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我曾是流亡學生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65 208
    32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成湯、成英姝父女聯手經營部落格
「爸爸媽媽姊姊妹妹,還有毛毛」(http://www.wretch.cc/blog/chengtang)深受網友喜愛,
榮獲第四屆全球華人部落格大獎評審團特別獎。
本書為本部落格之精采集結、重整,並附有珍貴歷史照片數幅。


【關於記憶】
我們以為,當過去如鬼影在我們腦中忽明忽滅地浮現,當中最閃耀的,頻率最高的,應該是最溫暖的,最美麗的,用通俗易解的話說,最懷念的。然而人們常會詫異,那些最常被訴說的,最被反覆提起的,並非最珍惜的,剛好相反,它通常最詭譎,甚至最不快樂。
而那些印象最深刻強烈的痛苦的記憶之常被一再訴說,簡直有如那是我們最鍾愛的記憶。
--成英姝

【關於本書】
這是一本由五年級知名小說家成英姝與父親成湯先生共同合作的一本書,一本抗戰時期流亡學生的追憶與自述。書中共分七大章,每章中間由成英姝擔任篇幅之間的串場。

父親的許多故事我從小就聽過無數遍了,但說老實話,沒一次仔細在聽的,打去年六月起幫父親聽寫文章,才總算有恍然大悟之感。父親生平種種,時序建立起來了,結構成形起來了,東一片西一片的拼圖,漸漸築成以動亂大歷史做背景的精采連環畫,不輸給電視上播映的大陸連續劇。
父親說得最多的是家鄉興化的兒時回憶,特別是日人占據時避居鄉下的事,然後是共產黨的勢力進入,父親離家來到南京,與後來加入青年軍的經歷,儘管有時內容驚怖駭人,那口氣的安穩卻彷彿敘述的是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奇妙故事。

【成英姝說】
我曾經以為,外省人已經被消滅了。
在歷經幾番吞噬與反吞噬,在所有的人都「變成台灣人」,都「愛台灣」以後。
然而,族群的融合並不等於消滅族群間的差異,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人類有不同的想法有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思想背景有不同的生活習慣。人類的價值就在於我們有不一樣,我們因為自身的不同而珍貴,我們不是一模一樣的人!真正的融合必須是我們接受別人跟我們的不同,接納,並且有意願了解。
最終,我們因為彼此分享這生命,而創造了彼此真正的價值。

【成爸爸說】
我一生之中所發生的事情,本來是放在內心深處,很少有地方能講出來。因為戰亂造成的生活不安定,幾十年過去了,以前沒有機會談往事,也沒有靈感讓我去談往事,可是這個寫部落格的機會,過往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在我心頭發生了。這當中有些事情好像只牽涉到我自己的生活,有些跟整個國家的命運有關,有的可以看到整個中國歷史的演變。我寫這個東西並不是說要去談歷史,也不是要去談政治,也不是談社會,而是談我們生活在這段時間之中的人的苦難,這種鬱悶,我總是會想,在這樣的情境下生存下來,真不是容易的事情。
這些在戰亂之中累積的經驗,往往讓我內心深處感受有一種超過自己本身生命存在的更高的價值。我所接觸的人,不管是再高的學位的人也好,或是做大官的也好,其中有豐富的對人生的體驗的還是很少,因此有機會把這些事情講出來以後,讓我發現我這一生並沒有白活,而這個時代帶給人的痛苦,也不是白費的,因為它創造了除此以外不能獲得的人生經驗。它就是生命力。雖然我這一生沒有成就,也沒有財富,然而這樣的生命讓我覺得是一種恩賜,它不是我創造出來的,它是生活給予我的,這就是我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真正價值。

目錄

父親的部落格(代序)
第一章 抗日與共產黨攻城
第二章 我的學生生涯及流亡記事
第三章 故鄉
第四章 我的父親母親
第五章 家裡人的故事
第六章 亂世之中萬境自閒
第七章 家鄉的傳奇人物
第七章 台灣生活
附錄

試閱

那些最常被提起的

這本書裡整理的文章,原皆由父親發表在部落格。
到底要如何把這些文章架構起來,應該如何安排順序,又如何讓底下隱藏的許許多多主題及其變奏能浮出一個有邏輯的旋律呢?
苦思半天,還是想不出答案。
於是,我只好厚著臉皮來擔任篇幅之間的串場。
這些字裡行間的記憶不是屬於我的,當中孰是主旋律,孰扮演陪襯的角色,甚至孰是美夢孰是惡夢,我沒有權利加以定義,我無法一眼識別那記憶的全幅,甚至也看不出底下伏流的形狀。
串場的我在這裡,依舊只是跟讀者一樣的觀看者。
我們以為,當過去如鬼影在我們腦中忽明忽滅地浮現,當中最閃耀的,頻率最高的,應該是最溫暖的,最美麗的,用通俗易解的話說,最懷念的。然而人們常會詫異,那些最常被訴說的,最被反覆提起的,並非最珍惜的,剛好相反,它通常最詭譎,甚至最不快樂。
而那些印象最深刻強烈的痛苦的記憶之常被一再訴說,簡直有如那是我們最鍾愛的記憶。
第一章 抗日與共產黨攻城

犬日本株式會社


這件事是發生在日本人的勢力已經發展到蘇北來了的時候。我們家鄉常有日本人出沒。那時候我們的房子很大,後面的院子也很大,長了很多花花草草,有一天我在後院玩,突然後門開了,幾個日本兵跑進來,他們從鄉下抓了很多雞進來,把便當、隨身帶的東西放在地上,把綁住雞的繩子打開,人就踩在雞的翅膀上,活生生把雞的肚子劃開,剝下毛皮,割下胸口的兩塊肉放進便當盒,每個人都如此做,被活活割下肉的雞還沒死,還會在地上到處跑,我在旁邊看得出神,覺得很殘忍,可是又好奇。
這時他們發現少了一個便當盒,就說一定是我拿的,一個日本兵叫我貼在牆上,兩手平舉,搜我的身,沒搜到東西,這時有人說找到那個便當盒了,那日本兵聽了甩了我兩個耳光,他們就走了。
我受了很大的侮辱,回到父母的起居間告訴他們這件事,父母都說好危險,他們只是打了你,很可能殺掉你哩!以後碰到日本人千萬不要去看他們。
那時我才十一、二歲,年紀還小,心裡氣不過,我跟您說,這個氣真不是人所能忍的,到了晚上,我拿了墨汁和筆跑出去,打算要報復。
那時候日本人在興化縣城的許多空地種了蓖麻子,可以煉油來取代汽油,凡是他們種植蓖麻子的地方,都立了一個牌子,上頭寫著「大日本株式會社」,我晚上摸黑跑過去,就在那牌子上的「大」字上頭點了一點,變成個「犬」字,五、六個地方我每個牌子都點了。我只是鬧著玩,一點都不知道危險,也不曉得後果的嚴重。
第二天,日本人把縣城全部封鎖,抓走了很多人,那些人被抓進去以後,都沒有再出來過,全都被殺了。這件事情過後一陣子,我和姊姊、爸爸都到南京去了。
我現在夜裡睡不著起來,還會想到這件事,雖然事情過了好多年,那麼多人被殺害,我感到罪惡和恐懼。
昨天晚上我醒過來,坐在客廳看電視,新聞提到現在因為汽油短缺,歐洲開始種蓖麻子代替石油,我就想起這件事,就把這件事講給你。
才子佳人,罪過罪過

日本人占領南京以後,江蘇省政府就撤到興化,因為父親是興化的議長兼黨務主任委員,省政府的要員就跟父親來往很密切。後來日本飛機轟炸,於是所有的人都搬到興化鄉下。
江蘇省政府裡有個年輕人,跟著省主席工作,姓游,北大中文系畢業的,學問很好,那時候父親看到一個人如果學問品德都很好,就會介紹給我認識,我和這位年輕的游先生成了朋友,很聊得來。
美軍參戰後,因為美軍的飛機大規模轟炸日本本土,在中國的日本飛機轟炸就停了,大家也搬回縣城。
有一天,游先生跟我說,我們兩個回到鄉下去看看吧!我們便一起出發,過了護城河以後,沿著河岸步行,一側生長著荷花,另一邊則都是菱角,十八里路走下去沿途真是太美了,我跟您說,在太陽的照耀下,可以看見鯉魚靜止在菱角下面不動,我們一面走一面聊天,因為這沿途景致實在太美,我們的腳步極慢,簡直不想繼續往前。
我曾說過興化有許多廟,都是建立在與村莊有點距離,孤立的地上,我們過河來到一個尼姑庵堂,這位游先生不是從大門進庵堂,而是走側門,一敲門,小比丘尼見了他就開門,可以見得他不是第一次來。
那後面是比丘尼休息參禪的地方,一進去以後,是個小花園,布置得實在精緻,除了竹子以外,都是蘭花,幾棵桂花,參差有致,一看就是出自很有藝術修養之人的手。
我們進去以後,看到裡面沒有供菩薩,只有一個小香爐放在供桌上,點著一枝香。那香味我認得出來,因為父親也點過,是印度的奇蘭香,那味道很好聞,是一種讓人心神愉快的清香。
小尼姑拿了三杯茶放在桌上,我跟游先生坐下來不久,比丘尼出來了,她是個身材很高的女性,穿著黑色的僧服拖到腳面,氣質看來就像讀書人,不須開口,只看她的行為舉止,就知非等閒之輩。
她帶著淡淡的微笑坐下,既沒招呼游先生,也沒招呼我。我們把茶的杯蓋打開,那茶碗如白玉般,裡面的茶葉是最高等級的杭州龍井,還沒喝到就聞到濃郁的茶香。
游先生先打了招呼,比丘尼只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游先生向比丘尼介紹我,比丘尼說她知道啊!原來議會先前設置在尼姑庵前面,我也曾去過一二次,因為尼姑庵屋簷下養了鴿子,有幾十隻,我喜歡鴿子,有時在那兒看鴿子,比丘尼認得我就是議長的兒子。
游先生和比丘尼聊天的過程裡,天南地北對文學無所不談,且談得深入,隨口便可旁徵博引,中國古代章回小說他們沒有沒看過的,別說是諸如《紅樓夢》、《西廂記》、《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這些古典小說,連新文學像是《家》、《春秋》、《原野》,甚至《戰爭與和平》、賽珍珠的《大地》等翻譯小說,他們都談,我在旁聽得津津有味,一下子兩三個鐘頭就過去,到了快吃飯的時間。
比丘尼笑笑,留我們在庵裡吃齋飯,游先生也毫不扭捏地答應,顯然不是第一次在庵裡吃飯。
我們就在那兒一面吃飯一面聊天,談到關於吃的東西,他們可以把《紅樓夢》裡任何一個人物喜歡吃的食物舉出來,您可知道他們對文學認識的深入跟熟稔。
吃完飯又喝了點茶,也實在該告辭了,比丘尼既沒挽留,也沒有送客,我們自己從偏門走了出來。
無論是當時,或者現在回想,那時他們聊天的那境界,實在非常美而動人。
今天講這個故事,總覺得心裡有點罪過呢!
(參見第二四○頁附錄一)
鄉下人的生活

抗戰期間我們住到鄉下的成家莊,那裡的人家幾乎都是姓成的,直到橋的另一邊就不是了。我住在那兒的那段時間所看到的農家生活,實在很令人懷念。在鄉下到了晚上,天還沒有黑,人們就一定已吃了晚飯,然後就睡覺了,不再出門,整個村莊都安安靜靜,沒有人會在街上走動,全然安靜得不能再安靜,這時我就喜歡到村莊裡走一走。
那兒的橋是用兩根大柱子搭的,走上去要一點勇氣,開始我就不敢走,但那是從這個村莊走到那個村莊必經之路,雖然感到很害怕,但時間長了,就沒那麼恐懼了。深夜的時候我就喜歡站在那橋上,看月光下的景致。鄉村的景色真的很美,簡單而寧靜,讓人的心靈有一種祥和靜謐的感覺。
但有一次,那大概是住了一年以後,我站在橋上望向遠方時,突然看見來了十幾、二十條小船,每個小船上都有六到八個人,划著槳過來,我心裡其實已經有了個譜,因為我曾聽他們告訴我,共產黨夜裡會划著小船經過。所以一看到那些船,我就猜想大概是共產黨來了。我正要下橋跑開,共產黨的船就靠了岸,向我招手叫我過去,問我村長在哪裡。我沒有說話,逕自往前走,他們跟著我,直到村長住的地方,我就走開了。
他們找村長是幹什麼呢?他們說要跟村莊借糧,他們不說要村莊繳交糧食,而說用借,還寫了借條。
那時候村莊上除了給共產黨糧食之外,還要給縣城,縣城是日本人的附庸,汪精衛的偽政府。偽組織的強制徵糧是很可怕的事,倉庫裡放著幾百石米,一瞬間就沒有了。
除了這兩邊,還有我們叫做「老中央」的,黃橋一戰老中央打敗了以後就到曹定去了,但依舊派人來要糧。當地人願意把糧食送給老中央,當時的淪陷區對老中央還是有著尊重之心和感情。
興化鄉下老百姓的生活其實是相當苦的,自己飯都沒得吃,糧卻一定要給。以前蘇南一天是吃兩餐,蘇北我們家鄉則吃三餐,早上吃稀飯,午餐和晚餐吃乾飯,到了抗戰末期,兩餐也吃不到。村莊裡很多人都走了,因為謀生不易,到上海、蘇州去做工,鄉下的人越來越少。
但是鄉下的老百姓很勤勞,任勞任怨,從不多講什麼,天亮就起來去耕種田地,然後在院子裡養些雞鴨和豬。有件有趣的事情,他們告訴我有一次鄉下養的老母雞不見了,過了大概一個月,老母雞自己回來了,還帶了好多小雞回來,牠自己到外面的草堆生了蛋孵了小雞,然後就帶著小雞回家來了。
那個時候的生活實在是非常苦,但老百姓照常種田養牲畜生活,直到抗戰勝利以後才有所改變,因為偽組織已經滅亡了,共產黨也到別的地方去了,只剩老中央在徵糧,生活就改善了。
不管時局怎樣變化,鄉下人的生活永遠都是一樣的態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想說的就是鄉下人的這種單純。
殺人不眨眼

蘇北淪陷日本之手時,為日本附庸的汪精衛政府統治,當時真正統治地方的不是興化縣縣長,而是曾為北洋軍閥的幕僚,二十二師的師長劉相圖,底下有團長王宰規,和參謀長密之期,人民在他們的政權之下過得極為艱苦,可是他們自己內部也鬥爭得很厲害。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一天早上醒來,他們告訴我,清早大門一開就有人來傳訊,說今天早上殺人了!原來團長王宰規因握有兵權,威脅到師長劉相圖,劉相圖擔心王宰規對他不利,想先下手為強,和參謀長密之期商量好在縣政府前的碉堡埋伏了一百個人,架了機槍,等到王宰規從中正路他住的地方出門要到師部去,經過縣政府前面的大道,就用機槍掃射,當場把王宰規帶的十幾個人一下子全部擊斃,然後就把屍體搬運走,好像沒有事發生一樣。王團長的家屬後來淪落到過著討飯的生活。
這根本是無法無天,人的生命沒有任何保障。
我曾經提過我家後面有個大院子,用來堆稻米的,從我家後門的隔壁再走三十步路,就是參謀長密之期的家,每到了晚上,密之期就把他家的佣人吊起來打,那種鬼哭神號的淒厲之聲,讓人感到非常恐怖,我爬到牆上往下面看,有時有月光的照耀可以隱約看到,使我心裡非常難過,但是我又不可能跑過去主持正義。
我家的門口就是中正路,可以走到縣政府,縣政府後來改為二十二師的師部,有一天我早上出門,那時候天光還早,旁邊有個挑水伕經過,興化人的飲水用的是河水,要到小南門城外用擔子從河裡挑來,送到各家去賣。老先生挑了水走在街上,因為擔子重,不好控制步伐,剛好密之期從家裡出來,這種情形下老先生挑著水無法立刻停下來,就擋了密之期的路,密之期一腳就把老人踢得摔在地上,水潑到密之期身上,密之期掏出手槍一槍就把老人打死,連看也不看一眼,就走過縣橋到師部去。
我在旁邊看了,那時我還小,不懂事,但感受了那是一種殘忍、可怕、受壓迫、生命沒有保障的世界,無論是誰看了都覺得恐懼。這件事在我心中造成了莫大的影響,加深了我對日本人、對漢奸的痛恨。
我回去跟父親講這件事,父親嘆了口氣,要我以後不要再談這些事,只說了句:「最近就要解決了。」
我當時還不了解父親這句玄虛的話的涵義。
兵禍

戰亂要能保護地方的文化、建築,真不容易,韓德清的江蘇省政府遷到興化時,興化的讀書人找父親替他們出面溝通,保護這些地方,因為父親跟省政府裡的一些人熟,後來江蘇省政府帶了很多軍隊來,除了警衛隊外,沒有讓軍隊住進城裡,保住了很多文物和老建築。
可是省政府很快就撤退到北部曹定,日本人來了以後,馬上就搜刮藝術品、書籍、文物,像是家裡藏有鄭板橋的畫的,一定要拿出來,甚至包括古書、祠堂的家譜、廟裡的雕刻、繪畫,這些都是價值很高的藝術品。當時最好的畫家都會替廟宇畫畫,寺廟方面也會很珍貴地加以保存,這些都被日本人拿走。
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日本人來了以後,經過一段混亂的情況,總算安定下來,規定軍人不可以再騷擾民家,日本軍人只能在軍營裡喝酒,不能到外面喝酒。然而有一天卻有兩個喝醉的日本人在中正路上走著,遇到一對母女,長得很漂亮,女人是寡婦,平常很少出門。
說起這對母女,汪精衛的軍隊到了興化後,有個年輕軍官看上了這個寡婦,就到她家走動,引起興化人的議論,因為興化的傳統道德觀很強。那天那兩個日本人跟著這對母女回家,強暴了她們,可想而知的,這對母女後來就上吊自殺了。
那位經常造訪寡婦的軍官氣憤之餘,離開興化去了南京,直接跟日本軍團的司令部報告,因為他是位中階軍官,他的報告很受重視。日本人怕發生兵變,還派了許多人來到興化,處置得非常快,到了興化的隔日早上就在那對母女家門口槍斃那兩個日本人。早上槍決的,不准收屍,到晚上才收了屍,平定了這個問題。
然而從此以後,興化在日本和偽組織的統治下,情勢變得很緊張,差不多算是戒嚴的情況。
興化是個沒有工廠的地方,人們只能種田,沒什麼謀生的方法,韓德清的省政府離開興化後,帶走了很多年輕人,當中很多人是自願的,因為在興化這個地方實在無法生存。
日本人快要投降的時候,我說過了當時的局勢大家都可以猜得出,那時每天都有幾百架美國的飛機要去轟炸日本,此時很多年輕人參加了共產黨,離開興化城,到安徽、山東、河南等地,大部分到西安去。共產黨讓加入的人讀書,畢業後分發到各地去進行革命工作,共產黨裡許多高級幹部是興化人。
所以抗戰勝利以後,興化的年輕男人很少,連女孩子也有很多加入共產黨,因為共產黨不排斥女性加入。這使興化的人口產生了質、量的變化,地主階級被鬥垮了,死了很多人,有的被殺,還有被活埋的。因為怕共產黨所以都加入國民黨到台灣的,許多都是些鄉下的仕紳,當中有很多從滿清以來、從軍閥以來遺留的壞的知識份子習慣,這些人成了軍隊裡的一些幹部,之後來到台灣,這是後話。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522847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