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演員──
戲劇角色扮演者;舞台行動執行者;
表演的實踐者;藝術的創作者。
作者朱宏章累積多年教學與創作的實務經驗,在從事表演工作三十年之際編寫此書,從近年的表演作品當中提出《台北筆記》、《Q&A二部曲》、《恨嫁家族》及《安平小鎮》四部作品為代表,分別含括了國際合作、翻譯文本、華文原創以及經典改編等不同面向的演出實務經驗。以上作品依照創作理念、學理基礎、內容形式、方法技巧、紀事分享等段落書寫,闡明表演創作時的應用技法,並在前述各段落小節當中,增補說明各項創作技法運用時所相關對應、相互支援的演員素養訓練。希望分享個人專業心得給表演的學習者、青年教學者參考。
本書另收錄作者在兩岸戲劇院校的學習經驗、教學經驗與觀察所得之〈兩岸表演教學概況〉,整理兩岸在表演教學實施上的異同,並延伸探討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與葛羅托斯基兩位劇場大師的表演體系以及對演員的建言。
戲劇角色扮演者;舞台行動執行者;
表演的實踐者;藝術的創作者。
作者朱宏章累積多年教學與創作的實務經驗,在從事表演工作三十年之際編寫此書,從近年的表演作品當中提出《台北筆記》、《Q&A二部曲》、《恨嫁家族》及《安平小鎮》四部作品為代表,分別含括了國際合作、翻譯文本、華文原創以及經典改編等不同面向的演出實務經驗。以上作品依照創作理念、學理基礎、內容形式、方法技巧、紀事分享等段落書寫,闡明表演創作時的應用技法,並在前述各段落小節當中,增補說明各項創作技法運用時所相關對應、相互支援的演員素養訓練。希望分享個人專業心得給表演的學習者、青年教學者參考。
本書另收錄作者在兩岸戲劇院校的學習經驗、教學經驗與觀察所得之〈兩岸表演教學概況〉,整理兩岸在表演教學實施上的異同,並延伸探討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與葛羅托斯基兩位劇場大師的表演體系以及對演員的建言。
目錄
【序言】從教室到舞台
第壹部分 表演創作歷程與演員素養訓練
作品壹 《台北筆記》
一、創作理念:信念價值的變與不變
素養訓練1:為何表演
二、學理基礎:關於平田織佐的劇場美學
素養訓練2:觀察生活
三、 內容形式:從《東京筆記》到《台北筆記》
素養訓練3:即興創作能力
四、方法技巧:從意識如何表演到不表演
素養訓練4:認識舞台行動
五、紀事分享:《台北筆記》排演歷程問答
作品貳 《Q&A二部曲》
一、創作理念:記憶的作用與意義
素養訓練5:個人日記呈現
二、學理基礎:寫實表演的運用
素養訓練6:建立角色功課
三、內容形式:於有限場景中鮮明表現人物
素養訓練7:從段落呈現到全本演出
四、方法技巧:處理角色年齡的幅度
素養訓練8:選擇角色臉譜
五、 紀事分享: 《Q&A二部曲》排演歷程問答
作品參 《恨嫁家族》
一、創作理念:呈現自信與自卑的混血
素養訓練9:再次審視自我
二、學理基礎:行為及動作的符號選擇
素養訓練10:肢體動作
三、內容形式:演員如何合理化編導者的構思
素養訓練11:在排練場與他人合作
四、方法技巧:獨白語言的處理
素養訓練12:聲音語言
五、紀事分享:《恨嫁家族》排演歷程問答
作品肆 《安平小鎮》
一、創作理念:面對共同的生命課題
素養訓練13:無實物練習
二、學理基礎:疏離與認同的表演處理
素養訓練14:目標與交流
三、內容形式:西方文本轉化與人物的再現
素養訓練15:探索各式風格美學
四、方法技巧:人物情感及語言處理的幾個面向
素養訓練16:從文本對話分析角色行動
五、紀事分享:《安平小鎮》排演歷程問答
第貳部分 兩岸表演教學概況
一、表演藝術教育的職責與特殊性
二、台灣表演教學概況
三、中國大陸表演教學概況
四、對照兩岸表演教學的實施特色
五、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理想戲劇學校藍圖
六、葛羅托斯基接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
【結語】教學與創作的折返跑
引用書目與參考資料
第壹部分 表演創作歷程與演員素養訓練
作品壹 《台北筆記》
一、創作理念:信念價值的變與不變
素養訓練1:為何表演
二、學理基礎:關於平田織佐的劇場美學
素養訓練2:觀察生活
三、 內容形式:從《東京筆記》到《台北筆記》
素養訓練3:即興創作能力
四、方法技巧:從意識如何表演到不表演
素養訓練4:認識舞台行動
五、紀事分享:《台北筆記》排演歷程問答
作品貳 《Q&A二部曲》
一、創作理念:記憶的作用與意義
素養訓練5:個人日記呈現
二、學理基礎:寫實表演的運用
素養訓練6:建立角色功課
三、內容形式:於有限場景中鮮明表現人物
素養訓練7:從段落呈現到全本演出
四、方法技巧:處理角色年齡的幅度
素養訓練8:選擇角色臉譜
五、 紀事分享: 《Q&A二部曲》排演歷程問答
作品參 《恨嫁家族》
一、創作理念:呈現自信與自卑的混血
素養訓練9:再次審視自我
二、學理基礎:行為及動作的符號選擇
素養訓練10:肢體動作
三、內容形式:演員如何合理化編導者的構思
素養訓練11:在排練場與他人合作
四、方法技巧:獨白語言的處理
素養訓練12:聲音語言
五、紀事分享:《恨嫁家族》排演歷程問答
作品肆 《安平小鎮》
一、創作理念:面對共同的生命課題
素養訓練13:無實物練習
二、學理基礎:疏離與認同的表演處理
素養訓練14:目標與交流
三、內容形式:西方文本轉化與人物的再現
素養訓練15:探索各式風格美學
四、方法技巧:人物情感及語言處理的幾個面向
素養訓練16:從文本對話分析角色行動
五、紀事分享:《安平小鎮》排演歷程問答
第貳部分 兩岸表演教學概況
一、表演藝術教育的職責與特殊性
二、台灣表演教學概況
三、中國大陸表演教學概況
四、對照兩岸表演教學的實施特色
五、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理想戲劇學校藍圖
六、葛羅托斯基接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
【結語】教學與創作的折返跑
引用書目與參考資料
序/導讀
【序言】從教室到舞台
我於1990年起開始參與台灣的劇場活動,那個時間正接續著八○年代小劇場運動的風起雲湧。在當時除了學生身分之外,我還曾先後參與人子劇團、優劇場的演員訓練,接觸了葛羅托斯基的貧窮劇場論述;之後在碩士班時期,有機會更深入認識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學說與其演劇技巧,到博士班期間則潛心探討史氏體系的教學方法。從各個表演課堂、工作坊訓練中獲得養分,再運用到舞台上創作實踐,從教室到舞台,是我個人邁向成熟與專業的過程。
自覺幸運,能夠長時間持續從事自己喜愛的劇場表演工作。回想起來,我首次站上舞台正式演出距今已有三十年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下來,始終要求自己必須在表演專業上保持精進。除了研讀博士學位期間曾中斷近兩年的演出工作之外,其餘的時間在自我期許下,每年皆參與了舞台或影視的表演創作,至今已經累積大大小小的表演作品七十餘部。另外還延伸了自己在劇場的創作觸角,嘗試導演創作,時至今日已有二十多齣舞台導演作品。
除了一方面持續劇場的創作之外,自身從事戲劇教學工作也有二十餘年。從早期曾經與國、高中生的教學互動開始,中間歷經和許多不同學系的大學生探討創作,近十多年則聚焦輔助主修表演的大學生、研究生提升專業能力。正所謂教學相長,身為表演教師除了給予學生叮囑與筆記之外,也從學生的進步與回饋中,再次被提醒身為演員的必要初衷。尤其近年來多次與昔日的學生同台演出,這是身為表演教師莫大的驕傲與財富。
累積多年教學與創作的實務經驗,我在從事表演工作三十年之際,通過編寫《表演創作與演員素養》的彙整,希望分享個人專業心得給表演的學習者、青年教學者參考。從近年的表演作品當中提出四部為代表,成為本著作第壹部分的主要內容,這其中含括了國際合作、翻譯文本、華文原創、經典改編等不同面相的演出實務經驗。這四部表演作品分別為:《台北筆記》、《Q&A二部曲》、《恨嫁家族》及《安平小鎮》。
以上作品依照創作理念、學理基礎、內容形式、方法技巧、紀事分享等段落書寫,來闡明表演創作時的應用技法。並在前述各段落小節當中,增補說明各項創作技法運用時所相關對應、相互支援的演員素養訓練。台灣教育部在定義「素養」的概念時,強調學習者能活用所學之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同時也能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如此的定義同樣適用於演員的素養要求。
各段落內容中所論及的演員素養訓練,同時也是我在常年授課時的十六項重要教學目標。期望經由舞台的表演創作、課堂的素養訓練,彼此雙向支持並補充完善,能夠更全面地闡述演員的各項素養與能力。為了進一步強化本書在表演教學上的應用價值,除了四部表演作品的創作歷程與相關素養訓練之外,於著作中增列第貳部分:兩岸表演教學概況。以我曾在兩岸戲劇院校的學習經驗、教學經驗與觀察所得,試圖整理出兩岸在表演教學實施上的異同,並延伸探討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與葛羅托斯基,這兩位劇場大師所給予演員們的建言。希望這些整理可以成為兩岸表演教學者參酌的基礎。
在此,感謝陳天愛小姐以觀眾的角度,針對四部作品排演歷程問答的段落,費心設計提問並協助整理訪談概要。感謝張如君小姐在全書初稿完成後,所回饋的調整修改意見。感謝尹懷君小姐於編輯時的協助。書寫工作在完成之際,尤其感恩並緬懷張仁里老師的教導與風範,是恩師的示範及影響,讓我知道如何成為演員與教師。
表演創作確實同時關乎演員的天賦條件與後天努力。既然天賦條件不是由人所能掌握的,那麼,就一起在後天的學習上多付出努力吧。由衷希望本書所分享的內容能夠提供助力及省思,同熱愛表演的人們彼此共勉。
我於1990年起開始參與台灣的劇場活動,那個時間正接續著八○年代小劇場運動的風起雲湧。在當時除了學生身分之外,我還曾先後參與人子劇團、優劇場的演員訓練,接觸了葛羅托斯基的貧窮劇場論述;之後在碩士班時期,有機會更深入認識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學說與其演劇技巧,到博士班期間則潛心探討史氏體系的教學方法。從各個表演課堂、工作坊訓練中獲得養分,再運用到舞台上創作實踐,從教室到舞台,是我個人邁向成熟與專業的過程。
自覺幸運,能夠長時間持續從事自己喜愛的劇場表演工作。回想起來,我首次站上舞台正式演出距今已有三十年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下來,始終要求自己必須在表演專業上保持精進。除了研讀博士學位期間曾中斷近兩年的演出工作之外,其餘的時間在自我期許下,每年皆參與了舞台或影視的表演創作,至今已經累積大大小小的表演作品七十餘部。另外還延伸了自己在劇場的創作觸角,嘗試導演創作,時至今日已有二十多齣舞台導演作品。
除了一方面持續劇場的創作之外,自身從事戲劇教學工作也有二十餘年。從早期曾經與國、高中生的教學互動開始,中間歷經和許多不同學系的大學生探討創作,近十多年則聚焦輔助主修表演的大學生、研究生提升專業能力。正所謂教學相長,身為表演教師除了給予學生叮囑與筆記之外,也從學生的進步與回饋中,再次被提醒身為演員的必要初衷。尤其近年來多次與昔日的學生同台演出,這是身為表演教師莫大的驕傲與財富。
累積多年教學與創作的實務經驗,我在從事表演工作三十年之際,通過編寫《表演創作與演員素養》的彙整,希望分享個人專業心得給表演的學習者、青年教學者參考。從近年的表演作品當中提出四部為代表,成為本著作第壹部分的主要內容,這其中含括了國際合作、翻譯文本、華文原創、經典改編等不同面相的演出實務經驗。這四部表演作品分別為:《台北筆記》、《Q&A二部曲》、《恨嫁家族》及《安平小鎮》。
以上作品依照創作理念、學理基礎、內容形式、方法技巧、紀事分享等段落書寫,來闡明表演創作時的應用技法。並在前述各段落小節當中,增補說明各項創作技法運用時所相關對應、相互支援的演員素養訓練。台灣教育部在定義「素養」的概念時,強調學習者能活用所學之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同時也能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如此的定義同樣適用於演員的素養要求。
各段落內容中所論及的演員素養訓練,同時也是我在常年授課時的十六項重要教學目標。期望經由舞台的表演創作、課堂的素養訓練,彼此雙向支持並補充完善,能夠更全面地闡述演員的各項素養與能力。為了進一步強化本書在表演教學上的應用價值,除了四部表演作品的創作歷程與相關素養訓練之外,於著作中增列第貳部分:兩岸表演教學概況。以我曾在兩岸戲劇院校的學習經驗、教學經驗與觀察所得,試圖整理出兩岸在表演教學實施上的異同,並延伸探討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與葛羅托斯基,這兩位劇場大師所給予演員們的建言。希望這些整理可以成為兩岸表演教學者參酌的基礎。
在此,感謝陳天愛小姐以觀眾的角度,針對四部作品排演歷程問答的段落,費心設計提問並協助整理訪談概要。感謝張如君小姐在全書初稿完成後,所回饋的調整修改意見。感謝尹懷君小姐於編輯時的協助。書寫工作在完成之際,尤其感恩並緬懷張仁里老師的教導與風範,是恩師的示範及影響,讓我知道如何成為演員與教師。
表演創作確實同時關乎演員的天賦條件與後天努力。既然天賦條件不是由人所能掌握的,那麼,就一起在後天的學習上多付出努力吧。由衷希望本書所分享的內容能夠提供助力及省思,同熱愛表演的人們彼此共勉。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