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台灣建築發展歷程的入門寶典
第一本有系統論述,橫跨數萬年的台灣建築史
六個建築時期.近20萬字.600多張圖片 精彩剖析
▲台灣三位重量級知名建築教授共同策劃與執筆
▲大專院校建築相關科系學生、研究人員必備參考書
▲對建築、文化、藝術、歷史等領域有興趣者之絕佳工具書
台灣目前的建築史料豐富,但為了讓文史、藝術、文化、建築、空間、文化資產等領域的學生、學術或社會人士得以擁有較為周全且正確的建築基本知識,三位在建築界學有專精的研究學者決定以個人的專長為基礎,分工負責;以時間為縱軸,分為南島、荷西、漢式、西式、日式、現代建築六個時期,不但簡要回顧台灣建築的歷史發展與特色,還針對目前台灣建築的問題提出精闢的見解與探討,是一本既完整又扎實的建築史書籍。
目錄
前言
導言
第一章:南島建築
壹、高山族群的建築
貳、平埔族群的建築
第二章:荷西建築
壹、荷西的統治背景與歷程
貳、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統治期間的建築
參、西班牙菲律賓都督府統治期間的建築
第三章:漢式建築
壹、漢式建築
貳、閩東傳統建築
第四章:西式建築
壹、清末西式建築
貳、日本時代西式建築的運用
第五章:日式建築
壹、日式木造宿舍
貳、日式神社
參、日系佛寺與武德殿
肆、日本古典式樣新建築
第六章:現代建築
壹、日本時代的現代建築
貳、戰後至1990年代的現代建築
參、當代建築
餘論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序/導讀
前言
台灣自古以來,便因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而吸引了許多人類的湧入,並先後建構出豐富多元的建築物群。
建築物群為了解人類生活或歷史文化的主要物件之一,其形態與構件通常是歷史、考古、人類、建築、藝術、文學、民俗、文化資產等領域的基本知識之一。基於認知上的需要,台灣大約自18世紀中葉,開始有數位行政官員從事平埔或漢人建築形貌及功能等記錄或記載工作;到了20世紀初,有部分的教學、文化或行政人員投入建築知識的研究、著作或編輯工作,原先以台灣建築的類別及歷史發展為主;至1970年後,因國內經濟品質的提升,而有許多的建築學者投入建築專業的普查或個案解析;1982年起因「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布施行,而吸引許多文化資產相關人員,以從事地區或個案的建築歷史、物件背景及保護的研究為主。
台灣目前的建築史料雖然尚稱豐富,但是為了讓文史、藝術、文化、建築、空間、文化資產等領域的學生、學術或社會人士得以擁有較為周全且正確的建築基本知識,三位建築學界的學術研究者在經過商討之後,決定以個人的專長為基礎,分工負責不同的時期與族群,以共同完成一本既完整又紮實的書籍,稱之為《台灣建築史綱》。
本書以台灣領土為研究範圍,包括:台灣島、澎湖群島、金門(含烏坵)、馬祖,以及台灣島邊緣的綠島、蘭嶼、琉球嶼等島嶼;為了描述上的方便,統稱之為「台灣」。
本書的內容架構,以台灣建築的演變為基準,原本計畫包括史前建築等七個建築時期,但因史前建築資料尚有不足之處,只能暫時略過,其它六個建築時期依次為:
第一章:南島建築
第二章:荷西建築
第三章:漢式建築
第四章:西式建築
第五章:日式建築
第六章:現代建築
在描述上述六個建築時期前,先簡要介紹與台灣建築有關的背景資料,包括:台灣的自然與聚落環境、史前與歷史發展、建築的著作、建築的知識種類、台灣建築的物件等五節;於描述各建築時期之後,再簡要回顧台灣建築歷史發展的特色及目前台灣建築領域的問題,以做為本書內容的初步回想與今後的思考。
負責撰寫本書的三位建築學者及其所負責的章節依序如下:
林會承:導言、南島建築 ∕ 平埔族群的建築、荷西建築、西式建築 ∕ 清末西式建築、餘論
徐明福:南島建築 ∕ 高山族群的建築、漢式建築
傅朝卿:漢式建築 ∕ 閩東傳統建築、西式建築 ∕ 日本時代西式建築的運用、日式建築、現代建築
上述由徐明福教授所負責的部分,其中「高山族群的建築」一節係由許勝發所撰寫;「彩繪」小節,由蔡雅蕙所撰寫;其餘各章節由各學者自行撰寫。
本書各章節的架構、內容、標點符號、圖面、照片等,除了少數的用字統一調整之外,其餘皆由各撰寫者自行決定。
希望這本書能受到教育界、學術界、文化界的喜愛與重視。也謝謝張尊禎小姐的編輯工作、許書惠小姐的文字校對工作,以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與遠流出版公司的協助出版。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