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耕莘50小說選
內容簡介
林黛嫚羅位育莊華堂王幼華姜天陸楊麗玲凌明玉張友漁徐正雄許正平許榮哲李儀婷Killer黃崇凱神小風朱宥勳李奕樵林佑軒徐嘉澤
生命是一段探索的旅程,看得到盡頭;小說則是探索中的探索,永遠看不見盡頭。
在五十年的時間裡,這19位小說家拒絕了現實,走進耕莘,以各自的方法修鍊,寫出了一篇篇發著光的,屬於時光的小說。
本書特色
§一部長達五十年的時光之書見證台灣半世紀文壇發展§
「耕莘五十」,沒有人能夠完整記錄這半世紀來的點點滴滴,本系列文叢收錄歷年寫作會作家之詩作、小說、散文、綜合文集,盡可能從多樣的角度呈現此中風華。
目錄
【總序一】眾神的花園/陸達誠
【總序二】文學的因緣與際會/白靈
【主編序】從不務正業開始的時光自選集/許榮哲
林黛嫚:星期天的圖書館
羅位育:為了抒情的緣故
莊華堂:祭典
王幼華:雨季過後
姜天陸:瘡.人
楊麗玲:揹起一口井逃生
凌明玉:複印
張友漁:誰在橋上寫字
徐正雄:飄浪之女
許正平:煙
許榮哲:小說時鐘
李儀婷:走電人
Killer:妙筆生花
黃崇凱:水豚
神小風:學校沒有怪談
朱宥勳:標準病人的免疫病史
李奕樵:兩棲作戰太空鼠
林佑軒:女兒命
徐嘉澤:三人餐桌
序/導讀
主編序
從不務正業開始的時光自選集
許榮哲(小說家/1999年參加寫作會)
所有的小說,都有一個開始。其中一個,是從「不務正業」開始的:
當年,父親原是不同意我寫作的—那叫亂來、不務正業。於是曾瞞著家裡,辭掉工作,每天仍帶著便當假裝上班去,騎著50CC的摩托車躲向街頭角落,戴著安全帽禦寒,趴在摩托車上讀書、寫稿、吃冷便當,不敢亂花錢,月底仍如數交出薪水,以免被揭穿,以少少的積蓄支撐著流浪的寫作生活。年少輕狂的耕莘歲月,有點荒唐?但非常開心。
上面是小說家楊麗玲的人生故事,她的長篇小說《戲金戲土》被改編成民視旗艦大戲「阿不拉的三個女人」,即將於2016年上映。如果沒有最初這個「抗拒現實」的真實故事,就沒有後面一個接著一個,如夢似幻的虛構。
小說的本質是虛構,但這本書裡收錄的十九位小說家,他們都來自真實,而他們最初的真實都跟耕莘青年寫作會有關。該從什麼角度來看待這一批小說作品?這次我們不從作品來看作品,而是往後退一步,再退一步,站在創作者的身後,從誰創作了這個作品著眼。
因為,我挑選的標準是十九位小說家,而不是十九篇小說。這些小說家的共通點是,他們最初都從耕莘出發,而後各自用自己的方法,發光發熱。至於十九篇小說是十九位小說家自行挑選的,他們挑選的標準不一:有人從情感面出發,是在最接近耕莘的年代寫下來的;有人從對自身意義出發,是他們寫作生涯的最重要力作。我無法為這批小說下一個準確的標題,如果勉為其難,我會既羞靦,又驕傲地說,這是一本時光的自選集。不是時間,而是時光,在五十年的時間裡,發著光的小說。時光的自選集,在長達五十年的時光裡,這個集子裡的小說家,拒絕了現實,走進了耕莘,然後用各自的方法修鍊。耕莘只是為他們起了個頭,然後他們各自精彩,各自美麗。
生命是一段探索的旅程,屬於看得到盡頭的那一種。小說則是探索中的探索,永遠看不見盡頭的那一種。在這一段無比艱難的探索旅程中,耕莘有幸成為他們探索的起點。因為他們,耕莘開始有了美麗的光。
所有的小說都有結局,不管是開放式,還是封閉式結局。耕莘的結局是什麼,或許有生之年,我都不會知道,但如果現在我就必須為這一篇序文下一個簡單的結論,那麼我想用的是底下這一個,「未來的可能性」:
當時我坐在寫作小屋的地板上,想著邀請我們來到這裡的email,上面說,營隊(2006年,第一屆搶救文藝營)的導師們想把學員聚集起來,組成一個文學團體(耕莘青年寫作會•幹事會),也許以後可以一起發行刊物、辦活動之類的。當時我高三,心裡對這些事情半信半疑:憑我們這些小朋友,真的可以嗎?就算可以,有人要看嗎?我只是想寫作而已啊,要搞這麼大的事情,會不會有點誇張啊?要到很久很久我才知道,我們實際上能做到的,比我們以為的還要誇張很多。
這個當時的「小朋友」叫朱宥勳,1988年生,我認識他的時候,他還是個高中生。而如今,十年過去了,他已出版數本小說、評論散文集,並主筆包括蘋果日報「蘋中信」在內的數個專欄,同時也是最勇於挑戰文壇的書評月刊《秘密讀者》的催生者,綽號「戰神」。
從「不務正業」開始,開往「未來的可能性」,這是耕莘的十九位小說家教會我的,它不是真理,但卻讓我無比神迷。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