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陪你讀的書:從經典到生活的42則私房書單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38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越是活在嘈雜的時代,越需要一場靜謐好讀──


建中老師邀你 一!起!來!讀!書!
凌性傑精選書單,親身傳授寫作祕笈。
一場最全面、最耀人的紙上讀書會,
42則暖心筆記與你為伴,
解放生活桎梏,
換取書冊間的璀亮輝芒!

 

=本書特色=


◎ 42則精選書單,自經典文學言及現代生活的深情脈脈,全面關照青年與成人,適合親子共讀,更適合老師帶著學生,一同進入文學殿堂,分享閱讀樂趣。

◎ 身兼詩人、作家與高中國文老師,凌性傑以深入淺出的語彙,縮短人與文字的距離;無論陷入生命囹圄或正逢青春迷途,閱讀皆是最好的陪伴。

◎ 自重要經典叩問作者生平,爬梳為文間條條思路,溯游至創作源頭,作者本身也是一部巨大歷史,與作品兩相輝映,關於書寫的全貌也逐漸明晰。

目錄

自序
閱讀是最靜好的陪伴

輯一:黃金時代
小城故事——蕭紅《呼蘭河傳》
命運是一支神奇的路標——《沈從文自傳》
靈與肉──郁達夫《沉淪》
某種快樂的感覺——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太沒禮貌的——魯迅〈狂人日記〉
絕望與抵抗──聞一多《死水》
在惘惘的威脅裡——張愛玲《流言》、《對照記》
生命裡所有的花——胡蘭成《今生今世》
美感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朱光潛《談美》、《談文學》

試閱

小城故事——蕭紅《呼蘭河傳》

那漫天蓋地的一群黑烏鴉,啊啊的大叫著,
在整個的縣城的頭頂上飛過去了。
據說飛過了呼蘭河的南岸,
就在一個大樹林子裡邊住下了。
──蕭紅,《呼蘭河傳》

蕭紅——流離人生,為愛跋涉

我一直懷疑,五四運動後的新文學創作者是不是都要離家出走才能找到自我?我也一直好奇,離開鄉里故園之後,他們如何回望自己的生命歷程?如何用文字形構記憶中的家園?不管是被環境所迫或是出於自願,那些離家出走的人,終究無法忽視自我與家族的聯繫。不管走得多遠,不管過得再怎麼自由,個人身上始終背負著集體血脈的重量。

越是漂泊的人,越是渴望愛。蕭紅用她短暫的一生告訴我們,這就是愛的代價。蕭紅一九一一年生於黑龍江呼蘭縣,一九四二年香消玉殞於香港淺水灣,三十二年不到的生命中,遭受過各種難堪與痛苦,她死前曾說過這樣辛酸的話:「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為我是一個女人。」在傳統、家族、性別的多重限制下,女性作家透過寫作發展橫溢的才情,揭示人生的真實,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呼蘭河傳》是她生命中不可不寫的作品,她必須用文字交代呼蘭小城的故事,因為那些故事直接與她的生命相關。

蕭紅原名張迺瑩(一作乃瑩),乳名榮華。她的父親張廷舉是當地的鄉紳,性情冷酷嚴厲,「常為著貪婪而失掉人性」。蕭紅的童年相當不快樂,母親去世後父親再娶,繼母待她冷淡刻薄。只有祖父對她呵護疼愛,教她背誦古典詩歌。十六歲進入哈爾濱市「東省特別區立第一女子中學」就讀,接觸五四以來的新文學作品。在學期間,曾參與反日示威遊行。她十八歲時,祖父病歿。因為不願嫁給有鴉片癮的未婚夫,蕭紅逃到北京讀書。後來迫於經濟拮据與家族壓力,不得已返回東北。二十歲,再度離家出走到哈爾濱,與未婚夫同住在東興順旅館。

蕭紅身懷六甲,便被遺棄在旅館。旅館主人以積欠六百元債務為由,將她軟禁監視,準備賣入妓院。無助的蕭紅寫信向《國際協報》求援,副刊主編裴馨園極力設法營救,又讓蕭軍前往探視。後來哈爾濱發大水,蕭紅趁水災時逃出旅館。不久生下一女,因無力扶養,將女嬰留在醫院(或說是送人)。蕭軍與蕭紅患難中相遇相知,遂搬到商市街同居。一九三三年十月,與蕭軍合著《跋涉》(兩人當時筆名為悄吟、三郎)。隔年兩人離開哈爾濱,經大連去青島,蕭紅寫完《生死場》。他們寫信給魯迅,獲得魯迅支持,決定到上海投奔魯迅。魯迅極為賞識二蕭,提供不少援助,一九三五年蕭紅的《生死場》、蕭軍的《八月的鄉村》受魯迅推薦而順利出版。作品問世後,引起熱烈迴響。但二蕭感情生變,兩人決定分開一段時間。蕭紅去日本,蕭軍去青島。

一九三六年十月魯迅病逝,蕭紅在翌年一月返回上海。對日抗戰全面展開後,二蕭離開上海前去武漢。東北作家端木蕻良在此時出現,不久一行人同往山西臨汾民族革命大學工作。
在西安,二蕭的感情畫下句點。蕭軍前往延安,懷有蕭軍骨肉的蕭紅,則與端木蕻良在武漢同居。日軍轟炸武漢,端木蕻良拋下蕭紅,獨自前往重慶。其後蕭紅與馮乃超夫人李聲韻一起出發到重慶,接近產期的她先在江津投靠朋友,產下一名男嬰,然出生後不久便夭折,蕭紅遂到重慶與端木一同生活。

一九四○年春,兩人從重慶撤退至香港。到了香港,蕭紅寫下她最重要的作品《呼蘭河傳》。蕭紅此時已經疾病纏身,又動筆撰寫小說《馬伯樂》。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轟炸香港之際,端木蕻良將蕭紅託付給駱賓基後離開蕭紅。(另有一說,端木是和其他人突圍前去新加坡。)一九四二年初,蕭紅肺結核病重住院,因醫生誤診喉疾動錯手術,使得病情惡化,在一月二十二日與世長辭。走向生命盡頭、無法說話的蕭紅,在紙上交代遺言:「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留得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呼蘭河傳》——他們忙著生存,也忙著死去

在中文現代小說史上,《呼蘭河傳》擺脫了主義教條的束縛,不強硬說教也不妄加批判,只是忠於自己的回憶。正因如此,這部小說寫得自然靈動,優美的文字底下藏著無盡的追問與關懷。《呼蘭河傳》全書分為七章,每章可以各自獨立來看,也可以視作七章連綴的長篇小說。這本小說的敘述語調近於散文,字裡行間又飽含詩意,在文體開創上有重要的突破。蕭紅企圖為一個小城寫傳記,勾勒小城的形貌與精神。夏志清甚且承認,沒在《中國現代小說史》書中評論《呼蘭河傳》,是「最不可寬恕的疏忽」。民國肇建之初,現代化的浪潮似乎沒有改變什麼。呼蘭城鎮的人民還是維持著舊社會的風俗、習慣、信仰,在這裡他們忙著生存,也忙著死去。蕭紅選擇第一人稱敘述,以小女孩的眼睛看世界,那純真的眼光幾乎不帶任何褒貶判斷。用最細膩的筆觸刻畫東北大地,描摹社會百態與人的命運。小說開篇出現一個大泥坑,這是呼蘭城的關鍵意象,也是命運的暗示。生活於此處的人們,沒有試圖填平那個害人的坑洞,只想著迴避它、繞過它,如此便可人畜均安。然而,這裡還是常出事。不管是淹死禽畜或小孩,抑或是馬車陷在其中動彈不得,總是圍觀喧譁者眾,願意出力改變現況者少。

身處抗戰時期的香港,身心俱疲的蕭紅提筆寫下北方的小城。她說這裡面「並沒有什麼幽美的故事」,只因為兒時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裡了。」在病苦折磨之際,生命中某些重要的場景與回憶或許能帶來些許安慰。然而魯迅也說:「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

用文字召喚童年的蕭紅,該是多麼寂寞。蕭紅的抒情筆法形神兼具,一方面是本質內藏,另一方面是善於掌握具體形象。《呼蘭河傳》即是詩意敘事的抒情典範。

小團圓媳婦——無知與命運

在《呼蘭河傳》第五章,蕭紅敘說著小團圓媳婦短暫的一生。她或許也要提醒讀者,在傳統社會模式底下,在人與人的關係裡,小團圓媳婦究竟是如何從人變成鬼的。

小團圓媳婦是一個十二歲的少女,來到老胡家之後引起鄉民的好奇,大家爭相前去窺看這小姑娘的模樣。這個童養媳長得高壯健康,因此村人覺得她「太大方了」、「一點也不知道羞」,「頭一天來到婆家,吃飯就吃三盌」。所以她的婆婆施以嚴格的管教與懲治,用舊經驗來對待這個團圓媳婦,一不順心就鞭打她或用熱鐵烙她。小團圓被打時哭喊著要「回家」,婆婆便狠狠打她一個月。婆婆的心態是:

(若是那小團圓媳婦剛來的時候,那就非先抓過她來打一頓再說。做婆婆的打了一隻飯盌,也抓過來把小團圓媳婦打一頓。她丟了一根針也抓過來把小團圓媳婦打一頓。她跌了一個筋斗,把單褲膝蓋的地方跌了一個洞,她也抓過來把小團圓媳婦打一頓。總之,她一不順心,她就覺得她的手就想要打人。她打誰呢!誰能夠讓她打呢?於是就輪到小團圓媳婦了。)(有娘的,她不能夠打。她自己的兒子也捨不得打。打貓,她怕把貓打丟了。打狗,她怕把狗打跑了。打豬,怕豬掉了斤兩。打雞,怕雞不下蛋。)

(惟獨打這小團圓媳婦是一點毛病沒有,她又不能跑掉,她又不能丟了。她又不能下蛋,反正也不是豬,打掉了一些斤兩也不要緊,反正也不過秤。)

小團圓媳婦長期被虐待,茅盾說這不幸值得同情、令人為她叫屈,「同時我們也憎恨,但憎恨的對象不是小團圓媳婦的婆婆,我們只覺得這婆婆也可憐,她同樣是『照著幾千年傳下來的習慣而思索而生活』的一個犧牲者。」受虐的小團圓媳婦驚惶無助生了大病,舊社會的思維害她失去健康,之後的治病過程則把她一步步推向死亡。婆婆聽信庸醫的偏方,導致小團圓媳婦的病越來越嚴重。人在無能為力的時候唯有求助於鬼神,於是鄉民開始出主意,說是胡仙要她去「出馬」,出馬就是當跳大神的,而這又是要花錢的。一連串的民間習俗對病情非但無效,反而更像是對病患的公開折磨。小說最駭人的地方,是當眾脫光小團圓媳婦,讓她泡在大澡缸滾燙的熱水中治病,甚至用熱水澆她的頭。

可想而知,小團圓媳婦遭受這些對待,只有死路一條了:

這時候,看熱鬧的人們,一聲狂喊,都以為小團圓媳婦是死了,大家都跑過去拯救她,竟有心慈的人,流下眼淚來。

(小團圓媳婦還活著的時候,她像要逃命似的。前一刻她還求救於人的時候,並沒有一個人上前去幫忙她,把她從熱水裡解救出來。)

(現在她是什麼也不知道了,什麼也不要求了。可是一些人,偏要去救她。)

當晚小團圓媳婦被燙了三次,燙一次,昏一次。這個公開的儀式,一直鬧到三更才散場。旁觀的眾人無法拯救什麼,每一個個人似乎都只能是集體的一部分。這未免令人感傷:無法使個人得到幸福,集體的幸福終究是一場空談。蕭紅讓她故鄉的人物告訴我們,這就是那一代人的命運。這或許也是一個眾人不願正視的大泥坑,然而現在我們看見了。

延伸觀影 & 閱讀
許鞍華導演;湯唯、馮紹峰主演,《黃金時代》(二○一四年)
霍建起導演;宋佳、黃覺主演,《蕭紅》(二○一三年)
蕭紅,《蕭紅小說散文精選》,香港商務
葉君,《蕭紅傳──從異鄉到異鄉》,印刻命運是一支神奇的路標——《沈從文自傳》

我生長於作品中所寫到的那類小鄉城,
我的祖父、父親,以及兄弟,全列身軍籍;
死去的莫不在職務上死去,不死的也必然的將在職務上終其一生。
──沈從文,《邊城》

命運是一支神奇的路標

建中紅樓文藝營報名截止之後,好幾位家長打電話來,問我能不能再受理報名。他們說自己的孩子好期待這個營隊,只因沒注意到網路公告便錯過了。預計容納一百二十名學員的營隊,早已經爆滿。他們誠懇地說明,希望能夠為這些文學少男少女留幾個位子。幾經考量,人力與場地空間尚足以負荷,於是破例增額錄取幾位。但對他們有小小的要求:補報名的校內同學必須擔任義工服務,此外也要勞煩校外同學負責往後的聯繫工作。我一直覺得,生長在都市裡的孩子與大自然較為疏遠,往往得提早忍受人生的不舒服。為了對抗這種不舒服,必須在文藝的園地裡長養自己的心靈。

我記得,一九八九年我從國中畢業的那個夏天,呂老師捎來一紙聯合文學文藝營的報名訊息。她跟我說,這個營隊沒有學歷、年齡的限制,南部的場次在成功大學舉行,有詩、散文、小說、新聞幾個組別可以參加。對於愛作白日夢、喜歡塗塗寫寫的我來說,這個訊息彷彿是一支神奇的路標,將我的人生帶到一個前所未知的地方。因為太晚報名,各組都已額滿,只剩新聞組尚有名額。我懵懵懂懂地背起行囊,住進成大宿舍,接受迎面而來的新事物。分組課堂裡,帶領我們認識新聞與傳播的是陳平芝老師。他還沒開始上課就進行紙筆測驗,考的是國字與注音。在講述理論之前,他讓我們知道這就是實務。一切的一切,就從國字和注音開始。我是新聞組班上年紀最小的,這次考試卻拿了最高分。因此平芝老師送我一份獎品,一九八七年聯合文學出版的《沈從文自傳》。

當時沒能參加文學組別的我,偶然因為一本《沈從文自傳》明白了文學是什麼。這本薄薄的小書裡,前半是《從文自傳》,後半是小說《邊城》。這麼長的時間過去,我很慶幸,自己的文學起點不是魯迅,而是沈從文。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從文自傳》

沈從文,原名沈岳煥,湖南省鳳凰縣(今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生於民國前九年(一九○二年),卒於一九八八年。他小學畢業後入伍,隨軍隊行經沅水流域,在川、湘、鄂、黔四省邊區生活。二十來歲到北京,在北京大學旁聽。後來他與郁達夫、徐志摩、胡也頻、丁玲等文壇名家相交,一九二四年開始文學創作,並在《晨報副刊》、《現代評論》上發表作品。一九二九年起先後任教於中國公學、武漢大學、青島大學。一九三一年,沈從文在青島大學教授小說習作課,他自己的書寫藝術也開出新境界,《月下小景》、《八駿圖》以及《從文自傳》就是完成於此一時期。對日抗戰開始後,他到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抗戰勝利,任北京大學教授。在紛擾的時局中,沈從文遭受嚴厲的批判攻擊。精神幾乎崩潰的他,幾度自殺未遂。他此生最重要的文學創作,都完成於一九四九之前。一九四九以後,主要從事不涉及現實政治的文物與古代服飾研究。

在一九五一年的書信殘稿裡,沈從文如此寫道:「一個人有一個人的限制,外在的和內在的,是這種也是那種。在流動如水的車輛來去大道中,一切存在對於我都如十分陌生,異常離奇。我在什麼地方?我是誰?我究竟是為什麼這麼下去?沒有人可以回答。」他極其悲傷地訴說,「我很沉重但也很自然地活下來了」。讀到這段話,不免掩卷長嘆,如此美好的心靈,竟然要受到這樣的摧殘。

兩相對照,《從文自傳》裡的文字更顯得如煙似夢,給人一種恍然之感。說是自傳,其實是沈從文二十歲之前的記憶片段。他說自己從兩歲左右起,能記憶小時候的一切(真是記憶力驚人啊)。當他認完六百個字時,肚子裡長了蛔蟲,整個人黃瘦異常。他在私塾、新式小學得不到自由,於是開始逃學、說謊,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的一切。這個求知欲旺盛的孩子,對生活充滿疑問,努力靠著自己摸索尋求答案。但是他察覺到:「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時便有點發愁。」他沒有在學校讀那本小小的書,可是在大自然看到了那本大大的書。他學會爬樹、游泳、打獵,認識許多樹木與草藥的名字,知道如何去接觸一個更寬廣的世界。一個小小的孩子不把自己框限住,懂得發現生活中的真實、美麗與趣味,那是多麼可貴的天賦。《從文自傳》是一本上乘的回憶散文,沈從文可以把生命的教育寫得細緻動人,正在於溫柔與真誠。他運筆舉重若輕,多描述而少評斷。不管是革命戰爭時期的屍首盈野,或是暴虐的士兵、囚牢中的美麗女盜……,在沈從文的筆下有了清晰的面容。再怎麼強烈的愛恨情仇,再怎麼血腥的槍擊殺戮,都因為深刻的理解而引發了同情。

生命並不虛無——《邊城》

《亞洲週刊》在一九九六年票選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排行榜」,第一名是魯迅的小說集《吶喊》,沈從文的《邊城》位居第二名。故事開頭如山水畫卷軸慢慢攤開,這個平靜單純的鄉村名為茶峒,一段隔代教養的家庭故事就此展開。在古渡頭,老船夫擺渡為生,與外孫女翠翠一起生活。茶峒掌管碼頭的叫做順順,育有兩個兒子:大老天保、二老儺送。順順這兩個兒子都喜歡翠翠,同時對這個美麗健康的少女展開追求。

按照茶峒習俗,一個男孩若是想獲得女孩的青睞,就必須在夜裡唱歌傳達情意。兩兄弟遂約定君子之爭,憑歌聲決勝負,翠翠先回應了誰,誰就可以把翠翠娶回家。天保歌聲遠不如儺送,心知自己大勢已去,離家遠行遭遇船難而死。經歷喪子之痛,順順與老船夫因此有了誤會。另一方面,順順希望儺送與富家女成親,如此便可獲得女方陪嫁的碾坊。然而儺送選擇不告而別,離開了家鄉。在這個原本沒有壞人的世界,每個人各有心事、各有委屈,他們甚至因為誤會而面臨命運的考驗。老船夫年老體衰,在風雨交加的夜裡離開人間。無枝可依的翠翠每天守著渡口,也守著自己日常的生活。《邊城》的結尾是開放式的,將所有懸念留給讀者——「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青年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沈從文的文字世界,正如他所說的:「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一個聰明的作家寫人類痛苦,是用微笑來表現。」他也常說自己是「鄉下人」。「鄉下人」一詞,不僅含括自我認同、成長體驗、文化差異,文學品味亦在其中。《邊城》暗示了沈從文的世界觀,在彷彿遺世獨立的邊陲小鎮裡,人性才是文學的中心。生而為人,沈從文寫出了人的尊嚴、崇高與美好。

少年時讀完《邊城》,滿心憧憬著愛與被愛。我在母校雄中校刊上自以為是地寫詩,詩的題目取作「情歌——給邊城的翠翠」。這確實是太傻太天真才會做的事。十多年後,聽到了黃磊唱的〈等等等等〉,終於才知道什麼是遺憾、什麼是無止盡的盼望。《邊城》故事這樣變成了唱詞:「有天這女孩碰上城裡的男子/兩人交換了生命的約誓/男子離去時依依不捨的凝視/翠翠說等他一輩子」「一日復一日翠翠純真的仰望/看在爺爺的心裡是斷腸/那年頭戶對門當荒唐的思想/讓這女孩等到天荒/那時光流水潺潺一去不復返/讓這辛酸無聲流傳」。

我時常懷疑,短暫而渺小的人生裡,我們的愛有多少?哀愁又有多少呢?當命運來到我們面前,除了繼續前進還有別的選擇嗎?為了追求某種恆久的價值,得先讓自己的生命不落入虛無。我尊敬魯迅,喜歡沈從文,心中的尊敬與喜歡恆久不移。

對於寫作這件事,沈從文在《湘行書簡》裡表示:「說句公道話,我實在是比某些時下所謂作家高一籌的。……我的作品會比這些人的作品更傳得久,播得遠。」我深深喜歡這種自知與自信。

文末小BOX
延伸觀影 & 閱讀
凌子風導演;戴吶、馮漢元主演,《邊城》(一九八四年)
沈從文,《沈從文短篇小說選》,印刻
張新穎,《沈從文的後半生》,麥田
王德威,《茅盾,老舍,沈從文: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麥田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344284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21*14.8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