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的內容除敘述日治時期臺北工業學校的發展歷程外,也就共學令引發的罷課事件、實施共學制前後台日學生教育的差別、學生日常生活、修業旅行及戰爭動員的情形予以剖析;也對日治後期在各州增設工業學校的情況多有著墨。
在第一章〈共學令前臺灣人的工業教育〉中,說明設立工業講習所的始末,入學、課程與學習的情形,以及對舊制工業學校的就業作分析。第二章除了說明台北工業學校學生罷課事件外,也剖析1922年發生北師與台南商業學校的學生抗爭事件。第三章則就日台學生受教育與學習的差別說明。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描述工業學校學生的日常生活和修學旅行。在第六章中作者敘述二次世界戰爭動員下,中等工業學校的擴增情形以及學生動員與就職的關係。
此外,本書添補不少附錄,例如臺灣人教職員人事資料,整理1920、1930年代臺北工業學校學科課程與使用之教科書,並將目前仍保存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的日治時期各科教具,部分校友捐贈其學生時代使用的實習器具等,皆收附錄。期待對臺灣工業教育的源頭有興趣者,能藉由本書之描述,了解二十世紀初臺灣初邁入工業化社會時,如何透過井然有序的現代教育,培養第一批工業專業人才。
在第一章〈共學令前臺灣人的工業教育〉中,說明設立工業講習所的始末,入學、課程與學習的情形,以及對舊制工業學校的就業作分析。第二章除了說明台北工業學校學生罷課事件外,也剖析1922年發生北師與台南商業學校的學生抗爭事件。第三章則就日台學生受教育與學習的差別說明。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描述工業學校學生的日常生活和修學旅行。在第六章中作者敘述二次世界戰爭動員下,中等工業學校的擴增情形以及學生動員與就職的關係。
此外,本書添補不少附錄,例如臺灣人教職員人事資料,整理1920、1930年代臺北工業學校學科課程與使用之教科書,並將目前仍保存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的日治時期各科教具,部分校友捐贈其學生時代使用的實習器具等,皆收附錄。期待對臺灣工業教育的源頭有興趣者,能藉由本書之描述,了解二十世紀初臺灣初邁入工業化社會時,如何透過井然有序的現代教育,培養第一批工業專業人才。
目錄
馬哲儒校長 序
翁政義校長 序
臺灣工程教育史叢書總編輯的話
總編輯 序
作者 序
緒論
一、學制與校名
二、日本本國工業教育的進程
三、臺灣工業教育的進程
第一章 共學令前的臺灣工業教育
第一節 總督府工業講習所與工業學校
第二節 入學、課程與學習
第三節 舊制工業學校的就業分析
小 結
第二章 掠奪的共學——學生罷課事件
第一節 1920年代的學生抗爭事件
第二節 工業講習所時期的罷課事件
第三節 1922年臺北第二工業學校的罷課事件
小 結
第三章 共學制與臺北工業學校的教育與學習
第一節 近代化——工業技術者的養成
第二節 學制與入學的平等與差別
第三節 就業情況的平等與差別
小 結
第四章 學校經費、師資與學生生活
第一節 學校經費與日常生活
第二節 臺北工業學校教師與其擴散
第三節 身體訓練課程——教練課與武道課
小 結
第五章 修學旅行
第一節 日本的修學旅行
第二節 臺灣島內修學旅行
第三節 畢業修學旅行
小 結 修學旅行的近代性與殖民性
第六章 戰爭動員下的中等工業教育
第一節 工業技術統制法規與產業因應之道
第二節 國家總動員下工業學校的擴增
第三節 學生動員與就職關係
小 結
結 論
一、近代工業教育的開端
二、差別下的平等與平等下的差別
三、重視實學的工業教育
四、戰爭動員對工業教育的功過
參考文獻
一、檔案
二、學校出版品
三、官報、府報、報紙、雜誌、政府出版品
四、專書
五、期刊論文
六、碩博士論文
七、影音資料
附錄
附錄一 臺北工業學校臺人教職員一覽
附錄二 臺北工業學校1926年課程
附錄三 1935年臺北工業學校本科(五年制)各科課程
附錄四 1935年臺北工業學校專修科(三年制)各科課程
附錄五 1938年臺北工業學校本科(五年制)各科課程
附錄六 公立臺北工業學校教科書
6-1 公立臺北工業學校教科書各科各學年分配表
6-2 歷年變更認可之教科書
附錄七 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教科書
7-1 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教科書
7-2 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各學年使用教科書分配表
7-3 總督府工業學校各科教科書
附錄八 臺北工業學校現存各科教材教具
附錄九 1938年臺中工業學校 學科目教科課程及每週授課時數
附錄十 1940年花蓮港廳工業學校 學科目教科課程及每週授課時數
附錄十一 1942年高雄工業學校 學科目教科課程及每週授課時數
附錄十二 1944年臺南工業學校 教科及修練課程 每週授業時數表
翁政義校長 序
臺灣工程教育史叢書總編輯的話
總編輯 序
作者 序
緒論
一、學制與校名
二、日本本國工業教育的進程
三、臺灣工業教育的進程
第一章 共學令前的臺灣工業教育
第一節 總督府工業講習所與工業學校
第二節 入學、課程與學習
第三節 舊制工業學校的就業分析
小 結
第二章 掠奪的共學——學生罷課事件
第一節 1920年代的學生抗爭事件
第二節 工業講習所時期的罷課事件
第三節 1922年臺北第二工業學校的罷課事件
小 結
第三章 共學制與臺北工業學校的教育與學習
第一節 近代化——工業技術者的養成
第二節 學制與入學的平等與差別
第三節 就業情況的平等與差別
小 結
第四章 學校經費、師資與學生生活
第一節 學校經費與日常生活
第二節 臺北工業學校教師與其擴散
第三節 身體訓練課程——教練課與武道課
小 結
第五章 修學旅行
第一節 日本的修學旅行
第二節 臺灣島內修學旅行
第三節 畢業修學旅行
小 結 修學旅行的近代性與殖民性
第六章 戰爭動員下的中等工業教育
第一節 工業技術統制法規與產業因應之道
第二節 國家總動員下工業學校的擴增
第三節 學生動員與就職關係
小 結
結 論
一、近代工業教育的開端
二、差別下的平等與平等下的差別
三、重視實學的工業教育
四、戰爭動員對工業教育的功過
參考文獻
一、檔案
二、學校出版品
三、官報、府報、報紙、雜誌、政府出版品
四、專書
五、期刊論文
六、碩博士論文
七、影音資料
附錄
附錄一 臺北工業學校臺人教職員一覽
附錄二 臺北工業學校1926年課程
附錄三 1935年臺北工業學校本科(五年制)各科課程
附錄四 1935年臺北工業學校專修科(三年制)各科課程
附錄五 1938年臺北工業學校本科(五年制)各科課程
附錄六 公立臺北工業學校教科書
6-1 公立臺北工業學校教科書各科各學年分配表
6-2 歷年變更認可之教科書
附錄七 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教科書
7-1 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教科書
7-2 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各學年使用教科書分配表
7-3 總督府工業學校各科教科書
附錄八 臺北工業學校現存各科教材教具
附錄九 1938年臺中工業學校 學科目教科課程及每週授課時數
附錄十 1940年花蓮港廳工業學校 學科目教科課程及每週授課時數
附錄十一 1942年高雄工業學校 學科目教科課程及每週授課時數
附錄十二 1944年臺南工業學校 教科及修練課程 每週授業時數表
序/導讀
作者序
《臺灣工業教育的搖籃——臺北工業學校》整理自2012年出版的《臺灣第一所工業學校——從臺北工業學校到臺北工專》,該書出版之後,筆者持續整理臺北工業學校相關報章雜誌資料、研究日治時期學生生活史,本書配合「臺灣工程教育史叢書」之需求,以日治時期為斷限,增補後續研究成果。例如新增以臺北第二工業學校罷課為主題章節,內容旁及1920年代臺灣中等以上學校生動活潑各種抗議活動。隨著近年日常生活史研究成果,本書也增加學生日常生活百態的描述,包括早期全員住宿、服儀規定,風災傳染病對學習活動之影響,及工業專業的教科書等的變化等等。此外,本書添補不少附錄,例如臺灣人教職員人事資料,整理1920年代,1930年代臺北工業學校學科課程與使用之教科書,並將目前仍保存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的日治時期各科教具,部分校友捐贈其學生時代使用的實習器具等,皆收附錄。期待對臺灣工業教育的源頭有興趣者,能藉由本書之描述,了解二十世紀初臺灣初邁入工業化社會時,如何透過井然有序的現代教育,培養第一批工業專業人才。
《臺灣工業教育的搖籃——臺北工業學校》整理自2012年出版的《臺灣第一所工業學校——從臺北工業學校到臺北工專》,該書出版之後,筆者持續整理臺北工業學校相關報章雜誌資料、研究日治時期學生生活史,本書配合「臺灣工程教育史叢書」之需求,以日治時期為斷限,增補後續研究成果。例如新增以臺北第二工業學校罷課為主題章節,內容旁及1920年代臺灣中等以上學校生動活潑各種抗議活動。隨著近年日常生活史研究成果,本書也增加學生日常生活百態的描述,包括早期全員住宿、服儀規定,風災傳染病對學習活動之影響,及工業專業的教科書等的變化等等。此外,本書添補不少附錄,例如臺灣人教職員人事資料,整理1920年代,1930年代臺北工業學校學科課程與使用之教科書,並將目前仍保存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的日治時期各科教具,部分校友捐贈其學生時代使用的實習器具等,皆收附錄。期待對臺灣工業教育的源頭有興趣者,能藉由本書之描述,了解二十世紀初臺灣初邁入工業化社會時,如何透過井然有序的現代教育,培養第一批工業專業人才。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