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覘天命:從貧農到豪族不同出身,他們為何都能建立王朝?
不要只看歷史的表面,嘗試深入探索「天命」源何而來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天命」不應該是陰陽學的定義,本書嘗試做不一樣的詮釋。
所謂「湯武革命,順天應人」,「應人」是必要條件,「順天」則是充分條件。
得人心,才能得天命。對應現世,你怎麼看?如何思考、決策下一個扭轉關鍵? ……
從公孫策的「贊」和「覘」,你可以看到迥然不同的有趣觀點。
※ ※ ※
覘,是窺探的意思。「覘」天命卻不是要偷窺,
而是不要只看歷史的表面,嘗試深入探索「天命」源何而來。
本書選擇了五位開國君主,都是因為前朝天命終結而興起,其中只有曹操未能建立「天命」,另外四位:劉邦、劉秀、李世民、朱元璋則各自建立了一個長久的王朝,並也因此而贏得了撰史權,於是史書上充斥關於他們的各種神蹟,要做為其「天命」之佐證。
但果真是因為生有異象,所以王者不死嗎?
還是他們在關鍵時刻「做對」了什麼?
書中所要「覘」的,就是這些開國君主在關鍵時刻,面對機會出現(好運或危機)時所做的決斷。他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是在怎樣的情境或心境之下,依循怎樣的思考做出決定?
而曹操,正是一個對照。他距離一統天下僅一步之遙,功業更絲毫不遜於另外四位,為什麼他可以稱帝而終其生不稱帝?
★本書在歷史論述中,除保留了引用經典史書的「原典精華」,另增加「贊」和「覘」兩個單元。
「贊」是評論,近似史書作者的曰、言;「覘」是覘探當事人在當下的心境,和他做成決定、採取作為的思考因素。讀史,每回都有不同觸發與智慧收穫,好玩就在這裡!
※ ※ ※
◤本書作者、歷史評論家公孫策說:「用這樣的方式說歷史故事,其實是希望帶動一種學習歷史的方法。進入歷史情境,體會前人當時的心境,探索他們導致成功或化險為夷的決策思考──當時局勢中,何者可為,何者不可為?甚至該賭、不該賭?這是可以學到,而且有事實結果可以驗證的。」◢
目錄
〈總 序〉三十本經典,一千個故事
〈推薦序〉向開國君主學習關鍵時刻的戰略思維
〈推薦序〉歷史和企業都是人才演出的結果
〈作者序〉什麼是覘天命?
〈導 讀〉釋「天命」
▍卷一
流氓得天命 漢高祖劉邦
──「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1 男兒立志──大丈夫當如是也
2 超越項羽──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3 大膽用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4 臉皮夠厚──必欲烹爾翁,分我一杯羹
5 誅殺功臣──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6 萬世一系──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卷二
耕讀世家子弟得天命 東漢光武帝劉秀
──讖云「劉秀當為天子。」光武曰:「何用而知非僕乎?」
1 起義前後──娶妻當得陰麗華
2 能屈能伸──從昆陽到洛陽
3 大度能容──推赤心入人腹中
4 驅狼趕虎──藉赤眉滅玄漢
5 一統天下──既得隴,復望蜀
6 光武中興──因襲西漢,以柔道治天下
▍卷三
宦官後人終不得天命 三國魏武帝曹操
──「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1 千古定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2 睥睨群雄──挾天子以令諸侯
3 赤壁之戰──一著錯天下三分
4 自明本志──假仁假義終於未能稱帝
5 立儲正確──成功套用周文王模式
▍卷四
豪族子弟得天命 唐太宗李世民
──「天下大亂,非高、光之財,不能定也。」世民曰:「安知其無,但人不識耳。」
1 關隴集團──沒有隋煬帝就沒有唐太宗
2 隋失其鹿──李淵舉兵入關中
3 用兵如神──削平河北群雄
4 骨肉喋血──玄武門兵變
5 天可汗──中華夷狄,愛之如一
6 貞觀之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卷五
赤貧階級得天命 明太祖朱元璋
──「若天命在我,毋庸汲汲,自固有時也。」
1 紅軍起義──小和尚成了副元帥
2 龍盤虎踞──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3 鄱陽大戰──滅陳友諒撫平東南
4 大局在握──遙控各路遠征軍
5 誅殺大臣──削除帝國權杖上的蒺藜刺
6 絕對皇權──大明王朝的性格就此確定
〈跋〉得人才者得天命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