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看見長照.長照看見:長期照顧與人力資源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73
    39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長期照護專業人才為應社會需求必須有更完善的教育訓練,
以青年為骨幹,藉由補助培訓、提高勞動薪資與升遷管道,
落實「幼有所長,壯有所用,老有所安」的理想社會結構。

臺灣從進入高齡化社會至邁入超高齡社會約三十二年左右,相對於歐美先進國家約為五十到一百年,臺灣因應人口老化預作準備的時間較短。由於社會家庭結構功能改變,由以往家庭為主的照顧,轉變為尋求外部專業照顧,對長期照顧資源及長期照顧專業人力的需求,與日俱增。

本書以「長期照顧為經,人力資源為緯」,探討經由人才培育以促成長期照顧的周延建置與作為。透過多方招募、補助培訓、提高勞動薪資與升遷管道,可有效納入專業人才。除培育長期照護相關技能外,亦可跨領域至職能治療、護理、老人服務、社工、輔具設計等長照產業所需之專業服務,讓民眾獲得多元、便捷的照顧。而人才培育的另一關鍵在於如何有效引導民眾的認知及重視,讓更多人尊重且樂於投入長照工作,使整體社會達成持續性、全人健康照顧的重要目標。

作者

葉至誠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

經歷:
高考勞工行政類科及格
世新大學專任副教授
實踐大學專任副教授

現任:
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校長
中華民國社區發展協會祕書長

主要著作:
社會福利概論(揚智出版,2009.02)
社會工作概論(揚智出版,2009.08)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秀威出版,2009.10)
老人福利服務(揚智出版,2010.05)
社區工作與社區發展(秀威出版,2010.08)
老人福利國際借鑑(秀威出版,2011.05)
老人長照政策(揚智出版,2012.03)
農村社會工作(秀威出版,2013.01)
生涯規劃與職業生活(秀威出版,2013.10)
族群社會工作(秀威出版,2014.04)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秀威出版,2015.07)
年金制度與社會保障──臺灣與世界主要國家制度的介紹(秀威出版,2016.03)
老年社會學(秀威出版,2016.09)
從小康計畫到共好社會(秀威出版,2017.12)
家政教育與生活素養(秀威出版,2018.08)
老人社會工作(秀威出版,2018.09)
高齡者的健康生活(秀威出版,2019.09)
長者休閒療癒的推展(秀威出版,2020.01)
社區長照.社會共照:長照2.0在二水的實踐(秀威出版,2020.11)
樂齡志工.創造耆蹟:高齡者志願服務的推展(秀威出版,2021.07)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長照人才培育芻議】
前言
壹、長照需求日益殷切
貳、人力資源營造長照
參、人才培育規畫芻議
肆、人力發展成就長照
結語

【第二章 長照人才養成教育】
前言
壹、教育現況尚有努力空間
貳、依據人力資源建立機制
參、專業人力系列培育作為
肆、深耕厚植達成專業期待
結語

【第三章 培育青年參與長照】
緣起
壹、展翅計畫以培育務實致用的青年
貳、展翅計畫對長照人才培育的啟發
參、展翅計畫落實長照人才培育實例
肆、長照人才培育導入展翅計畫建議
結語

【第四章 長照工作人力資源】
前言
壹、長照人力與專業培育
貳、長照工作與專業評量
參、長照工作與人力資源
肆、長照人力與社會資本
結語

【第五章 長照人力國際借鑑】
前言
壹、長照政策法規
貳、長照服務體系
參、長照實施機制
肆、長照執行方案
伍、長照服務內容
陸、長照品質規範
柒、長期照護借鏡
結語

【第六章 社區長照人才培育】
前言
壹、社區長照人才的機能
貳、社區長照人才的培育
參、社區長照人才的實施
肆、社區長照人才的願景
結語

【第七章 社區長照志願服務】
前言
壹、長照志願服務與在地老化
貳、以長照志工展現服務創新
參、志願服務以裨益寬闊人生
肆、以長照志工促進健康人生
結語

【第八章 長照人員培力規畫】
前言
壹、專業人員培育的意義
貳、專業人員培育的重要
參、專業人員培育的構思
肆、專業人員培育的落實
結語

【第九章 精進照護提升品質】
前言
壹、以健康產業促進健康品質
貳、全責照護以守護長者健康
參、口腔咀嚼吞嚥與保健人才
肆、引介智慧照護以深耕厚植
結語

【第十章 外籍看護培育作為】
前言
壹、外籍看護服務實況
貳、外籍看護培育需求
參、外籍看護培育規畫
肆、外籍看護賦能作為
結語

【第十一章 長照人力分級制度】
前言
壹、長照分級制度的意義
貳、長照分級制度的借鑑
參、長照分級制度的芻議
肆、以晉級健全長照人才
結語

【第十二章 長照創新人才培育】
前言
壹、日間照護與長照人力
貳、失智照護與多元療癒
參、居家醫護與長期照護
肆、家庭照顧與支援系統
結語

【參考書目】

序/導讀

【序言】

從近百年來全球人口的變化趨勢來看,人口轉變(Population Transition)是各個國家人口發展的普遍模式,即從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與低增長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與低增長率轉變的過程,其中全球性生育率的下降尤其引人注目。雖然不同國家所處的人口轉變階段可能不同,但是人口轉變所帶來的高齡化問題已經成為全球性的重要議題。

人口高齡化與少子化的趨勢影響下,未來的世界將有嶄新的面貌,人力資源的發展也會有重大的改變,值得我們正視。由於知識經濟的到來,具有豐富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人力資源成為各種生產要素中最能帶來成效的資源。人力資源強調的是在服務中提高價值,在實踐中創造福祉。長照政策推動多年,社會輿論多以無法滿足有長照需求的評述,一路以來出現「不會用、不夠用、不好用」等盲點。愛因斯坦說:「我們不能以製造問題時的思維來嘗試解決既有的問題。」這個原則運用在長照制度的完善及長照人才的培育上是具有啟發,以塑造更合時宜的照顧作為和紮實的人才培育。

人口結構高齡趨勢是世界共同面臨的嚴峻考驗,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簡稱UNFPA)指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趨勢之一便是人口高齡化。自一九五○年起,全世界多數國家生育率與死亡率皆下降、高齡人口急遽增加,此現象稱為「全球高齡化」(global ageing)。預計在二○五○年時,全世界人民的平均壽命將高達七十七歲(United Nation, 2013)。相較於臺灣二○一八年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高達百分之十四,進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二○二五年更將高達百分之二十的「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

臺灣自一九九三年邁入「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伴隨人口結構急速老化,但對於長期照顧議題關注較慢,對於其人力培育規畫的投入更顯不足。衛生福利部與內政部於二○○三年整合「病患服務員」與「居家服務員」成為「照顧服務員」,並於當年公告「照顧服務員訓練實施計畫」,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前身勞委會職訓局)於二○○四年辦理照顧服務員技術士證照考試。為因應高齡照護需求,二○○七年政府公布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開啟建構臺灣長期照顧體系,並於二○一七年啟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

政府雖推動服務體系及政策,但對於專業人才的培育卻有限,除單一級證照考核外,便無其他認證專業制度,以應對照顧服務第一線的人力,因應長照服務的快速需求。爰此,二○一八年監察院《國內照顧服務員之實際發展概況》揭示:照服員受訓結業後實際執業率僅有百分之二十一,顯然長照人力資源陷入困境,外籍看護需求依然日殷,人數直線攀升,目前在臺的外籍看護已超過二十六萬人;長照人力培育的作為,顯然無法滿足需照護者的需求。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的積累以及知識、科技的創新,成為經濟發展的主體動力。由此,人才則成為最寶貴的和最稀缺的資源,參酌「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出版的《論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中指出,人力資本、技術知識是經濟發展的核心。當照服人力的不足,是推動長照最大的問題,要有好的人才及充分人力,才會有好的服務品質;期間,專業分級推展、專業技能培訓、專業形象建立、職涯發展等,均是照服人力資源的重心,影響長照得否順利運行。

二○二五年臺灣老人人口將達百分之二十,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服務隨著長照政策蓬勃發展,但長照服務目前面臨照顧服務人力不足的困境,其相關執行人力的素質與數量則成為計畫執行成效良窳的關鍵,「人」是組織最重要的資源,如何妥善運用及有效管理人力資源,是政策能否落實、競爭力能否提升、服務品質能否改善的最關鍵因素。故人力培育面臨的問題及培育的有效因應策略顯得重要而迫切。

長期照顧工作具有不可被取代性、專業性、價值性的特性,在人類所擁有的一切資源中,人力資源最具重要性,自然成了現代管理的核心。不斷提高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水準,不僅是當前發展經濟、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需要,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一個單位長期興旺發達的重要保證,更是一個現代人充分開發自身潛能、適應社會、改造社會的重要措施。關鍵在於如何有效引導社會大眾的認知及重視,並樂於投入這項工作,使長期照顧人力的培育能符應現行長期照顧的需求,確保長者得享健全化的長期照護服務,達成連續性、全人健康照顧的目標。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組織對於能創造績效價值員工的重視,因而催化了人力資本觀點的盛行。人才既是位處組織發展最重要的基石,而培訓的關鍵是能力的提升,而不是知識的儲存。即要通過培訓提高專業人員將「知識」轉化為「執行」的能力,以促進專業人員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爰此,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的臺灣,正需要重塑高齡社會的人力資源,以為發揮價值和達成可長可久的長照體系。

筆者任教大學校院已逾三十寒暑,常期能體現韓文正公所言「化當世莫若口,傳來世莫若書」,將此專業知識擴及教室之外的社會大眾,以能對社會教育略盡棉薄的貢獻。感謝秀威數位科技出版公司的玉成,方能完成這本著作。惟知識分子常以「金石之業」、「擲地有聲」,以形容對論著的期許,本書距離該目標不知凡幾。唯因忝列杏壇,雖自忖所學有限,腹笥甚儉,然常以先進師長之著作等身,為效尤的典範,乃不辭揣陋,敝帚呈現,尚祈教育先進及諸讀者不吝賜正。

葉至誠 謹序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708858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16
    • 商品規格
    • 14.8*2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