女作家小說愛情書寫值得關注之因
第三節     關於「女性聲音」
第四節     關於「五四女作家」及其小說

第貳章    五四社會中的女性愛情處境
第一節      五四女性在教育與經濟方面所獲得的成長助力
第二節      五四社會對愛倫凱「自由戀愛」的追求與修正
第三節      從五四社會事件來看當時新舊女性的愛情處境
本章小結

第參章    五四女作家小說愛情書寫之主要議題:爭取婚姻自由
第一節    建立在國族論述上的愛情認同
第二節    困頓在母女關係中的角色衝突
第三節    暗伏在異性婚制下的女同心聲
本章小結

第肆章    五四女作家小說愛情書寫之思想脈絡:探索性別主體
第一節    質疑五四愛情神話的邊緣發聲
第二節    顛覆五四愛情神話的勇者形象
第三節    重建五四愛情論述的現實基礎
第四節    期許女性性別主體的自我實現
本章小結

第伍章    五四女作家小說愛情書寫之評價
第一節    超越五四時期愛情論述的現代性想像
第二節    回應女性性別角色衝突的主體性建構
第三節    立足五四/女性文學史的歷史性價值
本章小結

第陸章    結論
引用書目

附錄
附錄一:「五四女作家」指涉對象整理
附錄二:五四女作家大事記
附錄三:女作家愛情文學學位論文研究概況

圖表
表一:「五四女作家」背景之比較
表二:「五四女作家小說」一覽表
表三:女學生人數及所佔比例表
表四:愛情四項定則回應表
表五:小說敘事結構之比較

序/導讀

推薦序

五四時代是一個新舊思想交替的時代,東西思潮相激相盪,中國成了西方各種主義、思想的實驗場。在男女的婚戀關係上亦復如是,傳統父權社會尚未退位,女權意識則方興未艾,這種現象在文人作家社群中尤其明顯,許多男性作家固然可以在作品或演講中為女權大聲疾呼,在現實生活中卻又未能擺脫傳統父權的婚戀觀,如果我們說五四是一個愛情混亂的時代應不為過。

五四人物大都在傳統文化的教養與氛圍下長大,青年時期出國學習西方新知,看到西方的文明進步,回顧自己老朽衰敗的祖國,因之把一切落後歸咎於中華文化的因循保守,形成了思想史家林毓生所謂「全面反傳統」的心理。對於西學人物而言,全面反傳統卻是痛苦而艱鉅的工程,要知道這些人大都是舊學深厚,全面反傳統等於要他們自廢武功。因此在思想上五四人物不免新舊衝突、左右矛盾,在言行上又何嘗不然,即以婚姻一事而言,胡適、魯迅、郁達夫皆維持一個傳統的婚姻,卻又大談其新式的自由戀愛。

胡適在留學之初即在母親安排下與讀書不多的江冬秀訂下婚約,後來在美國認識了康乃爾大學的名門閨秀韋蓮司女士,兩人書信往來,問學論事,情愫漸生,但胡適終不敢違逆母命,解除與江冬秀的婚約。

魯迅在一九○二年赴日留學,四年後奉母命返國與朱安結婚,惟第二天即搬出新房,終身與朱安僅維持夫妻名分。一九二○年,魯迅任教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和學生許廣平熱戀,後來更在上海共賦同居,生下兒子周海嬰。


蔡振念序於西灣

試閱

一九八九年,孟悅、戴錦華在其「將社會學批評、符號學、結構主義?事學、讀者反應批評及解構批評結合在女性主義批評的大旗下」 的名著《浮出歷史地表——現代婦女文學研究》裡進行「中國現代女作家由『女性被講述』到『女性自述』的系譜」 的建構時,便曾肯定過五四女作家以「愛」作為時代旋律的文學價值。 無獨有偶,王德威也曾於〈被遺忘的繆思——五四及三、四○年代女作家鉤沈錄〉一文,特意指出五四女作家愛情書寫的特殊之處。
然而,儘管如此,海峽兩岸專題研究五四女作家小說愛情書寫者,其實並不多見。在相關出版著作方面,據筆者目前所見,只有兩本。一是陳碧月《大陸女性婚戀小說——五四時期與新時期的女性意識書寫》;其以小說中的愛情類型與女性人物形象為線索,比較五四女作家與新時期女作家的女性意識,然後指出:早期女作家「主要取材於親身見聞,從她們最容易投入的主題切入愛情、婚姻與家庭」,新時期女作家則眼界擴大,「已走向要求兩性平等對話的時代」。 此書雖有整理爬梳之功,但筆者認為其未能如范銘如所言善用愛情文學挖掘女性對兩性關係之審思與渴望 ,實為可惜。
陳碧月之外,另還有徐仲佳《性愛問題——一九二○年代中國小說的現代性闡釋》;該書以文化語境觀察二○年代小說,除闢有專節探究馮沅君等五四女作家小說中的「女性想像」外,並另以近三千字的篇幅深入討論廬隱(原名黃淑儀,又名黃英,一八九八至一九三四)小說「欲望與理性」之間的悖論,足見其對五四女作家愛情書寫的重視。 不過,其將「靈肉一致的現代性愛」視為一九二○年代性愛問題核心的作法,似乎可再加商榷。由書中所述來看,徐仲佳應是由現代性「包括對有限的身體時間自足性的認同」,進而由「現代性愛思潮第一次發現了人的身體和慾望,為它們尋找到合法的存在性」,導出「現代性愛追求靈肉一致」這樣的結論。 可是,事實上,根據現代性社會理論來看,現代性發現人的身體和慾望,並不等於必然開始追求靈肉一致,因為當身體成為「享用性的在世者」,最後也可能轉為「身體崇拜」,服膺起身體本然的原則,追求「單純的衝動和快樂或合意的自虐」。 社會學大師安東尼‧紀登思(Anthony Giddens,1938-)亦曾指出:生殖科技的精進,使得現代愛情雖然擁抱了「性」,卻也同時開始和「性」產生斷裂,因而產生「可塑的性」(plastic sexuality)。 如此看來,「現代性」恐怕未必一定會如徐仲佳書中所推論將驅使人們渴望「靈肉一致的性愛觀」。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990575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