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黑色之書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385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經典作
【全新修訂版‧增錄創作年表】
《我的名字叫紅》寫作原點╳小說版《伊斯坦堡》╳帕慕克自傳式素材與親繪封面
 
一個因為失蹤懸案而動筆的故事
一股尋找「我是誰」的書寫者吶喊
一部為土耳其打開國際聲譽的里程碑小說
 
本書與艾可、卡爾維諾、波赫士和馬奎斯最優秀的作品並駕齊驅!──《旁觀者》
 
▌本書特色
1‧本書最早於一九九○年出版時,文壇評論本書在技藝與規模上,皆可譽為帕慕克寫作重要里程碑,也是土耳其本土文學意識抬頭的關鍵轉向之作,使他不僅是備受爭議的作家,也搖身一變成為土耳其國內重要暢銷名家。
2‧帕慕克親手撰寫劇本的改編電影《隱蔽的臉》曾獲土耳其最盛大的土耳其金橙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劇本獎。本書法文版曾獲「法蘭西文化獎」榮耀肯定。
3‧《衛報》《出版者週刊》《旁觀者》《週日泰晤士報》《圖書館學刊》等各大國際媒體一致佳評
4‧作家蔡素芬、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退休教授廖炳惠經典推薦
 
起初他為了尋找一個身影,一個名字而寫,
後來發現──寫作是為了夢、為了成為他人、
為了蒐集這座城市的記憶……
 
律師卡利普某天下班回家,發現妻子魯雅消失無蹤,同時間,魯雅同父異母的哥哥耶拉也失蹤了。卡利普開始像偵探一樣搜尋兩人的蹤跡,潛入耶拉的公寓,到報社找耶拉的記者同事,甚至代筆寫他的專欄,在過往的刊物中尋找蛛絲馬跡……因為他認為,同時消失卻未留下任何線索的兩人,一定會在文字或筆記裡流露痕跡。要理解耶拉,變成耶拉,才有機會找到心愛的妻子……帕慕克運用大量自傳式素材,於本書中藉由「書寫」的自我詰問,建立一位敘述者、一個伊斯坦堡城居民的身分認同。作者藉由各個角色的眾聲喧嘩,在故事中包藏其他故事,一層層揭露土耳其歷史與面臨西方衝擊時核心的認同困境。
 
藉由說故事來建立自身的身分認同是此書的一大主題,除故事主線之外,作者還藉由各個角色之口陳述許多故事中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又牽涉到土耳其過去身為鄂圖曼帝國的歷史,以及當今伊斯坦堡的現況,進而探討土耳其面臨外來文化衝擊的文化認同問題。
 
這是一本虛實難辨、猶如阿拉伯幾何圖案般繁複的偵探小說
也是一本講述伊斯坦堡神祕過去與現代身世的城市物語
更是一本在書寫與身分認同間擺盪的作者自傳
 
 
▌名家推介
不管作家如何以國家、歷史、文化、宗教為題材,都得回到藝術書寫的技藝,吸引我們把一本書讀下去的,是作者獨特於眾人的書寫藝術。《黑色之書》以偵探推理的方式開展一個尋找文字與身分的過程,這過程裡羅織許多歷史、宗教、人性的認知,包含幽微感人的愛情,隱喻書寫的行為和影響力,逐漸歸向生命的提問:一個人一旦有了閱讀行為,他還是不是自己?──作家蔡素芬
 
透過這種「拾荒」文字記憶及歷史殘留痕跡,敘事者將博斯普魯斯海峽所連結的東方與西方、現代與過去、自我與他人、虛構與真相,整個挖掘出來加以從內引爆或重新尋夢……這種歷史記憶與文字之謎的匯通,大概是帕慕克最為可觀的面向。──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退休教授廖炳惠
 
▌重量媒體評論
 
一場黑暗、精采、新穎創作的壯麗飛行……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樂趣,從哥德式、波赫士式到其他風格,最傑出的一點是將伊斯坦堡呈現為一個邪惡、複雜之城。──英國小說家派翠克.麥克葛瑞茲(Patrick McGrath)
 
這部異乎尋常而令人目眩神迷的作品賦予偵探小說截然不同的風貌,使謀殺案不再能穩坐此類作品終極謎底的崇高地位,也讓奧罕.帕慕克成為當代小說中最清新、最原創的聲音。──英國《週日獨立報》
 
不凡傑作!……這部小說一而再、再而三地衝撞土耳其文化認同搖搖欲墜的問題。──英國《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這部傑出之作的熱烈激昂與透徹明晰淡化了它本身的悲觀論調……憂鬱與反諷兩相平衡,複雜得令人暈頭轉向,但未曾稍減它的魅惑力。本書可與安伯托.艾可、卡爾維諾、波赫士和馬奎斯最優秀的作品並駕齊驅。──英國《旁觀者》
 
《黑色之書》是一部令人火冒三丈卻又樂在其中、難以忘懷且富有想像力的長篇荒謬故事,也是一座以一則則動人而幽默的小故事構築成的迷宮。──英國《衛報書評》
 
懸疑的元素、雙重的身分、一層又一層無止無盡的故事迷宮……奠定於博學的歷史與神學論述之上,故事層層堆砌起來。聰明!創新!──英國專欄作家史考特.馬克林
 
富有創造力……生意盎然的現代國族史詩。──英國《週日泰晤士報》
 
一部出色的小說,如同土耳其風味軟糖般,為讀者的頭腦帶來一場美味而精巧的饗宴……設計布局有如波斯地毯。──美國《舊金山記事報》
 
一部非比尋常、令人急得跺腳的小說。──美國《國家雜誌》
 
土耳其小說家帕慕克創新而顯得散漫雜蕪的新作《黑色之書》可比令人目眩神迷的阿拉伯式花紋圖案,充滿精采的小故事、形而上的思想辯證、夢境、象徵寓言、荒謬主義幽默、童年回憶、政治與社會諷刺和深入歷史之旅。──《出版者週刊》
 
本書沉浸在伊斯坦堡的氣息與景物之中,著實獨一無二。──美國《圖書館學刊》
 

作者

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


▌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2010年諾曼‧米勒終身成就獎得主

出生於伊斯坦堡,就讀伊斯坦堡科技大學建築系,伊斯坦堡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曾客居紐約三年。自1974年開始創作生涯,至今從未間斷。
帕慕克在文學家庭中成長,祖父在凱末爾時代建造國有鐵路累積的財富,讓他父親可以盡情沉浸在文學的天地間,成為土耳其的法文詩翻譯家。
生長於文化交融之地,令他不對任何問題預設立場,一如他的學習過程。他在七歲與二十一歲時,兩度考慮成為畫家,並試著模仿鄂圖曼伊斯蘭的細密畫。他曾經在紐約生活三年,只為了在如同伊斯坦堡一般文化交會的西方城市漫步街頭。
約翰.厄普戴克將他與普魯斯特相提並論,而他的歷史小說被認為與湯瑪斯.曼的小說一樣富含音樂性;書評家也常拿他與卡爾維諾、安貝托.艾可、尤瑟娜等傑出名家相評比。帕慕克也說自己非常喜歡尤瑟娜。尤瑟娜在其傑出散文中所呈現的調性與語言,都是帕慕克作品的特質。
帕慕克時時關注政治、文化、社會等議題,一如他筆下的小說人物。他尤其關心政治上的激進主義,例如二戰中亞美尼亞人大屠殺事件的真相究竟為何?庫德族問題是否有完美解答?九一一之後,他積極參與「西方的」與「伊斯蘭的」相關討論,嚴厲反對「黑白問題」的激化。
2006年,帕慕克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殊榮,得獎評語為:「在追尋故鄉的憂鬱靈魂中,發現文化衝突跟交疊的新表徵。」

相關著作:《純真博物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探究愛與執迷的經典作品)》《率性而多感的小說家:帕慕克哈佛文學講堂》

譯者簡介

李佳姍


美國天普大學大眾傳播系碩士。在文字堆中打轉,寫過劇本、專欄、影評等。譯有《我的名字叫紅》、《黑色之書》、《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等。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310705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64
    • 商品規格
    • 21*14.8*2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