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無聲的催眠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154
    22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找〉

閉上眼/我是彩虹隊伍中/一枚透明的骨牌向愛跌倒

 

〈今晚我躺在鐵軌〉

今晚我躺在鐵軌/像一名士兵臥倒壕溝/我用我的肉身抵抗/一整列火車的準時欲望

 

《無聲的催眠》是詹佳鑫的第一本個人詩集,收錄54首創作,分為「無聲的催眠」、「冰淇淋小情歌」、「物事」、「今晚我躺在鐵軌」四輯。概括作者不同的創作面向:

輯一「無聲的催眠」,從人的觀察開始,細節描繪母親、父親與奶奶,回溯個人青春記憶與都市經驗,以及對詩的體悟與思辨。

輯二「冰淇淋小情歌」,圍繞著或虛或實的愛情主題,疼痛的蘋果、夢中的水筆仔、想念的颱風天、最後一堂羽球課、失戀駕訓場……在在成為情愛銘刻的證據。

輯三「物事」,透過巧妙發想與連結,揭開物事表象,探入詩意內核,舉凡浴室、廚房、遊樂場、花卉、洞的遊戲聯想,皆有可觀之處。

輯四「今晚我躺在鐵軌」,直面社會議題、反映時事,無奈與犀利並俱,靜觀與對話紛陳。作者體貼人間土地,進而拉高視野,以詩為盼望與期許。

 

不管題材嚴肅或溫馨,佳鑫的語言自然、情感懇切,甚至無懼袒露自身的脆弱。

這不喧嘩的文字顯示的,除了性情,或許更是自信。

──陳育虹

 

此詩集長於抒情,描寫細膩,頗能感人。輯一書寫人,輯二抒發愛情,輯三描繪物,輯四以時事為題材。

作者關心私我與社會,內心與外界,面面俱到。全書甚具系統,非雜湊成書也。

──渡也

 

《無聲的催眠》有一種優雅的質地,那是因為佳鑫能巧妙調節自己敘述的語氣,形成了特別迷人的腔調。

──凌性傑

作者

詹佳鑫

 

1992年生,素食者,台大中文系、台大台文所畢業。曾獲台北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新北市文學獎、台大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作品曾選入《創世紀詩刊》、《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2014臺灣詩選》、《當代台灣文學英譯》等。

目錄

│好評推薦語│陳育虹、陳義芝、渡也、凌性傑、吳岱穎
│推薦序│全宇宙都安靜了/李蘋芬
 
輯一無聲的催眠
車輪餅的旅行
一隻變色龍的末日手札
變色龍畫家
馬賽克尋人啟事
兩年後的馬賽克尋人啟事―初任第十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決審記錄
吹泡泡
在復健室
透明人
台北車站教我的事
地下室的宇宙―致建中紅樓詩社
控制―記十七歲父子衝突
乒乓練習―記十八歲父子對談
小小病房
無聲的催眠
 
輯二冰淇淋小情歌
早晨遇見一顆蘋果
想像此刻我已抵達你的夢
心的暗室
我該如何想起你
在世界傾斜之前
末封情書
駕訓場
最後一堂羽球課
佔位
告白
城市夜遊
夜登象山
冰淇淋小情歌
 
輯三物事
浴室五帖
廚房之一:冰箱
廚房之二:瓦斯爐
長頸鹿
瓢蟲與雛菊
孤獨的指紋
遊樂園之一:咖啡杯
遊樂園之二:雲霄飛車
黃金葛
鳶尾花
金針花
洞的遊戲之一:籃球機
洞的遊戲之二:夾娃娃機
洞的遊戲之三:打地鼠
 
輯四今晚我躺在鐵軌
青春超人特攻日記:超人男孩
青春超人特攻日記:超人女孩
如果我們都不再挨餓―致不知名的非洲兒童
剩下
女巫的召喚―走向北投溫泉鄉
看牙記―一個病患島民的心聲
今晚我躺在鐵軌―記二○一三工人臥軌事件
我只是一隻黃色小鴨
油不知道自己可以怎麼黑
錯覺的旁邊
賭神
祕密廁所
邀請函:雨滴的旅行
 
│後記│時光的水霧
作品繫年

序/導讀

│好評推薦語│
不管題材嚴肅或溫馨,佳鑫的語言永遠自然,情感永遠懇切,甚至無懼袒露自身的脆弱。他最絕望的控訴也蘊含「對話式」的平和;這不喧嘩的文字顯示的,除了性情,或許更是自信。
詩呈現心靈。詩不撒謊。佳鑫對社會正義的疑慮、對弱勢的悲憫,是超齡的;他的批判溫和卻堅決,常用感性語言描繪冷酷細節―是細節,不是論述,最具說服力,而細節來自同情的觀察、體會。佳鑫的眼睛經常往外探望。他的視野讓他的詩有一種時空無隔、人我無分的諧和感;這視野,我相信,也將使他的詩路愈見寬廣。
──陳育虹(詩人)
 
二○一四年詹佳鑫發表〈錯覺的旁邊〉,以轟然爆裂的意象反射「死神的眼睛」;以「錯覺」一語暗示驚惶不捨的心情;用「隱形的管線」喻指人們相互連結的義氣。這樣的詩,超越時事實景(高雄氣爆事件),更能與讀者進行深刻的對話。我於是開始特別留意這位出生於一九九○年代的代表詩人,此時,距離他最初寫詩,大約五年。
 
二○一七年,詹佳鑫榮獲第一屆「周夢蝶詩獎」,籌畫首部詩集,我有緣展讀他更多詩篇,深感他對情愛的思索細膩,擅於體貼語言的悲喜、聲音的低昂,表達冰山下的隱痛;同時關切遠近社會議題,深入他所思想的核心。
 
在一個訊息傳播快速的年代,佳鑫鍛鍊心物合一的情懷,不追逐花招,打的是有內功暗勁的實拳。〈變色龍畫家〉、〈心的暗室〉、〈鳶尾花〉、〈邀請函:雨滴的旅行〉,都令人讚嘆,值得優先閱讀。
──陳義芝(詩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此詩集長於抒情,描寫細膩,頗能感人。書寫面向寬廣,輯一書寫人,輯二抒發愛情,輯三描繪物,輯四以時事為題材,作者關心私我與社會,內心與外界,面面俱到。全書甚具系統,非雜湊成書也。
下筆輕淡,不耍技巧,但力道十足。語言乾淨,句子精煉,然深沉有味,發人深省。節奏之經營,亦有可取者,例如句子斷與連,切割與分行,大多慮及韻律。押韻自然活潑,無斧鑿之弊、板滯之疵。
──渡也(詩人、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詹佳鑫在很年輕時候就展現了非常成熟的詩藝,他總能以最深邃的眼光凝視世界的變幻,洞察人情之幽微。《無聲的催眠》整本詩集有一種優雅的質地,那是因為佳鑫能夠巧妙調節自己敘述的語氣,形成了特別迷人的腔調。他不動聲色地勾勒家庭裡的倫理難題,讓畫面與聲音透露一切,說與不說之間滿是張力。此外,他反思自身的遭遇,以淡而有味的筆觸描繪生活中的悲喜。我喜歡佳鑫作品的澄澈乾淨,在簡單的話語中傾付了美好的情感體系。
 
──凌性傑(詩人、建國中學國文科教師)
 
佳鑫的詩和他的人一樣,溫柔,卻有一種深刻的堅強。生活的挫折磨難從不休止:親情可以是長期的耗蝕,也可能展現為劇烈的碰撞;自我或許是迷失待尋的他者,有時卻也是抹除了形軀的空洞存在。情愛因失落而甜美,社會充斥各種傷害與關懷。在佳鑫的筆下,它們以奇異的方式共融並存,化為詩情與意象。即使他總在詩裡自稱微小,但那已是一個逐漸成形的世界了。
──吳岱穎(詩人、建國中學國文科教師)
 
-------
│推薦序│全宇宙都安靜了
李蘋芬
 
「本來相約他在海邊山盟海誓/卻找錯地方來到一個游泳池/滿眼湖水藍的美麗/你我就從那裡開始/藍色的漣漪鋪展一段回憶」。柔和光球旋轉的KTV包廂裡,佳鑫選了這首王菲演唱、林夕填詞的〈美錯〉。清澈泳池與藍色回憶,幻美錯誤的偶遇、沉溺、辨認和(不可能的)抽身旁觀,宛然他以詩築造的宇宙。
對我來說,佳鑫身上無疑蘊藏少年與少女兩種靈魂,他寫詩總有一股難掩的鋒芒―那來自長時鍛鍊而來的自信,如少年血氣,果敢奔跑、試探;同時因他澄淨良善的心性,情感思維畢竟是貼近愛的,帶著少女式纖細,甜蜜,傷感。這二種質素,折射為他詩中迷人的光澤。
輯錄由青春期擺渡至成年階段的詩作,我們終於盼到他的第一本詩集《無聲的催眠》。二○一五年秋天,我初識佳鑫,他總莫名挾著歡悅、正向的氣氛。課間我們晃悠到便利商店,我老是想像他買了草莓巧克力之屬,真要細數已不確定。但我知道,燦爛笑容佔其表情之最多數,在社群媒體上尤為凸顯。熟稔後,明白他是隨身、隨時上演內心小劇場的人,而且感染力很強―瘋狂有時,耽美有時,使人隨他笑鬧、又一同憂愁低吟。
然而,在詩的安靜宇宙,他時常將自身「旋轉成一顆獨立的星球」(〈車輪餅的旅行〉)。寂寥的世界內部,佳鑫透過豐沛意象,羅織成圓熟的外部象徵系統:「意念如塵埃飄飛/旋轉成一個完足的星系」(〈地下室的宇宙〉)。孤獨自轉的星,是詩的主旋律之一,諸如「你看見我了嗎/千萬年後,黑暗的冰原底下/有一座安靜的活火山」(〈心的暗室〉);「讓我學會隱藏,用緘默/彩繪一雙他人的眼光」(〈變色龍畫家〉)。他隱匿於暗影,透視埋伏在自我及他人內心的未來地震;或者「當影子滑過一天又一天/我會繼續和地磚說話/用那種只有自己懂得的語言」(〈剩下〉)。彷彿在陸地仰望天空的人,錯以為宇宙充滿絢麗星系與未知的蓬勃生物圈,詩人則是黑暗中的漫遊者,漂流在不被理解與渴欲傾訴之間。
佳鑫的詩常以源源不斷的奇思異想,從極為平常的物象、世情中探掘意義,一如將星辰連成星座,並賦予情節和寓意。〈末封情書〉第一節是這樣開始的:
 
全宇宙都安靜了
只看見雨變成一千種冒號
下在虛構的小鎮
―〈末封情書〉
 
在詩的宇宙,故事揭幕,始於靜謐描繪。但他顯然不溺於背景虛設和宏偉事物的初步創造,儘管,這幾乎是詩人們探索詩藝的起步姿勢。這首詩終於一股內在湧現的不安,使飽滿的情意,洩露出孔洞,並從中悟出對人事、自我和現實的幽微體會。它們是美麗的錯誤,啟動詩人吟唱的起音:
 
背對背,用一首冷的情歌
在啟程之前留下擁抱的傷痕
訊號都是錯的
轉角只是一盞熄滅的路燈
 
若詩是一張臉,佳鑫的詩便如其人,清秀明朗。他的詩往往以豐美詞彙為鷹架,架構起來卻能保持清晰分明,自有秩序,不顯蕪雜:
 
滾落枝葉如敲打鍵盤,也許引來群蛙低鳴、
小鹿分心,此刻交換誠實的眼神
岩石上一隻蛞蝓留下山林的指紋
―〈邀請函:雨滴的旅行〉
 
仍未有所感應。記憶在此游離皮囊
斑白且易於脫落;我想要的
總難以盈握手中―身猶天
音即義,在反覆牽引且
隱隱痠疼的脊椎深處,因輕微一震
傳來宇宙諧謔的喀喀之聲
―〈在復健室〉
 
青春詩作,雖偶有「用力」過深的敲打跡象,其初心卻是對詩的絕對企求,字詞與詩篇佈局上的偏執。他的詩,偶爾還讓人想起楊牧或羅智成。同為寫詩的人,我羨慕他狀若行雲的意念興發,這些意念都能以完整的形象呈現,且少有躁進或隱晦之弊。亦可見他對社會現實的關懷,處理無可迴避的公理與正義的問題:
 
其實我們都在跨越邊界:
探問真正的死亡,追尋
永恆的公正、依賴與信仰
你們緊緊地閉上眼睛,無語掙扎
我不忍直視,卻又不得不凝視
―〈如果我們都不再挨餓〉
│後記│時光的水霧
 
從礁溪洗完溫泉,陰雨的列車裡,感覺自己是一粒潔白拋光的溫泉蛋,冒著熱煙,有一種滿足和溫暖。靠著車窗,耳機裡傳來張懸清淡的嗓音:「深深的話要淺淺地說/長長的路要揮霍地走/大大的世界要率真地感受/會痛的傷口要輕輕地揉……」
 
我想起那遙遠的自己,在國中最末端緊鄰樓梯的一間教室,悶著汗,趴在座位上,視線穿過暗褐色菱形的鐵窗格子,望向中庭、抬向天空,在雲霧捲繞的山巒背後,是怎樣的世界呢?那是印象中第一次感覺深刻的茫然,什麼話也說不出來,只能恍神發愣。
 
那時或許正準備著作文集訓,每周完成一篇比賽的命題練習。書也沒讀幾本,倒是抄了不少華麗佳句。像一個孩子試穿繡滿亮片、車工繁複的陌生禮服,顧影自憐,還自己打了聚光燈。想來呆澀,卻也因這一點點好奇與勇氣,讓我開始了文字冒險,打探更多黝深的礦坑。我人生第一首詩,正是寫於國中時期,一尾在餐桌上被刀叉切劃的煎魚的心聲。內容生嫩,不忍卒睹,但我能清楚記得當下寫詩的心情,一尾迷航的魚受困捕網,爸媽不知去向,眼淚消失在海洋,扭動掙扎,驚懼心慌,嘩啦啦被狠狠地拖拉上岸。一刀刀刮除鱗片後入鍋油煎,張著嘴,看不見血的顏色。
 
那竟像是研究所漫長的六月。師長朋友詢問詩集近況,我卻昏倦懶散,無心於此。百葉窗間細窄的縫,透出長而柔軟的光的絲線,由白漸黃,再由金變藍、轉黑,慢慢地把我綑綁。我蜷在床上靜靜望著,望著望到眼睛痠澀,彷彿就忘了。天花板上有蜿蜒的裂痕,不知從何開始,從何結束。像六月一樣卡在中間,裂不了,又好不了。這樣日夜輾轉於枕被,像一隻擱淺的魚,艱難地張口閉口仍堅持游到蒼白的海域。轉眼醒來時空錯亂,精神奕奕卻軀體乏力,是用意念在撐,在乾沙上殘喘。感受到內在一點一滴流逝,像潮浪捲去記憶的沙,留下一個個凹孔,碎散分離再也不回來。我感謝這樣的日子,誠實地衝撞無助與孤單,自己把自己消音。我創造,我徘徊,我躲藏,我穿越。是善良的天使輕撫我額頭:心裡還有些瘀傷,但一切會好。我可以靠自己,我有更好的說法。好好吃飯讀書,好好睡覺,好好散步。練習擺脫自造的纏擾與依附,變成一朵雲……
 
是年底整理詩稿,精神稍稍恢復,彷彿重遇青春期的高溫能量。從建中體育館上完游泳課出來,裹著一身消毒水氣味,頂著豔陽,腦中浮現某個句子,反覆推敲,雕磨,縮短又延長,思緒往復之中,整片操場捲起了褐黃沙塵,一波波翻湧而來,沙粒與草莖搔刮腳踝,我獨自穿越這小小風暴,視線迷茫卻含光……
 
這本詩集收錄高二到研究所的創作,約橫跨九年的時間。作品重新打散編排,意外發現每輯的數量頗平均。奔忙的日子裡有文字相伴,是幸福的事。只是偶爾對自己感到慚愧,詩的沉澱、包容與留白,像一種境界與修養,而我卻仍在詩之外跌撞擦傷。重讀過往詩作,悲喜交雜,波折起伏,近來我漸漸期許自己,保持輕鬆樂觀、清明寧靜的心境,儘管記憶的皮膚沾黏毛屑粉塵,前世或今生,我提醒自己覺察這微微的刺癢,是如何一層一層蒙蔽了澄亮的本心。若說詩是試圖穿越被假象包裹的迷障,深抵事物發燙的內核,那麼人生不也像一段寫詩的解謎歷程―發現祕密原來在自己身上?
 
世界是一場虛擬的遊戲,聲光燦爛,欲念起落,玩家們爭先恐後向前衝刺,掉入一個又一個深遂的迷宮。詩有時讓我感覺,儘管路途蜿蜒,誘惑重重,只要對自身真相的探索不停止、不執著假我布置的魅影幻覺,我們就在慢慢靠近一個美善的地方。詩作為一種溝通的媒介,並不真正抵達萬物自身。我相信萬物本自俱足,清澈的答案只有從內在探求,才能看見。寫詩或讀詩是一種取捨的練習,那更像某種生命隱喻:不沉淪,不耽溺,我可以賦予詮釋,也能夠輕輕放下。那樣的輕巧與優雅讓我十分嚮往。只是這過程必然布滿霧霾與棘刺,在難以捉摸的狀態中,或許疲憊,或許暈眩,但我們確實經歷過、留下了些什麼。只是遊戲結束,我們終究無法帶走,世間萬物我們並不真的擁有。
 
啊,有時想得深,話就說不清楚了。別忘了自己是一粒簡單而飽滿的溫泉蛋呢。生活光影迷離,有時耍賴調皮,無知犯錯,我慶幸自己總是受到眷顧。謝謝陳育虹、陳義芝、渡也、凌性傑、吳岱穎老師的推薦,謝謝美麗的蘋芬寫了如此溫暖而珍貴的序文。謝謝編輯佑驊細心的聯繫與建議。謝謝打鬧笑談、支持陪伴的朋友。故事未完,冒險待續,詩意是一瞬偶然的回望,在時光朦朧的水霧裡,還有小小的光點,靜靜守候,不曾熄滅。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445258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62
    • 商品規格
    • 21*14.8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