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聶氏重編家政學:穿越時空談教養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45
    35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從育兒、烹飪、衣著、交際、教育、養老與財政,用橫跨百年的家政傳統底蘊,教給您與下一代有教養的愉悅人生。

曾國藩滿女、清廷誥封一品夫人聶曾紀芬所流傳下來的家政之學,能夠給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家庭什麼啟示?就讓百年後的聶家孫女,帶領你穿越時空,發掘經典在生活中的大用。

「慈母育兒之功大於丈夫之濟世。」──聶曾紀芬,《聶氏重編家政學》

家政的古代意義本為家庭事務的管理。隨著時代的變遷,家政逐漸成為家庭關係及其事物的統稱。家政涉及家業、家法、家風、收支、教育、人與人的關係,乃至於家庭與親戚、朋友、鄰里的關係等。

本書分為兩部分,一是作者聶崇彬根據自身在西方生活多年的經驗,對曾祖母流傳之家政學所下的註解,並親身向新時代負責主政家庭的女性(與越來越多的男性)示範如何在生活中活用前人的智慧。二是全文刊登曾國藩滿女聶曾紀芬在光緒三十年出版的《聶氏重編家政學》刻本。全文共十二章,分類詳細,堪稱實用家庭生活指南。透過作者的親身分享,讀者將會發現許多清代時的家政條例從未過時,甚至還能與現代的教養理念起到相輔相成之效。

本書特色

【中西合璧穿時空】聶曾紀芬曾孫女親自分享融和了家學與西方生活經驗的治家之道
【經典史料重刊行】收錄聶曾紀芬於光緒三十年撰寫之《聶氏重編家政學》重新校對版

★曾國藩滿女、清廷誥封一品夫人聶曾紀芬所流傳下來的家政之學,能夠給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家庭什麼啟示?就讓百年後的聶家孫女,帶領你穿越時空,發掘經典在生活中的大用。

作者

聶崇彬

聶崇彬,祖籍湖南,生於上海。香港理工大學管理商業管理專業畢業。曾任香港酒店及上海廣告公司經理。移民美國後棄商投文,從2004年起在舊金山的《星島日報》擔任記者、編輯和專欄作家,曾出版《夢尋曼哈頓》、《行走美國》和《年華若水》等紀實文學。2004年加入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現為獨立寫作人。

目錄

前言 和曾祖母合寫的書
第一章 無近憂必有遠慮
第二章 調教他人的口味
第三章 紅塵僕僕衫為主
第四章 以態度透著修養
第五章 開源節流基本元素
第六章 敬老唯尊無疾而終
第七章 至高至尚家庭總理
第八章 好家教保後代優秀
後記

附錄一 聶緝槼簡介
附錄二 《聶氏重編家政學》

序/導讀

前言

和曾祖母合寫的書

作為聶家人,崇彬熟悉曾祖母崇德老人的故事卻要早過曾祖父很早很早,因為是她的奶奶老是在孫女輩前提起這位和自己相處了二十年的婆婆,給她做人的典範和榜樣。

崇彬的奶奶過世也很久了,但她慈祥的音容笑貌,至今令自己未能忘懷。從來沒見過奶奶發脾氣,忍讓是她展露的最好品格了,所以崇彬一直希望,瞭解一下能影響奶奶的人,也是聶家的精神領袖,親眼去看看崇德老人曾經生長的地方,瞭解一下聶家的規矩家訓文化和曾家之間,有多大的關係呢?

曾祖母曾紀芬是清朝重臣曾國藩文正公最小的女兒,按照湖南話,大家都叫她「滿小姐」。晚年號崇德老人。十八歲時由文正公親自選定,定親我們家,湖南衡山聶家,是個三代進士、兩代翰林的書香門第,被認為樂善好施,門風極好。她的婚事,由於文正公的染病、去世,一直拖到光緒元年九月二十四日才進行。那年曾祖母紀芬已經二十四歲,帶去的嫁妝中就有文正公發給她的家訓「功課單」。

二○一五年五月,崇彬開始走上整理和研究家族的文化歷史的軌道,第一個念頭,就是去尋根,為此她從美國來到了曾文公的湖南故居富厚堂。

富厚堂完全滿足了她內心的渴求;在尋根的路上並發現了崇德老人在近代史上還曾有過一本舉足輕重的出版:《聶氏重編家政學》。遺失了很久的崇德老人一本家傳的治家規矩,經過了風雲變幻,終於被崇彬海內外遍及搜索下找到了。越讀越驚訝與讚嘆。

清朝咸豐二年間出生的崇德老人,在光緒三十年長夏於浙江官書局出版的那本《重編家政學》竟然有太多太多當時的新觀念,和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女性文化遙遙呼應,讓崇彬看到世紀之前的前衛女性思想。

於是自己動了一個念頭,是否能夠「穿越時空」與曾祖母合著一本新書?以自己多年寫專欄時幽默風趣的西方都會女性觀念和筆調,重新與崇德老人在書中隔空交流,甚至將曾祖母當年所提到的規範,與自己在西方國家生活近二十年的所見所聞作比對,尋找到曾祖母前兩世紀所「先知」撰寫的新女性與新世代預言,早已不謀而合地出現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之中。

本書抓住女性最感興趣的育兒、烹飪、衣著和人際主題,來帶入頗沉重的教育、養老、健康、財政等主題。在看過一百多年來聶家的實踐後,只要有規有矩有章可循,執行有覺,一個趨精緻、有教養、頗愉悅的人生絕對屬於您。

試閱


【第一章 無近憂必有遠慮】

崇德老人語錄:

「教兒如讀書習字算格物之類,皆智育之最要者智育者心思上之教育開其聰明知識也。雖然,尤莫要於德育德性上之教育純是教人行善去惡,有德育以堅固其心堅固者外物不能移也。」

幼兒期的教育,是奠定孩子一生的根基,有兩方面是極其重要的,一是品格習慣養成,二是智力方面的開發,正所謂三歲定八十。

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教育有以下的目的:一,學習遵守法律秩序。二,處理好人際關係。三,養成勤勞的習慣。四,成為有品德的人。歷史學者胡忠信對康德的見解有補充評論,他說:學習遵守法律秩序是人類邁向文明的第一步,成為有品德的人是文明的目的。因為人類有著天然的使命,就是建立更美好的生活方式。

真正的教育未必是以今日人人看重的,灌輸知識、別輸在起跑線上,而是品格培養。如果把人生進程比喻一條寬闊的大河,那品格的養育就如同在大河兩邊都砌上牢不可破的堤壩,護佑著人生軌跡有序地前進,絕不會因突發的事件而泛濫成災。

「以發據其智慮恢張其能力擴充其好任俠之精神,孕育其愛國家之運量,凡世運進化之風潮,有不可驟而行之者焉,譬如築隄禦水,茍其基礎未固則轉眼而崩潰也,必矣故教兒童於初離繈褓之時,亦猶築禦水之隄也。」

所以崇德老人認為品格習慣培養甚為重要:

「品格者立品之格局,即人身模樣也。何以幼小即講品格,凡人立身之善惡,全系乎幼時品格之良否。凡事習至慣熟,久之遂成自然,若功時之習慣,其為力最大入骨亦最深,有至終身不改者。」

崇高的道德情操,是做人的楷模。為什麼從小就要培養高尚品德呢?因為一個人是否對社會有益,全在於孩提時代是否培養了優良品質。習慣成自然,自幼養成良好的習慣,對一個人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優良習慣一旦養成,便會刻骨銘心,受益終身而不改變。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也指出: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目前社會對孩子的溺愛有目共睹,曾看見在餐廳追著孩子餵飯,或是任由孩子喧嘩,當然還有隨地大小便,這些都是大人的問題,尤其是後者,孩子的忍受力有多少,家長最清楚,如果出門的旅程超出了預期的忍受力,那就給孩子戴上尿片,絕對無後顧之憂,也不需要花很多錢,然後第一時間在環境允許的地方換乾淨了,可以節約的用家裡的舊床單做成尿布,外包一塊塑料片,保證萬無一失。我兒子小時候,很喜歡為他打扮,那時候我媽媽從香港寄來很多朋友孩子穿下的舊衣服,有當時很稀奇的小牛仔套裝,但穿上就不能帶尿片了,那只有自己記著,到哪裡都要提醒他上廁所尿尿,提醒他不要憋著。

美國的Free Spirit 出版社出了一套書在美國家喻戶曉,很多學校用來做孩子們學習社交的教材,這套書回答了一個問題:長大後要在這個世界遊刃有餘,一個小孩需要懂得哪些文明社會的基本行為規則?具體來說就是以下三條:一,什麼是好的行為?二,怎麼和自己相處?三,怎麼和他人相處?

德國有一本有關兒童教育的書,十分流行,叫《披頭散髮的彼得》(Struwwelpeter):以很多詼諧的故事,來告訴孩子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他們最注重孩子的性格、品德培養,很多好習慣也是因為從小家庭教育的結果。

舉動之沈潛

崇德老人語錄:

「兒童舉動之良否,表一家教訓之善惡,故舉動之模範,最重者沈潛,最忌者輕躁,幼時一舉一動,即須養成謙讓溫和之風,若輕躁而不厚重,見人不知謙讓,性格不能溫和,則他人不咎,兒童之不良,只咎主婦之失教,動謂他家沒有家規。」

兒童行為的優良與否,反映出家庭教育的成敗,因此,培養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重在培養他們誠實、厚重、謙讓、溫和的精神,最忌養成輕浮、狂躁的陋習。如果見人不知謙讓、溫和,一味的輕浮狂躁,那麼,別人不會怪罪兒童本人,而是開口就說,母親沒有給他良好的家庭教育,甚至還因此看不起其整個家族。

爸爸曾經說過他小時候的一件事:那年冬天,十歲的他跟著大人去七奶奶家做客,身上穿的是家庭裁縫新做的皮襖,羊毛內裡,很暖和。哪知到了七奶奶家,他才知道是七奶奶的大壽,大人們打麻將,屋裡的爐子燒得紅紅的,但他不敢脫了皮襖,因為內衣太不登大雅之堂了,這不是普通的串門呀。他就這樣熬著,直到壽筵結束回家。

崇德老人主婦園丁之論:

「夫欲培養花草,必先擇佳土,選佳種,且厚加以肥土之料,而後可望萌芽之美。芽既萌矣,防風避雨,早夜看護,都有定法。迨枝葉漸長,苟有曲者必矯正之,有劣者必增美之,又時而暖之以日,時而潤之以水,不知費幾多心力,勞幾多辛苦,以保護其根基,始能發秀而結果。教育兒童亦正如是,當夫繈褓方離,應施之教育,前編盡之。及年齡漸長,使之入學修業,此時坐立言笑,一切遷善避邪之事,無一不須母氏約束之,督飭之。凡人見子女言行端正者,則必曰:他母必賢也,他家庭必嚴也「他母必賢也,他家庭必嚴也」不然他何以端正若此?又見其學業之優,則又曰:「他師必良也,他母必賢也」不然他何以精明若此。」

崇德老人以上這段話至今未過時。

有一篇很流行的文章〈沒有人會告訴你,你的孩子沒禮貌〉,文中說到:前幾天參加了一個婚宴,婚宴的桌上有一個孩子,那孩子很沒有禮貌,把轉盤轉得忽悠忽悠的。一席下來,家長沒有阻止自己的孩子,大家因為不熟悉也沒有阻止。但是在家長帶孩子去上廁所的時候,所有人都說:「這孩子真沒禮貌!」

文中還說:在中國,沒有誰會告訴你,你家孩子沒有禮貌,但是很多在場的人都會在心裡討厭你的孩子。―我們把這種「不說」當成了一種禮貌,禮儀之邦的俗語是「老婆是別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所以,自己的孩子自己教。

怎麼教?從小制定一些規矩,讓孩子遵守直到習慣成自然。這樣才能保證大起來不危害家國。最近在網上瘋傳一位北京大媽痛說旅行中遇到家長助長孩子不守規矩的行為的影片,在旅行團集體吃飯的時候,孩子拿了人家飲料,那是按人頭分配的。影片中大媽頗激動,理直氣壯的說:「今天你可以隨意拿別人的飲料,明天長大了,你也可以拿別人其他的東西,說得不好聽她是在鼓勵偷竊,如果孩子明天成了公務員,也隨便拿拿國家的東西,那就是貪汙犯罪。」所以,孩子就要從小教。

最近在臺北和好朋友一家出去吃火鍋,年輕媽媽對幼小兒子的教育令我衷心地讚賞。小孩子調皮,坐不住,媽媽沒有簡單地責備,而是用「請」對他提出要求,直呼名字:請你坐回去。盡顯了對孩子的尊重。當孩子不小心把餐廳的裝飾物弄掉了,媽媽讓兒子自己拿著掉下的飾物去找餐廳老闆道歉,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而且也看到了,真誠認錯和道歉會得到原諒的。當孩子並沒有做到之前的坐好的承諾,媽媽就執行了之前談好的條件,讓他換位子,不能再坐在他喜歡的婆婆身邊,讓他懂得,不遵守承諾就必須承擔後果。而這時候,坐在旁邊的婆婆和爺爺一點也不介入媽媽的管教,任由孩子被罰。

我在旁邊由頭看到尾,由衷地在心裡讚嘆了一句:好家教啊!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571698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2
    • 商品規格
    • 14.8*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