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為什麼開藥簡單,開心難?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紙本絕版書 Readmoo 電子書
  • 32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金鼎獎得獎作者
《蘋果日報》人氣專欄作家
資深精神科醫師領你身歷其境的診間奇談
 

人生就是不斷出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修煉場
推開精神科大門是什麼光景?
精神科醫師如何梳理人與人之間的人情牽絆?

超過二十載精神科診療資歷,吳佳璇醫師改編真實案例,
用劇場式敘事法,串起一幕幕既寫實又充滿故事張力的診間奇談。

書寫出懷著各種期待,從世間不同角落走入診間的人們,
傾訴被人情絆住、被人欲礙步的種種情結,
如一千零一夜數不盡的人物,徬徨在凡間修羅場。

我們看著故事中的人情羈絆,進行式的橋段戛然而止,
留下意猶未盡的餘韻,兀自發酵。

作者

吳佳璇

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
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腫瘤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

1969年生於臺灣雲林,1995年畢業於臺灣大學醫學系,於母校精神科完成住院醫師訓練。曾赴澳洲墨爾本大學進修,2004年獲「國際心理衛生」碩士。

著有《醫療自主時代》、《謝謝你們,我的離島病友:浪人醫師飛向醫療現場的生命故事》、《戰鬥終了已黃昏》、《浪人醫師日記》、《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病人家屬》(2010年金鼎獎圖書類非文學獎)、《從北京到台北─精神藥理學家張文和的追尋》、《臺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葉英堃傳記》(2006年金鼎獎最佳著作人入圍)、《憂鬱年代:精神科的診間絮語》、《921之後:一位年輕精神科醫師的921經驗》。

合著有《醫療崩壞!沒有醫生救命的時代》,《張愛玲學校》,譯有《失智失蹤:一萬個遊走失蹤家庭的衝擊》,合譯《金賽的祕密花園》、《發現無意識》。

繪者
曾念生

年近四十重拾畫筆的精神科醫師,平時喜歡講故事給孩子聽、塗鴉、聽京戲,以及研究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臨床專長為老年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和心理腫瘤學。

現任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社區精神科主任
國防醫學院心理輔導室主任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助理教授
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
台灣心靈健康資訊協會常務監事

學經歷
金門縣立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美國國家衛生院國家環境衛生研究院 神經藥理學研究員

目錄

自序 推開精神科診間大門
 
推薦序  
書中的故事,社會的縮影/李伯璋
瞭解,就多一些體諒、多一點同理/林奇宏
感覺人生的美好,學到生命的豁達/洪惠風
溫柔又叛逆的傾聽者:談醫者仁心吳佳璇/黃尚志
寒風中的心靈雞湯/詹鼎正
打開虛掩的那扇心門/劉奕成
 
Part 1 失眠的理由
失眠,是精神科診間最常聽見的抱怨,分析失眠的理由,便成了醫師的起手式。拿掉醫學框架,我在人間修羅場上,見證一個個比戲劇曲折、比小說幽微的故事。
 
小三捲藥潛逃
女兒賊
越親近越難說
失眠二十年之後
強人所難
失眠不講道理
該被炒魷魚的人
老婆需要開釋
帶孫焦慮症
兩個女人搶捐腎
台商妻子的痛苦
第一代大陸新娘
一個月花兩萬買安眠藥
窮得只剩安眠藥
四癌篩檢
 
Part 2 愛情修羅場
阿修羅是印度古神之一,儘管本性善良,卻因內心潛藏嫉妒、憤怒與怨恨,易怒好鬥,終至墜入惡道,輪迴不止。精神科診間二十載,看情海浮沉,無分男女,人人宛若阿修羅。
 
大喜之日變冤家
被小三徹底打敗
同病結親家診
診療椅上的謊言
別毀了兩個好女人
可憐之友最傷人
女人不能沒有錢
正宮小三來比傻
愛欲生死絆
病房外地下情
前妻幽魂不散
當老公包二奶不想回台
洗腎還能搞外遇
被前男友堵到
民航機長吃錯藥
妻子再玩「非死不可」
越南好女人
怕先生回家圍爐
 
Part 3 家庭競技場
誰來定義家的核心價值?是血緣還是愛?面對瞬息多變的社會,唯有愛能凝聚彼此的能量,分享喜悅、包容差異,並走過傷痛。可惜世人會為了某些執念或一個偏見,讓愛的力量互相拉扯,把家變成非死即傷,鮮少全身而退的競技場……
 
憂鬱熟女拚生小孩
不樂之捐
用肉身還親恩
命賤的人捐腎
飄洋過海來捐腎
兒子陪女同學去旅館
教養焦慮變親子暴力
性向矯正門診
他心裡住了一個女孩
有些事還真說不出口
憂鬱症女兒不單純
拚高考是為了誰
你懂我的憂鬱嗎
整形前,來心理評估
銷售女王心裡的痛
教授兒子拒相親
可憐天下父母心
女兒是今世救星
長男的鬱悶
自私的父愛
從鬱症變躁症
單親母親自身難保
不當媽寶想當兵
 
Part 4 人生下半場
面對史無前例的長壽社會,逆齡、無齡風潮當道。與其過度在意,執著於象徵生理年齡的數據和檢查報告,不如再度審視、重整身邊的人際關係,擁抱真正愛你、在意你的人,分享「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的恬適心情。
 
為何退休不快樂
公道嬸的恐慌症
家裡那個王八蛋
妻子的最後通牒
退休田園夢不太妙
不是男性更年期的錯
只顧自己的男人
母女相欠債
憂歡毛小孩
細姨的晚年
一樣成「公」兩樣情
不求人
天天叫點滴外送
阿嬤,你在叨位
今生唯一愛人
憶太平榮家
退而不樂的熟年族
 
Part 5 失智大軍來襲
人口老化,照護需求激增,如海嘯襲來。當失智大軍疊高這波浪頭,無人能置身事外,無人能獨自泅泳,但你能認出身邊哪些長輩需要伸出援手?哪些朋友已載浮載沉?
 
都是魔神仔的錯
可是小姐
家中晚輩見鬼
永遠開不成的同學會
一群鳥仔哮啾啾
讓他們平安回家
當親愛的記性變差
老媽偷竊又被抓
此一時彼一時
年輕女傭的清白
資深惡女失智後
失智見真情
母娘義女的哀愁
 
Part 6 多麼痛的領悟
「感謝老天讓我生病!」不少治癒或與病共存的病友,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但不可否認,疾病,終究是不受歡迎的禮物;感謝背後,不知是多少淚水與痛苦換得的領悟。當然,無法感謝疾病,只想平靜度過餘生,又有何不可?
 
別被正向思考綁架
得乳癌後,她看清婚姻
喊停的化療
懷孕中發現罹癌
醫師妻子著了魔
水貨買來的腎
圍爐夜,淚話
用小孩心肝救自己
養女的願望
真的苦夠了
無緣就是無緣
把屎把尿被當賊
 
Part 7 精神科診間的暗門
每個精神科診間都有暗門。有形的門備而不用,為了躲避偶然發生的暴力攻擊;無形的門開開關關,有時直通病人幽微內心,有時瞥見社會千變萬化。

精神科診間的暗門
枕邊人偷下藥
成乩之路
每次都幻想男生強暴她
利用缺陷做好事
假醫師假爸爸
政要的祕密情人
欲望橫流的病床
被拒絕掛號的熟女
海外華僑求醫焦慮
殘友投票部隊
住越久賺越多
怪異職場霸凌事件
那個服藥輕生的印傭
吸安的一百種理由
紅眼班機紅眼門診
醫師們戒不了的癮
病人的禮數
不曾謀面的善意
傳說中的掛號黃牛
誰能陪你健康到老

序/導讀

自序    

推開精神科診間大門

「自己熟悉的就是最好的題材。」──張愛玲

推開精神科診間大門,會是什麼光景?

除了打算就診的患者,不少人對門裡可能發生的事,充滿各種想像與期待。其實,在沒有貴妃椅、催眠道具,更沒有陣陣薰香的尋常診間,醫師的任務是透過談話,協助患者爬梳、整理眼前與過往種種經歷與情緒,必要時適度用藥降低症狀衝擊,重新理解自己,進而發現生命意義,重寫生命故事。

只不過,實證醫學的訓練洗禮,讓醫師越來越重視事實(fact),精神科也不例外。當病人問,「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得到的回應是某種疾病盛行率;因伴侶不斷出軌厭世的病人泣訴,「吃抗鬱藥有用嗎?」也要給個藥物試驗研究數據,且不這麼說,似乎不夠客觀,更沒有學問。然而,病人要的不是精確數據,是對治療者的信賴,還有自己受苦的意義何在。

當醫療不斷往客觀靠攏,企業卻反向而行,《說故事的力量》作者安奈特•西蒙斯認為,人們要的不是更多的資訊,資訊隨時可以取得,他們要的是信賴;人們需要瞭解資訊的意義,需要一個故事解釋其中的意義,並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歸屬。

為了回應「有沒有人像我這樣」,「我會不會好起來」,也為了不敢前來求助,甚或只是好奇診間裡發生什麼事的朋友,還為了交差──曾任職的醫院苦心為菜鳥主治醫師投稿打知名度,我開始將診間故事形諸文字,除了力甩醫療保健文的藥水味,更服膺張愛玲所言,在文字的溝通上,小說(故事)是兩點間最短的距離。

這一路寫寫停停,直到二○一三年,台灣《蘋果日報》寄來一封電郵,素昧平生的蔡碧月主編希望我開專欄說故事。我問主編,更問自己,「七五○字篇幅能說故事嗎?」幾經斟酌,《人情絆》終於問世,每週一篇,連寫三年,也成為本書的濫觴。

這終究不是虛構的短篇小說選集,每個故事主人翁,都能在我二十一年精神科執業生涯裡找到原型。當我改寫他們的故事,除了更動可資辨識的特徵與應受保護的醫療資訊細節,身為醫者與作者的內心震動,不僅不因時光流逝稍減,反而隨著記憶沉澱、結晶,曖曖含光。

同行好友曾問,為何一寫再寫?我想了想,應該還為了這些懷著各種期待,從人世間不同角落走進診間的患者,無論是否得到滿意的答覆,離去時在我心裡留下大小不等的衝擊。我用故事表達對主人翁或多或少的認同,也期待讀者懷著走進心靈深夜食堂的情緒,咀嚼文字,如演員般沉浸在某個角色裡,成為自身的一次經驗,離開時心情暖暖,腳步緩緩。

推薦一    

書中的故事,社會的縮影
李伯璋(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外科教授)

吳佳璇醫師是國內知名的人氣專欄作家,平常就在報章雜誌拜讀過她的大作,非常榮幸的是,《康健雜誌》出版部寄來吳醫師的新書初稿,讓我得以先睹為快。

果然,吳醫師以其精神科的專業,透過簡潔洗練的文字,敘述每一個上門求診的故事,透過病患在診間訴苦、抱怨、嘆息、哭泣等情緒釋放過程中,讓病患打開內心深處緊閉的暗門,直探人性幽微。

尤其,吳醫師善長抽絲剝繭,透過與病人交談,剖析患者失眠、憂鬱或眼神渙散的背後,究竟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病因,這些活生生的生命故事,透過醫病之間的對話,時而令人感嘆再三,時而讓人莞爾一笑,相信許多讀者會忍不住繼續看下去,窺見人際間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仇。

在本書眾多的個案故事中,一篇「女兒賊」的文章特別吸引我。吳醫師敘述一對母女同樣有失眠的困擾,但女兒卻偷吃媽媽的安眠藥,害母親只能重複就診,殊不知被列入「鎮靜安眠藥關懷個案名單」中,經過吳醫師開導,讓這名本身從事精神科護理工作的女兒主動求醫。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統計,國人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飽受失眠的困擾,但為避免安眠藥遭到濫用以致成癮,健保署在二○○九年起,針對保險對象領取Nimetazepam、Flunitrazepam、Zolpidem等三種成分的安眠鎮靜藥物,如果在最近半年領用超過一定數量,本署就會把這些「用藥大戶」提供給醫療院所,避免重複開藥。這項措施實施以來,二○一五年領用Zolpidem的藥量比起二○一一年減少高達一萬七千顆,這都要感謝許多身處第一線的醫師,協助健保署指導病人用藥,才有如此成效。

吳醫師的夫婿是台大醫院泌尿科負責腎臟移植的醫師,所以她對器官捐贈及移植有深入的認知,書中有一些篇幅探討器捐的精神科評估過程,尤讓我心有戚戚焉。個人從事腎臟移植逾三十七年,經手的移植病例不下千例,但由於早年器官捐贈風氣未開,以致等候移植的名單一長串。

另從患者的存活率來看,活體移植其實要比腦死大愛器捐高出許多,只是要從家族中尋找器捐者並非易事,甚至牽扯出如吳醫師筆下的「不樂之捐」,亦或傳言中有所謂的暗盤交易或仲介買賣,這都有賴精神科醫師和移植外科醫師好好把關了。

值得一提的是,個人身兼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過去四年來以「捨得」的概念積極向民眾推廣器捐之觀念外,為防範有人捲入器官買賣,個人積極與衛福部長官合作推動修改「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終在二○一五年七月完成修法,增訂「仲介器官移植或器官之提供、取得,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處一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從而杜絕檯面下的不法勾當。

吳醫師以其逾二十載豐富的精神科診療經驗,解除無數患者的「心病」,如今她以在診間聆聽病人內心深處的生命故事,結集成書,他們的故事有如社會的縮影,祈望本書的出版,能為社會大眾帶來一些省思與啟發。

推薦二    

瞭解,就多一些體諒、多一點同理
林奇宏(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

人常因不瞭解而恐懼,在生活環境碰到疑似精神異常的人時,遠離退避是一般人的反應。如果罹患精神疾病的是自己的家人,頓時可能無法接受,擔心自己無法處理突如其來的變動,對外也害怕異樣的眼光。其實,以今日的精神治療水準,罹患精神病的人只要透過適當的治療、復健,並獲得家人與社會的支持,仍可能回復到自己和家人滿意的生活品質。

吳醫師以她敏銳的觀察力,累積二十年的看診經驗集結成書,對當前台灣社會的種種面向做出深刻的剖析,又不時流露出對這片土地人物蘊藏的關懷之情,就像帶領讀者身歷其境走進精神科診間,著實能打動讀者。

書中故事從普遍困擾民眾的失眠問題,到家庭、情感困擾、典型的思覺失調精神疾病問題,還有高齡化社會越來越嚴重的失智課題,更有時下各方關注的性別認同、性向矯正議題,連寵物善終問題,都能一窺論述。

家人是精神病人最佳的照護者,透過支持與鼓勵,能協助病人穩定就醫及規則服藥,成為順利復歸社會的基石,本書以精神科醫師問診實例與民眾分享,增加家屬對病人發病徵兆的察覺,並減輕照護的身心負擔,也有助於病人罹病後的心情調適、自我照顧。

這本書的編排,除了引人入勝的故事,閱讀一篇篇短篇故事的同時,不免暫時跳出案例的框架,反問自己,「如果是我碰到了,該怎麼辦?能怎麼辦?」期待本書的出版,幫助讀者度過陪伴精神疾病親友的徬徨歲月,當看到社會或社區中有精神疾病困擾的民眾時,能多一些體諒,多一點同理。

推薦三    

感覺人生的美好,學到生命的豁達
洪惠風(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精神科醫師的視野跟其他人就是不一樣,閱讀這一本書,像是透過佳璇醫師的眼睛,偷窺了人生,看到人生百態,媽寶、小三、婚姻、失眠、憂鬱、退休、失智、換腎、魔神仔、祕密情人、家庭衝突……闔上了書本,我感覺到人生的美好,學到的是生命的豁達。

精神科的醫師總是帶著一絲淡淡的微笑,睿智的眼神穿透心靈,兩眼永遠平視著對方,不卑不亢,溫和親切,不慍不火,但總也有些莫測高深,有點像貓。

佳璇醫師給我的感覺也是如此,但是這隻貓,更多了一些人情通透,洞悉人生。在拜讀了她的新作之後,才了解這些表象,原來都是因為她見過了太多的人生故事,聽過了太多的悲歡離合,走過了太多的地方,閱讀了太多典籍的結晶。

印象中第一次見到佳璇醫師是

試閱

正宮小三來比傻

她生下老三前,還挺著肚子來找我,要我和她聯手打擊小四……

我在精神科診間,遇過許多深陷外遇風暴的人妻。除了評估身心狀況,問診重點還包括,小三有沒有先生的小孩?

或許是還沒做好心理準備,不少妻子反而急著為丈夫辯護。或說只有曖昧簡訊,或說老公上了年紀,還有人強調:「先生保證只是精神外遇。」精神科醫師不該販賣恐懼,碰上這類回應,我只能言盡於此。

但我也碰過,好不容易武裝好才出門看診的人妻,情緒因之潰堤。即便堅拒讓非婚生子女認祖歸宗,但非婚生子女的存在,終究意味著再也「回不去」,徹底打碎一夫一妻家庭夢想,任誰都難忍。一位氣質優雅、才貌出眾的正宮曾泫然欲泣說道:「這麼多年了,也不只一次,我以為已經調適很好,沒想到前天去辦戶籍謄本,發現家裡又多了一個小孩……」頭一次認領,病人先生還花了些工夫,徵求妻子形式上同意,想不到一回生二回熟,第三回竟連知會一聲都省了。

我當下莫名心虛,全因想起不久前,才在急診和小三打過照面。她急著要「老公」認領第三個小孩,一時激動,當面抓起一把藥丸吞下。經送醫洗胃,情緒才稍稍和緩,見我來會診,小三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哭訴自己又笨又傻沒能力斬斷孽緣。

「對方和妳見過面吧?」我好後悔,怎麼問了個白癡問題。

「當然!」正宮苦笑一聲,「就在她生下老三前,還挺著肚子來找我,要我和她聯手打擊小四!」

心裡暗啐聲好個笨小三,可我得保持中立,問正宮反應。只見氣質美女悠悠回道:「說實話,我覺得她傻到可以,那麼沒安全感的女人,偏偏挑上我老公,只好靠生孩子拴住他。」正當我準備為正宮的智慧與肚量肅然起敬,她卻話鋒一轉,「我也不比她強,不知吃了多少苦,才領悟除了無法信守婚姻承諾,他是個好人,但不是完人。既然決定為孩子繼續經營這個家,就得做好情緒控管,不得已時,只好來麻煩妳了。」

望著她離去背影,我寄予無限祝福,家庭從不只有一種樣貌,外人無權置喙,更不該說三道四。兩個女人搶捐腎

「醫師,母親和妻子,誰適合捐腎臟?」我明白偉峰不是來請教器官移植知識,卻一時語塞。沒想到檢查結果……

偉峰為了失眠,幾年來定期來門診拿藥。一天一粒,不多不少,且不曾討價還價,多討幾粒安眠藥。可當我鼓勵減藥,他總回應,「壓力無法排解,理當失眠。一天一粒換我一夜好眠,感激不盡,」要我別苦苦相逼。

遇上如此自制、認命的病人,我反而無計可施,只能照離職同事處方繼續給藥。直到某次回診,他主動提及遇上一個「棘手的問題」,請多給他一點兒時間。

「母親和妻子,誰適合捐腎臟?」

「你在說什麼?」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我微微提高語氣。原來,公司為剛升副總的偉峰安排高階健檢,意外發現兩顆腎臟各有不同程度的萎縮。轉診醫學中心,東查西查依舊病因不明,問醫師如何是好?

「腎功能再壞就得洗腎。」看見陪聽報告的妻子面色如土,醫師放緩語氣,「如果有適合捐腎的家屬,移植也是選項。」妻子馬上追問,自己和丈夫同血型,但沒血緣關係可不可以捐?

「有人和她競爭?」我忍不住打斷。「沒錯,是我媽。」偉峰苦笑。當天看完診,在家苦候結果的母親一聽腎萎縮沒藥醫,反應和妻子一模一樣。

得知媳婦也想捐,年過六十的她先說媳婦還年輕,兩個孫女年紀小,不能沒有健康的媽媽;接著強調自己「身體勇健,糖尿病與高血壓不但輕微且控制良好,醫生護士都稱讚,」毫不認輸。

我趁隙翻回初診病歷,瞄了家族圖一眼,發現偉峰是遺腹獨子,以及「婆媳不睦」的註腳……剎時,對長年夾在兩個女人間的他,添了一分理解與同情。

「如果檢查出來兩人都能捐,才真棘手……」我明白偉峰不是來請教器官移植知識,卻一時語塞。

多虧老天作決定。母親的交叉配對(cross match)呈陽性反應,第一關就被刷掉。老人家很不開心,當著醫師的面咕噥:「真是胳臂往外彎,孩子是我生的,竟然和外人合。」兩個女人搶捐腎

「醫師,母親和妻子,誰適合捐腎臟?」我明白偉峰不是來請教器官移植知識,卻一時語塞。沒想到檢查結果……

偉峰為了失眠,幾年來定期來門診拿藥。一天一粒,不多不少,且不曾討價還價,多討幾粒安眠藥。可當我鼓勵減藥,他總回應,「壓力無法排解,理當失眠。一天一粒換我一夜好眠,感激不盡,」要我別苦苦相逼。

遇上如此自制、認命的病人,我反而無計可施,只能照離職同事處方繼續給藥。直到某次回診,他主動提及遇上一個「棘手的問題」,請多給他一點兒時間。

「母親和妻子,誰適合捐腎臟?」

「你在說什麼?」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我微微提高語氣。原來,公司為剛升副總的偉峰安排高階健檢,意外發現兩顆腎臟各有不同程度的萎縮。轉診醫學中心,東查西查依舊病因不明,問醫師如何是好?

「腎功能再壞就得洗腎。」看見陪聽報告的妻子面色如土,醫師放緩語氣,「如果有適合捐腎的家屬,移植也是選項。」妻子馬上追問,自己和丈夫同血型,但沒血緣關係可不可以捐?

「有人和她競爭?」我忍不住打斷。「沒錯,是我媽。」偉峰苦笑。當天看完診,在家苦候結果的母親一聽腎萎縮沒藥醫,反應和妻子一模一樣。

得知媳婦也想捐,年過六十的她先說媳婦還年輕,兩個孫女年紀小,不能沒有健康的媽媽;接著強調自己「身體勇健,糖尿病與高血壓不但輕微且控制良好,醫生護士都稱讚,」毫不認輸。

我趁隙翻回初診病歷,瞄了家族圖一眼,發現偉峰是遺腹獨子,以及「婆媳不睦」的註腳……剎時,對長年夾在兩個女人間的他,添了一分理解與同情。

「如果檢查出來兩人都能捐,才真棘手……」我明白偉峰不是來請教器官移植知識,卻一時語塞。

多虧老天作決定。母親的交叉配對(cross match)呈陽性反應,第一關就被刷掉。老人家很不開心,當著醫師的面咕噥:「真是胳臂往外彎,孩子是我生的,竟然和外人合。」診療椅上的謊言

我迅速逃出他們視線,確認來人無誤,閃入電梯離開。
難不成精神科醫生也要兼職「捉猴」偵探?

雪薇家住東部,卻常跑台北就醫。她的說法是:「鄉下地方小,四處遇熟人。先生又在醫院上班,看診毫無隱私。」

先生是醫學院公費生,畢業必須下鄉服務。雪薇夫唱婦隨,請調後山,無奈打不進學校同事的圈子,又對諮商輔導工作漸失熱情,遂以「做人」為由請辭。

雪薇定期北上看不孕門診,卻未告知先生,她也同時就診精神科。我不解,她的理由是:「先生見我悶悶不樂,提議要我去找他的大學同學看診,但被我拒絕了,就不好說又來看妳。」

尋常病人坐上診療椅,總有訴不完的委曲。雪薇卻像擠牙膏,不問不答。幾經拼湊,才知她因先生常常關機失聯,疑心外遇卻不積極面對,成天在家發愁,偶爾上網殺殺時間。「虧我還是輔導科班出身。」雪薇自嘲。將心比心,我能體諒她向人求助時的彆扭。

「我猜妳遲早要問,為什麼想生孩子?」某回北上打排卵針,雪薇回診竟主動出擊。「他平常在家很悶,卻對小孩和病人超有耐心。」雪薇補充,兩人當年因學生社團寒暑假服務隊,相識相戀於深山育幼院。她期望,日漸枯槁的婚姻生活能因新生命帶來轉機,才不枉「結婚時辜負的另一個人……」

剩餘對話不復記憶。然而,當天門診結束,我在捷運站候車時撞見,不,遠遠瞥見一女子神似雪薇,同某男子十指緊扣,施施然而來。

迅速逃出他們視線,確認來人無誤,閃入電梯離開。

我直覺認定那人是雪薇口中被辜負的前男友。他們究竟是藕斷絲連?還是舊情復燃?定期就醫方便幽會,會不會連不孕門診都只是幌子?刷卡出站,冷風襲來,我念再轉,說不定男主角另有其人……不知走了多遠才回神,我為自己的鬼祟啞然失笑。

精神科醫生不是「捉猴」偵探,更不是家事庭法官。意外取得的「證據」,終究無法帶回診間求證,更不能用來戳破診療椅上的謊言,幫助病人面對現實。精神科診間和你想的不一樣!

「咦?怎麼不是躺著看?」大男孩有點失落的問……
快跑!我轉身拉著病人一起往「暗門」衝……

鴨舌帽反戴、一身嘻哈風的大男孩,踩著輕快步伐向我靠近。遲未落座的他,張望著平凡無奇的診間。

「林先生,請坐。」我示意病人坐上無靠背旋轉椅。

「不是躺著看?」中文不太輪轉的小伙子滿臉狐疑。我突然意會,打進診間以來,那雙骨碌碌的眼珠子,一直在搜尋好萊塢電影精神分析場景必備道具——天鵝絨貴妃椅。

我忍住笑意,淡定說明「躺著看」已經不流行,現代精神科都坐著看診,和內科沒兩樣。

「哦……」ABC男孩用拖得不能再長的尾音,反應他的失落。其實,精神科診間雖沒陳設想像中的貴妃椅,卻為了安全暗藏玄機。辦公桌暗處加裝警鈴是最基本配備;倘若苗頭不對,病人堵住診間出口,醫師座椅旁,還得有扇拔腿逃命的暗門。

即便診間設有機關,備而不用仍是最高指導原則。因此遇上精神太亢奮、高暴力傾向,甚至目露凶光的病人求診,精神科醫師基於安全考量,絕不隻身「陪君入甕」。換言之,診療時得有其他人,甚或警衛在旁戒護。

只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行醫逾二十年,還是有兩回夾著尾巴從暗門逃跑。第一回遇上的是面無表情的中年肌肉男,要我比照上回門診醫師開安眠藥。可我發現他的健保卡,已蓋有另家精神科醫院同日戳章,才開口問「怎麼回事?」他老兄竟起身掀桌,我跟著彈起,轉身推開暗門,衝進隔壁診間,直到國罵聲由近而遠漸漸散去。

第二回更冤。有個掛最後一號的病人家屬,頻頻開門用高亢的語調詢問還要等多久?一再提醒無效,我只好撂下「反覆打斷看診,會害妳等更久。」不料那家屬又衝進來,一把雨傘「兇器」直朝我飛來,我趕忙拉著正在看病的阿婆,一起往暗門衝。

待警衛穩住場面,我恢復看診,沒多久就輪到最後一號病人,他一臉歉意說:「我姊姊最近躁症發作,四處幫倒忙,真是對不起。」

以上摘自天下生活出版《為什麼開藥簡單,開心難?》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038897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