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打造超人筆記:科學增強記憶、梳理思維、能力攀升的全流程筆記法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7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記錄→提取→整理→搜尋→應用
5步驟做出好找好用的重點串連長青筆記


你是否還在一成不變的筆記方式中掙扎?
打開這本超人筆記術,
讓你的學習、解題、創作、技能提升,速度和效率齊飛!

上課不再漏抄記|寫完筆記不會忘|整理過後超好找|打開筆記立可用

*掏洗、整理、融會資訊,快速查找應用
*閱讀、學習、問題解決,流水分解10倍省力
*結構、重組、串連,創意工作高速產出靈感

學完這一套,複製超神筆記力!

本書能解決你長久以來的筆記困擾:
◎ 低效率:摘要重點不夠快速,記錄雜亂無章,整理耗時費工。
◎ 不好找:筆記散落在不同本子和軟體,查找麻煩,容易搞丟。
◎ 沒整理歸納:標籤分類混亂,知識無法融會貫通。
◎ 形式單一:無法應對不同場合、不同目的、不同知識的需求。
◎ 應用差:筆記之間不能串連,無法有效應用和分享。
◎ 知識整合困難:各種類型資訊難以統一整合,學習心得無法多元應用。

超人筆記法的特色:
◎    解構筆記學:蒐羅多數人的筆記痛點大數據,反向建立合理、便利、科學和高效的筆記流程。
◎    5大革新流程:記錄→提取→整理→搜尋→應用,順滑歸納學習重點,有效釋放學習壓力。
◎    融合人類自然學習機制:從日常生活中拆解大腦運作機制,筆記流程10倍省力。
◎    卡片筆記+Logseq:運用科技工具串連關鍵字、匯集多元領域,讓知識的提取和搜尋變得簡單,並創造出永恆翻新的長青筆記。
◎    多情境適用:無論是上課、讀書、開會、創作、學習新技能、寫劇本,抑或是探索未知,一套流程便可應對眾多場合。
◎    實用攻略:迅速找到你所需的資訊、收集散落各處的重要語錄,並能快速將筆記轉化為具體成果。
◎    創意工作流水線化:分解和重塑創作流程,將筆記和工作模板化,為你的創作靈感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

AI時代需要全新的筆記哲學:
◎ 筆記的意義不僅是記錄,它是我們解決問題的神器,讓我們能更有效地整理、組織和運用資訊。
◎ 對於筆記感到困惑,往往是因為我們受困於不適合大腦運作機制的傳統筆記方式。
◎ 大腦無法同時記錄和整理筆記。兩件事必須分開,大腦將會運作得更為暢順。
◎ 筆記方法可以流程化,透過科技工具輔助,筆記可以分成記錄、提取、整理、搜尋、應用五個步驟。
◎ 無論是單一領域、跨領域的問題,都可以靠筆記挖掘和整理,找到答案。
◎ 經過淘洗、重組、串連的知識,筆記可以實現電子化、雲端化、網絡化,知識更容易重複提取應用。

讀過本書你將——
◎ 創建屬於你自己的高效能筆記系統。
◎ 學會多種筆記策略,應對各種不同的使用需求。
◎ 利用科技工具,把筆記與學習結合,提高知識輸入輸出效率。
◎ 輕鬆建立持續更新的知識筆記,創造你自己的長青筆記庫。

作者

xdite鄭伊廷


14年程式設計師、8年創業者。世界等級黑客松首獎得主。
多本暢銷書作者。

Growth Hack這樣做
台灣 2016金書獎
PCuSER/創意市集2016

閃電式開發
PCuSER/創意市集2019

打造超人大腦
商周出版2019

遠距工作這樣做
PCuSER/創意市集2020

打造超人思維
商周出版2020

打造超人學習
商周出版2022

相關著作:《打造超人學習:科學打造智商10000的自學超能力》《打造超人思維——智商如何從100提升到1000》

目錄

目錄

前言  打造超人筆記緣起

第1部 高效筆記的祕密

第1章 筆記的五大法則:記錄、提取、整理、搜尋、應用

 ■ 90%筆記術都有同樣的重大誤區

 ■ 讓大腦停止手忙腳亂的筆記術

 ■ 利用筆記術進行減壓學習

第2章 記錄

2-1 筆記的速度與效率:分開「記錄」與「整理」

2-2 隨手記:區分「稍後閱讀」與「稍後行動」

2-3 上課筆記:解構學習重點,提升吸收效果

2-4 讀書筆記:三步篩選、深度理解、快速掌握關鍵

2-5 會議筆記:有效記錄討論內容,提升會議效率

2-6 練功筆記:學習任務化繁為簡、打造私人葵花寶典

本章小結

第3章 整理

3-1 提取:利用生活神奇技巧將線索轉化為易於檢索的資訊

3-2 借力使力搭配大腦科學:將資料整理成易於消化且不易遺忘的知識

3-3 總結與歸納:知識收納跟你想的不一樣

3-4 整合、應用、改進:萬向筆記應用,源源不絕的創新靈感

第2部 創造永恆實用的筆記系統

第4章 卡片筆記法+軟體實戰:從基礎到高級,打造強大的筆記系統

4-1 卡片筆記法的成功祕訣:發散、精簡再深化

4-2 卡片筆記法一般流程(使用Word示範)

 ■ 書籍卡片筆記

 ■ 上烹飪課(海鮮食材處理)的流程卡片筆記

4-3 卡片筆記法高級流程版(使用Logseq示範)

 ■ 日誌模式

 ■ 詞條模式

 ■ Tag模式

 ■ namespaces模式

 ■ TODO模式

 ■ Query技巧

 ■ Template

4-4 打造不斷進化的長青筆記:增強記憶、挖掘洞見

4-5 如何擠出零碎時間整理筆記:高效利用碎片化時間,提升筆記效率

第5章 搜尋:如何探索未知問題的答案

 ■ 如何迅速定位找到過去寫的筆記?

 ■ 如何精確找到與當前問題相關的筆記,並加以利用?

 ■ 三種領域研究法:書齋科學、實驗科學、野地科學

第3部 任何創意工作都可以流水線化

第6章 應用

6-0 創意產業如何可以工業化、流水線化

 ■ 中國爆款暢銷書出版社讀客文化的高速出版祕密

6-1 如何流水線化生產一本書(以本書為例示範:問題收集、想法發酵、解析、研究到寫作)

 ■ 蒐集大眾困擾

 ■ 針對關鍵主題分類

 ■ 做系統研究

 ■ 梳理書籍大綱

 ■ 重構領域概念

 ■ 生成內容矩陣

6-2 利用原子筆記生成無窮的創意:筆記的解構與知識的創新重塑

 ■ Podcast大綱速成指南

 ■ Youtube知識類影片腳本生成

 ■ 線上課程:結構化你的領域知識

 ■ 論文寫作其實有公式

6-3 揭開小說與劇本的神祕面紗,運用筆記也可解構、建構出令人驚艷的故事

 ■ 先挖掘價值觀

 ■ 選定合適的社會議題

 ■ 構思主角的職業:新奇與衝突

 ■ 前進與後退:主角與反派

 ■ 三幕故事線的鋪陳

 ■ 寫出劇本情節線(Plotline),引出主要角色與反派角色

 ■ 萬物皆卡片:價值觀、社會案件、主角與反派、三幕故事線、衝突與結局

 ■ 以場景和時間為單位設計衝突

 ■ 用Excel輔助生成亂數靈感創意

結語

試閱

學習,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而在這個學習旅程中,筆記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對於許多人來說,如何在海量的資訊中找到關鍵,並且有系統地整理成筆記,卻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筆記的價值不僅僅在於記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能幫助我們整理思緒、理解概念,並加深記憶。透過筆記,抽象的知識得以轉化為具體的文字或圖像,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然而,很多人對筆記卻抱持著負面印象。他們覺得寫筆記繁瑣又無趣,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或工作上的需求。他們可能會感到困惑,不知道該如何將大量的資訊整理成有組織性的筆記,或是如何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文字或圖像。這樣的困境往往讓他們對學習產生矛盾的情緒,甚至放棄學習。

我希望能幫助你解決這個困境。

在這本書中,我將介紹一套簡單卻高效的超人筆記方法。透過這套方法,你將能夠:

•    不再為課堂上的大量訊息或書本中密密麻麻的文字而焦慮。你將學會如何高效記錄資訊,輕鬆自如地做筆記。

•    以新視角重新組織腦中的知識,使其更容易記憶和應用。你將發現,原來你掌握的知識可以延伸出無限可能!

•    善用科技輔助,打造一套完全適合自己的筆記系統。你將能夠在不同的場景下運用此系統,快速提升工作和學習效率。

•    培養出更優秀的思考模式和記憶方法。持之以恆的筆記習慣,將使你的大腦運作得更高效。

 

本書分為三部分:

•    第一部分將教你建立一個長期有效的資訊記錄系統、快速完整捕捉想捕捉到資訊、有條理的消化整理資訊。

•    第二部分則著重於如何整理並組織這些資訊,讓你可以更靈活地提取和運用所學。

•    最後,第三部分結合科技,提供一系列技巧,教你把抽象的知識實際應用於生活和工作中。

 

這本書的目標是幫助你建立一個有效的筆記系統,讓你能夠更輕鬆地學習、理解和應用知識。

無論你是學生、專業人士還是對學習有興趣的人,這套超人筆記法都將對你有所幫助。我希望本書的內容能真正啟發讀者寫筆記、整理筆記、使用筆記的熱情,並賦予你極大的超能力,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讓我們一起開始這個筆記世界的新冒險吧!

 

筆記的五大法則:記錄、提取、整理、搜尋、應用

筆記,是人類獲取和記錄資訊的基石,無論在學習或工作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大家寫筆記的效率和效果卻常常不太理想。無論是學生抄寫課堂筆記,還是職場人士記錄會議內容,我們常常面臨筆記雜亂、找不到重要資訊,或是靈感消失等等困難。

身為一名學習專家,我也曾經被這個問題困擾。我曾經試過許多不同的筆記方法和軟體,從最早的手寫筆記本,到後來的Word+資料夾,再到使用Evernote收集筆記,甚至嘗試過心智圖和卡片筆記法。然而,這些方法和軟體都無法完全解決我在筆記時遇到的種種問題。

直到一個契機出現。當時我正在研究一套現代筆記軟體,並計劃舉辦一場功能讀書會。在會前,我做了一次意見調查,總共收到了一百多個回應。當時原本以為大家會對這套軟體裡面的一些細節感到好奇,但是回饋的意見卻令我相當意外。大家對於這套軟體幾乎沒什麼疑問,提出的問題竟然多半是使用傳統筆記方法所遇到的困境。

這讓我意識到,過去我們對於筆記流程都有共同的錯誤認知。

本來這個讀書會的初衷是交流這套軟體的功能。但在看完大家的問卷回饋後,我發現大家更想知道的是最基本的問題:究竟如何做好筆記?

讀書會的方向或許走偏了,但讓我窺見到一個驚天祕密:筆記,這個我們在學習旅程中最常使用的工具,從未在過去的教育體系中被教授過如何運用。我們大多數人都是依靠直覺,以一種近乎暴力的方式來寫筆記。

因此激起起了我的好奇心和研究興趣。

重新梳理流程

那麼,共同的瓶頸在哪裡?

我將收集到的問題做了標記後,發現在這個領域中存在著十幾二十種、甚至更多不同類型的困擾。

進一步分類整理這些問題之後發現,原來大家對筆記真正的困擾並不是單純「如何記錄」以及「如何重新應用」。實際上可以分為五大類,分別是:記錄、整理、搜尋、應用、軟體。

•    如何快速記錄?

•    如何有效記錄?

•    如何快速整理?

•    如何有效整理?

•    如何快速搜尋?

•    如何有效搜尋?

•    如何快速應用?

•    如何有效應用?

•    要用哪些方法、工具、軟體做到上述這一切?

 

記錄→整理→搜尋→應用→軟體

 

乍看之下,讀者可能覺得十分合理,它彷彿描繪出我們的筆記流程就應該是這樣進行的。那麼,為何我們在日常筆記的記錄與整理過程中仍然會遇到困難呢?

原因在於,我們真正在做筆記時並不是這樣執行的。

90%筆記術都有同樣的重大誤區

市面上幾乎所有的筆記法都在使用同一個流程:同時記錄與整理。

同時「記錄+整理」這樣的方法似乎合乎人類直覺,但是這個方法在後續實際操作上,特別是需要搜尋筆記內資訊時,卻變得相當困難。同時,若後續要將多本筆記的資訊整合在一起也幾乎不可能,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讓大腦停止手忙腳亂的筆記術

同時記錄與整理對一般人雖然是個很直觀合理的筆記技巧。然而,在我反覆深思筆記這門學問之後,我發現這種方法其實非常違反人類大腦的運作原理。怎麼說呢?

讓我先來慢慢解析人類大腦在上課時的思維過程,希望能幫助你更深入理解這個問題。

在上課時,一般人的大腦是這樣運作的:首先,我們會接收到許多講者提供的資訊和觀點。

接著,你會根據這些資訊形塑自己的見解和解讀。這時候,大腦會開始快速運作,湧現出無數的想法。

 

這時候,大腦面臨一個決策問題:接收到外界的訊息時,我們到底應該記錄

•    講者的觀點?

•    自己的想法?

•    或者兩者的結合?

這也恰恰是我們在做筆記時最容易面臨的困境。

按下暫停鍵,平移時間軸

要如何解開這個問題呢?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將這些問題分開處理,不要同時處理,一個一個逐個解決。

現在有許多科技輔助工具,所以我們可以這樣做:使用錄音筆、錄影機、相機來「記錄講者觀點」,捕捉資訊。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來不及抄」或「記錄不仔細」的問題。然後就有足夠充裕的時間「寫下自己觀點」。光是按下暫停鍵,加入一點科技流程,就可以產生很大的改變。

 

在時限內整理複習

當然,只有前兩者是不夠的,因為未經整理並內化的內容無法長久留存在大腦中。

我通常的建議是,在初步抄寫記錄後,應該在一定的時限內(大腦記憶的保鮮期限通常是回家當天、當週末,或兩周內)撥出時間,將「講者的觀點」與「自己的觀點」這兩份資料,整理出「綜合觀點」,再進行有效的吸收。

這才是執行一份有效「上課筆記」的完整流程。

利用筆記術進行減壓學習

在過去,我們往往將「筆記」的重點放在「如何快速記錄資訊」上。然而,我認為筆記術的真正核心,應該是學習如何利用筆記來「學習」。畢竟我們記筆記的初衷,始終是為了「學習」。

筆記的存在,本就是為了降低學習過程當中,我們大腦儲存/處理資訊的壓力:

1. 緩衝過濾外界大量的資訊

2. 切成可以進入大腦的尺寸大小,讓大腦可以梳理排序,搭成有效的記憶網路。

 

只是過去大家都在第一關就摔倒了。就算僥倖能闖到第二關,通常也會因為種種因素(耗時、費力、部分遺忘)而放棄。

因此我認為,有效的筆記術應該包含三個要素:

1.     明確的目標:最終目的是為了提升我們的學習效果。

2.     清晰的流程:重新理解資訊進到大腦需要五道流程:記錄→提取→整理→搜尋→應用。

3.     工具的運用:合理利用現代工具輔助,降低大腦的儲存與搜尋壓力

 

最終達到筆記境界的終極理想:

•    迅速捕捉資訊。

•    輕鬆整理資訊。

•    快速搜尋到所需資訊,並將其實際應用。

•    用同樣的流程不斷增添新筆記,並將其與過去的研究、洞見等相互連結,逐步累積成自己的私人知識庫。

乍聽之下似乎需要投入不少精力。讓人不禁問,一般人做得到嗎?

我向你保證可以做到。事實上,這一套流程比傳統筆記法更輕鬆省力,實際操作起來遠比你想像的簡單。許多我的讀書會成員採用了這一套流程之後,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掌握了精髓,短短三天內就深深著迷,成為了筆記狂魔。同時,他們也成功建立了自己的知識寶庫。

我寫這本書的一個原因,正是用著用著發現,新的「合理」的筆記流程實際上對比起來更簡單更高效,可以解決很多人的筆記痛點,因此想要與更多人分享,造福更廣大的讀者。

解開無窮迴圈,寫出有效又有用的筆記

我們在本節前段點出了做出高效筆記的第一個關鍵方法:放棄同時「記錄」與「整理」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這套筆記方法的流程步驟:

•    記錄

•    提取

•    整理

•    搜尋

•    應用

 

一步一步地探討,深入理解這些步驟,你的筆記流程將會變得更加高效和有效!進一步你會發現,在短短幾天之內你已經變身成筆記達人。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318634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8
    • 商品規格
    • 21*14.8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