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天性與教養: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的交互作用
基因如何建造大腦來吸收經驗,《天性與教養》中的論述精彩可期。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人類的獨特性是來自先天基因還是後天教養?
愛的本質是什麼?男女差異從何而來?
精神分裂症和同性戀的真正原因為何?
學習與記憶有何關鍵?文化和語言是如何發展出來的?
二○○一年二月,科學家宣布人類基因體中只含有三萬個基因,而不是原先預期的十萬個。這個驚人的衝擊讓某些科學家開始相信,光是基因不足以讓人類成為萬物之靈,我們的獨特性是經由後天教養而來的。於是,生物學界又陷入削足適履的先天與後天爭論中。
廣受好評的科普作家馬特.瑞德利認為,不斷出現的新證據遠比這個迷思有趣多了。後天教養必須依賴先天的基因,而基因仍需要後天的教養才能發揮作用。基因不只是建造大腦構造的工程師,它也會吸收發展中的經驗,對社會線索做反應,甚至參與記憶的過程。基因對人類心智而言,是原因也是結果。
《天性與教養》一書記錄了我們對基因認識的又一新革命。作者細述百年來先天論與後天論者的爭執,解釋人類為何可以同時擁有自由意志,又能受本能及文化的驅動。對於基因如何建造大腦來吸收經驗,《天性與教養》中的論述精彩可期。
目錄
〈出版緣起〉開創科學新視野/何飛鵬
〈譯者序〉先天和後天的交互作用/洪蘭教授
緒論 十二個大鬍子
第一章 動物的典範
◆達爾文的火地島之旅◆黑猩猩想喝下午茶◆猴子連續劇◆人類的獨特性◆不可逾越的藩籬?◆生殖策略◆一夫一妻制◆物競性擇◆遺傳學上場◆黑猩猩與人類的遺傳差異◆唾液酸的過敏反應◆出借子宮◆基因的開關◆馴化的效應◆腦神經細胞的數目
第二章 本能
◆本能學派◆愛是一種本能◆田鼠的配偶聯結◆邱比特的箭◆本能釋放機制◆行為基因之謎◆火星人和金星人◆金錢或鑽石?◆通俗心理學◆心智模組◆柏拉圖的烏托邦
第三章 順口的押韻詞
◆先天與後天◆雙生子研究◆巧合◆人格特質◆影響人格特質的基因◆智慧◆基因多型性◆佛林效應◆烏托邦
第四章 瘋狂的原因
◆精神分裂症◆責怪母親◆責怪基因◆責怪突觸◆責怪病毒◆責怪發展◆責怪飲食習慣◆懸崖效應◆先天與後天同樣重要
第五章 時間中的基因
◆發展學家的挑戰◆廚房的比喻◆腦中的路標◆卡曼徵候群◆黏合與剪接◆新的神經細胞◆母性的傳遞◆烏托邦
第六章 發展
◆勞倫茲的銘印◆出生前的印記◆生命的長手指◆經驗的烙痕◆同性戀和子宮◆打開大腦的開關◆視覺關鍵期◆語言能力的發展◆兄妹與情人◆納粹烏托邦
第七章 學習
◆巴夫洛夫的制約反應◆果蠅的學習與記憶◆嚇哭寶寶◆重新設計人類◆史金納的箱子◆鐵絲網媽媽和絨布媽媽◆恐懼的限度◆神經網路和連接◆牛頓的烏托邦
第八章 文化之謎
◆鮑亞士的文化平等觀念◆涂爾幹的白板理論◆文化差異何來?◆知識的累積◆鏡子神經元◆語言器官◆語言的起源◆基因文化共演化◆大靜止◆大躍進◆交易與分工◆允許文化產生的基因◆性和烏托邦
第九章 基因的七個意義
◆基因的別名◆自私的基因◆社會生物學◆政治介入◆定義的整合
第十章 矛盾的教訓
◆第一個教訓:基因◆第二個教訓:父母親◆第三個教訓:同儕◆第四個教訓:實力主義社會◆第五個教訓:種族◆第六個教訓:人格特質◆第七個教訓:自由意志
結語稻草人
注釋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