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東京日日2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192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    松本大洋最新話題作第二集!台灣首度出版!
★    2022年「THE BEST MANGA 這本漫畫必須讀!」 第1名
★    2022年日本寶島社「這本漫畫真了不起!」男子漫畫第5名
★    2023年「THE BEST MANGA 這本漫畫必須讀!」第5名
★    2023年手塚治虫文化賞提名

為了找到屬於自己的漫畫,你願意走多遠?
松本大洋最新傑作!備受期待的第二集!!

在東京的天空下,新的漫畫誕生了——
離職編輯拜訪昔日負責過的漫畫家。陷入瓶頸的漫畫家深夜醉倒編輯家。徬徨的年輕創作者尋找真正的自我,意外獲得並肩戰鬥的夥伴。在一切都不確定的時代,人還能為了什麼而奮鬥?

「喜歡的東西就這樣一點一點的消失⋯⋯
消失到我不知道的地方去⋯⋯

《東京日日》是松本大洋在創作生涯跨越三十年之後連載出版的最新長篇,第一集描繪不同漫畫家和不同編輯之間各種交手往事和情誼,有相愛也有相殺,細膩的畫面和電影般的分鏡中,織進創作者、編輯、愛書人面對人生和創作的真實內心話,句句擲地有聲,讓所有讀者都為之動容,餘韻無窮。第一集出版後各界好評不斷,紛紛敲碗第二集,大家都想知道編輯鹽澤到底是否可能重新出發,成功做出心中理想的漫畫雜誌!桀驁不馴的年輕漫畫家青木和編輯林小姐又會有什麼樣的發展?

第二集的故事承接上回,鹽澤繼續走訪更多漫畫家,試圖邀齊心目中列出的夢幻作者名單。鹽澤向他們邀稿之餘,也重新走進他們的生活中——有已經脫離漫畫家身分的故人,也有友社旗下的招牌漫畫名家。每位漫畫家除了是作者之外,在生活中也同時是某人的父親、母親、先生、妻子、兒子、女兒,人生的磨難與無奈,是否都能藉由投身漫畫來獲得救贖?除此之外,身為獨立出版者,沒有公司作為後盾,鹽澤還得親自一一拜訪書店,以確保雜誌上市後的販售通路⋯⋯前方困難重重,到底鹽澤的「最後一搏」,能否開花結果?

另一方面,陷入瓶頸的資深漫畫家長作及助手,有何新發展?在第一集備受喜愛的毒舌派貓奴漫畫家青木,終於獲得嚴厲的責編林小姐之肯定。第二集中毒舌青木將要正式開始他的連載,究竟他的漫畫家生涯是否能就此一帆風順?在前方又有著多少的困難在等著他與林小姐一同面對呢?⋯⋯松本大洋在第二集揭示了更多主要角色的過往與生活,人生從來不容易,但還好我們有漫畫。

「只要有誰想起了你,遠方的星星就會閃耀。」

《東京日日》的一大特色在於,松本大洋在描繪「漫畫」與「人」的主題下,精準地維持了一個恰到好處的平衡關係,這一點極大的體現在他那平淡的「日常式」敘事當中。就正如書名《東京日日》般,書中充斥著對於JR車廂、咖啡店、柏青哥店、居酒屋,以至超市、社區、街道這些生活場景的細緻描寫,甚至連每一絲場所應有的聲響都以極具松本大洋特色的手寫字所撰下。而編輯與漫畫家,就被恰如其分的安放在這些「日日」場景中,並在這些生活的場景中,適切地安插漫畫的主題。透過這些生活的片段,我們也能更加地感受到漫畫對於作為「人」的他們,有著怎麼樣的意義。

松本大洋在畫完《羅浮宮的貓》之連載後後曾明言,「《羅浮宮的貓》是《Sunny》之後踏出的第一步,在這部作品中,貓取代了童年這個主題,而我的下一部作品會脫離得更遠」。

《東京日日》誠如所言,比起對於遙遠的青春時代之挖崛,更貼近此時此刻,筆耕三十餘年、年過五十的松本大洋之心境寫照。松本大洋藉由描寫漫畫現場第一線的角度,「以漫畫談漫畫」,深入探究「漫畫」的本質性意義,以及其對於努力耕耘的創作者們自身而言的意義。在引人入勝的筆觸下,漫畫家的各種掙扎與困境、漫畫界的種種起起落落,都被一一的細膩描繪出來。

「我只是個在恆星周圍轉來轉去的衛星,好像很亮沒錯,可全都是從恆星反射出來的光⋯⋯

當我們翻開《東京日日》的書頁,或多或少都能將其與現實疊影。那本來在畫框外,屬於漫畫編輯與漫畫家的真實故事,就透過松本大洋至誠的每一筆每一劃,忠實地映照到讀者眼前。一方面,這是對於漫畫產業極其貼近的最佳寫照,喜歡漫畫的讀者定必能從中讀出一番趣味。另一方面,本書也可以視作松本大洋三十餘年的創作旅程走到現在,對自身經驗的寶貴剖白,同時也是對於漫畫產業未來的寄望,甚至可以說,是給予漫畫本身的一封最深刻的情書。

名人推薦

★B編、Croter、GGDOG、小憩、左萱、呱吉、林齊晧、孫得欽、常勝、陳沛珛、陳夏民、麥人杰、廖偉棠★
深情推薦(按姓名筆畫順序)——

B編(編笑編哭社群經營者)
日常瑣碎很煩,但脫離後才會知道自己有多渴望這些「絲毫沒有意義」之事。讀《東京日日》時,讓我想起那份因為從事出版而對閱讀消磨的悸動。

Croter(插畫工作者)
是一本用漫畫產業的的外殼,內裡說的卻都是人在理想與現實狂風中的站立模樣的漫畫神作。透過電影般的分鏡,畫格流洩出來的氣味,組成這些人的姿態。不管看起來光鮮膨脹的樣子或是像捏扁的空罐,裡面都搏動著活跳跳的心。

GGDOG(漫畫家)
《東京日日2》延續了第一集的步調,繼續描寫著漫畫家們在生活和創作中最幽微、不被外人所發現的細節。有趣的是,我總能在角色中找到與自己重合的地方。那些掙扎與自我懷疑,就像在心中投下了一顆小石頭,泛起的漣漪雖然淺淺的,但卻悠長且深刻。這部作品的動人之處不僅在於揭示了創作漫畫過程中的苦澀與掙扎,更在於描繪了這些酸楚之下對於漫畫的真摯情感。

小憩(人生觀察粉專主理人)
還記得《東京日日1》中,有個主婦媽媽在畫血流成河的漫畫,那些平凡的非平凡,也繼續流動到《東京日日2》中,松本大洋畫中的日常,有著不被框架束縛的肆意,使我感受到奔流直上的自由,而我們心中真正重要的時刻,也孕育在這樣的日子中。

左萱(漫畫家)
一邊讀著《東京日日》一邊擅自想像著松本大洋老師面帶微笑戳破夢幻泡泡後再溫柔牽起漫畫家們的手,直面那些正在逃避的、過於真實的恐懼。浪漫和殘酷的折返跑,凝結在章節最後道盡一切的寧靜空景之中。

林齊晧(《udnglobal轉角國際》主編)
名為「東京」的巨獸都市,給予人們養分、也將人吞噬。活在東京的漫畫家們、以及他們身後的編輯,活在東京的每一個日常,都是理想與現實、掙扎與妥協。書中一句「除了漫畫,我沒有別的容身之地」、「我懷疑自己或許根本沒有當編輯的資質」——萬般苦惱,都來自對漫畫、對創作的愛。全力燃燒之後,身在東京的漫畫家與編輯們,還剩下什麼?

孫得欽(作家)
雪中之火,陰中之陽,黯淡孤獨無望的眾人,看似槁木死灰,卻是有光的灰,有心的灰,風一吹,裡頭還有東西在紅紅地燒。一頁頁冷得扎人又暖得想哭,躺平時代的破防之書。

常勝(漫畫家)
「那傢伙打算自掏腰包,做出什麼理想漫畫刊物之類的⋯⋯這跟任性耍賴的小鬼沒啥兩樣。」是這樣吧?人總要遇上那麼一次,不顧眾人反對,毫無道理,沒有理由卻非做不可的事。
讀著《東京日日》總讓我想到Gipsy Kings的歌,那種充滿熱情,唱盡對生命的熱愛,骨子裡卻是為生活(漫畫)付出一切的人,都能感受的孤寂。想做出理想漫畫刊物這種事,搞不好是不少編輯或漫畫家或多或少都曾有過的瘋狂想法(對,我甚至取好了刊物的名字),但在電子化的時代,實際上要做到,已經幾乎是不可能了吧?相信沒有人想過,若是能將這事放進漫畫裡,用「漫畫」來做到,我覺得那真是相當有趣、相當厲害的事情。
因為這個原因,讓我在讀《東京日日》時感到非常熱血,看著故事在日日之中不急不緩的推進,心裡不時喊著「畫吧!」「幫助鹽澤吧!」在看似不可能的狀態下,持續任性的勾勒出理想的輪廓與樣貌,如此以「漫畫」為核心的「漫畫」,怎麼能不好看?

陳沛珛(繪本/圖像小說創作者)
身為出版產業裡的創作者,閱讀體驗是不斷被戳中痛點,同時也不斷被深深撫慰。

陳夏民(comma books 總編輯)
覺得自己找到天職的那一刻,除了獲得被天使親吻的祝福,也啟動了前往十八層地獄的電梯按鈕——《東京日日》便是這樣的故事。請追逐夢想的人務必細讀,去感受理念的動搖與堅定總在一線之間,那每日每夜恨不得親手粉碎夢想的憤恨與無力,其實都是我們所擇所愛並沒有錯的證明。

廖偉棠(作家)
不再逃遁到異時空,也不依賴童年的無邪和疼痛,《東京日日》就是松本大洋作為「同時代人」的幽謐況味,樸素而偉大的堅持,可堪細嚼。

 

作者

松本大洋 Matsumoto Taiyo

1967年出生於東京。1987年進入講談社「Afternoon 四季賞」的秋季賞準入選,從此出道。

長篇漫畫作品包括:《ZERO》、《花男》、《惡童當街》、《乒乓》、《GOGO Monster》、《No. 吾》、《竹光侍》(和永福一成合著)、《Sunny》、《羅浮宮的貓》等。另著有短篇集、畫冊,以及繪本等。

其中《竹光侍》獲得第15回手塚治虫文化賞漫畫大賞,《Sunny》獲得第61回小學館漫畫賞、2017年第20回日本文化廳Media芸術祭漫畫部門優秀賞受賞。

譯者簡介

馬世儀

學生時代寫過幾年動漫畫評論,退伍後幹過幾本漫畫雜誌編輯。21世紀初赴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留學。畢業後定居東京,在電車通勤的夾縫中翻了些漫畫、小說,偶爾也寫寫短文散稿餬口。文字譯作有《阪急電車》,漫畫譯作有《冥王PLUTO》、《聖堂風雲》、《星守犬》、《來去澳洲!》、《犬之島》、《羅浮宮的貓》及《大留工務店》。目前亦擔任大塊文化出版的松本大洋系列作品審定。

 

目錄

第9回 長作老師深夜來訪。
第10回 向西岡誠老師邀稿。
第11回 週三下午三點,於編輯部。
第12回 八月,草刈拾起了蘋果。
第13回 拜訪飯田橋町子老師。
第14回 今日預計訪問三十間書店。
第15回 青木失眠了。
第16回 青木返鄉。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748313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14.5*21*1.5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