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回望

  • 338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被歷史長河所裹挾的細節,在這本書中,如涓涓細流般重新被找了回來。」──毛尖(作家)


我母親說:你爸爸從不講自己的痛苦,總是講別人的事,
說一切已經過去了,不能再講了,很多人都死了……

那年他父親28歲,是共產黨諜報員;母親20歲,復旦大二生,一心想去北方革命。
年輕的他們凝視著前方的人生,彷彿無一絲憂愁……
37封信、56則筆記和幾張證件,
他對照母親的記憶,重新探索父母年輕的過去。
因為再鮮明的記憶也終將消逝,除非我們「回望」。
一部關於父母的回憶之書,留住一段幾乎被遺忘的歷史。

 ▌ 豆瓣年度文學好書.金宇澄《繁花》之後首部新作 ▌
特別收錄∣140餘張老照片.8幅全彩書信物件.拉頁對照年表


「如果不是父親去世,我不會寫這部作品。」
二○一二年,金宇澄藉長篇小說《繁花》裡千餘個「不響」在文壇炸響一地驚雷,滿紙滬語構築一卷老上海的清明上河圖,叫響「小說界的潛伏者」稱號,也催響了王家衛的下一部電影計畫。隔年,當小說界的潛伏者不再潛伏,人們等著他再說下一個故事時,曾是中共諜報員的老父親卻帶著滿腹祕密去世,那些早已湮沒在歷史塵煙中、來不及追問的家族過往,透過父親留下的筆記殘稿、昔日友人親屬退還的一疊信札,在金宇澄眼前逐一清晰起來,而其中記錄的許多事,就連母親也不知道。父親離世後,他陪伴母親翻看老相簿沉澱情緒,舊影紛繁,牽起綿綿無盡的話頭,母親的口述引領他走進時光深處,藉大量書信、筆記、相片及史實材料,眺望父母和屬於他們的那個時代。

一部關於父母的回憶之書,留住一段被遺忘的歷史
盧溝橋事變、淞滬會戰、大平洋戰爭爆發……,歷史震盪改變了一代人的命運,包括金宇澄的父母。出身古鎮黎里破落地主家庭的父親,青年時代親見吳江淪陷,愛國的滿腔熱情催逼他加入共產黨地下情報系統,期間鋤殺汪偽漢奸,受佐爾格案牽連入獄,對自己的事總是閉口不言。母親是上海虹口的銀樓千金、復旦大學學生,生活優渥無虞,心卻被戰亂緊緊牽繫,渴望去北方參軍革命。他們在日本投降的那年相遇,在新中國成立的次年結婚,雙雙入市總會工作,而後卻受潘漢年案牽累,一直到一九六六年文革抄家再掀波瀾,他們的一生始終和歷史緊密地嵌合在一起。

從日軍侵華到文革前夕,這本書記錄了那個動盪年代,兩個年輕人如何應對他們的時代,經歷血與犧牲,接受錯綜複雜的歷史宿命,從青春直到晚年。《回望》是一紙家族回憶錄,也是近代史的一記私人注腳,如作家小白所言:「這是一部關於父親和母親的記憶之書,由於他們勇敢地投身歷史之中,他們的記憶也就成了歷史本身。」書裡展現了個人記憶的價值,藉豐富的材料鏤刻細節,讓歷史變得觸手可及,也將歷史隙縫中幾乎被遺忘的部分顯露出來。

「《回望》就是翻鬆,歷史一經翻動,
時代的聲音光影,和它施予人的影響就會顯露一二。」
──金宇澄


再鮮明的記憶也終將消逝,除非我們「回望」
「看楊德昌的電影就會想到我爸爸。」金宇澄記憶中的父親是寡言的,對早年的地下工作始終保持緘默,後半生都在寫交代材料中度過。一生在革命理想中受盡命運擺弄的父親,晚年常伏在案前看《廿四史》,那時的他「已無法再次尋找年輕時代的神祕未來,只能在放大鏡下,觀看密密麻麻的過去。」幾年之後,金宇澄在父親留下的筆記殘稿中走進舊時代,觀看他們所經歷的一切,赫然發現彼此有過相似的經歷。「我常常入神地觀看他們的青年時代,想到屬於自己的青春歲月。」回望父母過去,彷彿也重新審視了自己。

若非此書,這些故事都將被塵封,隨著上一輩人的記憶漸漸模糊消散。「人的全部印象,連帶記取他的活者本身,全都消失後,才是真正的死亡。」金宇澄記下這些快要消散的記憶,使之凝固於紙面,是回望父輩歷史,尋找自己的根脈,也是留住「幾代人回憶、探尋的總和」,因為再鮮明的記憶也終有消逝的一天,除非我們「回望」。

「文學常是無力的,好東西都爛在肚子裡。
記憶鮮活,也隨風而逝,如果我們回望,留下樣本,是有意義的。」
──金宇澄


一段歷史,三種視角,以「非小說」展現高超敘事技藝
《回望》寫於《繁花》之後,實則亦可視為《繁花》的前傳,兩者共同構築老一代的上海形貌。但與《繁花》不同的是,金宇澄的敘事技藝再上翻一層,運用三種不同視角,剪裁大量書信引文及史實材料,以「非小說」的形式付諸筆端,輔以老照片及舊文件,使記憶中的人事紛然躍於紙上,為文字敘述提供可靠的證據及無言的注解。

在本書的開頭及結尾,金宇澄先勾勒父母生平,後將自己與父母的年輕歲月兩相映照作結,第二章則透過書信、日記、筆記及各式材料的擇取拼貼,梳理父親傳奇的一生,和第三章母親的口述生平形成對照。三種敘事,繁複漫漶的記憶層層交織,不僅彼此呼應、互作補充,也透過記憶與材料無法嚴絲合縫特點,刻意保留局部的不一致,呈現「在場感」,更添真實。除描述父母的主線外,旁斜逸出記錄周遭人事的片段故事,草蛇灰線,處處留下引人深思的枝節線索,在父母年輕的身影後投射出一整個時代,父母的記憶也就此填補了過於倉促粗糙的歷史,將其中常被忽略的一面光照顯影出來。

作者

金宇澄

曾名金舒舒,一九五二年生於上海,祖籍江蘇黎里。

小說家、《上海文學》執行主編。台北國際書展大獎、Openbook年度好書獎、中國好書、魯迅文化獎、施耐庵文學獎、華語文學小說家獎、茅盾文學獎得主。

著有長篇小說《繁花》、隨筆集《我們並不知道》、中短篇小說集《迷夜》,及作品選輯《金宇澄作品選輯:輕寒‧方島‧碗》等。

目錄

給臺灣讀者的話
我的父母
黎里.維德.黎里
上海.雲.上海
我們回望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964146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6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