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新文學研究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1260
    180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蘇雪林對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做過重要貢獻,她是較早將中國新文學引入當時中文系教學課程的學者之一。一九三二年蘇雪林在國立武漢大學擔任新文學這門課 程,並編了講義發給學生,即為《新文學研究》。這是一本在自由時代自由編纂的講義,在完全開放的心態下,蘇雪林對中國現代作家的分析和判斷,更接近真實的 閱讀感受而較少受其它因素的干擾,蘇雪林這冊早年講義不僅有新文學編纂史上的價值,更有重新觀察中國現代作家文學史地位的意義。本書以原始文本,作為史料 重印,盡可能保留講義的原初風格。

本書特色    

●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權威學者──蘇雪林撰寫!
● 保留原著風貌,經典復科呈現!

作者

原著/蘇雪林

著名作家、學者,畢業於安徽省立安慶第一女子師範學校、北京高等女子師範學校,受業於胡適門下。歷任滬江大學、安徽大學、武漢大學、東吳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成功大學教授。

編者

謝泳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文學史和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史。著有《西南聯大和中國現代知識份子》、《中國現代知識份子的困境》及《何故亂翻書--謝泳閱讀筆記》等書。

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等十數本著作。

目錄

總論
一、新文學運動前文學界之大勢
二、五四運動
三、新文學的精神
四、新文學引起的反動
五、現代文壇的派別
六、對今後新文學之希望
 
第一編 論新詩
第一章 胡適的嘗試集
第二章 嘗試集之後的幾個青年詩人
第三章 五四左右幾個半路出家的詩人
第四章 冰心女士的小詩
第五章 郭沫若與其同派詩人
第六章 徐志摩的詩
第七章 聞一多的詩
第八章 朱湘和其它詩刊詩人
第九章 邵洵美和李金髮的詩
 
第二編 論小品文
第一章  周作人的思想及其著作
第二章  諷刺派與幽默派
第三章  俞平伯和他同派的文字
第四章  孫福熙兄弟與曾仲鳴
第五章  幾個女作家的作品
第六章  徐派散文
第七章  幾個文學研究會舊會員的作品
第八章  自傳文學與胡適的四十自述
 
第三編 論小說
第一章  魯迅的吶喊和彷徨
第二章  葉紹鈞的作品
第三章  王統照與落華生
第四章  郁達夫的沉淪及其他
第五章  多角戀愛小說家張資平
第六章  廢名晦澀的作風
第七章  王魯彥許欽文和黎錦明
第八章  沈從文的作品
第九章  丁玲和胡也頻
第十章  淩叔華的花之寺與女人
第十一章 幽默作家老舍
第十二章 茅盾作品的研究
第十三章 巴金的小說
第十四章 心理小說家施蟄存
第十五章 穆時英的作風
第十六章 張天翼的小說
第十七章 郭源新的神話和歷史小說
第十八章 幾個描寫農村生活的青年作家
 
第四編 論戲劇
第一章  所謂愛美劇提倡者熊佛西
第二章  幾個以古事為題材的劇作家
第三章  田漢的戲劇
第四章  袁昌英的孔雀東南飛及其他
第五章  丁西林和另外幾個劇作家
第六章  洪深的戲曲

序/導讀

寫在前面

蘇雪林對中國現代文學學科建設曾做過重要貢獻,她是較早將中國新文學引入當時中文系教學課程的學者之一。一九三二年蘇雪林在國立武漢大學擔任新文學這門課程,並編了講義發給學生。蘇雪林的這冊講義名為《新文學研究》。一九七九年蘇雪林在臺灣出版《二、三十年代作家與作品》(廣東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再版),本書就是根據當年的《新文學講義》增刪而成的。

無論楊振聲還是朱自清,早期將新文學引入中國大學國文系課程體系,多數是出於個人對新文學的偏好或者順應學生的求,一般說來並無自覺建立學科的主動意識。蘇雪林《新文學研究》是講義名稱,也就是課程名稱,還不能說是著述名稱,後人將其作為著述出版,完全是在史料意義上延續了講義原來的題目。講義經修改後作為著作出版是學者習見行為,但這本《新文學研究》不是蘇雪林主動出版的著作,而是為講課供學生使用的教學材料,也就是說,現在印行的《新文學研究》完全保存了舊有的風貌。

近年已有一些學者注意到蘇雪林這本講義的重要性(丁增武曾有專門論文介紹這本講義),但這本講義的原始文本似乎還不是特別容易得到,網上雖有個別複製本和電子文本出售,但多已脫離原書形態,為慎重起見,我們還是設法得到了一個原始文本,作為史料重印,我們盡可能保留了講義的原初風格。

因為《新文學研究》是中國古籍舊裝形式,所以需按古籍形態介紹。本講義線裝一厚冊,大開本(27×17釐米),白棉紙,無魚尾,白口,半頁十三行三十五字,鉛印。書口上方印書名「新文學研究」,下方是印刷單位「國立武漢大學印」,講義共二八○頁,封面書「新文學研究,蘇雪林述」,列為民國二十三年武漢大學講義第一二一種。原講義沒有單列目錄。

很奇怪,蘇雪林一九七九年寫《二、三十年代作家作品》時,雖然沒有回避本書的大部分內容主要來源於早年講義《新文學研究》,但似乎又不願意直接明確表達前書和後者的關係,甚至連《新文學講義》的名稱也從始至終沒有提及,所以一般沒有讀過《新文學研究》的人很難把二書連在一起。作為中國早期的新文學研究,蘇雪林的講義沒有涉及文學評論,他在後來的書中補充了這一部分。因為是同時代人講同時代的文學活動,蘇雪林的敘述和判斷對後來許多作家的文學史地位多有幫助,蘇雪林關注過的重要文學活動和作家,在後來的文學史敘述中多數得到了較高的評價,當然也有一些蘇雪林評價很低的作家後來的文學史地位卻很高比如郭沫若、郁達夫、廢名等,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蘇雪林的文學史眼光相當敏銳和獨特,也有一些蘇雪林高看的作家被後來的文學史遺忘了。

蘇雪林本人有創作經驗和西方文學修養,她是留法學生,同時她對中國古典文學也深有研究,她在這方面的用力超過了對中國新文學的興趣,這些學養決定了她的文學史眼光和判斷力,所以她早年對多數作家所作的藝術分析,尤其是對作家語言才能的敏感,對今天研究中國現代作家也很有啟發。

這是一冊在自由時代自由編纂的講義,在完全自由開放的心態下,蘇雪林對中國現代作家的分析和判斷,有可能更接近真實的閱讀感受而較少受其它因素的干擾,這種同時代人平視同時代文學的研究,對後來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是一個有益的座標,在這個意義上說,蘇雪林這冊早年講義不僅有新文學編纂史上的價值,更有重新觀察中國現代作家文學史地位的意義。用文體分類,再以作家論為主線展開的新文學史敘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後來文學史寫作的基本思路,這本講義在中國新文學史編纂史上,確有開創之功。

最後說一句,民國二十三年,武漢大學多數文科講義依然保留了用線裝古籍形式印行,這種風雅令人神往。蘇雪林這本講義是線裝一厚冊,在一般古籍中已是超厚了,按習慣可分裝為四冊一函。新文學講義而用嚴格古籍形式印行,也可說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的一則趣事了。
 

謝泳
二○一五年九月二五日

試閱

寫在前面

蘇雪林對中國現代文學學科建設曾做過重要貢獻,她是較早將中國新文學引入當時中文系教學課程的學者之一。一九三二年蘇雪林在國立武漢大學擔任新文學這門課程,並編了講義發給學生。蘇雪林的這冊講義名為《新文學研究》。一九七九年蘇雪林在臺灣出版《二、三十年代作家與作品》(廣東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再版),本書就是根據當年的《新文學講義》增刪而成的。

無論楊振聲還是朱自清,早期將新文學引入中國大學國文系課程體系,多數是出於個人對新文學的偏好或者順應學生的求,一般說來並無自覺建立學科的主動意識。蘇雪林《新文學研究》是講義名稱,也就是課程名稱,還不能說是著述名稱,後人將其作為著述出版,完全是在史料意義上延續了講義原來的題目。講義經修改後作為著作出版是學者習見行為,但這本《新文學研究》不是蘇雪林主動出版的著作,而是為講課供學生使用的教學材料,也就是說,現在印行的《新文學研究》完全保存了舊有的風貌。

近年已有一些學者注意到蘇雪林這本講義的重要性(丁增武曾有專門論文介紹這本講義),但這本講義的原始文本似乎還不是特別容易得到,網上雖有個別複製本和電子文本出售,但多已脫離原書形態,為慎重起見,我們還是設法得到了一個原始文本,作為史料重印,我們盡可能保留了講義的原初風格。

因為《新文學研究》是中國古籍舊裝形式,所以需按古籍形態介紹。本講義線裝一厚冊,大開本(27×17釐米),白棉紙,無魚尾,白口,半頁十三行三十五字,鉛印。書口上方印書名「新文學研究」,下方是印刷單位「國立武漢大學印」,講義共二八○頁,封面書「新文學研究,蘇雪林述」,列為民國二十三年武漢大學講義第一二一種。原講義沒有單列目錄。

很奇怪,蘇雪林一九七九年寫《二、三十年代作家作品》時,雖然沒有回避本書的大部分內容主要來源於早年講義《新文學研究》,但似乎又不願意直接明確表達前書和後者的關係,甚至連《新文學講義》的名稱也從始至終沒有提及,所以一般沒有讀過《新文學研究》的人很難把二書連在一起。作為中國早期的新文學研究,蘇雪林的講義沒有涉及文學評論,他在後來的書中補充了這一部分。因為是同時代人講同時代的文學活動,蘇雪林的敘述和判斷對後來許多作家的文學史地位多有幫助,蘇雪林關注過的重要文學活動和作家,在後來的文學史敘述中多數得到了較高的評價,當然也有一些蘇雪林評價很低的作家後來的文學史地位卻很高比如郭沫若、郁達夫、廢名等,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蘇雪林的文學史眼光相當敏銳和獨特,也有一些蘇雪林高看的作家被後來的文學史遺忘了。

蘇雪林本人有創作經驗和西方文學修養,她是留法學生,同時她對中國古典文學也深有研究,她在這方面的用力超過了對中國新文學的興趣,這些學養決定了她的文學史眼光和判斷力,所以她早年對多數作家所作的藝術分析,尤其是對作家語言才能的敏感,對今天研究中國現代作家也很有啟發。

這是一冊在自由時代自由編纂的講義,在完全自由開放的心態下,蘇雪林對中國現代作家的分析和判斷,有可能更接近真實的閱讀感受而較少受其它因素的干擾,這種同時代人平視同時代文學的研究,對後來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是一個有益的座標,在這個意義上說,蘇雪林這冊早年講義不僅有新文學編纂史上的價值,更有重新觀察中國現代作家文學史地位的意義。用文體分類,再以作家論為主線展開的新文學史敘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後來文學史寫作的基本思路,這本講義在中國新文學史編纂史上,確有開創之功。

最後說一句,民國二十三年,武漢大學多數文科講義依然保留了用線裝古籍形式印行,這種風雅令人神往。蘇雪林這本講義是線裝一厚冊,在一般古籍中已是超厚了,按習慣可分裝為四冊一函。新文學講義而用嚴格古籍形式印行,也可說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的一則趣事了。

謝泳
二○一五年九月二五日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326388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576
    • 商品規格
    • 16開19*26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