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臍療是把藥物或艾灸、熱熨、拔罐等方法施治於臍,以治療全身性疾病的健康方法。
以體表用藥來治療內臟疾病的外治法,由於療效好、使用方便、副作用小而日漸盛行。新近出現的藥枕、藥袋護膝、藥袋背心、足浴液等均中醫早已有的外治法。外治法的治療部位有全身治療和身體某一局部治療,局部治療又有穴位與非穴位之分,臍療就是穴位外治法的一種。
臍療由於施治方法多樣、治療病種範圍廣、療效好等原因,逐漸自成一法。
目錄
出版說明
說明
第一篇 概論
第一章 什麼事臍療
第二章 臍療的發展概況
第三章 臍療的治病原理
第四章 臍療的施治原則
第五章 臍療的施治方法
第六章 臍療的優點
第七章 臍療的禁忌和注意事項
第二篇 常見病的自我臍療
第一章 內科臍療方
第二章 婦科臍療方
第三章 兒科臍療方
第四章 外科、皮膚科、五官科臍療方
序/導讀
臍療最早見於漢朝,張仲景《金匱要略》:「凡中暍(中暑)死、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療之方。屈草帶,繞暍人臍,使三兩人溺其中,令溫,亦可用熱泥和屈草,亦可扣瓦碗底按,及車缸以暍人,取令溺須得流去,此謂道路窮卒無湯,當令溺其中,欲使多人溺,取令溫……」該方法中的熱泥、瓦碗、車缸、人尿等,均是溫敷熱熨臍部的方法。
晉朝葛洪《肘後備急方》中,也有臍療的記載,如救卒中惡死,灸臍中百壯;治卒霍亂諸急,以鹽內臍上灸二七壯等。這還是隔鹽灸臍的最早記載。
宋朝以前臍療的方法,是灸法和熱熨。將藥物用於臍療,至宋朝才有記載。如楊倓《楊氏家藏方》的貼臍散,治療腎氣虛、虛火上炎、口舌生瘡,所用藥物是醋炒吳茱萸16克、炮薑16克、木鱉子五枚去殼,共為細末,每次取藥粉1.5克,冷水調貼臍。 王懷隱《太平聖惠方》和宋朝官府編寫的《聖濟總錄》等書,也有藥物敷臍的記載。宋朝藥物敷臍的應用範圍,主要有泄瀉、霍亂、腹滿、腹痛、小便不通、大便不通、中暑、小兒夜啼、口舌生瘡、昏迷等。
臍療在明朝有了明顯的進展。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四》治療「百病主治藥」中,記載有外治專項的治療藥物及方法,其中有不少是臍療,所以可以說臍療在明朝就初具規模了。該書不僅收集了宋朝以前的許多臍療方法,而且還增加了自汗、盗汗、淋證、水腫、黃疸、臍風等病的臍療方藥。
清朝的臍療已經盛行,載有臍療的書色較多,加陳復正《幼幼集成》、陶承熹《惠直堂經驗方》、陳念祖《醫學從眾錄》等。最突出的是吳師機集外治之大成,寫出了《理瀹駢文》一書,該書是外治法的專門著作,也是外治法的大全,不但有方藥,而且有理論法則,應用的方法和藥物詳細而富,治療的病種也更廣泛了。
民國成立後,臍療廣泛應用於臨,對多種疾病有了較系統的臨牀觀察。目前對臍療的治療機理已進行了初步探討。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