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一切水月一月攝:論宗教多元思想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唐〕玄覺禪師
沒有人能絕對掌握絕對真理,也沒有一個宗教能壟斷絕對真理;因為人,只是人,不是神!
宗教多元主義相信,每個宗教都有其價值與意義,但由於都是人類的社會活動,亦有其局限與缺憾。宗教並不等於真理自身,承認各個宗教的差異與價值,倡導對話,是我們追尋宇宙終極真理的不二法門。
本書論證「宗教多元主義」(religious pluralism)在21世紀實為文明人面對宗教衝突的出路,各宗教間的對話(interreligious dialogue)和合作,是現代人理當追求的大方向。作者不只是基督教神學博士與牧師,同時本身亦學禪,因此本書透過基督教的神學角度來談論宗教多元主義,強調宗教間共融與會通之可能性,並以佛教思想為例,從而佐證作者的論點。
本書特色
波士頓大學神學博士、名列《哈芬登郵報》「十五名最激勵人心的LGBT宗教領袖」之一的歐陽文風,最新宗教多元論述!
目錄
推薦序/陳克華
推薦序︱「千江映月」的生命風華--歐陽文風牧師《一切水月一月攝》序/釋昭慧
推薦序︱光光相攝才是王道/釋見日
推薦序︱通往宗教相遇的水脈/魏月萍
推薦序/胡露茜
推薦序/黎添華
自 序︱唯我教獨真?!--從三則新聞事件談起
01 誰能壟斷真理?
02 信耶穌上天堂,不信耶穌下地獄?
03 二元對立,快意恩仇
04 慈悲無分別,大愛同歡喜
05 宗教的相遇
06 盲人摸象
07 開放的宗教,封閉的人
08 基督教的多元宗教思想
09 我的多元宗教經驗
10 宗教對話--我們的出路!
序/導讀
唯我教獨真?! ――――從三則新聞事件談起
我想先談三則新聞:
第一則新聞事件發生在台灣。一九九二年臺北市政府開始興建大安森林公園,開始拆遷公園內的建築物,但保留了由著名雕塑大師楊英風所作的觀音像,結果位於附近的基督教靈糧堂非常不滿,發起抗議,要求拆除觀音像。一九九三年六月三日凌晨,有反對人士前往觀音像潑灑糞便及硫酸,引起社會譁然。
第二則新聞發生在香港。二○○七年五月,香港基督徒在大球場舉行了萬人大集會,當時香港九龍黃大仙區教會在領禱時要求這區不應叫黃大仙,因為明顯是以區內有一座赤松黃大仙祠命名,有宗教色彩,建議改成「慈黃區」, 結果被不少香港人批評不尊重歷史與其它宗教,引來口誅筆伐。
第三則新聞發生在馬來西亞,不同的是,這次被批評的不是基督徒,而是伊斯蘭教徒,被歧視的不是佛教或民間宗教,而是基督教!二○一五年十二月,馬來西亞吉打州政府要求發展商立刻修改房屋結構,因為浮羅交怡的雙層排屋屋頂遠觀出現十字架形狀,以為這冒犯了伊斯蘭宗教,因為據以穆斯林為大多數的政府說,「這令許多穆斯林感到非常不舒服」。有關新聞一出街,馬上遭到許多人批評嘲笑,包括基督徒,甚至有人諷刺,除了吸血鬼,有誰會怕十字架?!馬來西亞知名律師阿茲哈也是穆斯林,他批評這些保守的穆斯林無理取鬧,並調侃馬來西亞語言出版局也應刪除英文「t」字母,改以撲克牌的黑桃取代,因為「t」也類似十字架!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還有猶太教,都屬於一神宗教(monotheistic religions),傳統保守的一神宗教之特點就是相信世上只有一個真神,而這真神就是他所信仰的那一位,他們以為「除非信我所信的這位真神」,其它宗教不是帶你走向地獄就是領你滅亡,沒有真理!所以,一些保守基督徒批評其它宗教為邪靈,說他們拜鬼,完全不是太奇怪的一件事,比較不可思議的是這三大一神宗教的保守信徒如此堅信自己絕對正確而對方徹底錯誤,咬牙切齒;而他們互罵的觀點其實都是一樣的,他們所批評的對象簡直就是鏡中的自己。但他們似乎並未察覺,活脫脫如耶穌所說:只見別人眼中的刺,但無視於自己眼中的樑木。
有一則對話特別有意思:
猶太教徒說:基督徒和穆斯林都錯了!
基督徒說:猶太教和穆斯林都錯了!
穆斯林說:猶太教徒和基督徒都錯了!
無神論者說:哦!你們說得都對!
上述對話其實是一則笑話,尖銳且幽默地點出了一神宗教排他主義的矛盾。
二○一四年,有一星期日我在台北同光教會講道,好友釋有哲是出家人,那一天,他一身袈裟上教堂找我。朋友看見佛教僧侶上教堂,喜出望外,馬上告訴我,一定要帶領他信耶穌!
我說,他信啊,他比許多基督徒更像基督徒!我朋友馬上回一句:可是他還是佛教徒,還是上不了天堂!上帝說只有基督徒才可以上天堂!
我看著他,靜靜地說:如果上帝這麼野蠻,這種上帝我不信!這種天堂我不去!
後來我把和釋有哲合拍的照片放上我的臉書,說起這件事。有人以為牧師語不驚人死不休,一些報章媒體甚至轉載有關照片與文字;當然,也有人以為我譁眾取寵。其實,坦白說,我是認真的。我情願和我的朋友在一起,也不想去這種排外無理沒有愛的天堂。
「除非信耶穌,否則下地獄」,這是非常糟糕的神學思想。不是基督徒就下地獄,就必須因此永遠受苦?這到底是甚麼上帝?這種上帝和封建時代的暴君有甚麼不同?很多基督徒批評中國共產黨的無神論思想,但中國尚且容許宗教自由,縱使是有限度的自由,而沒有全面打壓宗教禁止基督教,但現在這些基督徒口中的上帝簡直就比中國共產黨更不如,至少堅持無神論的中國共產黨還讓人有一點宗教自由,但這種上帝卻因為有人不是基督徒,讓他永遠在地獄受苦?!這是甚麼上帝?聖經說上帝是愛,這種上帝不要說不是愛,連一點愛都沒有!
這本書就是批判這種由保守宗教信徒,特別是基督徒,按他們狹隘的形象,與自我且排外的思想樣式所創造出來的暴君式的「上帝」與神學。
我要在此書論證的是,在二十一世紀,宗教多元主義(religious pluralism) 才是我們文明人面對宗教衝突的出路,宗教際的對話(interreligious dialogue) 和合作,才是我們應追求的大方向。由於我是基督教神學博士,我將從基督教的神學角度來談論宗教多元主義;由於我是學禪的基督教牧師,所以這本書在論及宗教多元思想時,很多時候會以佛教禪宗思想為例以佐證我的觀點。
二○一五年,我以基督教神學家的身份參加在泰國的曼谷由普世基督教協進會(WCC)主辦的宗教會談,並受邀發表論文;其中有一天我們拜訪由比丘尼主持的佛學院。當時有人拍攝了一張我在佛寺內聽經的照片,我跪坐在巨大的佛像前聆聽法師講經。我把這照片貼在我臉書,有些基督徒因此說我拜偶像,說我跪拜魔鬼撒旦,甚至以此攻擊我的性取向,以為可以因此證明同性戀錯誤。當時我看了一些人在網上的留言,非常心痛,其實說我甚麼,我不在乎,但如此污辱一個正信宗教,叫人於心何忍?想要證明我錯,有必要如此口出惡言攻擊另一個宗教嗎?
宗教與宗教之間,難道不能和平相處,必須如此詆毀對方,勢不兩立?
我是基督教牧師,同時也學禪。每天清晨五點半我就起床,六點禪修靜坐一小時,之後再讀聖經。有一次,我把我和我禪師的合照貼在臉書上,我的禪師Robert Kennedy是天主教耶穌會的神父,曾在日本習禪,是美國著名禪師;我們倆面對面盤膝而坐,照片正中間有一佛像。一些保守基督徒也以此攻擊我,說我是假牧師假基督徒,說我拜偶像,然後語帶諷刺地稱我為「法師」。我不認為我是佛教徒,雖然我也不認為擁有雙重教籍是不可能的事,只是我對佛學認識不深,對佛教涉足太淺,不敢貿然自稱佛教徒,我只是如一些人所說,「在菩提樹下憩涼」。但每次讀到這一類基督徒咒罵佛教的文字,總是忍不住發問為何自詡相信了一個博愛的信仰的基督徒,會淪落至此――只見仇恨與自義,完全沒有愛?
我相信基督徒不只應該與其它宗教信徒和平相處,尊重與我們信仰不同的人,我們甚至可以向其它宗教學習,豐富自己的信仰,深化自己的靈命,基督徒不應唯「讀」聖經。聖經裡有一句: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立比書,四:八);所以由此可見,真理不只局限於基督教,也不限於聖經;我們必須知道,保羅在寫這封書信這段文字時,基督教聖經尚未成書,當時沒有我們今日的聖經。
唐代玄覺禪師有一句話說得極好: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世上凡是有江有河有海有水的地方,都能映照天上的明月,但人間水裡的月亮再多,也不過是天上那唯一明月的影子;這就如宇宙間的終極真理,在人心裡的善良彰顯,是世間各大正信宗教的精髓,世間萬法,是一亦是多,萬變不離其宗!
有傳統與保守基督徒說我拜偶像,視我為敵基督,我一笑置之:佛本無相,我心無敵。
千江有水千江月,一切水月一月攝,無論你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願你平安。
歐陽文風於新澤西Gothic Towers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