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與情緒相伴的新生活提案:11個練習,讓你在憂鬱、焦慮、憤怒、孤單時拿回主動權
練習「尊重自己的感受」,嘗試與自己的生命困境和解。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生活中,我們都難免產生負面情緒
你可能也有過這樣的念頭:
活著好累,連呼吸的力氣都沒有⋯⋯
憂鬱彷彿永不散去的烏雲,好像再也無法快樂了。
你需要時間來慢慢消化,也別忘了對自己說聲:「你辛苦了!」
一想到就緊張得無法思考、眼前一片空白。
越去想就越焦慮的感覺,讓你反覆煎熬,更加難受。
請你反其道而行,停止思考,先做再說吧!
太可惡了!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不公平、不合理的感受累積而成的憤怒,卻時常無處發洩。
請你接納生氣的自己,正視怒氣的背後,其實是沒有被滿足的渴望。
我的歸屬在哪裡?好像沒有一個屬於我的地方。
孤單常在不知不覺中悄悄來訪,寂靜的空氣讓人窒息。
發覺生命中的歸屬,體悟生活不是每一刻要與人共享,也不用都要獨自面對。
情緒,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也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練習「尊重自己的感受」,嘗試與自己的生命困境和解,
某一天,你會突然發現,你比想像中更堅強。
目錄
推薦序
希望能讓所有人身心愉悅的一份禮物 王正旭
曾以為與我不相干的,我們卻成為好朋友了 眼球先生
我們的生命故事
信心的力量 是最好的醫治—惠敏
謝謝你,最後一次陪伴我—子勛
路還在走—北辰
憂鬱
活著好累,連呼吸的力氣都沒有⋯⋯
焦慮
一想到就緊張得無法思考,眼前一片空白
無意義感
這輩子,感覺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
人際困擾
為什麼總是被誤解?要怎樣做別人才會懂我?
憤怒
x!太可惡了!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壓力調節劑
孤單
我的歸屬在哪?好像沒有一個屬於我的地方
沒自信
一定是我不夠好!
恐懼
我做不到,我受不了了
接納共存
我就是我,不會跟別人一樣,也不用跟別人一樣
創傷後成長
某一天,我突然發現,我比想像中更堅強
序/導讀
【推薦序】
希望能讓所有人身心愉悅的一份禮物 王正旭
人生在世,我們每一天、甚至每一刻,都在不同的身心情感水域中載浮載沉。生理的不適大多數可察覺、被檢驗、診斷,然後尋求醫治;但是心理的不安,即便感受到,也不容易面對、審視,或尋求協助。
這本書的誕生,來自於癌症希望基金會榮譽董事、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榮譽流行病學教授李明瑱。
明瑱老師多年來鑽研癌症與營養生活習慣的關係,同時也是相關機構的義工,她接觸許多癌友,同理癌友面對的疼痛與哀傷,因而結合東西方哲學思考、設計完成並出版了《10堂愛與療癒的體驗課》一書,以期協助癌友面對悲傷、進而改善心靈。
然而,面臨失去、壓力、傷痛、挫折⋯⋯這些不僅是癌友的人生經歷,也是身而為人難以避免的情感記憶,甚至可能深深影響各人的生命樣貌。
癌症希望基金會在明瑱老師的首肯及殷殷期盼中,依著她的原創精神,在如何出版社協助下,促成了本書的付梓,希望能協助所有病友、家人朋友突破身、心和社會環境的難處。
本書四位作者,各有心理、藝術、文字專業,他們在癌症病友、癌友家屬的角色經歷了人生的失去、傷悲,不過他們真正最大的共通點,是藉著從經歷及轉念、成長過程中,將癌化成愛,並且成為助人者。
謝謝他們在書中的分享與創作,有助於讓更多人可以坦然面對身心的挫折。從這本書中,我們也認識到,原來所有經常被認為屬於負向的情緒,竟是如此的正常及正向,關鍵就在於如何轉換念頭。
啟於癌,化成愛。期待這本書能乘著明瑱老師和癌症希望基金會的關懷之翼,並且成為一份帶著愛的禮物,把愛傳出去。
(本文作者為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基隆長庚醫院腫瘤科醫師)
曾以為與我不相干的,我們卻成為好朋友了 眼球先生
「嗯∼是個常常聽到但又感覺跟我不相干的名詞。」
「感覺一得到就會蠻嚴重的吧!?」
差不多就是這樣的念頭,在我心裡約莫停留了數十年之久。然而,人生無常,老天爺寫的劇本終究是我等凡人難以捉摸的啊!當故事的轉折這次降臨在我身上,我也就必須擔綱起劇中的腳色了。
幾年前的某個中午,一頓輕鬆的用餐後,我們陪同爸爸到醫院看報告,醫生拿出了一張我從未見過的腫瘤片子,他平靜地說:「這腦部腫瘤有3.5 公分,明天就準備住院開刀。」
沒搞錯吧?也太讓人措手不及了!當時,我們唯一能準備的,就只有回家收拾生活用品了。完全沒給我們時間反應那些擔心害怕、焦慮複雜的思緒。
畫面一下子跳到開刀前的幾個小時,我和爸爸待在病房裡看著電視,聊著聊著,他忽然說到即將離開這世界的心情。我急著糾正他別想太多,並快速轉移這沉重話題,而當時強顏歡笑下的刺痛,至今我依舊印象深刻。
如果說,爸爸是這齣「人生劇展」的男一,那我應該就演男二吧!接下來的時光,就是跟爸爸與癌症相處的揪心歲月了。這不到兩年的時間,一家人共同體會了很多,難過當然比快樂多得更多。
而今,爸爸還是會不時地出現在我夢中,而每次他出場的模樣,都不是生病時的樣子耶,這是殘酷現實中的溫馨片刻嗎?這代表著我跟癌症的徹底分手嗎!?
在一次跟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連瓔姊的聊天中,我提到了當時陪伴父親時,用創作點綴生活以及腦海中的一些想法。
我們聊得很開心,後來更促成了一連串療癒癌友的藝術創作,如今,這本書很難確定是我們的第幾號作品了。但唯一確定的是,它已成為了我發自內心,並且會一直持續做下去的事。
(本文作者為跨界藝術家)
試閱
活著好累,連呼吸的力氣都沒有……
熱愛工作的Ann,好不容易在職場上嶄露頭角,卻在這個節骨眼罹患乳癌。
不想改變工作節奏的她,先尋求中醫治療,但沒想到腫瘤並沒有好轉,她只好轉向西醫治療,卻需要長期住院。雖然老闆想幫忙,提出調整分工的建議,但是Ann 不想讓同事知道病情,因此決定辭去工作。
在家人與男友的陪伴下,Ann 接受了乳房切除手術,並開始進行化療。化療期間按表操課的生活讓她找不到重心,往返醫院及家,只剩下了治療、吃飯、睡覺⋯⋯以前喜歡聽的音樂、喜歡吃的美食,對她都漸漸失去吸引力。
更讓她沮喪的是,胸前的疤痕持續提醒她那消失的乳房⋯⋯Ann 變得很討厭自己,覺得現在的自己只會成為別人的負擔。
最後,捨不得拖累男友的她,向男友提出分手。沒想到, 男友沒有想太久就答應了。即便不意外,Ann 也無法釋懷,相識多年的他居然毫不眷顧地離開了。
隨著生活中每一個面向都大不如前,Ann 開始感覺到「生活中只有治療,這樣活著幹什麼?」「好像再也快樂不起來了⋯⋯如果能早點解脫就好了!」
漸漸的,她不想要繼續吃藥,也不想復健⋯⋯
這一場突然其來的疾病,不只奪走了Ann 的健康,還奪走了她曾經擁有的快樂,甚至是繼續往前走的動力。生活彷彿戴上了灰色的濾鏡,變得好黯淡、好無望⋯⋯
憂鬱,是一種「沒有辦法感受到快樂」的狀態,就像一片烏雲,蓋住了陽光。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在生命中體驗過。可能是遭遇過生命中的重大轉變,例如痛徹心扉的分手、意外失去家人、丟了工作、或被迫轉學。也可能是得了重大疾病,知道時間所剩不多、視力正在退化,或是骨折、肌腱損傷,不能在運動場上揮灑青春汗水。
憂鬱也可能發生在生活中不順的每個時刻。工作壓力太大,沒有時間休息;不喜歡自己念的科系,感到鬱悶;遭遇了挫折,卻沒有管道抒發。
憂鬱,往往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在每一次大大小小的事件中埋下了種子,我們便會逐漸感受不到,生命中曾經擁有的快樂。
有些時候是生理因素的影響。當我們的神經迴路產生異常,大腦的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異常時,我們便無法輕易控制不好的心情。癌症敲門時,憂鬱更是會從內心深處擴展到每一天的思緒中。只要一想到,人就會憂鬱起來。憂愁隨著血液流竄至全身上下,而大腦,也被占據了。
「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活?為什麼是我?我可以不要經歷這些治療的苦痛嗎?人生,為什麼這麼辛苦?還會有人需要我、愛我嗎?」
經常找不到答案,我們可能會開始絕望,開始放棄。當憂鬱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主角時,我們也會只想到負面的事情了:「世界就是這麼悲慘⋯⋯」「我就是這麼悲慘⋯⋯」「是不是放棄比較容易⋯⋯」
憂鬱,有時是不知不覺來襲, 就算發現了卻無法自拔⋯⋯傷心鬱悶的日子,該怎麼過下去?
親愛的,你也曾經陷入憂鬱的低谷嗎?
無法感受陽光的溫暖,淚水像關不起來的水龍頭⋯⋯你可能曾經聽別人說過:「看開一點。」但是這些人大概一點都不了解憂鬱的感覺。
如果能夠隨時開心起來,誰不想要呢?其實憂鬱就像是心理層面的感冒,每當憂鬱出現,就代表我們需要更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也許,你正在遭遇重大的轉變,也許你累積了滿滿的壓力,這些痛苦、負向的力量,已經遠遠大過生活中的美好感受了。
憂鬱並非少數人才有的情緒,根據統計,每年約有40 萬人因為憂鬱情緒而就醫。當我們遭遇不愉快的經驗,像是罹癌、分手、失落、重大失敗,就有可能產生這種感覺。會有憂鬱的情緒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和抗壓性,是沒關係的!
憂鬱的你,一點也不脆弱。
想想看,如果因為生命的某些經歷,像是失去了親朋好友,得放棄自己的興趣、覺得世界很不公平。和別人比較起來,就是覺得自己運氣特別不好、特別悽慘,這時候我們還有可能往好處想嗎?
所以,面對憂鬱的第一步,我們可以先嘗試正視自己憂鬱的事實。不需要感到羞恥,要勇敢地對自己說:「現在難受的我們,真的辛苦了。」
你一定試過很多的努力,為了讓自己開心起來;一定曾試著要一個人面對,不想造成別人的負擔。
給自己一點時間,就算沒有開心起來,也沒關係。生命中所有的傷痕,都需要時間慢慢地療癒,慢慢地梳理。
如果憂鬱來自失去,我們便需要學習道別過往。因為生病而改變的生活,會有好多的捨不得,需要經由整理、放下才能放手。因為分手而感到的痛苦,需要梳理這段關係中的愛與恨,最後學習其中的得與失,讓我們成長。如果憂鬱來自不順遂的生活,我們也需要看見自己是如何被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影響?這些事情是怎麼強化了我們的憂鬱?我們又如何因為這些事情,而再也看不見生命中的其他美好?
找一找憂鬱的來源,會幫助我們更認識自己。就像是對一綑纏成一團的毛線球。為了要把它解開來,我們要一層一層的抽絲剝繭,才會更清楚的看見憂鬱的樣貌。
看清憂鬱的自己,也看清受苦的自己。有一天,我們才知道,我想要的生活會長成什麼面貌。
我們的生命中一定有喜樂、正向、和成功的時刻。只是被埋在好深好深的地底下,不費一番工夫,找不回來。但是也許我們只需從一個細微的地方開始,先從小行動,再如滾雪球般慢慢擴大。每天只要多做一件讓自己開心的小事情,慢慢累積,也許改變會慢慢發生。
當然,這並不容易,一個人面對更不容易。我們可以找真正能陪伴的好朋友、親人或老師、甚至是專業者協助,陪伴我們一起經歷憂鬱。願意停下來等我們的人,知道憂鬱需要時間的人,會是最好的良伴。
面對憂鬱,沒有辦法加快速度面對,只能細細感受,接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可能。也許,憂鬱來自於我們無法向過去曾經的美好告別,迎接新的世界。所以,雖然現在生活仍讓人鬱悶、難過,有沒有可能適時將我們的心思分配到各式各樣不同的事物,也讓自己願意接納所有的好與壞,看見新的苦悶、也看見新的美好呢?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憂傷的靈使骨枯乾。」—《聖經箴言17:22》
「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曾國藩文集》
回顧心情的生理時鐘
現在讓我們一起回顧自己的心情。
昨天一整天,從一早起床到晚上睡前,你做了哪些事情?哪些時間,你覺得心情比較輕鬆愉快,或是比較平靜呢?請拿出亮色系的銀光筆或色筆,在附圖的時鐘上,把愉快和平靜的時段塗上顏色。
辨識影響我們心情的事件
畫完以後,我們可以看見你一整天的心情色卡。
你的一天,是整片的繽紛,還是沒有顏色、白茫茫的呢?這些帶著顏色的時間裡你在做什麼?是什麼讓這個時段有著繽紛的色彩?沒有顏色的時光,又是什麼樣的滋味?
請用以下的表格,將每個有顏色、沒有顏色的時段,分別做的事情記錄下來。當你開始細細觀察自己的生活,便會逐漸發現,其實憂鬱的心情、開朗的心情,是每天每刻、大大小小的事情所累積下來的。
沒有顏色的區塊,可能是重複出現,會讓你心情低落的事件;有顏色的區塊,則代表的是能讓你開心的事情,也可以說是讓心情好轉的魔法哦!
找出適合自己的特效藥
讓我們繼續將注意力放在能讓你心情好轉的魔法上。
請你進一步發想,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例如唱一首喜歡的歌、吃一頓美食、和誰聊天,也會讓你感到愉快呢?
彙整以上所有想到能幫助你心情好的事情,運用後方表格,將你覺得隨時都可以做,甚至現在馬上可以做的,把它寫在「情緒普拿疼」的欄位中,他們會是你隨時止痛的好幫手,可以讓你對壞心情做急救!
覺得比較需要一個空間、時間才能做到,但是可以天天做的,就把他寫進「心情維他命」,讓我們像吃維他命一樣,天天保持好習慣!
為每一次的美好時光種下種子
現在,你得到了專屬於你的心情處方簽。當憂鬱情緒瞬間湧上,不知該如何是好時,趕緊拿出急救的情緒普拿疼,舒緩壞心情的不適;而平時我們也要持續服用心情維他命,做些會感到開心有意義的活動來維持心靈的健康。
讓我們開始施展轉換心情的魔法吧!只要你在一天中,服用了一次維他命或普拿疼,就請你拿起畫筆為下頁的一朵花塗上顏色,期待這個花園有一天會綠意盎然!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