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異口同「聲」:探索臺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發展
-
7折 448元
640元
-
預計最高可得金幣20點 ? 可100%折抵
活動加倍另計 -
HAPPY GO享100累1點 4點抵1元折抵無上限
-
分類:電子書>文學>文學總論/研究>華文文學研究追蹤?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蘇費翔、簡若玶(主編) 、 王鈺婷、李癸雲、沙力浪、周郁文 追蹤
- 出版社: 秀威出版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2/05/16
- 相關主題: 秀威出版:精選電子書書展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2019年「異口同『聲』──探索臺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發展」學術研討會於德國特里爾大學(Universitat Trier)舉辦。與會者包含黃美娥、王鈺婷、李癸雲、周郁文、張俐璇、張韡忻、羅詩雲、董恕明、沙力浪、也寇.索克魯曼(Neqou Soqluman),以及歐美學者 Hangkun Strian(呂恒君)、Ludovica Ottaviano、Pavlina Kramska (白蓮娜)等臺灣文學研究者。
會議論題囊括自然文學的變遷、原住民族漢語創作、後現代文學作品探討、女性作家的鄉土意識、人文醫學與疾病書寫、現當代詩歌與音樂的跨界交會、戰後臺灣文學場域中的報章雜誌如何影響臺灣文學史的建構等,從中再次思索「臺灣文學」的內涵。
「會中,歐洲學者較為關注臺灣文學的多語言和後殖民、後現代文化現象,臺灣學者則側重頗析文學場域、文學史細節,以及文類、文本的跨界傳播、比較研究等問題。整體而言,與會者的豐富研究成果,一方面有助於呈現臺灣文學、文化如何從不同角度介入世界,和世界共振、共感;另一方面也相當程度彰顯了臺灣歷史,所曾遭遇過的衝突、和解與共生,其中蘊藏著臺灣努力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以及想要藉由文學反思歷史的用心。」──黃美娥
會議論題囊括自然文學的變遷、原住民族漢語創作、後現代文學作品探討、女性作家的鄉土意識、人文醫學與疾病書寫、現當代詩歌與音樂的跨界交會、戰後臺灣文學場域中的報章雜誌如何影響臺灣文學史的建構等,從中再次思索「臺灣文學」的內涵。
「會中,歐洲學者較為關注臺灣文學的多語言和後殖民、後現代文化現象,臺灣學者則側重頗析文學場域、文學史細節,以及文類、文本的跨界傳播、比較研究等問題。整體而言,與會者的豐富研究成果,一方面有助於呈現臺灣文學、文化如何從不同角度介入世界,和世界共振、共感;另一方面也相當程度彰顯了臺灣歷史,所曾遭遇過的衝突、和解與共生,其中蘊藏著臺灣努力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以及想要藉由文學反思歷史的用心。」──黃美娥
目錄
主編序/簡若玶、蘇費翔
序一 前進德國──我們在馬克斯故鄉討論臺灣文學/黃美娥
序二 德不孤,必有鄰──致《異口同「聲」──探索臺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發展》/董恕明
學術大會日程安排
省外文人與戰後臺灣文學場域關係研究的幾點思考(1945-1960)──以「東南文藝作家群」為考察起點/黃美娥
Continuity of Sinophone Polyphony in Taiwanese Nature Writing/Pavlina Kramska
詩歌作為疾病誌的意義──試論林彧《嬰兒翻》、《一棵樹》的疾病書寫/李癸雲
臺灣(現)當代詩歌與音樂的跨界交會/周郁文
張愛玲作品中的臺灣意識/呂恒君
張大春《小說稗類》中的謊言與關於「小說」的概念/Ludovica Ottaviano
直直地去,彎彎地回──臺灣當代原住民漢語詩歌中的「畸零地」初探/董恕明
月亮的鏡子──寂寞的人 The Mirror of the Moon - Lonely Man/沙力浪
漫步在雲端 Walking in the Clouds/沙力浪
〈千山外,水長流〉之主題意涵與傳播現象──以發表於《明報月刊》者為考察對象/王鈺婷
女性鄉土的美學──陳淑瑤《流水帳》與蕭紅《呼蘭河傳》比較研究/張韡忻
三「文」主義──「冷戰末期」台灣的「文學史」建構(1979-1991)/張俐璇
回歸與挫敗:戰後初期《新臺灣》的文化位置與身分論述/羅詩雲
文學是一種文化行動──布農族作家乜寇.索克魯曼的文學創作自述/乜寇.索克魯曼
序一 前進德國──我們在馬克斯故鄉討論臺灣文學/黃美娥
序二 德不孤,必有鄰──致《異口同「聲」──探索臺灣現代文學創作的多元發展》/董恕明
學術大會日程安排
省外文人與戰後臺灣文學場域關係研究的幾點思考(1945-1960)──以「東南文藝作家群」為考察起點/黃美娥
Continuity of Sinophone Polyphony in Taiwanese Nature Writing/Pavlina Kramska
詩歌作為疾病誌的意義──試論林彧《嬰兒翻》、《一棵樹》的疾病書寫/李癸雲
臺灣(現)當代詩歌與音樂的跨界交會/周郁文
張愛玲作品中的臺灣意識/呂恒君
張大春《小說稗類》中的謊言與關於「小說」的概念/Ludovica Ottaviano
直直地去,彎彎地回──臺灣當代原住民漢語詩歌中的「畸零地」初探/董恕明
月亮的鏡子──寂寞的人 The Mirror of the Moon - Lonely Man/沙力浪
漫步在雲端 Walking in the Clouds/沙力浪
〈千山外,水長流〉之主題意涵與傳播現象──以發表於《明報月刊》者為考察對象/王鈺婷
女性鄉土的美學──陳淑瑤《流水帳》與蕭紅《呼蘭河傳》比較研究/張韡忻
三「文」主義──「冷戰末期」台灣的「文學史」建構(1979-1991)/張俐璇
回歸與挫敗:戰後初期《新臺灣》的文化位置與身分論述/羅詩雲
文學是一種文化行動──布農族作家乜寇.索克魯曼的文學創作自述/乜寇.索克魯曼
序/導讀
主編序
台灣文化受到中國、南島原住民族、日本及西方文化的影響,為其文學領域提供豐富的創作養分。台灣作家又以不同的視角(本土文學、僑民文學、原住民文學、現代文學、女性文學、生態文學、古典詩詞、現代詩、網路文學等)生動地刻劃著這塊土地,共造出獨特的台灣文學史。台灣文學創作不僅不侷限於中文(即所謂「國語」)書寫,還包括以客家語、臺灣話及原住民族各種語言發表的作品;再者,台灣文學涉及到各類領域,如音樂、醫療等,隨處都凸顯出台灣文學的文化多元性及語言多樣性。2014年開始舉辦的「台灣移民工文學獎」已邁入第七年,顯示出文學亦能更有意義地為這個社會發聲。
台灣文學雖然很值得多被世人重視,然而台灣文學仍處於西方漢學研究的邊緣地帶。德國特里爾大學漢學系積極推動本次研討會、共建交流平台,用以提升台灣文學在歐洲學界的討論度。會議時間為2019年9月20日至21日,於特里爾大學校園舉行。主辦單位為德國特里爾大學漢學系、德國科學基金會高級研究中心「演變中的俄語詩歌」(Centre for Advanced Studies “Russian-Language Poetry in Transition”)及德國華裔學志研究中心(Monumenta Serica Institute, Sankt Augustin)。
特別感謝台灣大學黃美娥教授熱烈支持本活動,帶領一團台灣文學專家來特里爾開會,並且協助出版論文集等事宜。
也特別感謝華裔學志Dirk Kuhlmann博士,幫我們聯絡到不少專家學者,鼎力協助研討會籌備工作。
另特別感謝台東大學董恕明教授,向大家介紹原住民文學色彩,好讓我們能多多關注台灣原住民族文人對塑造台灣文學的重要貢獻。
又特別感謝沙力浪(Salizan Takisvilainan)創作兩首詩,附上詩作解析和英文翻譯,一併收入本論文集,實為將來研究原住民詩歌的重要材料。
如今出版論文集內容豐富,在此並不逐一列出諸位學者的論文內容,但我們衷心感謝所有與會學者發表論文與熱烈討論。
二○二一年三月五日於特里爾市
簡若玶(Chien Juo-ping)
蘇費翔(Christian Soffel)
台灣文化受到中國、南島原住民族、日本及西方文化的影響,為其文學領域提供豐富的創作養分。台灣作家又以不同的視角(本土文學、僑民文學、原住民文學、現代文學、女性文學、生態文學、古典詩詞、現代詩、網路文學等)生動地刻劃著這塊土地,共造出獨特的台灣文學史。台灣文學創作不僅不侷限於中文(即所謂「國語」)書寫,還包括以客家語、臺灣話及原住民族各種語言發表的作品;再者,台灣文學涉及到各類領域,如音樂、醫療等,隨處都凸顯出台灣文學的文化多元性及語言多樣性。2014年開始舉辦的「台灣移民工文學獎」已邁入第七年,顯示出文學亦能更有意義地為這個社會發聲。
台灣文學雖然很值得多被世人重視,然而台灣文學仍處於西方漢學研究的邊緣地帶。德國特里爾大學漢學系積極推動本次研討會、共建交流平台,用以提升台灣文學在歐洲學界的討論度。會議時間為2019年9月20日至21日,於特里爾大學校園舉行。主辦單位為德國特里爾大學漢學系、德國科學基金會高級研究中心「演變中的俄語詩歌」(Centre for Advanced Studies “Russian-Language Poetry in Transition”)及德國華裔學志研究中心(Monumenta Serica Institute, Sankt Augustin)。
特別感謝台灣大學黃美娥教授熱烈支持本活動,帶領一團台灣文學專家來特里爾開會,並且協助出版論文集等事宜。
也特別感謝華裔學志Dirk Kuhlmann博士,幫我們聯絡到不少專家學者,鼎力協助研討會籌備工作。
另特別感謝台東大學董恕明教授,向大家介紹原住民文學色彩,好讓我們能多多關注台灣原住民族文人對塑造台灣文學的重要貢獻。
又特別感謝沙力浪(Salizan Takisvilainan)創作兩首詩,附上詩作解析和英文翻譯,一併收入本論文集,實為將來研究原住民詩歌的重要材料。
如今出版論文集內容豐富,在此並不逐一列出諸位學者的論文內容,但我們衷心感謝所有與會學者發表論文與熱烈討論。
二○二一年三月五日於特里爾市
簡若玶(Chien Juo-ping)
蘇費翔(Christian Soffel)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