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小人物的上進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87
    41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要推翻那種人剝削人的社會制度,不正是共產主義的理想麼?但是在他回到大陸的幾年中,他發現所謂新社會,也正是一種新的人剝削人的社會制度。通過那社會制度,人剝削人變成了人為「人民服務」,人之被剝削也變成了自願的為「人民服務」。
──〈仇恨〉

 

本書集結徐訏兩個短篇小說集──《女人與事》、《小人物的上進》,共計選入〈女人與事〉、〈後門〉、〈離婚〉、〈字紙簍裡的故事〉、〈黃昏〉、〈下鄉〉、〈不曾修飾的故事〉、〈康悌同志的婚姻〉、〈逃亡〉、〈仇恨〉、〈小人物的上進〉十一篇短篇小說,其中〈後門〉更曾改編電影,榮獲第七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

本書所收錄作品,是海派文學宗師徐訏在一九五○年代赴香港定居後的創作,呈現一貫上海時期浪漫色彩的文風,並且逐漸著重懷舊與對現實生活的描繪。他蘊含深厚的心理學與哲學學養,刻劃寫實深入,總是令筆下的各個角色饒富興味

作者

徐訏(1908-1980)

 

生於浙江慈谿。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續修心理學二年。負笈歐陸,因抗日軍興中輟學業;回國後在上海主編《人間世》、《作風》等刊物;作品《鬼戀》問世,受文壇矚目。一九四二年赴後方,曾執教中央大學(重慶),並發表長篇小說《風蕭蕭》。旋任《掃蕩報》駐美記者,返國後任《和平日報》主筆。一九五○年移居香港,迄至一九八○年謝世,筆耕不斷。其間曾創辦「創墾出版社」,及期刊《熱風》、《論語》、《幽默》、《筆端》、《七藝》等;先後在香港中文大學前身各書院及星加坡南洋大學執教,並任香港浸會學院中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等職。各種作品都二千萬言。

目錄

導言 徬徨覺醒:徐訏的文學道路/陳智德

【女人與事】
 女人與事
 後門
 離婚
 字紙簍裡的故事

【小人物的上進】
 黃昏
 下鄉
 不曾修飾的故事
 康悌同志的婚姻
 逃亡
 仇恨
 小人物的上進

序/導讀



《散散步,欣賞啊!》──尋找過去的記憶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說:「哲學起源於驚奇!」從這句哲學家的思維看來,譬如,小孩子最喜歡問的問題就是:「為什麼?」在我看來,小孩子對周遭發生的事情,乃至大自然都感到好奇、感到懷疑,想要知道為什麼一定是這樣,而為什麼不是那樣?同理,為什麼?本書的書名,取名為《散散步,欣賞啊!》──我的靈感、構思來自中國研究美學的前輩朱光潛先生,他寫的一本小書,書名是《談美》(業強版);全書總共只有十五篇文章,最後一篇標題是「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並在這篇文章的最後第二段,他這樣描寫:「阿爾卑斯山谷中有一條大汽車路,兩旁景物極美,路上插著一個標語勸告遊人說:『慢慢走,欣賞啊!』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過活,恰如在阿爾卑斯山谷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的急馳而過,無暇一回首流連風景,於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這是一件多麼可惋惜的事啊!」

這篇〈散散步,欣賞啊!〉刊載在《明道文藝》二○○一年八月號,第三○五期刊,多年下來,我修改部分的內容與重新校稿,來增加閱讀的可讀性;我寫這篇文章是以文學類的散文寫成的,主要是,調適我過度的壓力、紓解我不良的情緒及我個人散步的樂趣,其次,我想提醒旅行的人不可走馬看花。本書的副標題,我選擇以尋找過去的記憶,因此書的封面呈現《散散步,欣賞啊!──尋找過去的記憶》。什麼是記憶?簡單來說,你過去所經歷過的一切,現在又想起來,這叫做「記憶」;什麼是回憶?從你的記憶裡,回憶過去,這就是「回憶」,譬如,由近及遠我旅行的經驗、我當兵的經驗、我跑馬拉松賽跑的經驗等;本書從〈散散步,欣賞啊!〉這篇散文,由此開拓了從現在到過去,我旅行的經驗為主軸,其次,我當兵的經驗、我跑馬拉松賽跑的經驗。本書分成三輯,第一輯,旅行的經驗;第二輯,當兵的經驗;第三輯,跑馬拉賽的經驗。

其實,在現代化的社會,有滿多的現代人久住在城市水泥的森林裡,因此被城市吵鬧不休的街道及汽機車排放有毒的廢氣,把自己攪得心神不寧,並在積年累月骯髒的空氣和塵埃的毒害下,導致呼吸道、肺部漸漸的變得呼吸不暢通,甚至罹患呼吸道、肺部方面文明的疾病;有愈來愈多的現代人,想暫時離開喧囂的城市,回歸大自然的懷抱,然後把自己寄身在群山環抱、溪水汨汨、蟲鳴鳥叫的森林裡,就這樣,把自己融入大自然活潑流動的生機中,讓自己放鬆繃緊的心情、恢復身心的勞累,也讓自己暫時遠離城市的喧鬧和汙染。換個角度來看,觀光一詞是從英文Tourism翻譯而來,最早見於一八一一年英國出版的《牛津詞典》,意思是:「離家遠行,又回到家裡,在此期間參觀,遊覽一個或數個地方。」

然而,阿爾卑斯山上有一條汽車行駛的路,遊客搭遊覽車或自己開車經過時,總會看見一塊標語:「慢慢走,欣賞啊!」即使人生只不過數十寒暑,何必急著匆匆忙忙趕路觀光?但對現代人而言,有愈來愈多的現代人,也選擇旅行來放鬆自己忙碌不堪的生活。我的旅行經驗顯得比許多的現代人少,但我大部分都有邊旅行邊觀察邊記錄的習慣,至於少數沒有記錄的旅行的經驗,我還是可以在我的記憶裡,努力尋找被時間淡化的旅行經驗,只是這樣的旅行經驗回憶起來,然後想運思寫成文章,就比起有記錄旅行的經驗,不但要花費更多的心思,更要從記憶的線索,努力的辛苦尋找過去旅行的經驗。對於一般去旅行的人,使用手機、數位相機、攝影機等拍照,相對於此,兩者互相比較起來,就這樣,對於景物的感受我特別加深了,也留給我深刻的記憶。

本書的每一篇文章的開頭,我幾乎寫一段描寫景物的開始,譬如,〈散散步,欣賞啊!〉這篇散文,開頭就這樣描寫:「我喜歡獨自一個人散步,可以時走時停東轉西轉,無所拘束漫無目的,讓繃緊的心情放鬆下來,隨興所至又從容自在;這樣的散步可隨著自己的意念來調整速度,不與別人比賽競走,而是向萬物敞開心靈,思想也隨著景物的流變而染上色彩。」

這時候,我好像文學的觀察員,我也好像文學的尖兵,去觀察地形地物,並邊走邊觀察邊記錄,如自然景觀、人文風情、人文情趣等,然後我把自己看見的、聽見的寫在紙上,才動手寫一篇文章。朱光潛先生寫的《談文學》(業強版),第六篇文章,標題是「作文與運思」,而台大哲學系傅佩榮教授,他導讀朱光潛先生的《談文學》一書,他這樣寫著:「作文時如何運思?作者的方法是:先定下題目,再取一紙條,把自由聯想的要點記成幾個小標題;經過選擇與組合,寫下綱要。然後才動手寫一篇文章。」「即使是寫一般的散文,也須留意『聲音節奏』。譬如,同一篇文章中,避免兩次使用同樣的詞語;並且,在大聲朗讀時,可以顯示輕快的節奏與分明的層次。寫了文章之後,要用『耳朵』去聽;不但如此,還須練習用『周身筋肉』去聽。周身筋肉是指人的整體感覺而言,讀了文章之後,通體舒暢,因為『最好的字句在最好的層次』,有如渾然天成的藝術佳構,使欣賞者與創作者得以跨越時空的差距,如飲醇酒般,達到人我相忘的境界。」

本書的副標題是「尋找過去的記憶」,我因此思考記憶的比喻時,如記憶像是濾網、打開記憶的盒子、打開記憶的門窗、翻開記憶的日記、記憶好像神奇的法寶等等,都屬於一般性文學的比喻語言,但我為了避免文章重複使用相同的「記憶的比喻」,我勇敢嘗試,誠如有一位文學家形容在快速變遷的現代化社會,他說:「時間就像太空梭般的飛逝!」同理,記憶像是投影機,在我的記憶深處投射出「凡走過必留下足跡。」

換個角度來看,在科技的發明者的心中,在還沒有發明科技產品之前,內心已構思好,要發明科技的產品,如數位相機、攝影機、投影機、記憶卡、隨身碟等等;人的「靈魂之窗」,也具備有數位相機、攝影機、投影機等的功能,而人所發明的工具、科技產品等,都是人心靈的延伸,在我看來,人類是地球上(除非有外星人的存在),唯一會發明工具、科技產品,來改善自己的生存、生活環境的動物。

本書有新的嘗試,譬如,中國的經典著作《論語》(《論語‧述而篇》),原文是,子曰:「子於是日哭,則不歌。」作者的〈白話〉翻譯:「孔子在一天哭過,就不再唱歌了。」(譯文參考立緒版《論語》)在我看來,孔子一天不哭,就有可能唱歌,這樣表示,孔子不但感情豐富且很能自得其樂,由此延伸,我學習中國的至聖先師孔子自得其樂的唱歌,就這樣,我把唱歌,融入文學裡,增加了文學的趣味(taste),譬如,在本書的第一輯〈花博公園〉一文中,我就這樣學著開口清唱:「夜空中與我的心中,相互交映,灑下柔和的光芒,就在這個時候,在無情的夜空中,綻放著我的情感、我的歌聲、我的思想,由此使我聯想起中國北宋蘇軾寫的一首詩《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因而由梁弘志作詞,已故國際名歌星鄧麗君主唱的《但願人長久》,就這樣,我學著開口清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重複一次)。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我接著把哲學家、文學家、科學家、詩人等的思想,以聯想的方式融入文學裡,就這樣豐富了文學的內涵,譬如,在本書的第一輯〈慢遊北海道與快遊北海道〉一文中,我這樣聯想起:「然後遊艇乘風破浪行駛在湖中,我望著遠處蓊鬱層層相連的山峰,由此使我聯想起,曾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作家梭羅;梭羅在一八四五年七月四日,開始隱居在康考特的華爾登湖(Walden Pond),前後歷時二年二個月,他寫下了《湖濱散記》;梭羅為什麼會離開湖畔與林野?他的理由是:『想過簡樸的生活,擺脫習慣的奴隸,讓自己不斷追求創意,他並提醒現代人,正被繁華的生活攪得頭暈腦脹,梭羅的話正好是一帖清涼劑!』」

然而,杜甫詩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在我看來,咬文嚼字,變成了文學家、作家內心有多少的掙扎?而我,不是文學家,也不是作家,我只是坐下來運思打字或寫文章,不過,我內心的掙扎不亞於文學家、作家,譬如,我在寫書的過程,多次的朗讀、默讀、重讀來修稿和校稿,即使本書沒有以生花妙筆來構思,不過,我也力求每篇文章的整體性達到「通順就好」。在電影裡有續集,如《變形金剛》,從過去的第一集已經演到目前的第五集;本書《散散步,欣賞啊!》也有續篇續集續本,進而從我現在到過去的旅行經驗及其他的經驗,繼續鋪成我的心思和構想。

本書在〈序〉的最後,我想表達的是,後來我發現,我寫書的心路歷程,二十幾年過去了,我一路勇敢的走過來,就在那個時候,因外在人為的因素,不但沒有對我「因材施教」,反而遭到某出版社負責人陳先生的惡意陷害而傷及內心,然後造成我的慾望過度,就這樣,多年下來,我經濟的損失高達接近新臺幣二百萬元的損失,譬如,我買房子及我經過兩次婚姻失敗,還有我加入幾家的婚友社等等,金錢的損失,而且更造成我心靈嚴重的創傷。

〈導言徬徨覺醒:徐訏的文學道路〉/陳智德

「個人的苦悶不安,徬徨無依之感,正如在大海狂濤中的小舟。」 ──徐訏〈新個性主義文藝與大眾文藝〉

在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之交,度過戰亂,再處身國共內戰意識形態對立夾縫之間的作家,應自覺到一個時代的轉折在等候著,尤其在當時主流的左翼文壇以外,被視為「自由主義作家」或「小資產階級作家」的一群,包括沈從文、蕭乾、梁實秋、張愛玲、徐訏等等,一整代人在政治旋渦以至個人處境的去與留之間徘徊,最終作出各種自願或不由自主的抉擇。



一九四六年八月,徐訏結束接近兩年間《掃蕩報》駐美特派員的工作,從美國返回中國,直至一九五○年中離開上海奔赴香港,在這接近四年的歲月中,他雖然沒有寫出像《鬼戀》和《風蕭蕭》這樣轟動一時的作品,卻是他整理和再版個人著作的豐收期,他首先把《風蕭蕭》交給由劉以鬯及其兄長新近創辦起來的懷正文化社出版,據劉以鬯回憶,該書出版後,「相當暢銷,不足一年,(從一九四六年十月一日到一九四七年九月一日),印了三版」 ,其後再由懷正文化社或夜窗書屋初版或再版了《阿剌伯海的女神》(一九四六年初版)、《烟圈》(一九四六年初版)、《蛇衣集》(一九四八年初版)、《幻覺》(一九四八年初版)、《四十詩綜》(一九四八年初版)、《兄弟》(一九四七年再版)、《母親的肖像》(一九四七年再版)、《生與死》(一九四七年再版)、《春韮集》(一九四七年再版)、《一家》(一九四七年再版)、《海外的鱗爪》(一九四七年再版)、《舊神》(一九四七年再版)、《成人的童話》(一九四七年再版)、《西流集》(一九四七年再版)、潮來的時候(一九四八年再版)、《黃浦江頭的夜月》(一九四八年再版)、《吉布賽的誘惑》(一九四九再版)、《婚事》(一九四九年再版), 粗略統計從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九年這三年間,徐訏在上海出版和再版的著作達三十多種,成果可算豐盛。

《風蕭蕭》早於一九四三年在重慶《掃蕩報》連載時已深受讀者歡迎,一九四六年首次結集成單行本出版,沈寂的回憶提及當時讀者對這書的期待:「這部長篇在內地早已是暢銷一時的名著,可是淪陷區的讀者還是難得一見,也是早已企盼的文學作品」 ,當劉以鬯及其兄長創辦懷正文化社,就以《風蕭蕭》為首部出版物,十分重視這書,該社創辦時發給同業的信上,即頗為詳細地介紹《風蕭蕭》,作為重點出版物。徐訏有一段時期寄住在懷正文化社的宿舍,與社內職員及其他作家過從甚密,直至一九四八年間,國共內戰愈轉劇烈,幣值急跌,金融陷於崩潰,不單懷正文化社結束業務,其他出版社也無法生存,徐訏這階段整理和再版個人著作的工作,無法避免遭遇現實上的挫折。

然而更內在的打擊是一九四八至四九年間,主流左翼文論對被視為「自由主義作家」或「小資產階級作家」的批判,一九四八年三月,郭沫若在香港出版的《大眾文藝叢刊》第一輯發表〈斥反動文藝〉,把他心目中的「反動作家」分為「紅黃藍白黑」五種逐一批判,點名批評了沈從文、蕭乾和朱光潛。該刊同期另有邵荃麟〈對於當前文藝運動的意見──檢討.批判.和今後的方向〉一文重申對知識份子更嚴厲的要求,包括「思想改造」。雖然徐訏不像沈從文般受到即時的打擊,但也逐漸意識到主流文壇已難以容納他,如沈寂所言:「自後,上海一些左傾的報紙開始對他批評。他無動於衷,直至解放,輿論對他公開指責。稱《風蕭蕭》歌頌特務。他也不辯論,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在上海逗留,上海也不會再允許他曾從事一輩子的寫作,就捨別妻女,離開上海到香港。」 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解放軍攻克上海,中共成立新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徐訏仍留在上海,差不多一年後,終於不得不結束這階段的工作,在不自願的情況下離開,從此一去不返。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445257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38
    • 商品規格
    • 21*14.8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