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小狗包柏的真實告白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美國紐伯瑞文學獎金獎作家 x《八號出口的猩猩》動人心弦的續作
2013年,紐伯瑞金獎作家凱瑟琳.艾波蓋特筆下的《八號出口的猩猩》感動無數讀者,多年來大小粉絲不斷敲碗續集,想知道更多伊凡、包柏,和露比的故事……
2021年,小狗包柏一躍而為主角,他那機智又厭世的狗狗視角和感人至深的真實告白,為擬人化動物小說文類再添經典。
我跑進荒野──這個世界風雨交加,有著野狼和鱷魚,
還有一種能撕裂我心肺的聲音。
當了一輩子的流浪狗,包柏現在安逸的棲身在茱莉亞家的屋簷下,生活中最刺激的事情是和門外樹上的松鼠鬥嘴。他三餐無虞,偶爾茱莉亞還會帶他去動物園探望最親愛的朋友──大猩猩伊凡和小象露比。他不能再奢求更多了,但內心卻有一小塊失落的感受,也時常在夢裡聽見那聲吠叫……
氣象預報傳來令人不安的消息,颶風迫近,可怕的龍捲風摧毀了動物園,嬌小的包柏無法再失去任何人,他克服恐懼,鼓起勇氣在斷垣殘壁中穿梭,焦急的尋找他的動物好友。這時,從一片嘈雜的人獸叫喊中,傳來了那聲吠叫,包柏不再逃避了,他下定決心前往聲音的來源,面對多年來深埋心中的愧疚。
本書關鍵字:
成長小說、動物保育
在前傳《八號出口的猩猩》結尾,大猩猩伊凡成功的以繪畫引起人類注意,進而解救了自己和動物朋友們的命運,可說是從人類手中奪回了(部分)生存權利;而到了續集《小狗包柏的真實告白》,主角從伊凡變成小狗包柏,同樣是擬人化的第一人稱視角,讓讀者將包柏的內心世界一覽無遺。
故事以溫暖平靜的筆調開場,包柏在茱莉亞家過得安全無虞,即使他不改善於自嘲、憤世嫉俗的本性,且仍時時提醒自己不能過分相信人類。前半部舒緩的寫作節奏,就如同暴風雨前的寧靜,其實遠方的駭人風暴正悄悄迫近。當包柏和茱莉亞來到動物園探望好友伊凡和露比,龍捲風突襲,人獸驚惶,小說後半部敘事口吻驟變,讀來緊張刺激。
天災降臨時,無論人類或猛獸都顯得脆弱無助,但作者艾波蓋特筆下的小狗包柏,卻顯露出和外表完全不符的驚人勇氣(即使他本狗並不承認),他出生入死,無懼灰狼的利爪威脅,誓死保護自己重要的事物。在續集中,作者彷彿賦予了動物更多的主導權,他們在災難中互相扶持,奮力拚搏。
而當暴風平息後,包柏回到了人類溫暖的屋簷下,身邊甚至多了一些新角色的陪伴,他終於領悟到並非所有的人類都不足信任,有些人類不會辜負他的期望。
2013年,紐伯瑞金獎作家凱瑟琳.艾波蓋特筆下的《八號出口的猩猩》感動無數讀者,多年來大小粉絲不斷敲碗續集,想知道更多伊凡、包柏,和露比的故事……
2021年,小狗包柏一躍而為主角,他那機智又厭世的狗狗視角和感人至深的真實告白,為擬人化動物小說文類再添經典。
我跑進荒野──這個世界風雨交加,有著野狼和鱷魚,
還有一種能撕裂我心肺的聲音。
當了一輩子的流浪狗,包柏現在安逸的棲身在茱莉亞家的屋簷下,生活中最刺激的事情是和門外樹上的松鼠鬥嘴。他三餐無虞,偶爾茱莉亞還會帶他去動物園探望最親愛的朋友──大猩猩伊凡和小象露比。他不能再奢求更多了,但內心卻有一小塊失落的感受,也時常在夢裡聽見那聲吠叫……
氣象預報傳來令人不安的消息,颶風迫近,可怕的龍捲風摧毀了動物園,嬌小的包柏無法再失去任何人,他克服恐懼,鼓起勇氣在斷垣殘壁中穿梭,焦急的尋找他的動物好友。這時,從一片嘈雜的人獸叫喊中,傳來了那聲吠叫,包柏不再逃避了,他下定決心前往聲音的來源,面對多年來深埋心中的愧疚。
本書關鍵字:
成長小說、動物保育
在前傳《八號出口的猩猩》結尾,大猩猩伊凡成功的以繪畫引起人類注意,進而解救了自己和動物朋友們的命運,可說是從人類手中奪回了(部分)生存權利;而到了續集《小狗包柏的真實告白》,主角從伊凡變成小狗包柏,同樣是擬人化的第一人稱視角,讓讀者將包柏的內心世界一覽無遺。
故事以溫暖平靜的筆調開場,包柏在茱莉亞家過得安全無虞,即使他不改善於自嘲、憤世嫉俗的本性,且仍時時提醒自己不能過分相信人類。前半部舒緩的寫作節奏,就如同暴風雨前的寧靜,其實遠方的駭人風暴正悄悄迫近。當包柏和茱莉亞來到動物園探望好友伊凡和露比,龍捲風突襲,人獸驚惶,小說後半部敘事口吻驟變,讀來緊張刺激。
天災降臨時,無論人類或猛獸都顯得脆弱無助,但作者艾波蓋特筆下的小狗包柏,卻顯露出和外表完全不符的驚人勇氣(即使他本狗並不承認),他出生入死,無懼灰狼的利爪威脅,誓死保護自己重要的事物。在續集中,作者彷彿賦予了動物更多的主導權,他們在災難中互相扶持,奮力拚搏。
而當暴風平息後,包柏回到了人類溫暖的屋簷下,身邊甚至多了一些新角色的陪伴,他終於領悟到並非所有的人類都不足信任,有些人類不會辜負他的期望。
序/導讀
【自序】
狗,他們是最棒的吧?
如果你回答「不是」,或是帶有一絲猶豫不決的「是」,那麼……你到底是有哪裡不對勁?
抱歉,就算你不是「狗派」,我也確定你是很棒的人。也許你是貓派或是天竺鼠的粉絲。我懂。所有的生物我都喜歡,不管是狼蛛還是裸鼴鼠。
而我也承認,有些狗的確比其他狗更討人喜歡。我的這隻混種犬「史丹」就是個恰當的例子。他脾氣反覆無常、愛黏人又自戀,不太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的典型代表。儘管如此,當他依偎在我身邊(多半是在我忙著用電腦工作時),他總能成功施展狗狗的神祕魔法:讓我覺得人生變得稍微美好一點。
史丹也是我的繆斯,雖然只是零星的靈感來源。事實上,這本書的主角包柏,原型便是史丹,像是不愛與人來往、貪吃又全身臭烘烘的。
包柏原本是我另一本小說《八號出口的猩猩》中的一個角色,那本小說的靈感來自於一隻非洲西部低地大猩猩的真實故事。真正的故事主角伊凡足足有二十七年的時間,獨自被關在華盛頓州塔科馬市一間購物中心的籠子裡。我不知道他身邊有沒有像包柏這樣的好夥伴?但是在伊凡住的商場中有一間寵物店,他也有很多訪客。所以對我來說,想像這樣的友誼進展並不困難。
於是,包柏這個角色就這樣誕生了。他必須很小,小到可以鑽進伊凡的籠子破洞;他也必須有點詭計多端,而且是隻流浪狗:強悍、直率又果敢。(你可以想像,當我得知無與倫比的丹尼.狄維托要為迪士尼拍的《八號出口的猩猩》電影中的包柏配音時,心裡有多麼高興。對,沒錯,那正是包柏。)
包柏一生乖舛,他看盡人類的黑暗面,所以無法理解狗為何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而他最好的朋友是一隻大猩猩)。像他這樣的小狗卻肩負許多重擔,也在故事中勇敢克服許多困境:龍捲風和貓頭鷹、洪水和野狼,還有恐懼、內疚和自我懷疑。
然而,儘管經歷這一切,包柏從來沒有失去屬於他小混種犬昂首闊步的自信,也不曾停止傾聽自己內心的好狗狗聲音。
即使你是一名忠心的貓奴,我希望你也能好好享受與這個小傢伙共處的時光。
【導讀】
那些動物教會我們的事
蔡明灑(朗朗小書房創辦人)
在長期推動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動物文學」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每每望著孩子閱讀動物小說時閃亮的雙眼,不禁浮上「我們都是動物啊」的感歎。科技文明再怎麼高度發展,人類仍然是地球動物大家庭的一員。
若說「閱讀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那麼,閱讀動物文學則是讓我們進一步跳脫人類的視角,或者放低身段,或者凌雲鳥瞰,跟著各種動物家人,以不一樣的方式觀看與聆聽,嗅聞與感受,修習不一樣的生命課程,或許能夠為文明高速發展中迷失方向的人們,找到真正的幸福之道。
我們與動物的距離
二○一五年,臺北故宮舉辦了一場來自歐洲皇室的「阿爾卑斯皇冠:
列支敦士登祕藏瑰寶展」。在華麗奪目的眾多名家畫作裡,最令我難以忘
懷的,卻是一幅晦暗中飄散著血腥與死亡氣息的圖畫。我的眼光游移在成排僵硬蒼白的蒼鷺、鳥兒與野免的屍體……久久不能離去,震驚於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竟如此傲慢,不但將獵殺其他物種視為炫耀自身能力與財力的「斬獲」,甚且進一步詳實入畫,視為功蹟流傳後世。
幸好,相信大家最熟悉的,仍是動物環繞在人們身邊親密互動的美好畫面,即使牠們多是陪襯的角色,例如受馴養的寵物貓狗或為人所用的牛馬等。到了十九世紀,女畫家羅莎.邦賀特意走入荒野,以客觀的觀察,描繪了野生動物活在當下自然奔放,真實的野性之美。
二十世紀,以《所羅門王的指環》享譽全球的動物行為學家康拉德.勞倫茲,他的部分研究更曾直接被稱為「動物心理學」,讓我們看到了人類一步步試圖走入動物內心,拉進彼此距離的努力。
進入人類世界的野生動物
然而,隨著高度的開發與建設,自然環境陸續遭到破壞,無數的野生動物更不幸遭到獵捕,被迫遠離家園來到人類世界。美國一所購物中心利用馬戲團表演來吸引人潮,天性溫和斯文的銀背大猩猩伊凡必須違背個性,不時上演凶猛咆哮的戲碼,平日還被關在暗無天日的牢籠裡,看電視成為他唯一的日常活動。被關了長達27個年頭之後,伊凡雖然被送到動物園,却仍無法回到自己的原始家園。這個令人傷心的故事,在作者凱瑟琳.艾波蓋特溫暖而細膩的筆下,化為一部帶來警醒的動人小說《八號出口的猩猩》。
故事裡伊凡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娓娓道來他與其他馬戲團動物的看見與聽見、對話與詰問,沒有抱怨更不見控訴,然而跳脫人類本位的動物視角,已足夠為讀者帶來許多衝擊,以及動物生存權的省思。
超越想像的動物生存法則
艾波蓋特在《八號出口的猩猩》裡虛構了一個精彩的角色,曾經浪跡天涯、出入生死的流浪狗包柏,在續集《小狗包柏的真實告白》中一躍成為主角。熱情、敏感卻又喜歡自嘲的他果然不負眾望,帶給讀者許多超越想像的驚喜,以動物之姿為人們展示了認識世界以及生存下去的無限可能。
包柏在〈惡臭之詩〉篇章裡說:「我們像人類讀詩那樣解析空氣,探尋看不見的真理。我們不是只聞到人類那不合格的鼻子也能留意的好壞氣味……」;當駭人的暴風雨將至,「有些動物聆聽了自己內建的預警系統……在這場風暴襲擊前,就已經找好地方避難了。」令人不禁思索著,這些至關重要的生存能力是同為動物的人類所沒有,還是在愈形依賴科技的過程中逐漸喪失?
若問包柏所擁有的最強大生存法則是什麼?毫無疑問的,是「愛牠/人」的能力了。因為愛,他不斷前進;因為愛,他不輕言放棄;因為愛,他勇敢克服了恐懼;因為愛,他超越自我,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我想,這也是作者艾波蓋特特意在這個故事裡創造一個跨物種的動物大家庭,所想要告訴我們的,千萬不要小看愛的力量,不論動物或人類,一旦驅動內在義無反顧、專注一致的愛,它所爆發的能量,以及創造的意義,將遠遠超過我們所能想像。
在困境裡照見人性的良善
即使真實世界裡,太多動物遭遇了不人道的對待,即使地球家園因人類破壞而面臨各種艱鉅難題。然而,作者仍不忘帶領小讀者,透過包柏的眼,看見另一群堅持「以生命面對生命」的平等態度對待動物的良善人群。正如在性命攸關的時刻,包柏發現「威廉斯警官似乎一點都不擔心她自己,只擔心別人。真奇怪,就是有某些人類願意為別人冒風險。這不太合乎常理,對吧?」
就在疫情肆虐、人人自危的二○二一年夏天,傳來了臺灣成立亞洲第一所專注於保育和永續議題的實驗小學「臺北市珍古德實驗教育機構」(Jane Goodall Institute of Taiwan)的消息。我相信,包柏一定也喜歡這個「不合乎常理」却充滿希望與力量的好消息。
狗,他們是最棒的吧?
如果你回答「不是」,或是帶有一絲猶豫不決的「是」,那麼……你到底是有哪裡不對勁?
抱歉,就算你不是「狗派」,我也確定你是很棒的人。也許你是貓派或是天竺鼠的粉絲。我懂。所有的生物我都喜歡,不管是狼蛛還是裸鼴鼠。
而我也承認,有些狗的確比其他狗更討人喜歡。我的這隻混種犬「史丹」就是個恰當的例子。他脾氣反覆無常、愛黏人又自戀,不太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的典型代表。儘管如此,當他依偎在我身邊(多半是在我忙著用電腦工作時),他總能成功施展狗狗的神祕魔法:讓我覺得人生變得稍微美好一點。
史丹也是我的繆斯,雖然只是零星的靈感來源。事實上,這本書的主角包柏,原型便是史丹,像是不愛與人來往、貪吃又全身臭烘烘的。
包柏原本是我另一本小說《八號出口的猩猩》中的一個角色,那本小說的靈感來自於一隻非洲西部低地大猩猩的真實故事。真正的故事主角伊凡足足有二十七年的時間,獨自被關在華盛頓州塔科馬市一間購物中心的籠子裡。我不知道他身邊有沒有像包柏這樣的好夥伴?但是在伊凡住的商場中有一間寵物店,他也有很多訪客。所以對我來說,想像這樣的友誼進展並不困難。
於是,包柏這個角色就這樣誕生了。他必須很小,小到可以鑽進伊凡的籠子破洞;他也必須有點詭計多端,而且是隻流浪狗:強悍、直率又果敢。(你可以想像,當我得知無與倫比的丹尼.狄維托要為迪士尼拍的《八號出口的猩猩》電影中的包柏配音時,心裡有多麼高興。對,沒錯,那正是包柏。)
包柏一生乖舛,他看盡人類的黑暗面,所以無法理解狗為何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而他最好的朋友是一隻大猩猩)。像他這樣的小狗卻肩負許多重擔,也在故事中勇敢克服許多困境:龍捲風和貓頭鷹、洪水和野狼,還有恐懼、內疚和自我懷疑。
然而,儘管經歷這一切,包柏從來沒有失去屬於他小混種犬昂首闊步的自信,也不曾停止傾聽自己內心的好狗狗聲音。
即使你是一名忠心的貓奴,我希望你也能好好享受與這個小傢伙共處的時光。
【導讀】
那些動物教會我們的事
蔡明灑(朗朗小書房創辦人)
在長期推動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動物文學」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每每望著孩子閱讀動物小說時閃亮的雙眼,不禁浮上「我們都是動物啊」的感歎。科技文明再怎麼高度發展,人類仍然是地球動物大家庭的一員。
若說「閱讀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那麼,閱讀動物文學則是讓我們進一步跳脫人類的視角,或者放低身段,或者凌雲鳥瞰,跟著各種動物家人,以不一樣的方式觀看與聆聽,嗅聞與感受,修習不一樣的生命課程,或許能夠為文明高速發展中迷失方向的人們,找到真正的幸福之道。
我們與動物的距離
二○一五年,臺北故宮舉辦了一場來自歐洲皇室的「阿爾卑斯皇冠:
列支敦士登祕藏瑰寶展」。在華麗奪目的眾多名家畫作裡,最令我難以忘
懷的,卻是一幅晦暗中飄散著血腥與死亡氣息的圖畫。我的眼光游移在成排僵硬蒼白的蒼鷺、鳥兒與野免的屍體……久久不能離去,震驚於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竟如此傲慢,不但將獵殺其他物種視為炫耀自身能力與財力的「斬獲」,甚且進一步詳實入畫,視為功蹟流傳後世。
幸好,相信大家最熟悉的,仍是動物環繞在人們身邊親密互動的美好畫面,即使牠們多是陪襯的角色,例如受馴養的寵物貓狗或為人所用的牛馬等。到了十九世紀,女畫家羅莎.邦賀特意走入荒野,以客觀的觀察,描繪了野生動物活在當下自然奔放,真實的野性之美。
二十世紀,以《所羅門王的指環》享譽全球的動物行為學家康拉德.勞倫茲,他的部分研究更曾直接被稱為「動物心理學」,讓我們看到了人類一步步試圖走入動物內心,拉進彼此距離的努力。
進入人類世界的野生動物
然而,隨著高度的開發與建設,自然環境陸續遭到破壞,無數的野生動物更不幸遭到獵捕,被迫遠離家園來到人類世界。美國一所購物中心利用馬戲團表演來吸引人潮,天性溫和斯文的銀背大猩猩伊凡必須違背個性,不時上演凶猛咆哮的戲碼,平日還被關在暗無天日的牢籠裡,看電視成為他唯一的日常活動。被關了長達27個年頭之後,伊凡雖然被送到動物園,却仍無法回到自己的原始家園。這個令人傷心的故事,在作者凱瑟琳.艾波蓋特溫暖而細膩的筆下,化為一部帶來警醒的動人小說《八號出口的猩猩》。
故事裡伊凡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娓娓道來他與其他馬戲團動物的看見與聽見、對話與詰問,沒有抱怨更不見控訴,然而跳脫人類本位的動物視角,已足夠為讀者帶來許多衝擊,以及動物生存權的省思。
超越想像的動物生存法則
艾波蓋特在《八號出口的猩猩》裡虛構了一個精彩的角色,曾經浪跡天涯、出入生死的流浪狗包柏,在續集《小狗包柏的真實告白》中一躍成為主角。熱情、敏感卻又喜歡自嘲的他果然不負眾望,帶給讀者許多超越想像的驚喜,以動物之姿為人們展示了認識世界以及生存下去的無限可能。
包柏在〈惡臭之詩〉篇章裡說:「我們像人類讀詩那樣解析空氣,探尋看不見的真理。我們不是只聞到人類那不合格的鼻子也能留意的好壞氣味……」;當駭人的暴風雨將至,「有些動物聆聽了自己內建的預警系統……在這場風暴襲擊前,就已經找好地方避難了。」令人不禁思索著,這些至關重要的生存能力是同為動物的人類所沒有,還是在愈形依賴科技的過程中逐漸喪失?
若問包柏所擁有的最強大生存法則是什麼?毫無疑問的,是「愛牠/人」的能力了。因為愛,他不斷前進;因為愛,他不輕言放棄;因為愛,他勇敢克服了恐懼;因為愛,他超越自我,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我想,這也是作者艾波蓋特特意在這個故事裡創造一個跨物種的動物大家庭,所想要告訴我們的,千萬不要小看愛的力量,不論動物或人類,一旦驅動內在義無反顧、專注一致的愛,它所爆發的能量,以及創造的意義,將遠遠超過我們所能想像。
在困境裡照見人性的良善
即使真實世界裡,太多動物遭遇了不人道的對待,即使地球家園因人類破壞而面臨各種艱鉅難題。然而,作者仍不忘帶領小讀者,透過包柏的眼,看見另一群堅持「以生命面對生命」的平等態度對待動物的良善人群。正如在性命攸關的時刻,包柏發現「威廉斯警官似乎一點都不擔心她自己,只擔心別人。真奇怪,就是有某些人類願意為別人冒風險。這不太合乎常理,對吧?」
就在疫情肆虐、人人自危的二○二一年夏天,傳來了臺灣成立亞洲第一所專注於保育和永續議題的實驗小學「臺北市珍古德實驗教育機構」(Jane Goodall Institute of Taiwan)的消息。我相信,包柏一定也喜歡這個「不合乎常理」却充滿希望與力量的好消息。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