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共擔池上:梁正賢翻轉地方的思維與商戰
本書是梁正賢與池上翻轉的故事,是將傳統產業創新轉型的商道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池上,是台灣地方創生最具指標的地區,而梁正賢正是池上發展的靈魂人物。
本書是梁正賢與池上翻轉的故事,是將傳統產業創新轉型的商道,
是從提高榖價、提升品質、推行產地認證,到揚名國際的地方創生典範,
更是一本生在這座美麗寶島的我們,不能錯過的台灣經驗!
【內容簡介】
為池上打拚三十年,本書是梁正賢承繼農家共擔精神、扮演當地內外橋梁,所思所想、劍及履及的池上實錄。
身為池上建興碾米廠第三代,梁正賢承接家業後,明白稻田面積有限,提高產值才是唯一的路。於是,二十年前他就遠赴日本學習MOA自然農法,回到池上推動有機米栽種,提高稻米品質與產值。
他以超過公糧價,創新米產業思維,「品質計價」制度搭配「數據分析」,推動池上米冠軍農民團隊,在全國競賽屢創佳績。
他帶著農民喊出「池上米證明,農民出頭天」口號,不惜上街抗爭,為的僅僅是那張三乘五公分大小的「池上米®」產地標章貼紙,以及池上農家的權益。
此外,他也扮演了架橋者的角色,協助雲門舞者在這塊人口約八千餘人的美麗土地上舞動,鋼琴家演奏樂音,伴隨著稻浪聲,飄揚國際,池上登上了《TIME》雜誌以及《紐約時報》,集結企業、基金會與池上居民的力量,將這些感動,帶到更遠的地方。
梁正賢帶領池上米揚名海內外,也使池上農民成為幸福的農業工作者。他的經驗與商業做法,值得每個地方產業、傳統企業轉型參考,也值得我們每個喜愛池上米的讀者引以為傲!
目錄
推薦序 一位令人敬佩的「社會主義糧商」 賴永松
推薦序 我們的生活,是你也想共同擁有的美好日常 梁瑜容
各界推薦
自序
Part 1 池上米怎麼走下去
1.三代米廠創生與延續
2.有機,米產業的新機會
Part 2 池上米恩仇錄
1.保價又保量,糧商你瘋了嗎?
2.「證明自己是媽媽生的」
3.從抗爭到建立標章
4.比賽背後的深意
Part 3 要進步就要尋找下個目標
1.藝術美學注入池上農村生活
2.池上的美如何延續
3.橋接型社會資本
Part 4 社會主義糧商
1.不像糧商
2.教育是最划算的投資
3.從末端推論,不斷向前
4.共擔精神
後 記
附錄一 對梁正賢的九問九答
附錄二 池上米年表
序/導讀
推薦序 一位令人敬佩的「社會主義糧商」
賴永松
自從成立池上鄉池潭源流協進會以後,因為梁正賢加入協會擔任理事,才真正地認識交往。在此之前並不熟識,我們年齡相差四歲,在求學階段並沒有交集,倒是他的祖父輩跟我父母親卻是相當的熟識。
和他之間的合作是因為他的家族在池上相當德高望重,我們兩家是世交,我跟他一起合作從事池上米產地證明的工作,他個人的理念、想法也說服了我。在池上這二十幾年來的發展,如果沒有梁正賢是不可能成立的,他的胸襟和視野是無人能比,連我都佩服得五體投地。就像有些人質疑他:「你對池上的事物急公好義,圖的是什麼?」他回答:「如果以『池上』的高度來看,什麼事都是賺。」他如此開闊的胸襟和視野真的讓人敬佩,而這本書很完整地敘述出他的想法、做法跟理想,非常有條理地整理出來。
也會有人很好奇地問:「池上是怎麼走到今天這個樣子的?」其實這當中有很多池上人的參與和幫忙,但是關鍵人物就是梁正賢,他有前瞻性的想法還有願景,讓大家一起朝同一個方向達成目標,池上的發展是從產業面開始著手,把農民的收入跟生活改善後,才有辦法走到下一步。從產地證明到提高品質的收購制度,讓池上稻米在市場上得到消費者的肯定和支持,價格也有顯著的提升,當產品的價格提升後,他卻把利潤回饋到農民的身上,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以資本主義的市場論來說,價格上升是廠商的利潤,但梁正賢卻把這部分回饋到農民身上,所以才會有人說他是社會主義的糧商,把農民當作是廠商的夥伴關係一起來經營。
當池上的農民豐衣足食後,他又開始接觸台灣好基金會,還有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幫助池上提升文化藝術面,這兩個基金會到池上後,得到梁正賢大力地支持和協助才能如此順利。今天池上有如此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也要感謝這兩個基金會的大力協助,因為在鄉下,沒有如此強大的人脈和資源。
梁正賢先生對地方教育也非常重視,在民國九十二年積極招募資金,成立了池上鄉福原國小文教基金會。每年積極贊助池上鄉各中小學的教育活動,每年教師節都籌措豐厚的禮物送給在池上鄉任教的中小學教師,感謝他們對池上鄉子弟的付出。
池上鄉從稻米產業做基礎,再進一步著手教育、文化藝術等軟實力的經營,打造深厚的人文底蘊,未來還要進一步發展養生醫療及老人照護的建置。這都是梁正賢心中的藍圖,雖然他不是地方首長,也不是政府官員,只是一個地方殷實的廠商,卻有如此的願景構想跟實踐,實屬難能可貴。池上如今的繁榮,並建立和諧、健康的社會,其背後的故事可以做為台灣鄉村的經典和示範。
期待台灣各地方都有「梁正賢們」,這樣的人物出現,就讓台灣的社會更安定、和諧、繁榮發展。
(本文作者為池上鄉池潭源流協進會首任理事長)
推薦序 我們的生活,是你也想共同擁有的美好日常
梁瑜容
梁正賢,對小時候的我來說,是個很忙碌也很遙遠的老爸。
從我有點記憶開始,我們全家就很少有機會聚在一起。我爸媽很忙碌,忙著做池上米認證、做有機栽培、發展創意米食料理,然後開始跨領域做了藝文活動,突然他已經不只是我的老爸,也不只是一個米廠老闆了……
雖然我一直都清楚他們正在努力保留與創新,但這些努力的成果或是影響,對從前還在外地上學的我來說,是有點陌生又遙遠的,直到我被我爸找回來整理多力米故事館。
多力米故事館原本是一個老米鋪,有一台巨大的壟米機,一些沒有更新的展牆紀錄,還有很多舊東西:一些我爸的日記,裡面一字一句記錄氣候與稻田的情況。有農友們的老照片,在那個機器都要借來借去的年代,他們的每一步都替池上米穩穩扎根。有我爸到日本MOA參訪的資料,一個將過去與現在、農業與藝文連結的契機……
然後,我才真正地了解了池上這塊土地,有著為了讓孕育池上土地的大坡池回復生命力,而努力爭取復育的居民們;有著原本只會寫名字,開始一筆一畫學著寫田間栽培紀錄簿的農友們;有著從小就學習巡田水、種稻、選苗,對池上土地充滿感謝的孩子們;有著用藝術來記錄池上的四時變化,與大地共同呼吸的藝術家們;有著在池上秋收開場前做好準備,並笑著唱著歡迎來池上的學生及志工們;還有著偶遇池上,卻被黏在這片土地不想離開,努力耕耘生活、記錄四季的遊子。
春天有大坡池野餐音樂節,秋天有滿滿稻浪的稻穗藝術節,夏天可以在滿池荷花中划竹筏,冬天你有整片伯朗大道的油菜花田陪你一整路。何其幸運!我們擁有一片美好的土地,也擁有了一群很愛這片土地的鄉親,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腳步撰寫著,池上這幅值得被記錄的篇章,且不斷不斷地更新中……
做有機米很辛苦、推動池上米標章更是困難到連我爸都曾為此紅了眼眶,後續的藝文推廣及土地永續,更讓我從我爸身上看到了堅持與無私。其實池上從沒對「地方創生」這個詞彙有概念,因為「如何讓池上更好」已經實踐於日常,每個正在努力的人都是為了讓池上共好,這也是為什麼池上能如此特別。
有一句話說:「你的生活是我遠道而來的風景」,而「共擔池上」更讓你能看到,我們的生活,是你也想共同擁有的美好日常。
(本文作者為池上米多力米公司經理)
自序
民國一一一年十月六日,池上米在全國稻米達人競賽中再度拿到冠軍,我們連續五年稱霸冠軍,這是池上的必然,理當如此。
從小就在穀倉裡打滾,記憶中有甘有苦。與兄弟、家人、師父們一起工作,時時刻刻汗流浹背,那是生活的苦。但在忙碌工作結束後,能與大夥一起用餐、談天說地,那又是回味無窮的美好回憶。
早年稻穀價格低,繳公糧給糧食局後,剩餘稻穀才當作自營糧,農民想要種田養家活口,讓小孩讀書升學,都是生活中很大的壓力。那時候心裡老想著,農家人為何總要背負苦情?難道沒有一種讓大家脫困的解方?民國七十三年六月回池上接班後隔兩年,稻穀價格崩跌至每包六六○元,回想起那段日子,真叫人捏把冷汗,也為農民感到心酸。血汗辛苦耕作半年的稻作,卻換來低價收入,甚至可能還要負債度日,這究竟要怎麼過生活?
民國八十三年六月,有機會接觸MOA有機自然農法,從頭開始學起,花了十年時間終於轉虧為盈。如今池上有機稻穀的契作價格已提升到每包二四○○元,農友只要專心務農,符合品質規範,在插秧之前就已簽訂契約定好價格,絕不會之後變卦。對我們糧商而言,這是改變的起點,不需擔心穀賤傷農;對池上的農友來說,不必等割稻以後才知道價錢。當九十四年十二月一日第一張「池上米®」產地證明標章核發,由我們池上多力米(股)公司領得第一張標章後,池上農友只要參加集團契作,一定都有保障價格。
猶記得領到標章那一刻,心底的深深悸動無法言喻,當初想要改變的那一點起心動念、促使農友來積極上課、填寫栽培紀錄、記錄品質計價、檢驗農藥殘留、妥善制定規範、傾全力參加全國比賽……每個努力執行的環節都是為了「改變」。五年磨一劍,十年跨一大步,我們踏踏實實走到現在,才逐漸成為如今的池上。
夜深人靜時,我心裡時常想到池上的這群農友,感謝他們不離不棄,一路扶持,情義相挺,讓正賢遇到再大困難也不曾退卻。如果有人問我池上未來的路要如何走下去?我會說,將來訂定的任何政策不會因誰擔任鄉長、鄉民代表或總幹事而有變化,過去至今的政策依然會持續執行,讓福利米鄉、藝文米鄉的池上永流傳。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