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樂齡志工.創造耆蹟:高齡者志願服務的推展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45
    350

內容簡介

★以健康方式生活,是實現積極、健康老年生活的關鍵

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下降的現代,全球人口結構趨向老化,各國都正在面臨不同程度的挑戰,除了照護資源分配,還有壯年人力逐年下降的問題。二十一世紀是個知識創新的年代,也是老化議題推陳出新的時代,「創意老化」的新思維深受重視,高齡者的創造力並不會衰減,相反的其潛能更是個受期待的領域。

老人不只是社區裡的消費者、享受者,更可望成為生產者、貢獻者的能量。讓高齡者盡己所能,參與志願服務,是積極性的老人福利措施,讓達成老年人力資源的有效運用,長期施行下來,將達到退而不休、老有所用的境界。

就高齡者而言,透過服務人群,將其智慧、經驗貢獻社會,有效促進其身心健康及生活品質,並實現民主社會「參與服務」的理念。

作者

葉至誠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

經歷:
高考勞工行政類科及格
世新大學專任副教授
實踐大學專任副教授

現任:
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校長
中華民國社區發展協會祕書長

主要著作:
社會福利概論(揚智出版,2009.02)
社會工作概論(揚智出版,2009.08)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秀威出版,2009.10)
老人福利服務(揚智出版,2010.05)
社區工作與社區發展(秀威出版,2010.08)
老人福利國際借鑑(秀威出版,2011.05)
老人長照政策(揚智出版,2012.03)
農村社會工作(秀威出版,2013.01)
生涯規劃與職業生活(秀威出版,2013.10)
族群社會工作(秀威出版,2014.04)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秀威出版,2015.07)
年金制度與社會保障──臺灣與世界主要國家制度的介紹(秀威出版,2016.03)
老年社會學(秀威出版,2016.09)
從小康計畫到共好社會(秀威出版,2017.12)
家政教育與生活素養(秀威出版,2018.08)
老人社會工作(秀威出版,2018.09)
高齡者的健康生活(秀威出版,2019.09)
長者休閒療癒的推展(秀威出版,2020.01)
社區長照.社會共照:長照2.0在二水的實踐(秀威出版,2020.11)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高齡志願服務的背景】
 前言
 壹、高齡者志願服務的意涵
 貳、高齡者志願服務的需求
 參、高齡者志願服務的特質
 肆、促進高齡者的志願服務
 結語

【第二章 高齡志願服務的內涵】
 前言
 壹、人口老化的社會挑戰
 貳、志願服務與活躍老化
 參、志願服務的相應內涵
 肆、志願服務與健康促進
 結語

【第三章 高齡者志願服務的功能】
 前言
 壹、高齡者志願服務的特徵
 貳、高齡者志願服務的理論
 參、高齡者志願服務的價值
 肆、高齡者志願服務的目標
 結語

【第四章 我國高齡者志願服務】
 前言
 壹、高齡者志願服務的必要性
 貳、高齡志願服務發展的借鑑
 參、高齡志願服務推動的作為
 肆、高齡志願服務的推展實例
 結語

【第五章 高齡志願服務的國際借鑑】
 前言
 壹、歐盟的高齡志願服務
 貳、英國的高齡志願服務
 參、美國的高齡志願服務
 肆、日本的高齡志願服務
 伍、高齡志願服務的趨勢
 結語

【第六章 高齡志願服務與人力資源】
 前言
 壹、高齡者人力資源開發的意義
 貳、高齡者人力資源運用的價值
 參、善用志願服務發揮人力資源
 肆、高齡者志願服務與賦權增能
 結語

【第七章 高齡者志願服務與社區參與】
 前言
 壹、志願服務與在地老化的倡議
 貳、志願服務與社區參與的功能
 參、志願服務與社區營造的作為
 肆、志願服務與社區參與的推展
 結語

【第八章 高齡者志願服務與社區長照】
 前言
 壹、高齡社會的長照對策
 貳、高齡社區長照的需求
 參、高齡社區長照的對策
 肆、高齡者參與社區長照
 結語

【第九章 高齡者志願服務與社會參與】
 前言
 壹、高齡者社會參與的意義
 貳、高齡者社會參與的需求
 參、高齡者社會參與的作為
 肆、社會參與促進社會支持
 結語

【第十章 高齡者志願服務與活躍老化】
 前言
 壹、高齡者活躍老化的意義
 貳、志願服務促進活躍老化
 參、高齡者參與社區的發展
 肆、長者參與社區發展事例
 結語

【第十一章 高齡者志願服務與社會融合】
 前言
 壹、高齡者參與社區服務的意義
 貳、高齡者社區關懷服務的價值
 參、高齡者社區服務與社區學習
 肆、高齡者志願服務與社會融合
 結語

【第十二章 高齡者志願服務與公民社會】
 前言
 壹、高齡志願服務的精神
 貳、高齡社會與志願服務
 參、志願服務與社會參與
 肆、高齡志工與公民社會
 結語

【參考文獻】

序/導讀

【自序】

鼓勵社會大眾從事志願服務,實施全民志工,建立「志工社會」,是現代社會發展的目標。隨醫療完善與科技的進步,老年人口的增加雖然是一種更健康與醫療進步的表徵,但同時也會對政治、經濟及社會帶來挑戰。臺灣近年來的老化速度已超過法國、瑞典等高齡化國家。衛福部統計顯示,到了二○二五年,臺灣六十五歲老年人口將達四百七十三萬人,占總人口百分之二十,進入超高齡社會。

高齡社會所衍生的問題已經深切影響社會結構,並將牽動經濟發展的脈動,帶來的不僅是人口結構的變遷,更會改變人們未來的生活模式。積極推動高齡者志願服務及社會參與,讓老人對於社會做到退而不休,繼續貢獻一己力量的精神。在社會網絡結構中,每一個人才資源都願意為社會服務及貢獻自己的力量,這種付出的熱忱,進而帶動其他居民參與改造行動,因此漸漸累積的社會資本。鼓勵社會參與不僅提供老人活動及發揮的空間,更增加社會上可茲運用的人力資源,讓長者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的依賴人口及社會的負擔。

人口老化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變遷經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人口結構的改變勢必對經濟及社會福利制度產生衝擊,並形成新的社會問題。各國的老化速度與經驗不盡相同,相較於歐美國家有五十至一○○年的時間因應準備,我國由高齡化社會邁入高齡社會僅約二十四年左右;再者,由高齡社會轉變為超高齡社會更縮短為七年,顯示我國人口老化的歷程將愈來愈快,預作準備的時間十分有限。

由於人口老化快速,高齡長者人數日漸增加,高齡者社會福利成為大家高度關注的議題,無論是健康醫療、老年年金、長期照護等議題,皆引起廣泛的重視。二○一七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高齡者整合照護》,延續健康老化觀點,清楚地提出執行方針,由早期的長壽轉移到不失能與不失智的健康老化,健康老化跳脫個別疾病觀點,以老化的活動能力作為健康主軸,因此,慢性病管理的長期目標,是老後的生活功能。要有效降低國民的失能與失智,需要做預防保健與高齡醫療的建置,透過整合照護的運作為核心理念。

現代社會強調公民治理,意味著肯定公民在公共政策運作過程中可以扮演更重要和更積極的角色,在人口老化的國家,期望透過公民社會的參與,達到自我管理與成長的目標。隨著老人人口數的增加以及平均壽命的延長,高齡者已逐漸成為社會資本的生力軍。由於我國高齡化轉變速度較快,未來我國勞動力相對應短缺且高齡化,但高齡勞動力教育程度提升。面對此一變化,如何有效運用與活化高齡勞動力,以減緩我國勞動力減少的衝擊,並維持國家經濟永續發展。高齡者在參與志願服務過程中,建立新的人際關係,增進老年人的社會歸屬,自我價值與自尊心,志願服務通常在行動時不會想到由助人而得到任何報償,其中含著大量的道德成分,藉以提升自我尊嚴,並可改善老人的生活品質。

臺灣社會由於老化速度過快、壽命明顯增加、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現有老年經濟安全保障不足,因此亟需借鏡各國應對人口老化的治理經驗。人在走過歲月的風霜後,凝聚出的許多智慧結晶,值得成為年輕人的榜樣或借鏡,因此宜應將「弱勢」的老人轉化為「積極能動性」的資源。針對高齡社會政策進行全面性整合規劃。透過公民參與達到治理或自理的境界。而以社區營造為主的公民治理模式是鼓勵公民參與的社區治理,也是強調公民社會的自主治理與成長。在高齡化社會中,不但要使高齡者能享受快樂生活,還要想如何活用他們長年的知識、經驗與技術來貢獻社會,讓他們感受生命的可貴,過著健康活力充滿的生活。

隨著社會進步、醫藥發達,出生率及死亡率逐年降低,臺灣老年人口的比例正大幅增加,高齡少子化社會已成為當前重大議題,所產生的現象與問題也逐漸浮現。公民治理的概念及其分權的制度設計,乃是為人民進入並影響社區營造的公共事務過程,有助於廣闊的民主道路。因為,公民治理的實踐對強化了人民對社區營造的影響力,也提高了解決社區公共事務的能力;正當人民被賦予社區自主經營權與管理權時,也將是使社區民主自治運轉起來的時刻。

  臺灣已邁入「高齡社會」,如何維護高齡生活的品質與尊嚴,以及訂定健全的社會福利和健康政策,是政府刻不容緩的挑戰。現在對於老人的照顧觀念,必須要「翻轉」。如同Ted C. Fishman於《當世界又老又窮:全球人口老化大衝擊》所言:「老年化的世界裡,教育已經取代大家庭,成為老年的最佳保險。」讓老人們盡量維持生活功能,認清老人真正的需求。當照顧需求的程度降低、居住的環境改變了,就可以讓老人過得更有尊嚴,這才是未來長照的遠景。

依照志願服務定義所揭櫫的內涵,歸納出志願服務工作的特質,包括:志願服務並非是謀求個人經濟利益之行為。志工是一種發自內心、出自個人意願結合而成的服務,非外力所能強迫;老人社會參與的實施,可結合老人的五種基本教育需求:應付需求、表現需求、貢獻需求、影響需求、超越需求等,促使老人自我實現,改善生活的品質。雖然志工在提供社會服務工作時,有時仍然會有金錢報酬,但這並不是衡量個別服務能力而提供的經濟性的報酬行為。

全球人口結構老化,各國都正在面臨不同程度的挑戰。面對人口老化浪潮,傳統社會福利結構面臨的挑戰,無論在政策規劃、方案推展、人力充實、品質提升、服務整合面等,皆需要社會支持體系具備更多彈性創意的能量,思考多元照顧與服務創新模式,方能予以因應。社會參與是社區重建的重要策略,其理念是透過參與公共事務的過程,使個人更加融入社會活動,除可減少疏離感(alienation),社會資本也得以滋生。

我國人口老化加劇,凸顯出老人健康與社會參與的重要性。能支持高齡志願服務及終身學習刺激的政策,同時亦強化家庭與社區的健康照護體系,保障老年經濟安全,並促進人力資源再運用,提供高齡者友善社會參與的環境,完善高齡教育系統,以緩解高齡化問題。就此專業領域的引介,感謝秀威科技出版公司的玉成,方能完成這本著作。知識分子常以「金石之業」、「擲地有聲」以形容對論著的期許,本書距離該目標不知凡幾。唯因忝列杏壇,雖自忖所學有限,腹笥甚儉,然常以先進師長之著作等身為效尤典範,乃
不辭揣陋,敝帚呈現,尚祈教育先進及諸讀者不吝賜正。

葉至誠 謹識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326916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4
    • 商品規格
    • 14.8*2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