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全人療癒:你就是自己最棒的治療師,400萬人見證的每日自我修復療程

把心理醫師帶回家,打造最好的自己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273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整合型療癒新典範!

一位心理學家的身心靈覺醒,成為400萬人見證的國際自癒運動

一年內全球近百萬人響應

書籍一推出即衝上亞馬遜暢銷榜,長踞不墜

 

如果你正走在自我成長的路上,這本書你非讀不可!

沒有人比你更懂你,更能療癒你自己!

 

你是否經常自問:「我的人生就是這樣了嗎?」

你看似擁有一切,卻不覺得快樂?

一套自己在家就可執行的創新「全人療癒法」,教你駕馭生理、心理和靈性的力量,

成為自己內心深處一直想成為的人。

 

這世界需要這本書!

400萬人見證的療癒力量,邀你一起成為自癒者,

因為,你就是自己最棒的治療師!

 

把心理醫師帶回家,打造最好的自己

作者是美國知名整體心理學家,從療癒自己的親身經驗中,提出全新的自我修復概念:身心自癒力。她在2018年創建「整體心理學家」帳號,提出「每日自我修復療程」在Instagram掀起一波風潮,一年內全球就有近百萬人響應,在各社群平台參與#selfhealers計畫一起完成人生最難的任務:打造最好的自己

在獲得數以萬計的正面回饋後,作者將這套療程寫成本書,搭配「未來自我日誌」實作導引,提供一個簡明、具啟發性、可每日完成的實際療法,獻給每一個被生活困住、憂鬱、徬徨的人。這套方法是整合型療癒的新典範,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正念和靈性練習,從「全人」觀點發展出最有效且能綜合應用的自我療癒技巧。

 

自癒力可透過每日練習輕鬆上手

「每日自我修復療程」源自新興的整體心理學理論,認為身心靈整合療癒,才可能真正療癒。而作者藉由她打造的這場「全人療癒運動」,引導我們重拾身心靈健康、治癒難解的創傷,並創造蛻變的機會。全書提供的豐富實例和練習,證明自癒力是可輕鬆上手的,也絕對是未來的趨勢。

作者

妮可・勒佩拉(Nicole LePera

 

美國知名整體心理學家,擁有康乃爾大學心理學學士學位,以及新學院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她將自己接受的傳統心理學訓練整合進化成一套強調身心連結、從「全人」觀點執行的療法。

 

她在費城設立了Mindful Healing Center,將腸道健康、睡眠、運動、細胞健康、信念和正念帶進療程裡。她的個案除了一般個人,還有伴侶和家族,以及其他專業人士(治療師、心理醫師、社工、健康領域的教練等)。

 

她透過知名IG帳號@the.holistic.psychologist,每日提供免費圖文與會員制的學習網站,和更多人分享她的轉變工具。而她打造的這個逐漸壯大的社群,叫作#SelfHealers(自癒者)。
 

譯者簡介

 

葉妍伶

 

她這一輩子都在當翻譯。擔任專業會議口譯員的時候,讓中英文的講者和聽眾可以互相理解;貓咪行為學讓她學會觀察理解貓與人的互動;過去赴矽谷創業,將用戶的需求詮釋成電腦語言;生了孩子之後,取得正向教養師資,翻譯親子的心聲,並製作豐盛冥想,成為美國NGH證照催眠師,翻譯潛意識訊息。

目錄

好評推薦
人生的功課
自序:我的身心靈覺醒,成為一場國際自癒運動
引言:整體心理學入門

第一章 你就是自己最棒的治療師
每天參與自己的療癒過程
我的道路:開創「全人療癒模式」
身心靈的關聯
轉變的力量
安慰劑效應
選擇啟動療癒
◆每日自我修復練習:檢查你是否受困了
◎未來自我日誌

第二章 有意識的自我:建立覺知    
在極端之間擺盪
你的想法不是你
顯意識的自我和潛意識的自我
體內衝動平衡
破繭而出
信念的力量
◆每日自我修復練習:建立意識
◎未來自我日誌:打造意識

第三章 創傷新解    
脫離當下的「解離」模式
創傷:廣受誤會的概念
擴大創傷的定義
童年制約
童年創傷的原型
學習處理創傷
改變的可能性
◆每日自我修復練習:找出童年的傷

第四章 身體創傷    
身體對我尖叫
受創的身體
創傷如何住在身體裡塑造我們的世界?
人際斷聯
共同調節
情緒成癮
身心問題的根源
◆每日自我修復練習:評估你的神經系統是否失調
◎未來自我日誌:恢復平衡

第五章 身心療癒實作    
身心連結的力量
神經系統是雙向管道:上而下、下而上皆可通
強化身心連結的練習
即時控制情緒開關
◎未來自我日誌:呼吸練習

第六章 信念的力量    
看見創造核心信念的過程
信念的起源
都是為了求生存
被中斷的童年
◆每日自我修復練習:盤點你的核心信念
◎未來自我日誌:創造新信念

第七章 遇見你的內在小孩    
內在小孩被棄置
依附理論
見見內在小孩
被拯救的童年幻想
和你的內在小孩相見
重新和內在小孩連結
◆每日自我修復練習:寫信給你的內在小孩

第八章 自我的說法    
認識「自我」
自我怎麼會那麼激動?
自我的投射
如何和自我一起療癒自己?
真實的自己
何謂自我意識?
◆每日自我修復練習:看見你的陰影
◎未來自我日誌:從自我意識到賦能意識

第九章 創傷羈絆    
長期解離不自知,靈魂發出急訊
情感中的依附
創傷羈絆會成癮
創傷羈絆的類型
創傷羈絆的難關
真正的愛
◆每日自我修復練習:找出你的創傷羈絆

第十章 建立界線    
總是配合別人,從來沒設定界線
界線模糊的「糾結」狀態
界線的種類
傾倒情緒,過度分享
如何建立界線?
界線帶來的力量與慈悲
終極界線
◆每日自我修復練習:建立新界線

第十一章 成為自己睿智的內在父母
睜開意識之眼:心理學家的靈性轉變
認識「重新撫育」
重新撫育的四大支柱
處理孤單、失望、怒意
回應西岸的呼喚
◆每日自我修復練習:重新撫育的選項

第十二章 情緒成熟度    
包容差異,不怕被誤解
情緒的九十秒規則
用成熟的情緒來應對人生
培養孩子的情緒成熟度
靜心與成熟度
內在情緒成熟度向外綻放
◆每日自我修復練習:發展情緒成熟度與復原力
◎未來自我日誌:檢查情緒和身體

第十三章 相互支持    
在自己身上找到神性,體現人我合一
找到自我療癒社群
社群的力量
真誠的友誼
集體的「我們」
◆每日自我修復練習:評估你相互支持的關係
◎未來自我日誌:創造相互支持
◆自我修復的一天

後記:披薩盒

序/導讀

【序】我的身心靈覺醒,成為一場國際運動

◎我擁有了一切,卻不快樂

 

我最近剛「慶生」,過了三十歲生日,然後常自問:「就是這樣了嗎?」儘管我小時候的心願已經完成不少——住在我選擇的城市裡、經營自己的診所、找到愛我的伴侶——我還是覺得我的人生中少了一樣很重要的東西,或它從來就沒有出現過。之前我談感情談了很多年,還是覺得很孤單,後來終於碰到一個感覺很對的人,因為她和我很不同。我是比較不果斷也容易心不在焉的人,蘿莉則充滿熱情且固執倔強。她經常用讓我感到興奮雀躍的方式挑戰我。我應該要很幸福快樂,或至少要很知足。可是我卻覺得很不像自己,很脫節,沒有感情。我什麼都感受不到。

除此之外,我還有些身體狀況,有時強烈到我無法忽略。有時候腦子霧霧的,模糊到不但讓我想不起來原本要說什麼,甚至是腦中完全一片空白。如果是在診間和個案對話,這種情況讓人特別挫折。腸道問題已經困擾我很多年,那時候讓我覺得自己很笨重、很累贅。有一天我竟忽然昏倒了——在朋友的房子外頭完全失去意識,把所有人都嚇壞了。

那天我在優美的景致前,端著一碗燕麥粥,坐在搖椅上,忽然覺得我的人生變得好空虛。我到底為什麼存在?那種絕望感加上我的個案都無法進展,我氣自己無法照顧他們也無法照顧自己,我經常覺得自己迷迷糊糊的,對人生的各種不滿讓我質疑一切,最後一點精力都沒有了。在喧囂繁雜的都市生活裡,我只要把精力拿來做事就可以掩蓋這些惱人的感受:我會去打掃廚房、遛狗、無止境地做各種規畫。前進、前進、前進。不仔細看的話,你搞不好會很敬佩我這麼積極進取。但只要往下挖一點,你就會發現我一直動身體只是為了要轉移注意力,這樣我就不會去注意那些深植心中、尚未化解的感受。然而在森林裡,沒有其他事可做,只能閱讀著童年創傷有哪些長遠的影響,這時我再也無法逃避了。那本書剖析了我壓抑已久的許多感受,有些關於我的母親、有些關於我的家庭,就像照鏡子一樣。我站在鏡子前,很赤裸,無法閃躲,對我看到的鏡像感到非常不安。

當我誠實地全面看著自己,不難發現我反映出來的就是我在我媽身上看到的掙扎,尤其是她很難接納自己的身體和情緒。

 

◎靈魂陷入漫長黑夜,讓我直面真我

 

我一直覺得我一點也不像我媽,可是當這情緒或身體的狀況爆發,影響到生活各方面,我發現我該開始提出一些問題了。這個發現讓我對著一碗黏糊糊的粥哭了起來。這悲慘而且有點可憐的畫面隱含著一個訊息:如此流露情緒很不尋常,不符合我平常的個性,所以我無法忽視這樣的靈魂信號。有個東西在高聲尖叫,要我注意,我在森林中無法藏身。我要和我的折磨、我的苦痛、我的創傷及最終——我的真我——面對面了。

現在我稱那次覺醒為靈魂的黑夜,我的低谷。跌到谷底就像死亡一樣,對有些人來說,低潮真的會讓我們接近死亡。死亡,當然可以讓我們重生,所以我決心要搞清楚到底問題出在哪。那痛苦的一刻帶來的光,顯露出過去被我掩埋的自己。忽然間,我看清了:我需要轉變。當時我並不知道,這份心得會帶領我的身心靈覺醒,最後成為一場國際運動。

 

◎全人療癒的神奇力量,全球四百萬人見證

 

我學得愈多,就愈能整合到每天持續做出的新選擇裡。漸漸地,我適應了這些變化,開始蛻變。一旦生理開始療癒,我就更深入,利用我在臨床經驗中得到的見解,應用來建立與整合完整的人——生理的、心理的、靈魂的自己。我遇見了我的內在小孩,學會如何重新撫育她,檢視了創傷羈絆,理解我如何脅持自己,學會建立人我界線,開始以成熟的情緒和世界互動。以前我以為不可能辦得到,但那是因為我對這種狀態毫無所知。我做了內在的功課之後,效果並不只限於我的內心,還往外擴散到了我的每一段人際關係,以及整個廣大的社群。關於這些身心靈健康的啟示都寫在書中,闡述了整體心理學(Holistic Psychology)的基本原則。

我持續在療癒,而我在這個心境下為你寫書。我的焦慮症和恐慌症已經大幅消失,不再用被動的方式對世界做出回應,更有覺知和憐憫。我感覺到自己和我愛的人相連,而且和他們一起活在當下,我的心神不會飄到其他時空——我能建立界線,隔開不積極參與這趟旅程的人。這是我成年後第一次充滿意識,我跌到谷底時沒看出來,一年後也沒看出來,但現在我知道如果我沒有進入絕望的深淵,我就無法寫出這本書。

我決定要和大家分享我所用的工具後,在二〇一八年開設了「整體心理學家」帳號。我必須分享出來。當我在社群媒體上寫出我的故事沒多久,各種關於創傷、療癒、情緒復原的訊息,塞爆了我的信箱。全人療癒的訊息跨越年齡與文化的限制,在群體中產生了共鳴。現在全球超過三百萬人追蹤我的帳號,自稱為#自癒者(#Self Healers)——表示他們積極投入自己的身心靈健康。支持這個社群是我畢生的志業。

為了慶祝「整體心理學家」帳號一週年,我在美國西岸辦了一場內在小孩靜心來感謝社群的支持,讓大家在真實世界中互相認識,慶祝我們共同的旅程。在那之前幾天,我上網搜尋「威尼斯海灘」,隨意找了個見面的地方,我在社群媒體上提供免費票券並祈禱有人會感興趣。幾個小時內就有三千人報名,我實在不敢相信。

我坐在寬闊的威尼斯海灘中央,曬著炙熱的太陽,南加州形形色色的人和慢跑者從我身邊經過。我感覺自己就在當下。當我舉起手祈禱,看著那天上午和我一起聚集在海灘上的人,多少不同的人生道路交織,讓我們能齊聚在這裡,我感覺到自己活著。我環顧人群,這麼多眼睛看著我,一下子讓我不知所措。我向來不喜歡成為焦點,但我開始說:

 

「有一股力量把你帶來這裡,你心中有一股力量來到了這裡,深切地渴望療癒,渴望成為最高等的自己。這是值得慶祝的事。我們都有一段影響目前現況的童年,而今天,我們選擇療癒過去,開創新的未來。

「你心中有個部分知道這是真的,那就是你的直覺。你的直覺一直都在。我們只是建立了不去聽或不信任直覺的習慣。你今天出現在這裡,就是你跨出了一步,要癒合那破碎的信任感。」

 

我說這些話時,雙眼直直地看向人群中一個陌生人的眼裡。她對我微笑,手撫著心口,好像在說:「謝謝妳。」忽然間,我熱淚盈眶,那不是幾年前流進燕麥粥的那種淚水,而是承載著愛、接納、喜樂的淚水。是療癒的淚水。

我就是這個真理活生生的見證:覺醒並不是僧侶、神祕學者或詩人才有的奇幻體驗,不是專屬於「有在靈修」的人。#每一個想要改變的人都會覺醒——每個渴望療癒、渴望茁壯成長、渴望光芒四射的人。

意識覺醒了,任何事都有可能。

試閱

引言:整體心理學入門

本書見證了革命性的身心靈健康學派,即整體心理學。這是一種賦權運動,只要下定決心每日練習破除負面模式、療癒過去並創造有意識的自我,就能開創幸福與健康。

整體心理學重視身、心、靈,重新平衡身體與神經系統,療癒過去沒有痊癒的情緒傷痛。這套功法會給你力量,讓自己轉變為你內心深處一直想成為的人。整體心理學以全新且讓人興奮的方式來介紹新觀念,生理和心理的現象都是訊息,並不是只能靠治療來控制的病症。這個觀念會深入說明長期疼痛、壓力、疲倦、焦慮、腸道失調與神經系統失衡的根源,過去西方醫學長期忽視這些現象。整體心理學可以協助我們了解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感到困惑、疏離或迷失,並提供實用的工具,讓你可以為自己創造新的習慣、了解別人的行為,而不再認為你的價值由外界決定。若你能持續每天練習,有一天,當你照鏡子的時候,會對那個朝你凝望的鏡像感到敬畏。

這套方法有各種練習,讓你能駕馭生理的力量(透過呼吸和運動)、心理的力量(改變思緒和過去經驗和你的關係)與靈魂的力量(連結最真誠的自我與更大的集體),這些練習都很有效,因為身心靈彼此相連。這些練習以表觀遺傳學為基礎,而且我們其實對自己的心理健康有非常強大的影響力,只是未必自知。只要每天改變習慣和模式,就能有意識地進行療癒。

很多人生活在無意識的狀態裡。盲目地開啟自動導航模式,就開始過一整天,自動以習慣來產生行為,但這些行為不會讓我們的人生更圓滿,也沒辦法反映我們的本質和內心深處的渴望。整體心理學的練習可以協助我們和內在的導引系統重新建立連結。我們在童年早期所學會的制約模式,讓我們脫離了內在的導引系統。整體心理學會協助我們找到直覺的聲音,信任它,並放下由父母、朋友、老師和整個社會所塑造出來的「個性」,允許我們把意識帶向無意識的自我。
在書中,你會找到整合型療癒方式的新典範,充分結合了身、心、靈。請注意,我並不是在提倡廢除舊模式,並不是說傳統心理療法的工具和其他治療模式就沒有價值。相反地,我提出了一種新方法,擁抱各種不同的模式──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到正念和靈性練習──發展出我心目中最有效且最能綜合應用的技巧來進行療癒、追求健康圓滿。我結合傳統模式(如認知行為療法與精神分析)的經驗與見解,同時引入(寫作此時的)主流心理學還沒有完全接受的「全人」觀點。請務必理解,整體心理學的實踐扎根於自由、選擇和最終的賦權。有些論述會引起共鳴,有些不會,但目標是要使用最適合你的工具。光是「選擇」這個行為,就能協助你更深入連結你的直覺與真誠的自我。

自我療癒──學會療癒你自己──就是賦予自己權力。我們能自我療癒,這才是人類真正的能力,因為除了自己,沒有人真的知道什麼對我們最好,畢竟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問題是,有太多人無法獲得有品質的醫療保健服務,尤其是心理保健。我們的世界嚴重不平等,你的居住地、長相、身分都會影響你能取得多少資源。就連我們這些已經好命到可以負擔得起需要的醫療服務,也會發現這些服務的品質並不一致就算我們夠幸運,能找到真正有幫助的人提供照護服務,面對面諮詢的時間也很有限。本書提供了自我指導的學習方式,其中有資訊和提示,讓你每天都能療癒自己。真正理解你的過去,傾聽、見證過去,從過去中學習,這個過程能帶來深刻的變化。持續的變化,能實現真正的蛻變。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礎,讓我們更清楚有意識的自我、思想的力量、壓力與童年創傷對身體所有系統造成的影響。這讓我們理解身體系統的生理失調,如何妨礙我們的心理和情感往前進。在第二部分裡,我們剝開第一層,進入「心智」,探討顯意識和潛意識的運作方式,了解我們的父母如何透過強大且有效的制約塑造我們的世界,創造出我們到今天還一直沿用的思維和行為模式。我們會更深入理解心智,並認識我們的內在小孩。我們會了解自尊心編造的故事,這些故事本意是要保護我們,卻讓我們不斷重複從童年就開始經歷的關係模式。我認為最後一部分是這本書的精華,我們將學會怎麼應用得到的知識來達到情感成熟度,讓你能更真誠地和他人建立連結。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人都是社會型動物,唯有當我們真正體現真誠的自我,才能和我們愛的人建立深刻的連結,這創造了基礎,讓我們培養出人我合一的感受,連結集體的「我們」和更偉大的力量。在這過程中,我為你準備了許多提示和工具,讓你在旅途過程中使用。

你要開始蛻變,你需要的是有意識的自我、深入挖掘的渴望和體諒。你要知道改變並不容易,前方的道路有時很艱難,這裡沒有快速的解方。這是個很難接受的事實,尤其很多人都已經被制約了,習慣相信世界上有魔術子彈,只要扣下扳機就一勞永逸。我要先說,這套功法就是:功法。沒有捷徑,也不能請別人代勞。積極參與療癒自我的過程會讓你不舒服,甚至渾身戰慄。最終,了解你是誰、你能做什麼,不但能賦予我們力量,改變我們,還是我們能擁有最深刻的人生經歷。有些關注我工作的人會說,我會用舒適、柔軟的毯子包裹我想傳遞的真理。我就當作這是一種讚美吧,不過我想要說明一下:有一種狀況叫作太舒服。療癒過程中很少不會碰到困難,有時很痛苦,也很可怕,這代表你要放下阻礙你和傷害你的故事。這意味著有一部分的你會死去,讓另一部分的你重生。並不是所有人都想變得更好,沒關係。有些人的自我認同和疾病糾纏在一起;有些人害怕真正的健康圓滿,因為那是未知,而未知不可預測。知道自己的生活會是什麼樣貌讓人有種安全感,即使那種現實會讓你生病,很多人依然放不下。我們的心智是在尋求熟悉感的機器,熟悉感讓人覺得很安全——除非我們教導自己,流域過程中的不舒服只是暫時的,我們必須經歷這股不舒服才能蛻變。

當你準備要開始這段旅程時,你會知道。然後你會懷疑自己,想要放棄。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維持決心,繼續重複練習,直到形成一種自律。最終,自律會變成自信,自信會造成改變,改變會帶來蛻變。真正的療癒方式和任何「外在」事物無關,一切都和你的內在有關,療癒來自於你。

第一步就是要想像一個看起來和現在不一樣的未來,這步沒有你想的那麼輕鬆。請閉上雙眼。當你能想像出一個和現在不同的現實,你就準備好要往前邁進了。如果你還想像不出來,放心,這樣的人很多,不只你一個。這樣的心智障礙其來有自。跟著我,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的,我就是那個想像不出來的人。

一起開始吧!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175619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0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