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吶喊前後:後現代詩選集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10
    30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碧果單刀直入的後現代主義創作──
詩的語言,甦醒於直覺的潛意識之中,而後,蛻變為意象詞語。


「碧果的詩是『獨一無二』,別人絕對模仿不了的詩人,他的詩在意象的塑造上,真正的做到令人出其不意,防其不備的驚人效果!
碧果的不變與堅持,早在孟樊與沈奇的評文中說過。孟樊說碧果是超現實主義中碩果僅存『孤獨的老狼』,沈奇則說當年加盟超現實主義的詩人,大多是借道而行,一種策略性運作,只有碧果是從生命內裡作了認同,是終成為自己的藝術歸趨。縱然孤獨成曠野中千山我獨行的一匹狼,他依然是堅持到底。——這就是他的風格。
他自己也說『我的執著如一,清醒如一,使我在黑中看見黑之光亮,看見碩大無朋的黑之花朵。』我們會發現在詩表現上的這種獨特性格正是他被人尊敬與被人敬佩的一面。
而碧果近年作品,且更趨向『單刀直入』的『後現代主義』的創作。碧果的作品並非是『不食人間煙火』,而是『宏觀的』,融入宇宙大千。只是他不太情願活在眾人的掌聲中而已。」──詩人.詩論(評)家向明

本書特色

★超現實主義中碩果僅存孤獨的老狼、創世紀代表詩人之一碧果又一經典詩集!
★更趨向單刀直入的後現代主義創作!

作者

碧果

一九三二年出生於河北省永清縣,城關南門外。著有詩集《秋‧看這個人》、《碧果自選集》、《碧果人生》、《一個心跳的午後》、《愛的語碼》、《碧果中英短詩選》、《說戲》、《一隻變與不變的金絲雀》、《肉身意識》、《詩是屬於夏娃》等。及編撰中國大歌劇《雙城復國記》、《萬里長城》、《驀然發現──碧果詩集》、《吶喊前後──後現代詩選集》以及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之《碧果的詩》詩選集等。現居於台北市北投區。曾任《創世紀詩雜誌》編委、社務委員、副社長、社長等職。現任《兩岸詩》資訊委員。平日專事寫作。

目錄

■序 鏡內一株甦醒之樹──摘自碧式語錄 

卷一 已然發生
吶喊前後 
又是超前傳奇的一天 
你享用的無疑就是你自己 
誘因在化學變化中 
時間‧並非偶然 
在一面反芻的鏡景中餵養自己 
美在落葉被遞解中 
線條抽象一點也好 
已然發生 
八段後現代活人一個 
八段後後現代活人一個 
無盡無止的波動是時間 
不停旋動的空間 
也許 
生之翅的巧妙 
與孕生心中反覆捕捉的美相遇 
櫻與我之在場 
邊角上的眉批 
街景行腳 
引發一切的一切是我 
等待轉世的柏拉圖回來 
請勿嘲弄影像中的我沒瘋 

卷二 等待未死的等待
風景瘋了 
並非結局 
子非魚‧汝也非魚 
鏡之體 
看見 
島‧時間之貌 
暗喻與人的糾葛 
岸 
先知與白癡 
糾纏我的一只梨子 
魚我之我魚 
挑戰素描的自己 
神諭的舌體。春 
我之樹與樹之我 
二○一三,春‧我之路與路之我 
意味深長的火 
夏之午寐之魅 
時間之惑 
後魚時期 
與氧同在 
物的後設 
門與窗的超現實 
一只被素描的梨子 
在場的直覺 
這裡的咖啡可續杯 
我‧小人物一日誌 
我的心中有個我 
在西門鬧區解構美 
因為虹的誕生 
等待未死的等待 

卷三 懸絲人的傳奇 
懸絲偶人的故事 
蛾的誕生 
頃刻可解的故事 
生之緣由 
現代美學 
在一句想飛的詩句中 
一種傳遞的反思 
一切均在進出的情節中相遇 
夜是火的妻子 
一株激情的豬籠草 
瞥目之視江東已無父老 
孤獨如我者──給五君子加一 
超越滿足的體驗 
也許是笛卡兒惹的禍 
助動詞僅是時空的外衣 
春景在量度我們凹陷的時空 
你乃飛行在心中的火焰──弔至友辛鬱 
時間之貌 
請勿回答苦澀中的所有支點 
我之體龐大了起來 
無須藏匿與遁形 
人本之演出 
秋贈 
詩人與瘋子的介面 
生物空間 
視覺生活 

卷四 裸體空間 
裸體空間──空間之我與我之空間 
法蘭茲‧卡夫卡是誰──焚祭逝世九十周年的卡夫卡 
詹明信與喬哀思 
鏡象之夜 
風景 
在等同於被噬為花的驅動中 
緘默在清醒中納入美 
讀夢與夢讀──記我左眼 失明的感覺 
遺忘 
渡口‧現在式 
夢與櫻的位格 
超二元對立熱淚餾釀的一元 
以蒙太奇方式展演我與楓之角色 
在世界幸福之銜咬中無言以對 

卷五 絕非布偶 
A的方程式 
絕非布偶 

■附錄:生命物象的敘事美學 墨韻論碧果短詩一首〈人形美學〉 
■後記:詩我之我詩的自述

序/導讀



鏡內一株甦醒之樹──摘自碧式語錄

詩的骨血在意象。

詩的語言,甦醒於直覺的潛意識之中,而後,蛻變為意象詞語。這種機能的啟動,如枝葉的成長,花朵的綻放。但有時詩人往往因膽怯,潛抑自我,不敢冒然踰越語言文字的範疇。我視此種行為,是理性過度保守的通病。

詩,不要拖累的文字與詞語。它必須是任何狂風驟雨,也無法撼動絲毫的字調。

詩,絕不可虛假。詩應以形式與內涵,孵育出,一則或多則問題,以詩做解。使意境向四邊延伸至無限。像空原上一株小樹一樣沉默,孤獨,更清晰而赤裸的站在那裡。活著。

為了美的魔性肌理,組成一句詩的有限字詞,往往要在美的馴化下,經過長考推敲,東拉西扯,數次挪移,按其尺碼,高矮胖瘦的編排組構成形。適得其所的產生出美的意涵與機能,發揮其象徵、暗示、隱喻等意象,此刻,一句詩的形構,使告完成。

詩,是偷窺現實世界的一方窗口,也是直通超現實與面對當下實境,後現代的,面目清析的一條皇宮大道。

詩,是點性文學的表現,空間性較為窄小。無妨。詩人俱有瞬間運作靈思妙想的意象想像,使窄小空間,展現出魔性的寬廣,深遠與遼敻。甚至在聯想的範疇內外,導佈一座座奇特瑰麗的迷宮,矗立在見與不見的現實世界中。

詩的語言在意象中的異變轉位,乃是經由內心世界想像空間的內化運作,經過辯證與邏輯的提升,和超越之後,始能臻至超現實與後現代作品表現的精髓。

詩人面對的是面對一個經驗的世界。其本質乃是依靠語言文字對一切新事物的命名。

詩,最上乘的語言,是取自感覺的世界。它可使感官上意象中的「美」,更「美」。「善」,也更「善」。而「真」呢?「真」是詩人本尊內外的「存有」。所以,詩人才是面對經驗世界的問與答的「主角」。

每一位詩人在創作時,均有其私我語言文字獨特的編碼存在。因為,他已見證了他的經驗與肉身心靈之合二而為一。於是,形成「風格」。

詩的語言文字,應有多樣性的圖像展現。儘管是在同一首詩中出現同樣的文字,也因位置與企圖情境之不同的象徵、暗示與隱喻。

詩人,應恣意享樂語言的「感官饗宴」。

詩的意象均來自作者對生活與現實間萌發新的意識和體驗,但對讀者來說,也許會產生一種距離與陌生感覺,此刻,讀者應起動聯想力,透過潛在的心理情素,探索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經驗的觀察,以暗示、隱喻的取向,回應詩中意象轉化,使其距離縮短,誕生自我之發想。──恁誰也不會與作者創作當下的激情相契合無二。即是有些差距,其中也許更會生發出比原作之企及的意象更為寬廣。我視此為讀者的再創作。因為,詩的意象是自主的。所以,使意象激發出靈動的聯想力,詩作才可誕生永恆的生命。

詩的文本其中語言有時蘊含世俗的句法,它必有其暗示與隱喻等技法的跡象與迴異的思考在。而當詩的語言撞擊讀者的各種官能時,既可產生視覺美感,使感官世界激發出思想經驗運作語言特有的魅力之擴張與延伸。

詩人的信仰,即是詩人自己的靈思特質。讀者也然。

詩人,因為貼近面對的當下,將真切的現實樣貌,以內心世界本我的「真話」展露,而遂行善與惡的,各種實事與人、與物的批判,以激情傾向、探索美與醜的營造文本,即是「後現代」的表徵。

詩,是由心象,對人、事、物細微觀察,觸動觀照的靈思,而運生為意象。不論此意象,經過轉化再轉化,成為詩的語言文字,都或多或少的表現出敘情與知性的質素。因此,也多少具備了劇的情節。而這種情素並不曖昧與突兀,此乃為想像中連接情景與心象的交融,成為劇的經營與展現。

大凡一首內容、結構、形式完整的形塑為詩之創作,均可想像連接影像的引伸延異為「劇詩」或「詩劇」。在內心舞台,做為書齋式的私我演出。──而作者與讀者,均為演出之主角。

詩人,即是凡人。也是白癡與瘋子,在人本的內外,誕生人生舞台之內外的的角色與觀者。
 

碧果
二○一七年三月十八日午夜

試閱

■後記:詩我之我詩的自述

詩,是什麼?什麼是詩呢?

我認為詩是以自我意象的私語而表現的文類,語言是有些獨特,故而使讀者與評論者,產生迷惑與求解的困境。但我對這些評論,從不應對回應。因為,他們說得天花亂墜,我始終有我的堅持,寫我特有的,也是我「文」、「白」喜用的語法「之」「乃」等字,在邏輯的範圍內,來戰勝可意述的說白。

對於我為何一生忠於詩的創作。因為,詩是我的生命,詩是我的人生。

說白了,對我來說,寫詩是一種「癮」。其原因,詩人在創作時,可跋扈地差遣、役使語言文字在美的意涵內,體認黑白、橫豎、加減深淺的存有。嚴肅辯證美醜,縝密運思,豢養美的風景,莊重地游藝大千,邏輯地行俠仗義。也就是過這種「癮」,我投入上世紀五十年代,造山造河的詩的懷抱。

有關我寫詩的風貌,從始至終,我不願模仿前人,或同儕詩友,更不願後人來模仿我。至於,我的詩作,不被多數讀者所喜愛或接納。這件事,我從不刻意去考慮。不過,詩是許可曲解與誤讀的文類,以及批評毀譽的文章論述。但希望撰寫者絕不可涉獵到作者的人品與尊嚴,願與之共勉。並且,希望方家學者,多多導正。

我現在詩的創作基石準則,就是面對當下的境況,將人、事、地、物的真實風貌,傾吐內心的真心話敘述出來,即可稱之為「後現代」的作品。但切記絕不自欺欺人。更要杜絕虛假與矇騙。其次,是詩壇有時把我歸類為「達達」、「超現實」或者「後現代」的派別、主義,我毫無意見,只要不妨礙我創作,我都不加可否。

──聯副,二○一七年三月七日;〈我們這一代:二年級作家之8/我的自述〉。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326423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8
    • 商品規格
    • 14.8*2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