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0930_開學語言展

【電子書】雨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210
  •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內容簡介

朱天文專序推薦

 

「讀著前一篇裡跟這一家人有了連繫生出感情,卻在下一篇,物換星移如何竟不算數了?另一輪人生,我仍深刻記得他們發生過的事卻如何他們並不記得了?這是所有前世今生、似曾相識的母題,悲傷從此來。」──節錄自朱天文〈迅速之詩〉

 

「把我葬在這塊土地上,洞我挖好了,我選擇立葬,頭上腳下。
你必須幫我辦個葬禮,扛一具假的屍體(木頭做的就可以)到墳場埋下。」

 

在這集子裡,雨從第一篇,下到最後一篇。〈雨〉這系列借用繪畫的作品概念,用「作品一號」、「作品二號」、「作品三號」標識,在小畫幅內──有限的空間,有限的元素──做變奏,分岔、斷裂、延續。它最原始的構思來自幾年前(那時不甚有寫作動機,嘗對友人云,寫作的發動機故障了),設想一家四口,如果其中一個成員死去,剩下來的人會怎樣繼續活下去。──黃錦樹

 

當黃錦樹傾身向回憶深渠一撈,我們就彷若進入了一座以故事召喚故事,層疊相套,看似有關,卻又無關,反之亦然,悽惶又哀傷的迷宮中。
青春的悼逝、早夭的孩子、缺席的父親、人性的癲狂、衰老與亡歿,他不斷扒挖底蘊,也時常在結尾處逆轉,讓我們心底一陣冷寒與懼怖。
對離鄉近三十年的黃錦樹而言,這場雨從沒停,雨緩慢憂悒地淹沒至我們胸口。
 

本書特色

 

◎在台灣與馬來西亞,都極具份量與重量,身兼小說家、評論家的黃錦樹的最新短篇小說集。
◎朱天文撰寫推薦序。
◎自一九九三年在淡水寫〈落雨的小鎮〉以來,匆匆二十多年過去了,故鄉的雨,他鄉的雨,早就分不清了。雨下在小說裡,當然也下在小說外。下在心裡,也下在夢裡。──黃錦樹

作者

黃錦樹

 

一九六七年生,馬來西亞華裔。一九八六年來台求學,畢業於台灣大學中文系、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清華大學中國文學博士。一九九六年迄今任教於埔里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曾榮獲多項文學獎。
著有小說集《魚》、《猶見扶餘》、《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土與火》、《刻背》、《烏暗暝》等,散文集《火笑了》、《焚燒》,論文集《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謊言或真理的技藝》、《文與魂與體》等,另外,編有《散文類──新時代「力與美」最佳散文課讀本》(合著)、《故事總要開始──馬華當代小說選(2004-2012)》(合著)、《媲美貓的發情──LP小說選》(合著)等。

目錄

012【推薦序】迅速之詩──讀《雨》/朱天文
023雨天
025彷彿穿過林子便是海
045歸來
071老虎,老虎《雨》作品一號
082樹頂《雨》作品二號
093水窟邊《雨》作品三號
103拿督公《雨》作品四號
116W
129雄雉與狗
135龍舟《雨》作品五號
146沙《雨》作品六號
157另一邊《雨》作品七號
168土糜胿《雨》作品八號
183後死(Belakang mati)
203小說課
230南方小鎮
256【跋】一個微小的心意
261【附錄一】不像小說的小說──花踪馬華文學大獎讚詞/張景雲
           〈論馬華中品小說〉/張景雲
266【附錄二】沒有位置的位置/黃錦樹
269【作品原刊處】

序/導讀

【推薦序】迅速之詩──讀《雨》/朱天文
 

「無邊無際連綿的季風雨,水獺也許會再度化身為鯨。」
 

這是黃錦樹的句子。
 

句子從知識和想像的沃土裡長出來:「鯨魚的祖先是魚類上岸演化成哺乳類又重返大海者,牠的近親是水獺。」
 

衡諸同代人小說之中,錦樹小說寫得精采的地方,應該說,只有他有而別人沒有之處,是「變形記」。尤其自二○一二年以來,他著力發揮、厚積薄發的各式各樣的馬共小說,無論以高蹈(high-brow)來看,抑或一般約定俗成認為小說便是長成這個樣子的中品(middle-brow)來看,最佳篇,我的偏見,都是「變形記」。
 

不,不是卡夫卡的《變形記》。那樣的卡夫卡,獨坐於昨日的明日的瑰麗古歐洲的巍峨大殿上,沉思著一個人有一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在床上變成了畸形昆蟲的生存處境。
 

然則,馬來西亞雨林?人的稀薄的文化就是跟茅草在拉鋸戰。「茅草在園中出現向來不被允許,即使是一株。」簡直可列入十誡第一誡:「草也不許靠近屋子。一律清除。疊在火堆上燒出濃煙,好薰蚊子。」家族人丁旺盛時候,園子與鄰家園子之間穩穩立著界碑,挖界溝防火般防阻茅草野樹長過來,五脚基屋子端整座落其中。但人老了,坐籐椅上望著門前的草已快到門邊,曾經,他可是不止一次聽到妻子向兒女誇耀:「有我在一根草都不准在屋子周圍二十尺內出現。」他自己也曾把著鋤頭在界碑旁大呼小叫妻子來看,那一叢叢偷渡的茅草:「奇怪,昨天才鋤的啊,怎麼全長回來了?」(寫於一九九○延畢期間的〈撤退〉)
 

錦樹小說裡的家,予我強烈印象者莫過此。變形記,所以是奧維德的《變形記》。
 

六步格史詩十五卷的《變形記》,歌唱形體的變化,百多個故事從開天闢地一路編到當今,當今他被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流放到黑海海邊在那裡拉丁文毫無用處。
 

無以數計的變形,少女拒絕阿波羅的求愛奔逃中長髮變成葉子,手臂變成樹枝,敏捷的雙腿黏附在地上變成了月桂。各種逃脫,變成蘆葦,變成沒藥樹。悲傷哭泣,直到水仙化成淚水溶在自己的水池裡。村女跟工藝女神比賽織繡(各據一方架起織布機的紡織細節真是太精采),女神織的是雅典命名權的競爭,村女則織出男神們的風流罪狀而且勝賽遂被變成蜘蛛。馬其頓公主說了敵對觀點的故事版本給變成喜鵲。不參加酒神的狂歡只管辛勤紡紗工作,三姊妹被變成蝙蝠。洪水過完,石頭變形為人,岩石中的脈仍然是人體的脈。特洛伊戰後一伍船隊來到義大利西岸順台伯河直上,跟原住民大打其仗建立起最初的羅馬,維吉爾花了半部史詩講這件事,而《變形記》只幾個故事鬆脆搞定。至於遭毀滅的城地,在持續悶燒的灰堆裡飛出一隻前所未見的鳥,不停鼓動翅膀拍打餘燼,其叫聲、其瘦小、其蒼白,都引人哀思這個被擄掠的城,乃至這城的名字便遺留給這隻新生的鳥,阿德阿Ardea,當作普通名詞牠叫做蒼鷺。(呂健忠譯注之《變形記》)
 

勝者自勝,敗者的一方卻開啟了故事。

 

這些讓人想到誰?我想到黃錦樹的馬共小說,和他的馬華文學。
 

變形,它紮根在不同世界的模糊界線上。神明、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相互滲透並非階級性的,而是一逕的夾纏不清,力量在之間衝撞或抵消。主導奧維德筆寫熱情的並非系統性的結構,而是累積,用頻換觀點和改變節奏來增進,一景疊一景,一事接一事,經常類似,到底又不同。滔滔不絕要將一切變得無所不在,且近在手邊。它是一部迅速之詩(語出卡爾維諾,〈奧維德與宇宙親近性〉)。
 

迅速嗎?自卡夫卡以來的現代小說,從精神到樣貌,總是跋涉。現在讀了錦樹的小說,竟是迅速之詩。可說來辛酸,能夠迅速,正是因為馬華文學的文化資產欠缺,甚或沒有。「我們必須繼承那沉重的沒有,那欠缺。」
 

反之,文化資產豐厚得壓人的卡夫卡,早已寫出他當代的也預言了未來世界的困境,科層壘壘,分工過細又門禁森嚴,不同領域誰也跨不過誰。相對於馬華,亦身處發達資本主義時代裡的(班雅明語)民國台灣,寫小說,最叫人陶醉獲得獎賞的時刻,便是在以小說為支點欲把這個比地球重力還重的現實世界舉起來的奮勉苦活中,終於,舉起了那麼兩三尺(舉頭三尺有神明)。
 

是因為沒有,所以迅速?
 

錦樹一篇〈母雞和牠的沒有〉,寫幾隻刀下留雞從菜市場解放出來的母雞公雞之事蹟。是說總沒生蛋的黑母雞,開始生蛋,家人撿蛋來吃,撿撿不讓撿了開始孵蛋,抱起來看並沒有蛋,仍孵,家人說哦原來母雞在孵牠的沒有。另一隻黃母雞亦然,家人就去市場買了兩隻小雞,趁夜晚雞眼不能視物塞進母雞發燙的腹下,次日醒來已見母雞興高采烈咯咯咯帶著小雞,在園裡各處掏開泥土找蟲給小雞吃。
 

我在小咖啡館下午的安靜裡讀到,只能一直悶笑。心想唯高度自覺的錦樹,唯他一人,在孵他的馬華文學的沒有。
 

他本屬學界,那幾本核量級的文論(我讀了不只一次《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即使沒讀過,方圓內也感受得到輻射能。才華有餘,他寫著小說,故而比他的任何一位馬華同行都洞察著這個沒有,並戮力善用之,那成為他的「變形記」體。如果記得,他曾在大學部開過一門選修課「文體練習」,還說想用名家文體來寫馬共,調度驅使譬如愛倫坡體、卡夫卡體、波赫士體、昆德拉體……說下去他也要笑了,又不是體操特技表演。當然,怎麼能不馬共呢?錦樹的父親輩那一代,只要你識字,你讀書,華文書,差不多你就會走進森林做了共產黨。你沒做,你總也有同學老師朋友做,走進「月光斜照著的那條上坡路有一段沒入陽光也照不透的原始林只有四腳蛇和山豬能走」。
 

《土與火》小說集出版之後八年,連著這四年,錦樹一年一本小說,且應故鄉之邀首度在馬來西亞出版自選集,沒錯,書名叫做《火,與危險事物》。都是馬共小說也都溢出馬共小說,除了最新這本,《雨》。
 

季風雨,以前就一直下,下在鄉愁的深深鬰鬰裡人亦化為魚。這回合,照錦樹自己說,是借用繪畫的作法把雨標識為作品一號,作品二號,作品三號……至作品八號,在小畫幅的有限空間和有限元素內,做變奏,分岔,斷裂,延續。推前更早,「寫作發動機故障了」的幾年,他像修檢零件的試試這試試那,「設想一家四口,如果其中一個成員死去,剩下來的人會怎樣繼續活下去?如果每個成員都死一次,也即是每回只少一人,得四篇。如果每次少兩人……」
 

挺犯傻的起步,一下去,下得比創世紀那場雨還大。八篇雨作品,這篇裡已死的,翻過下一篇又活了。卻篇篇貼住牽動人的細節,不離現實。那膠樹上劃出的膠道,落雨時白色乳汁不走膠道了,順水迹沿樹皮呈網狀漫開,整片林子的樹被著那樣蜘蛛網的白,浪費了啊,父母發出憂傷的嘆息。
 

也有方舟。從沼澤深處拉回來的魚形獨木舟,彷彿有示兆的能力,月光簷影裡告知著父親什麼,次日那死去兒子給搬開石頭空了的墳,是耶穌版的復活。「然後大雨又來了。日本人也來了。」
 

如果,洪水退後高高樹頂上掛的魚形舟,卻划舟出去說是救人的父親再也尋不得,最終他會以什麼樣的形貌回來呢?最具故事性的雨作品二號,不睬錯綜複雜的心理因素,每一刻當機立斷,裹脅在強力可信的敍事節拍裡。
 

或如果,父母不在的洪水夜,沒多大的哥哥護佑著妹妹爬上舟,手電筒耗盡了,四野漫漫,一叢叢黑的是樹冠,「這才發現滿天星斗,他們抬起頭。無窮遠處,密密點點細碎的光,無邊無際佈滿穹頂。竟然是放晴了。」兄妹倆已封神,他們將會像看雪景球的看著球裡自己的家。他們讓我想到荒昧神話裡那對兄妹,在洪水大滅絕後重新把人類再生回來。
 

再如果,老虎。上述那個小哥哥在雨一號中,「男孩辛五歲,已經看過大海了。」辛常夢見金黃的毛色墨黑的線條從門外油然劃過,老虎!心臟砰砰響醒來,辛央求父親給他養一頭虎。天大雨,森林那頭淹大水了,他們土丘上的家成了諾亞方舟。山豬一家也來了,公豬豎起鬃毛跟狗對峙作勢一衝把狗衝得倒退,母豬冒雨翻了一整畦木薯讓七八隻小山豬歡快的吃。然後有著火的顏色的虎和兩隻小虎也來了,大雨裡,母虎朝擠成一大團毛球的山豬家擺動著尾巴,往左走幾步,往右走幾步,公豬母豬低頭護著仔豬繃得好似會炸開來。也許為躲雨,小虎突然像兩團火朝屋子跑來,小虎看來和家裡的貓一般大小。我要養!辛從後門跑出去迎向兩隻小虎。我忍不住整段照講,實在是兩邊動物的肢體語言寫得太準確啦。
 

然而雨四號,老虎把熟睡的妹妹吃掉了。沒聽到狗吠,「蚊帳被撥開,而不是粗暴的扯掉的。如此温柔。」安靜慢食,讓我想到是一個惜物之人把碗裡吃得一粒飯不剩乾乾淨淨。所以,肯定是白老虎

試閱

W

午後,你們都看到了,在狗的狂吠聲裡,兩輛藍色的卡車突然出現在你們的園子裡。後頭跟著五六部黃色紅色的野狼嚤哆車,刺耳的門門門門的響著,朝你們仰著頭跳躍著而來。

車頭燈反射出刺目的光。父母臉上都露出警戒的神色。然後車子突然轉向左邊,硬是在原本沒有路的樹林裡輾出一條路,再沿著芭邊行走,然後停在一棵大樹下。狗群一直沒停過狂吠,也持續露齒追著來車。父親和母親都快步迎上前去,首先喝止了狗,狗兒稍稍退到主人身前。一輛卡車後頭跳下十幾個壯實黝黑的青年男人,都是些馬來人。另一部卡車後頭載著滿滿的木頭,木方、木板、木柱。車一停即有一位年齡稍大的,載著藍色鴨舌帽,加巴拉(kepala)模樣的華人男子大聲叫喚那些年輕人去把車上的木頭卸下。然後他趨前給你父親遞根菸,說明這是怎麼一回事。原來這一小片殘存的原始林的主人雇了這一群人,要把上頭的原生樹木清理乾淨,好種植油棕。那人預估兩三個月就可以把樹砍光,樹桐會沿著河邊開一條新路運走,不會車子進進出出輾壞膠園裡的路。剩下的枝葉會逐步一堆堆放火燒掉。

木頭下完,多台電鋸,短鋸、長鋸、鋤頭、斧頭、鍋碗水壺等,兩部卡車又呼嘯吐著黑煙離去了。

你聽到他跟你父親仔細的解釋,兩人一面抽菸一面像老朋友那樣搭著肩聊著。三四個月就可以完工吧,他說。完工後他們就會撤走。他同時用馬來語呼喝一位年紀較大的馬來人,比手劃腳的說了一長串話。那人即叫喚那群年輕人,各自分頭持長刀、斧頭,在林邊劈倒許多灌木雜草;到膠園裡撿了枯枝落葉,在房子預定地的四處以火柴和膠絲點火,冒起陣陣煙來。負責燒火堆的馬來青年對著他們,咕嚕咕嚕的說了一段話,大概是解釋說要燻蚊子吧。好一會即清出小片空地。隨即在那人指揮下,拿起鋤頭、分頭進一步把地整平。拉著白色繩線,定位;彈了墨斗,畫出白色粉線。即有人在四個端點釘下木樁,然後就以耒戳地挖洞。

你聽到那工頭跟父親說,還會不定時的跟你們買一些雞和鴨,一些水果,木瓜、黃梨、香蕉、波羅蜜等,如果有的話;還有木薯、番薯等,他說他嚴厲交代他們絕對不會用偷的,也不能擅自靠近你們的房子、雞寮等等,白天晚上都不行。你很驚訝的發現,一個正方形的大框很快就架起來了。先是在挖了洞的四端立起木柱,框的內圍也樹了多根立柱,縱橫交錯的。木頭插進洞之前,工人還仔細的刷上黑油,你記得那股新鋪馬路的味道。

兩面牆快速的架起來了。發出香氣的木板,一片疊著一片,鋪就一面整齊的、夕陽色的面。只留下窗的空位,有兩面還預留了長方形的門洞;上方的縱和橫的框都架好,看得出房子的雛型了。那群人爬上爬下,大聲說說笑笑的,一身汗水,有種莫名的騷味。有時還會互相咒罵幾句;工頭有時會大聲叫喚某人,但那氛圍是歡悅的。你打從心底浮起一股喜悅之感,一件好的事情就在眼前發生。就好像一場大型的魔術那樣,讓你想起馬戲團的五彩大帳篷,總是突然像朵蘑菇那樣從鎮中央廣場的草地冒出來,而且冒著一股爆米花的香氣。

有兩個人在距房子數米外的一端,用圓鍬奮力的輪流挖著甚麼。濕軟的黃土越來越高的堆在兩旁,而挖土的人的身體漸漸下降。剛開始是一整個人站在地面,接著只瞧得見上半截身體,再來就只剩下一個沾泥的頭,再來就只看見盛滿土的桶子被一隻泥巴手甩了上來,而守在一旁的那人迅速把它接過去,掀翻桶倒在一旁泥堆上。

你大著膽子趨近觀看,一路避開絆腳的細樹樁,一直到土堆旁。濕土的氣味。你知道他們在挖井。只見井裡那人捲起褲管的雙腳泡在奶色的水裡,水淹過小腿了,兩人說說笑笑的,其中一個俊俏的男子蓄著小鬍子。他向你出示新挖的一桶沙。大概可以了吧。

好一會,那兩部卡車又出現了,一部載著滿滿的新鐵皮,幾包洋灰,一小堆沙子。另一輛車載著數捆草蓆、一台發電機,三盞大光燈,十數包白米,一珍一珍的油,好幾箱沙丁魚罐頭、黃豆罐頭,幾大包洋葱、小洋葱頭、馬鈴薯。還有一堆別的甚麼工具等。

父親叫喚你,說他要回去了。但你決定再留下來看看,父親交代你要小心,別太靠近蓋房子的地方,留神木方、釘子、木樁。別留得太晚。

然後摸摸你的頭即離開了。

你看到工人把鐵皮一片片的傳到木框子上方,拼拼砰砰的釘了起來。銀亮亮的嶄新鐵皮,黃昏時都蓋起來了。還有裡頭的隔間,也都成形了,一蓋上屋頂裡頭就暗下來了。工頭特許你到屋裡看看。那屋裡都是新木頭的香氣,昏暗,有人點起煤油燈。四間房裡的床板釘起來了,及你的腰高,木片粗扎扎的帶著毛邊。從走廊到後方的廚房,泥地上都沒鋪任何東西,腳步雜沓,草葉軟爛,土地被踩得微微滲出水了,有股淡淡的沼澤味。一身泥巴的小鬍子也來幫忙傳遞鐵皮。他從帶泥的上衣口袋掏出一顆糖果給你,你小心剝開包裝紙,一嚐,是椰糖。

工人們在以木板釘製門、窗,但廚房幾乎只架起屋頂和柱子而已。有人在廚房燒柴火,你聞到米水煮滾的香味。幾塊磚頭疊起,上頭架著口大黑鍋。另一端有兩個人正用圓鍬熟練的拌著洋灰,加水拌均勻後,一鍬鍬鏟進鋪著洋灰袋子的木框裡,再以灰刀拉平。你看到與父親聊天的那工頭模樣的人正在砌著磚,叨著菸,頭也不擡。你知道那是灶,將會和家裡的長得很像。那人已經砌起來的是灶檯的腳,得等待水泥灶檯乾後架上去,方能在上頭砌上灶腳。

那天夜裡,你看到新房子那裡光芒四射,白色燈光遠遠的照進樹林裡。一直有人大聲說話,響著刺耳咚咚咚的音樂。母親說,點著大光燈呢。而你的家裡一向只有微弱的煤油燈。

那天你家裡還多了個人。一個乾瘦、羞怯的女孩,一襲及膝細斑點洋裝,看起來比你大上十來歲,胸前有著微微的鼓脹。你聞到她身上有一股酸酸的汗味,也許歷經了一番長途跋涉。

「阿蘭表姐。」母親介紹說。「今晚她先和你睡同一張床。」

房裡一角擱著長方形的綠色舊皮箱,因褪色及污漬而帶著一股衰敗的灰暗。稜角多處鬆開或剝落了,露出白色的斷裂的縫線。床上父親的位置,枕頭換掉了,換了個細紅條紋的枕頭。但你肚子餓了。

你聽到一壺水在噗噗作響,聞到乾扁菜豆的焦香;那壺水是母親指導她燒的,這些都是後來才知道的。

黃昏時有人騎著腳踏車把她送了進來,母親說那時她曾大聲叫喚你,但你顯然被別的事情深深吸引住了。

油燈在夜風裡輕輕晃動。夜風微涼,燈光昏黃。她吃得很慢很慢,小口小口細細的嚼著,一根乾扁菜豆緩緩的沒入她油亮的唇間。母親只淡淡的說,阿蘭她父母出了事情,不能照顧她了,以後她就在我們家,你就把她當你阿姊。那時你還不知道她父母同時死於一場和山老鼠有關的恐怖事件。你瞄了她一下,她臉上沒甚麼特別的表情,晃動的燈光讓她的臉忽明忽暗,整頓飯沒有說一句話。晚飯後,她默默的就著燭光把碗筷洗起來。接著母親讓你帶著她到沖涼房,點了根高腳燭。把竹腳插進鐵皮與橫杠間的縫裡,燭光照亮了深色大水缸,你向她示意香皂在哪裡、乾淨的衣服放哪裡、哪些桶可放髒衣服,還小聲問她知道怎麼汲水嗎?她說知道。你持另一根蠟燭在井邊,伸掌守護著微光,看著她熟練的汲水。鐵桶垂降入黑漆漆的井裡,伊持繩的手一甩,你聽到桶沿咻的切入水面,然後一桶水就被提上來了。好一會水缸就盛滿了。她關上沖涼房的門時你在外頭發了好一會呆,聽著涼水潑在她裸身上的間歇的嘩啦聲,彷彿有一聲驚呼。井水可涼呢,你知道。

那一晚你終夜難以成眠,夢如煙如雨。白色蚊帳如常的輕柔的罩著,你緊貼著裡牆,但左邊的手常常還是會碰到她溫熱的手。她身上有股淡淡的茉莉花香,一直往你的鼻端飄。你的身體一直在微微發熱,好像有點感冒了,你一直覺得口渴。她的呼吸聲是細細的,有點像穿過樹林的微風。屋外交織著蟲鳴蛙叫,好似填滿了整個夜晚。

在醒睡之間,有時似乎真的風起了,隱約可以聽見樹梢葉子的抖顫。然後突然下起細細的雨來。你彷彿感到時間快速從你身上流過,就像樹林裡的一陣清風,掀動了落葉。但畫面散亂的疊印著,像拋擲一地的泛黃舊照。你感覺床像舟子,漂浮在緩緩流動的水面。

你看到她熟練的打點家務,洗衣燒飯,撿柴餵雞,餵豬(她來了兩週後,母親新養了幾頭小豬,父親蓋了豬舍)。撿柴,砍番薯葉、香蕉莖,和母親有說有笑的,就像是母女那樣。她有了笑容。斜光裡,她鼻翼的雀斑粒粒分明,像是刻意用筆尖點出來的。

你彷彿聽到電鋸刺耳的嘠嘠聲於日出後響起,一棵棵大樹轟然倒下,濃煙終日飄過來,瀰漫整座林子。其後那一片原始森林在轟隆聲裡,一小塊一小塊的消失。一整片天空漸漸露了出來。入夜後,木屋那裡依舊大放光明,喧鬧不斷;過了某一時刻卻又驟然沉寂,剩下一燈如豆。沒多久那裡好似被整齊的切割出一個長方形的空地。堆疊的亂木,終日數十處白煙裊裊上升。但那一帶深夜經常出現的大團金色鬼火再也不曾重現。

老是有家園被毀的野生動物闖到膠園裡來,常遭狗吠,甚至追殺,如四腳蛇、成群的雉、犀鳥、石虎和鼠鹿、蛇、猴子;但如果是大型的獸狗也只敢遠遠的、謹慎、膽怯的吠,膠園裡確曾留下老虎悲傷的腳印。

蓄著小鬍子的馬來青年阿里常抱著東西來交換,換雞、換鴨、換鵝;有時是掙扎扭動的鱧魚,肢爪反綁的四腳蛇,臉盆大的陸龜、水魚。他們在屋旁鋤了畦種木薯、朝天椒、木瓜。週日休假時他們有的到林中到處尋找野味,有的騎著野狼出去;有的回家,有的不知去哪玩,都穿著一身花衣、喇叭褲,梳著油頭,上衣最上端的鈕扣總是解開的。

你看到阿蘭和阿里總是笑語晏晏,側著身子,或靠著樹,很好談的樣子。屢屢換著支撐體重的腳,但你受不了那蚊子。你不知道她馬來話說得那麼流利。但你也覺得阿里長得很好看。來得次數多了,狗也不吠他了。母親多次警告阿蘭,千萬別對馬來人當真。別吃了虧,女人總是吃虧。即使他肯要妳,妳也是要「入番」的,而且他可以娶四個老婆。阿蘭只是無所謂的聳聳肩笑笑,說她只是和喜歡和他講講話而已,沒有想那麼多。但阿里還給她送過一隻巴掌大的烏龜,她就把它養在屋旁的小水坑裡,還在牠背上用紅漆寫了大大的Ali,塗滿半個龜背。阿里太久沒來時,她有時會跟牠說說話。

你知道她私下給阿里縫補過幾回衣褲,後來受不了他的夥伴訕笑,只好凡是那樣縫補的委託都接──只是要收費,一角兩角的收,她把一些五分錢的「盾仔」送給你,存在她從馬戲團那裡拋籐圈贏回來的觀音菩薩錢筒裡。

母親有一台舊針車,慷慨的借給她使用。大概兩個月後,她和母親商議,為自己買了輛半新舊的腳踏車。因為你也快要上學了,父親為你在附近小學裡報了名,那就有多一個人可以接送了。有時她就和母親一道騎單車上街去,有時也帶上你。

但有時純粹載著你到新開的黃土路那一帶逛,除了菸味,你還聞到不同的大樹被鋸開後那汁液悲慘的香氣。你看到樹桐高高的被堆放在路旁,而拖格囉哩(聯結車)載著滿滿一車巨木,揚起陣陣黃土奔騰而去;新闢出的路被輾得深深的轍痕重重疊疊。經過雨淋日曬,有的轍痕已硬得像石頭,凹處蓄了一汪黃水,你發現裡頭有滿滿的黑色蝌蚪。阿蘭說,那些蝌蚪都來不及變成蛙的,再過幾天就會全部曬成乾了,母蛙做白工呢。「除非遇上雨季,」她望望天邊的雲,「如果常有日頭雨,或許也有救。」

經常,你會看到阿里在河邊的一棵樹下等她。他總是抓了幾隻美麗的鬥魚,或沼澤裡的甚麼怪魚,盛在桶裡給你。阿蘭會叫你在樹下等她一下,她和阿里鑽進寮子裡去了,出來時紅著臉,髮際都是汗水。回程時她變得沉默,而你沒完沒了的聊著美麗的魚。但她沒忘了交代你別告訴父母阿里的事。……(未完)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406055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