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與動漫來場哲學思考吧~
	探索自我的無限可能性!
	
	\成為自己人生故事中的主角/
	透過「人氣動漫✕哲學」
	來場探索自我的成長之旅!
	
	不管是再平凡不過的校園日常生活,
	還是充滿友情與羈絆的冒險故事⋯⋯
	我們總是容易與角色們產生共鳴!
	
	看著那些故事中的角色,
	彷彿看到自己一般湧現親近感,
	抑或是因他們的行動受到鼓舞,
	進而想變得像他們一樣⋯⋯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
	「意識存在於人的核心」。
	自從法國哲學家──勒內‧笛卡兒,
	提出這個觀點後,就一直被當作真理。
	笛卡兒所說的「我思故我在」,
	也明言意識就是人類的本質。
	因此提高意識,就等同於自我提升與成長。
	
	本書將動漫作為切入點來討論哲學,
	將動漫的親切感+哲學揭露事物本質的功用,
	希望讓更多人在享受動漫的同時,
	也能體會哲學的樂趣所在。
	
	藉由【動漫✕哲學】來思考,
	學習如何面對自己,
	轉換意識並獲得成長,
	創造自我的無限可能!
	
	本書特色
	
	◎動漫的親切感+哲學揭露事物本質,創新獨特哲學視角!
	◎匯集家喻戶曉的知名動畫,輕鬆理解關於哲學的各種主題!
	◎各章分成兩大架構,將詳細的哲學內容另外獨立出來,內容豐富卻不艱澀!
目錄
	前言──為了活得像自己而寫的哲學導讀書
	
	第1章 阿松✕尼采
	──讓人活得堅強的思考方式
	.隱藏在阿松現象背後的東西
	.接受一切事物原本的樣子
	.如孩童般的直率就是堅強的祕訣
	.從《阿松》中學習堅強的生活方式
	.讓意識「低空飛行」的哲學
	.叔本華的積極放棄
	.尼采提出的善惡基準
	.巴塔耶提出的價值否定
	.阿圖爾‧叔本華/弗里德里希‧尼采/喬治‧巴塔耶
	
	第2章 吉卜力動畫✕西田幾多郎
	──與真正自己的相處方式
	.遇見真正的自己
	.獲得解放,得到自由的瞬間
	.丟掉束縛自己的東西
	.如何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每個人都能得到自由的場所
	.任何事都辦得到的自己
	.讓意識「浮游」的哲學
	.詹姆斯的純粹經驗
	.西田幾多郎的無的哲學
	.種的邏輯與構想力
	.威廉‧詹姆斯/西田幾多郎/田邊元/三木清
	
	第3章 櫻桃小丸子✕桑德爾
	──建立剛剛好的人際關係方法
	.與大家一樣的幸福
	.海螺小姐的待人之道
	.剛剛好的人際關係基礎在於信賴
	.從櫻桃小丸子中學習家庭的形式
	.互相扶持的重要性
	.從團地友夫中感受到平凡的美好
	.讓意識「標準化」的哲學
	.一切起於亞里斯多德
	.黑格爾心目中的理想國
	.和辻哲郎的倫理學
	.社群主義的抬頭
	.亞里斯多德/和辻哲郎/邁可‧桑德爾
	
	第4章 新世紀福音戰士✕德希達
	──擺脫迷惘的方法
	.太過想要得到認同而引起的迷惘
	.逃避面對迷惘
	.自己撲向迷惘
	.想擺脫迷惘就要先進行破壞
	.從意識「迷宮中走出來」的哲學
	.結構主義的系譜
	.作為後結構主義的解構
	.斐迪南‧德‧索緒爾/克勞德‧李維史陀/雅克‧德希達
	
	第5章 七龍珠✕列維納斯
	──讓自己變強大的方法
	.為了變強需要做的事
	.只要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就能變強
	.只要擁有夥伴,就能變強
	.不恥下問的重要性
	.讓意識「爆發」的哲學
	.存在主義前史
	.沙特的存在主義
	.列維納斯的他者論
	.索倫‧奧貝‧齊克果/尚-保羅‧沙特/伊曼紐爾‧列維納斯
	
	第6章 航海王✕羅素
	──得到幸福的方法
	.往外看就能得到幸福
	.正面看待一切就能得到幸福
	.相信夥伴就能得到幸福
	.讓意識「航海」的哲學
	.羅素的幸福論
	.阿蘭的幸福論
	.希爾提的幸福論
	.伯特蘭‧羅素/阿蘭/卡爾‧希爾提
	
	第7章 精靈寶可夢✕德勒茲
	──讓自己進化的方法
	.精靈寶可夢的角色會進化
	.生命會往各種方向進化
	.妖怪手錶的角色會變化
	.惡意會變化成善意
	.藉由照顧他人,自己也會產生變化
	.讓意識「變化」的哲學
	.柏格森的生命哲學
	.德勒茲的生成變化
	.亨利‧柏格森/吉爾‧德勒茲
	
	第8章 哆啦A夢✕黑格爾
	──讓自己成長的方法
	.人會以極其微小的幅度成長
	.若不遭到否定,就不會獲得大幅成長
	.以遙不可及的成長為目標
	.讓意識「成長」的哲學
	.辯證法及其歷史
	.黑格爾之後的黑格爾哲學
	.蘇格拉底/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亞歷山大‧科耶夫/法蘭西斯‧福山
	
	第9章 你的名字✕加百列
	──確認與人之間連結的方法
	.這個世界偶然變成別的世界
	.意識會忽斷忽連
	.世界不存在嗎?
	.讓意識「覺醒」的哲學
	.後人類主義的時代
	.加百列的新現實主義
	.甘丹‧梅亞蘇/格拉厄姆‧哈曼/馬庫斯‧加百列
	
	第10章 動漫✕肯定不成熟
	──成長過程中的意識糾葛
	.提高意識就是自我提升與成長
	.煩惱的意識才是意識的原始型態
	
	結語──動漫✕哲學的可能性
序/導讀
	前言
	
	動漫、哲學、成長。這本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目的就是讓大家藉由面對自己,提高意識並獲得成長。動漫不過是一個切入點,而哲學也只是一種工具。
	
	階級社會、全球化、以AI為首的科技急速進步,令人不禁覺得,這個世界對人類來說似乎愈來愈難以生存了。實際上,在這樣的社會中為了生活方式而煩惱、意識低落、迷失自我的人也正在增加。
	
	不過,這些各式各樣的煩惱,都可以靠轉換意識來解決。
	
	因為我們是由自己的意識所控制的,就算社會不改變,也能夠藉由轉換意識,快樂、積極地活下去。
	
	不,憑藉意識,說不定連社會都能改變。所以我認為在現在這個時代,提升意識是最重要的事,提高意識就能獲得成長。
	
	而要針對意識進行思索,哲學就是最有用的工具。畢竟對於哲學而言,意識就是史上最重要的主題之一。
	
	在哲學最興盛的近代,即便說意識就是哲學最大的主題也不為過。正因如此,稍後會在本書中登場的近代哲學集大成者──黑格爾,也選擇以意識作為他主要著作《精神現象學》的主題。
	
	不只是黑格爾,從古至今,哲學家們圍繞著意識直接或間接提出的概念,用來分析我們的迷惘意識,也可以算是十分有效的。這就是為什麼哲學這門學問會成為具有普遍性的知識,也就是無論放到哪個時代都通用的知識。
	
	看到這裡,我想各位已經了解,以哲學作為工具來幫助我們提高意識並獲得成長的原因是什麼了。
	
	不過,為什麼要以動漫作為切入點呢?
	
	關於這一點也必須說明。其實,是因為動漫的母題就在於意識的型態。許多動漫是為了指引孩子們該怎麼生活而被製作出來的。相信也有很多讀者從小就受到動漫的耳濡目染吧。而我也是其中之一。在這層意義上,動漫都會淺顯易懂地描繪出思想或成長的狀況。
	
	所以我才會將這些家喻戶曉的動畫作為共通的題材,來客觀地審視意識這個東西。
	
	就像一開始寫的一樣,我們意外地不大了解自己。自己抱持著什麼樣的意識,或是意識處於什麼狀態,這些都是自己看不見的。
	
	因此只能拿他人作為範本來思考。於是我想到可以運用動漫角色,這個身為「他人」的淺顯易懂範本。
	
	具體而言,第一章會以《阿松》作為切入點,探討意識的否定。我認為否定意識也是一種控制意識的方法。第二章會以「吉卜力動畫」作為切入點,探討意識的浮游。我認為使意識上升,能讓我們擁有高度的意識。
	
	第三章會以《海螺小姐》、《櫻桃小丸子》、《團地友夫》作為切入點,探討意識的標準化。在日本,和大家一樣確實就是通往幸福的道路。
	
	第四章會以《新世紀福音戰士》作為切入點,探討意識的迷宮。在現在這個時代,意識尤其容易迷失,我認為我們的首要之務就是救出那迷失的意識。第五章會以《七龍珠》和《火影忍者》作為切入點,探討意識的爆發。意識中蘊藏著能夠無限爆發的潛力。一定要將那股潛力用在正確的方向。
	
	第六章會以《航海王》作為切入點,探討意識的航海。意識是為了冒險而存在的,人生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引導意識。第七章會以《精靈寶可夢》和《妖怪手錶》作為切入點,探討意識的變化。意識之所以難以控制,是因為在某種意義上,它本身就是個會變化的東西。
	
	第八章會以《哆啦A夢》作為切入點,探討意識的成長。應該可以說,這就是提高意識的正統路線。第九章會以《你的名字》作為切入點,探討意識的連結。我們也必須去關注無法自主控制意識的另一個面向。
	
	而第十章則會以總結的形式,針對肯定不成熟這個主題進行討論。也就是說,煩惱這件事本身絕對不是一件壞事。
	
	如同上述,本書介紹作品裡出現的每一種意識,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心情。每個人都會有不想努力的時候,相對地,也會有想要成長的時候,而這本來就會令人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些都與意識有關。我們不管陷入什麼狀況,最終都會想要往上爬到下一個層級,也就是渴望成長。
	
	雖說如此,我的意思也不是指每個人都想成為所謂的高意識系。提高意識指的不是別的,正是對自己的意識變得更有自覺,並去控制它。
	
	換句話說,就是活得像自己。
	
	人類是一種被意識所支配的生物。要說一個人是否能馴服自己的意識,就決定了人生是好是壞也不為過。如果被意識牽著鼻子走,那就稱不上活得像自己。
	
	在這一點上,本書所介紹的動漫主角們,最後都算是走向了提高意識的方向。
	
	動漫作品中雖然沒有描寫得如此明確,但就像文學一樣,其中多少都有暗示這些事。我會利用哲學,使這個部分變得更加明確。因為,哲學具有將至今未能看清的事情變得清楚明確的力量。
	
	時代一年比一年紛亂,但是無須感到害怕。只要不被牽著鼻子走,活得像自己就好了。若是本書能引導各位達到上述目的,我將感到非常榮幸。
	
	最後,簡單說明一下本書的架構。
	
	本書不是解析動漫作品的書,甚至也不是哲學書,而是一本極度直言不諱的自我啟發書。刻意將各章分成兩大架構,把詳細的哲學內容另外獨立出來,也是因為上述原因。
	
	可以先用閱讀自我啟發書的心情來閱讀第一部分動漫相關內容,再接著閱讀第二部分,進一步深入認識哲學;也可以在閱讀第一部分的時候,將第二部分當作參考書來參考學習。
	
	希望所有想要面對自己並獲得成長的人都來閱讀本書。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